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能影響人類的基因?毒蛇讓人的視覺更發達?沒開玩笑,是真的

2020-12-03 密斯時

土耳其的哥貝克力石陣,目前是地球上已知的最早的宗教遺址。那個時候文字還沒有出現,野豬、蜘蛛、蛇、蠍子等動物就已經被人類刻在了石柱上。在《聖經·創世紀》裡蛇引誘亞當夏娃吃「禁果」被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毒蛇毒蠍子被用來害人的事情,在影視劇裡我們更是見識過。

總而言之,無論是毒蛇、蜘蛛還是蠍子,這些都是有毒的動物。事實上,它們與我們人類的關係有著悠久的歷史關係,人類的基因和演化深受這些有毒動物的影響。

說到這,可能你會跟我一樣感到驚訝與不解。它們到底是如何影響人類的?這也就是《有毒:從致命武器到救命解藥,看地球致命毒物是如何成為生化大師》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這是一本科普書,作者克麗絲蒂·威爾科克斯是一名科學家,也是一位有毒動物痴迷愛好者。她從小就痴迷有毒生物,後來成了一位生物學家,專門研究有毒動物的科學家。《有毒》這本書裡,作者會講很多有毒動物各種有趣的故事,有毒動物是如何發揮毒?是以何種方式?毒對我們來說有什麼用?更重要的是,作者想告訴我們:「要真正理解我們自身,理解生命,我們離不開有毒動物。」

內封的顏色非常非常好看!

下面我們就根據《有毒》這本書來簡單聊一聊有毒動物。

一、有毒動物是如何用毒的?

有毒動物的毒素,主要有兩種用途,要麼是為了捕食,要麼是為了防禦。比如,水母和蠍子是為了捕食,蜂猴、射毒眼鏡蛇和噴毒海蟾蜍是為了保護自己。但是也有比較特別的,比如鴨嘴獸。它的毒素主要是用來跟雄性同類競爭的。

有毒動物都有不同的用毒方式,比如蜜蜂、蠍子、螞蟻、海膽、毛毛蟲等用毒是靠刺,而蛇、鴨嘴獸、蜂猴等用毒是用牙齒。作者稱靠嘴咬的動物主要是用毒素進攻,用毒刺的動物通常都是自衛。

雖然有毒動物的用毒方式各有差異,但是他們的毒素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非常昂貴。對有毒動物來說,製造毒素需要消耗很多能量,而維持毒素,更要耗費大量的能量。有一些動物在用毒後自己也活不成了,比如蜜蜂。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如果不到萬不得已,它們是不會輕易用毒的。

二、有毒動物是如何成藥的?

很多有毒動物的毒素對我們人類來說,並不算什麼,因為我們可能並不會有太大的感覺,比如書裡提到的海葵,因為它們的毒穿不透我們的真皮層。同樣的,還有很多會給我們帶來痛苦,甚至死亡。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說,那些有毒的生物也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因為毒素有巨大的製藥潛力。

比如,芋螺的毒素被製成藥物齊考諾肽,是FDA批准的第一種芋螺毒素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因腫瘤等慢性疾病的疼痛。蜥蜴的毒素是治療糖尿病的常規用藥百泌達,諾和力利拉魯肽的重要成分。美洲矛頭蝮蛇的毒素可以提取出降血壓的藥物卡託普利。蜂毒肽這種強效抗生素提取自蜜蜂毒素。海葵毒素能幫我們更好地應對自身免疫性疾病。蜈蚣毒素能緩解頑固性疼痛。狼蛛毒素有望治療肌肉萎縮症。

三、有毒動物是如何影響人類基因的

《有毒》一書裡說,有毒動物的毒素影響了其他物種演化。比如,我們人類。

1. 毒蛇影響了人類的演化。

據統計,全球每年死於蛇咬的人有十萬人。從演化的角度來看,死亡人數多就意味著蛇對我們的演化影響重大。

科學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比其他哺乳動物要大得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靈長目動物生活在樹林的高處,要在樹林之間穿梭,就需要手眼協調能力提升移動效率。它們還喜歡吃水果,對色彩的捕捉也有需求。還有就是它們要地方掠食者。這些都需要靈長類動物有比較發達的視覺。這也是視覺系統的演化原因。

那麼,跟蛇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蛇捕食哺乳動物的歷史長達數百萬年。大約6000萬年前,亞洲和非洲的蛇毒性變得更強,能殺死人類的蝰蛇科和眼鏡蛇科,就是那時出現的。這些蛇類會紋絲不動的潛伏起來,直到最後一刻突然出擊。為了能捕捉到這些捕食者的蹤跡,靈長類動物就需要敏銳的視覺,識別出它們蹤跡。蛇這種捕食者迫使靈長類動物做出了適應性的演化。

這就意味著,蛇的存在促使了眾多哺乳動物演化出了更好的視覺。

我們的祖先也是如此。人類在內的所有靈長類動物都天生怕蛇。為了躲避蛇,我們的眼睛和視覺神經發生了針對性的演化。而敏銳的視覺需要複雜的神經網絡,這樣的需求就迫使我們的腦部進一步發育。這也是我們的大腦比其他哺乳動物要大得多的原因。

簡而言之,就是毒蛇讓人類的視覺變得更發達,大腦變得更大。蛇對我們來說始終是致命的威脅之一。但是,單論導致死亡人數而言,最致命的有毒動物並不是蛇,而是蚊子。

2.蚊子影響了人類的基因

蚊子會傳播多種傳染病,包括瘧疾,登革熱和黃熱病。瘧疾每年會帶走超過60萬人,黃熱病3萬,登革熱1.2萬,流行性乙型腦炎2萬。這個數據是不是很嚇人。

既然蚊子搭便車導致人死亡的數目這麼大,我們為什麼不徹底消滅它們呢?

作者說,是因為蚊子滅絕會增大其他昆蟲面臨掠食者的壓力,而且蚊子的幼蟲對水生和溼地生態系統的運作中有著重要作用。以蚊子為食的動物,靠蚊子授粉的植物,都有可能會因此消失。比如,北極圈的蚊子數量眾多,蚊子每天能從馴鹿身上吸走300毫升血液,馴鹿為了避開這些飛蟲,會不惜繞路改變遷徙路線。成千上萬頭馴鹿改變遷徙路線的結果,勢必會對所經之處的土地產生驚人的影響,蚊子的消失必將影響北極和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再者,蚊子在地球上生活了億萬年,在漫長的演化中,已經跟無數物種發生了密切的聯繫,包括人類。對我們來說,蚊子的影響深達基因層面。比如,為了對抗蚊子的影響,很多人的鐮狀細胞變得更加頑強。就像《有毒》書裡說的:「消滅蚊子就像往池子裡扔一塊石頭,石頭的落點將出現一朵巨大的水花,漣漪還會一圈圈向外擴散。」

總之,有毒動物如此危險,又在全球生態系統中扮演著很多重要的角色。在演化的過程中,有毒動物幫助我們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相關焦點

  • 如果蚊子都滅絕了,對人類會有什麼影響?結果讓人害怕
    但沒想到沒了狼之後,草原上的兔子、老鼠開始崛起,這些動物對草原的破壞性更大,它們掘食草根,很容易導致草原退化。由於天敵狼的減少,最終導致當地沙漠蔓延。 如果蚊子全部滅絕,那麼自然界的食物鏈很有可能被打破,一些平時我們注意不到的物種或許就會因此崛起,對人類造成更大的影響。 生態位 除了食物鏈的角度外,還可以從生態位的角度來分析一下蚊子滅絕後,對人類的影響。
  • 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能滅絕蒼蠅和蚊子嗎?
    蚊子和蒼蠅都會傳播病毒、攜帶各種病原體,可能會破壞人的免疫系統威脅人們的健康,對人來說蒼蠅和蚊子的存在沒有直能看到的好處,也有科學家致力於研究相關物種,人類現有技術可以消滅蒼蠅、蚊子這樣種群數量龐大體型較小的昆蟲麼?根據對現有生物技術的了解,應該是不太可能的。
  • 用基因技術讓蚊子絕種,人類有這個權利嗎
    讓蚊子等對人類有害的生物絕種,是一個通俗的說法,學術的說法是「基因驅動」。「基因驅動」是從地球上完全抹去一種生命,讓它們不再有資格與人類和其他生物共存於地球,比如蚊子傳播多種疾病,就用基因驅除的方法讓蚊子絕種。
  • 小小一個的蚊子為什麼生命力這麼頑強?人類能將其滅絕嗎
    但是也有許多人想要返璞歸真的想要接近大自然,在夏天的夜裡,來到一處山上,登高賞月,再喝點小酒,這是多麼舒服的一件事啊。但是,夏夜,山上,這兩個名詞一組合就感覺不妙,為什麼,因為夏夜的山上那不是蚊子的老巢嗎?雖然人類現在科學技術已經足夠發達了,但是對於蚊子這種古老而又沒什麼用處的生物,還是做不到趕盡殺絕的地步。但是別看這小玩意小小的,卻讓人煩不勝煩。
  • 1萬年前人類犯了一個錯誤,導致蚊子基因突變,從此蚊子開始咬人
    1萬年前就開始出現了昆蟲學家表示,自然界中大多數蚊子都不針對人類,它們並非只以人血為食,還對其他脊椎動物下手。然而水體,尤其是積水,是蚊子產卵的主要場所,因此起初蚊子會到人類開鑿的水渠中繁殖,然後蚊子形成後人類是它們最近的動物,於是它們嘗試叮咬人類,發現人類身上也有血可以吸。久而久之,叮咬人的基因在特定蚊群中遺傳了下去。
  • 人類第一殺手有望消除!通過基因驅動讓蚊子只產生雄性後代
    相信不少人對蚊子都十分討厭,但你也許不知道它還是人類的「第一殺手」。蚊子的種類有數千種,它們分布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遍布除了南極洲以外的各個地區。蚊子平均每年會導致725000人死亡,其中大約有66萬人死於瘧疾。
  • 「生物基因蚊子戰士」來了,美國將釋放數億隻轉基因蚊子
    蚊子大軍這數量真是夠壯觀了,集合在一起,那就是一隻龐大的蚊子軍隊,或者說「基因生物戰士」。這一點,已經有實例證明了,巴西類似的轉基因蚊子並沒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出現了一種帶有超級抗藥性的蚊子,幾乎很難被殺死。這樣的事既然已經出現,美國為何還要「逆天」而行?想憑一己之力改變生物種群的平衡結構?那我相信,反噬的結果肯定最先落在美國自己頭上,畢竟,這數億計的「生物基因蚊子戰士」落腳在美國。然而,真有什麼意外,最終也會影響到世界。
  • 如果地球上的蚊子都消失了,人類會更好嗎?科學家:世界更安全!
    如果地球上的蚊子滅絕了,人類會更好嗎?注意,這裡說的滅絕是不是簡單的滅蚊,而是讓蚊子這個物種徹底從地球上消失。  若蚊子滅絕會造成什麼影響?  如果將地球上的蚊子滅絕了,相信99%的人類都會同意。在一些昆蟲學家看來,沒有蚊子的世界是更安全的,對人類有重大意義。畢竟少了蚊子,每年至少有100萬人活了下來。
  • 什麼動物殺死的人最多?還有比蚊子更危險的物種
    相比之下,人類這邊的數字要可怕得多——美國平均一個月就要殺死7.5億隻雞。在理想的狀態下,沒有人會因為熊的攻擊而斃命,或者因為接觸野生松鼠而感染狂犬病,一些動物專家就哪種動物對人類的殺傷力最大(或者說,動物界中哪種動物最可能意外地殺死我們)的問題作了解答。  關於哪種非寄生和非微生物的動物殺死最多人,以及哪種動物最具有潛在危險的問題,最終的答案是蚊子。
  • 雌蚊變性 基因技術未來可「滅族」蚊子
    如果說在夏天,你的「救命恩人」是空調、wifi 和西瓜,那我相信「蚊子」一定在「索命仇人」榜上有名。雖然在多數溫帶國家,被蚊子咬通常只會發癢,但全球很大範圍內,蚊蟲是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據估計,每年約有 7 億人因為蚊子傳染各種疾病,且每 17 人中,就有 1 人死於被蚊子傳染的疾病。
  • 如果蚊子滅絕,對人類會有什麼影響?
    一到夏天,蚊子便成了人們的心頭大患,若是讓大家投票選擇最討厭的昆蟲,蚊子一定拍在第一位。蚊子可以通過吸血快速傳播各種疾病,據統計,蚊子傳播的疾病數量達80多種,可以說是對人類百害而無一利。既然大家如此討厭蚊子,它們對人類也沒有貢獻,那讓它們消失,會發生什麼事?
  • 如果發明一種蚊子,生育的後代都是雄性,蚊子會因此滅絕嗎?
    主要原因是,我們修改了它們的基因之後,它們會演化成什麼樣的生物呢?我們人類真的有權利通過修改生物的基因來達到讓某個生物滅絕的目的嗎? 總結 毫無疑問的是,人類的科學技術會越來越發達,甚至能操控起上帝才具有的手術刀
  • 大猩猩與人類基因相似,為何它不需要鍛鍊,仍擁有發達的肌肉?
    夏季來臨,又到了很多人秀身材的好季節。常言道,三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為了保證自己穿衣顯瘦脫衣有肉,很多人會在閒暇之餘,待在健身房裡揮灑汗水。除了鍛鍊之外,還需要一些食物的配合。為了擁有好身材,只能吃水煮菜、雞胸肉、牛肉等,有的人為了讓自己的肌肉線條好看,會食用蛋白粉加以輔助,只不過這種物質似乎存在著很多的副作用。
  • 人類終於找到了對蚊子「種族滅絕」的殺手鐧
    其次,在雄蚊後代中,只有一半攜帶致命基因,它們能將這種基因繼續傳遞給後代,開啟種群的自我消滅程序。但是,隨著蚊子後代的增加,這種致命基因的比例會在蚊子體內逐漸降低,然後慢慢消失。問:據說我國科學家也在探索用類似的方法滅蚊,具體是怎麼回事兒?
  • 人類終於找到了對蚊子「種族滅絕」的殺手鐧!
    顯性致死基因攜帶昆蟲釋放技術的核心就是要構建一個複合轉座子,複合轉座子是一個顯性致死基因。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把複合轉座子插入蚊子基因組,產生轉基因蚊子。由於在實驗室給蚊子飼餵四環素,轉基因蚊的雄蚊和雌蚊都能正常存活。然後,通過技術選擇去除雌蚊,再把雄蚊單獨大量釋放到野外,轉基因雄蚊就可以與野生雌蚊交配。
  • 混種交配:改變人類基因 影響人類進化
    一旦科學家能夠從更古老的人類標本中提取基因序列,就能真正了解混種交配是如何影響人類的進化過程。在祖先來自非洲以外大陸的人群中,很可能就有尼安德特人的血統。當現代人第一次離開非洲大陸後,他們曾經與尼安德特人進行混種交配,這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基因。基因分析顯示,歐洲人和亞洲人具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 10000年前人類犯的錯,導致蚊子基因突變,開始瘋狂叮咬人類
    對於生活在亞熱帶和熱帶的朋友來說,夏天除了要經受高溫的考驗之外,還要遭受蚊子的困擾。夏天是蚊子成群出沒的季節,只要環境中存在積水的地方,裡面十有八九是蚊子滋生的溫床。由於與人類接觸最多的蚊子是那些喜歡叮咬人的種類,因此人們普遍認為蚊子都喜歡叮人,都喜歡傳播疾病。
  • 蚊子假如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對人類有什麼影響?結果沒那麼簡單
    蚊子每年導致大量人類感染和死亡,這帶來了巨大的醫療負擔。因此,一些研究人員主張蚊子滅絕,但蚊子在生態學中有自己的作用。消滅蚊子不僅困難,而且還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每天早晨,墨菲都會打開馬裡蘭州沃爾特裡德陸軍研究所的一扇鎖著的門。裡面有很多攜帶瘧疾的蚊子。她給數百萬隻蚊子幼蟲餵了魚飼料,然後讓她們去咬腹部失去知覺的老鼠。
  • 陸地最為兇猛的毒蛇,傳說見人不但不跑,還轉頭追人類!
    蛇類作為一種冷血的爬行動物,不管是有毒蛇還是無毒蛇,都會讓很多人產生害怕心理,反過來也一樣,對於大多數蛇類來說:蛇更害怕人類,一般見到人都會繞道爬行,但在蛇類中,就有一種大膽的蛇,敢和人類對峙,甚至敢主動追咬人類,這就是蛇類中王者——眼鏡王蛇!
  • 為什麼人類一直無法控制或者消滅蚊子,它的繁殖力為何這麼強?
    蚊子的前世今生蚊子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在地球上的?沒人知道,但可以肯定地說,它們比人類還古老,而且蚊子已經存在了大約1億年。那時,地球還是一個炎熱的「溫室」,巨大的蜥蜴來回踱步,對於像蚊子這樣的昆蟲來說幾乎沒有生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