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的養殖技術小結
一、養殖的先天條件
(-)中國養驢的時間長遠,種類繁多,全國分布
我國養驢的歷史已有4000年之久,在新石器時代前已成為「六畜之一」在勞動人民精心選育下,數量全球第一,驢的樣子地域,自中國西部大部分地域到中國東部的沿海地區,自黑龍江東北地域到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都有驢的分布。驢多集中在北緯32℃~45℃屬中溫帶和南溫帶氣候的西北、華北、西南、東北,尤以黃河中下遊分布最多。長江以南數量不多,驢不適應溼熱氣候。北部黑龍江以北,驢的分布也少,因驢畏寒,驢不適應;青藏高原在海拔4500米以上則無驢生存
(二)中國養驢業的資源異常豐富
我國驢種主要是與生產的需求的人工的選拔品種決定:
一是生產需要決定驢的選育方向,在開始主要用來農耕和運輸作業,需要體小靈活、善越山爬嶺的小型驢。
二是飼養條件是驢的優良品種形成的基礎,水草豐盛的農業發達地區是養大型驢的物質基礎。
三是一直以來都有了豐富的經驗。
四是全國的大力扶持政策讓驢業迅猛發展
第五是各種青草,農作物飼料非常的豐富、平原陵,荒山草坡,特別是農區有用不盡的精科資源,驢本身對飼料要求不苛刻,養殖所需的條件簡陋,投資非常少。所以政府大力提倡科學養驢,也是提高農民經濟生活的一種手段。
(三)肉驢的飼養用成本非常少,肉驢的全身都是寶,受大眾歡迎和喜愛
驢食量小,以草為主,肉驢的各種要求非常的簡單,便於養殖,肉驢從之前的勞力型和運輸型逐漸的轉向了食用型。特別是肉食結構細膩美味,收到大眾的好評和喜愛
肉驢的產品不僅是肉用,其骨、毛、皮、蹄和油均為入藥的重要原材料,如驢皮製成的「阿膠」是舉世聞名的中成藥 。
中國驢的主要品種
驢在人工的天然培育下,經過長期的人工選拔,在這個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最後就形成3種類型(大型驢中型驢和小型驢)。大部分人按照身高的不同分出來部分標準,身體高度高於130釐米,重量高於260千克的為大型驢;身體高度大概在10-130釐米,身體重量大概在180千克的為中型驢:身體高度在10釐米以下,身體重量低於130千克的被叫成小型驢。驢在起名字的時候很多都是用所在地為名字進行起名的。
(一)大型驢種
1. 關中驢種 這種驢主要在於陝西省南部比較多,一度被運送到周邊小國,我國最大型的驢種為關中驢,驢種形成歷史悠久,當地養驢歷史已有2000多年,群眾積累了豐富的飼養經驗,特別是對驢的培育,以及品種選育方面,已取得豐礦的成果,經長期選育可提高品種質量。
關中驢生活在關中平原,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12℃~14℃,年日照1980~2400小時,這片地域降水量非常的少,氣候乾旱,一年大概七八個月的時間不會有霜降的天氣,土地肥力強,水資源灌澆非常的便利,農副產品非常多,當地常年種植苜蓿草、黑豆、豆養畜。這裡海拔適宜,氣候適當,這裡主要養殖大型驢和牛而著稱。
(1)體貌特徵 關中驢身材比較高,身體壯實。毛大部分是黑色毛髮,肩背毛髮非常的細小,這種驢被大部分的群眾用來飼養,很受大眾歡迎。
(2)生產性能 這個驢種成長速度非常好,在一周歲的時候體高即可達到成年驢的93.4%,驢的壽命平均為20年左右,母驢一輩子可產5~8頭驢駒。母驢妊期為350~365天,杯驟奸期為385~375天。公驢配母驢的受胎率80%左右,驢配種率大概在70%上下,性慾強的繁殖力好。由於關中野適宣於乾燥溫和的氣候,抗寒性比較差,高寒地區和我國最北方引種應慎重。據西北農業大學(1986)對退役的關中驢屠宰率測定均為39.32%~40.38%。所以,作為肉用,肥育效果比較理想。
2.德州驢
德州驢分布在山東北、河北以及沿海各縣城。以德州為集散地,後來才有了有徳州驢之稱(1957年起名字)。德州氣候溫和,地勢平坦,海拔80米左右,一年的下雨兩屬於中等水量,本地的農業和相關的副產品非常的多,有利於驢在本地養殖,經過長時間的選拔培育。最後才形成了大型護即德州驢種。
(1)體貌特徵 這種驢身體強壯,長像漂亮,結構勻稱。頭須、乾結合良好,體質結實,皮薄毛細。
德州驢依毛色可分為三粉的黑色(即三自:鼻周圍白、白眼圈、肚下白)和烏頭(全身毛為黑色),兩種驢的身體素質和基因優良上面各有不同。前者身體非常的健壯,頭比較清潤,腿比較纖細,這種驢身體比較輕便,動作非常的快捷,是少有的重型驢種,身體也比一般的驢種高大強壯。這種驢種在我國是屬於稀少的驢種。
(2)生產性能 德州驢的兩種類型在遺傳本質上無顯著差異,役用性能好這種驢耐久性非常大,主要用來農業的生產,耕作和託運工作。小驢在一周歲時就會有成年驢的九成左右的體重。2歲時可分別達到成年的100%和95.7%。12~15個月開始有生殖能力,兩年半時間可以進行交配,母驢一輩子能生下10頭上下,個別的母驢在25歲仍可產駒,強壯生殖能力強的公驢,大概精液為70毫升,個別的到180毫升,質量好,平均為每毫升1.5億個。生命力強,25度左右能活三周天,在驢子宮內能活為五到六天。一般以上用來屠宰,出肉率高。可以生產出品質上乘的驢肉食品,又能培育出驢種更好的驢種。
3.廣靈驢
廣靈驢產於山西省東北部廣靈、靈丘、桑乾河、壺流河兩岸,該地區降雨少,氣溫低,主要畜牧為主。由於驢的選種選配搞得好,所以這一地區是廣靈驢的繁殖基地。 在這片區域精飼料生產比較多,所以在飼養上驢的飼料檔次相對來說會高出很多,這是廣靈驢體格高大、粗壯結實的主要因素。
(1)體貌特徵 廣靈驢屬大型驢種。屬於半千旱丘陵生態類型,體高大、骨粗壯、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體軀較短為其特徵。不畏寒、頭大、鼻挺、眼睛很大、耳朵樹立、脖子壯實。
(2)生產性能 廣靈驢役用性強,持久耐勞,挽、乘、,馱、耕都可以。繁殖性能與其他驢種相近,所以這種驢在驢的選拔優良的驢種上面有很高的參考的推廣價值,所以這種驢得到了部分地區的推廣。
4.晉南驢
這種驢主要分布在晉南一帶區域,主要以夏縣、聞喜為中心區。練縣、運城、水濟、萬榮、臨騎都有分布、產區地處土高原、瀕臨黃河,有平原、丘陵和山地,地形複雜,但土壤肥沃、氣候溫和,為山西著名糧棉產區,水草豐盛,農產品豐富。當地素有種植百著草、豆類和花生的習,草料條件優越,農民喜愛養驢,重視驢的選種、選配和幼羅培育,使普南羅的品質體質結構不斷改善,逐漸育成大型優質的羅種,產區地勢東北高、西南。
(1)身體特性 它為大型驢種,屬平原生態類型,體質結實緊湊,體形為正方形,體格高大,頭小適中,部寬厚,頭頸高昂,鬃甲稍低,前胸發育良好,胸廓深而寬廣,尻部略高、短而斜,四肢端正,蹄小而堅實。毛色以黑色帶三白(粉鼻,粉眼,白肚皮)為主,佔90%,少數為灰色、慄色 。
(2)生產性能 晉南驢挽、乘、馱、耕均適用。持久力強,力量大,幼驢生長發育快,1歲時體高為成年體高的90%左右,出生後8-12個月性成熟。這種驢在屠殺上的價值非常高,在肉的產出上比較高,可見晉南驢可作為肉驢培育的基礎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