2020年12月13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圓滿落幕。來自四川攀枝花技師學院的王浩代表四川出徵大賽,以精湛的技術贏得焊接(世賽選拔項目)金牌,入選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隊。然而,這背後是汪浩不懈奮鬥,用汗水和淚水書寫的一部青春勵志故事……
「我要進集訓隊」
王浩,2001年4月出生。2016年9月,出生於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的王浩帶著一絲青澀,來到了坐落於攀枝花市東區的攀枝花技師學院求學。
第一堂班會課上,王浩在班主任講話中牢牢記住了「集訓隊」「世界冠軍」「曾正超」幾個詞,當時的他明白,只有努力進入集訓隊,才有機會走上世界技能大賽舞臺,實現人生價值。2015年,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年僅19歲的攀枝花技師學院畢業生曾正超獲得焊接項目金牌,實現了我國在該項目上零的突破。
當在實習工廠看到集訓隊成員完成的一件件如藝術品的工件時,王浩更加堅定了自己「要進集訓隊」的決心。
在剛開始接觸平焊時,王浩「蹲」的基本功不紮實,焊出來的作品不理想,為練好這項基本功,他強迫自己每天比別人多蹲上兩個小時,並在手上吊上兩塊磚頭。為讓自己儘早進入集訓隊,王浩每天早晨六點半就開始5公裡的體能訓練,每天堅持長達11個小時的專業訓練。
王浩隨身攜帶著一個「小本兒」,上面記錄著他遇到的每一個問題、答案及焊接角度、速度、溫度、電壓等焊接工藝參數,閒時會翻閱溫習。遇到實操中難以解決的問題他都會記錄下來,並虛心向師父或師兄請教,並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分析解決。
終於,王浩體現出的勤懇、踏實、專研等優秀品質被人「盯上了」。
「小夥子性格內斂,踏實肯學,不怕苦不怕累,是個學焊接的好苗子。」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焊接項目總教練周樹春說。
「小兄弟,別放棄」
2016年末,焊接集訓隊開始在全院進行人才選拔,但此時王浩的專業技能水平與人際交往能力在眾多佼佼者中顯得有些「稚嫩」。當他心灰意冷地走出實訓車間時,一位集訓隊的師兄拍著他的肩膀說:「嘿,小兄弟,別放棄!我們都是這麼過來的,回去好好總結,明年還有機會,加油。」
當聽到還有機會時,王浩下定決心,明年一定要進集訓隊。
2017年末,在新一輪的選拔中,王浩「擠進」前10。然而在一次訓練時,一粒鐵渣飛到眼睛裡,為了王浩安全,教練強制要求他休息三天。三天的休息,王浩保住了眼睛,卻沒能保住成績。
這次挫敗讓王浩喪失了堅持下去的信心,甚至出現棄學的想法,指導教練為打消他棄學的念頭,專門電話聯繫疏導他。經過勸說,王浩決定調整好狀態,繼續參加訓練,為後面技能競賽做好準備。
周樹春出差回來知道情況後,便常到王浩訓練工位上觀察他的操作手法、知識掌握程度以及細心程度等,經過考察,周樹春決定讓王浩重回攀枝花技師學院焊接項目集訓隊參加訓練。
王浩在訓練中
閃亮的青春
回到集訓隊後,王浩變得更加沉穩,也更加努力。為完成一個完美的工件,他常常「纏著」教練和師兄們,「討要」各種焊接技巧和方法。
王浩在訓練中
2018年,他作為攀枝花技師學院學生參加攀枝花市中職學校技能大賽,榮獲了焊接項目第一名。
2019年,是王浩人生中的巨大轉折點。這一年,他一路過關斬將,捷報頻傳:
3月,榮獲四川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技能大賽(焊接項目)第一名;6月,榮獲中國技能大賽——第十四屆全國工程建築系統職業技能競賽(焊接項目)銅獎;9月,榮獲「巴渝工匠杯」2019年重慶市建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焊接項目)一等獎;10月,榮獲「四川省工匠杯」職業技能競賽(焊接項目)二等獎;11月,榮獲「三州三區」職業技能大賽(焊接項目)第一名;12月,榮獲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四川省選拔賽(焊接項目)第一名。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0年12月13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閉幕式上,王浩榮獲焊接(世賽選拔項目)金牌,並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入選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隊。「我感覺我這次超常發揮了,我把壓力變成了動力,比以前都要心細了。」王浩說。
王浩榮獲焊接(世賽選拔項目)金牌
憑藉精湛的技術和優異的成績,王浩已經順利進入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工業安裝分公司工作,這也預示著他走出攀枝花,走向全國,走向更加遼闊的世界大舞臺。
張正國 胡波 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導
編輯 成序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