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是馬科、馬屬的哺乳動物,也是外形與馬非常相似的家畜。在我國的南北方很多農村地區,都可以養殖驢子;驢的生長適應性較好,還能吃苦耐勞,在以前也是農村地區重要的勞動工具。有不少朋友就比較好奇,現在怎麼養驢的人更少了呢?回家養驢能不能獲得相應的補貼呢?
近幾年國家對於三農事業的發展都是大力在扶持的,不僅農民種田能夠領補貼,養豬、養牛等家畜養殖也是可以獲得補貼的;通常來講,各地對於一定規模的養殖戶都會予以一定的免息貸款,給予養殖戶的補助額度也可能存在差異性,並且對養殖的規模也有要求。
事實上,各地針對養驢的補貼是幾乎沒有的。大部分的地方都不是特別支持農民養驢,也就不會給予相關的補貼措施;但是在山東聊城以驢皮作為當地特色產品---阿膠的原材料,所以也就會對養驢的農戶按照300頭養殖規模的養驢場給予10萬元的基礎建設補貼、
Ⅰ、大部分地區對養驢的補貼很少。
毛驢的耐熱耐寒性比較好,在我國的大部分農村都能夠養殖,但是現在農業設施都更加機械化、自動化,各地使用耕牛、毛驢的情況已經很少了。整體來看,山東、遼寧是毛驢養殖比較集中的省份。除了山東聊城當地有大批的阿膠生產廠家,對於養驢會予以較大力度的補貼,其它地方幾乎沒有聽說過有補貼的情況。也聽有的朋友講過,有的地區繁育一頭毛驢有幾百塊錢的補貼。如果有養驢的計劃,可以向當地的農業部門諮詢是否可享補貼事宜。
Ⅱ、繁殖效率低是養驢的主要障礙。
為什麼很多有地方在支持養驢呢?有相當一部分的支持力度還是來自於與驢製品相關的企業幫扶,因為養驢的效益遠不如養豬、養牛或者養羊。雖然驢肉具有不錯的食用性和營養價值,但是驢的出欄周期基本都在1年以上,並且母驢的繁殖成熟期普遍需要3年左右。由此可見,毛驢不僅長勢緩慢、而且繁殖周期非常久,是很難在短期內能夠實現養殖效益的。於是各地普遍也不支持農民養驢,對於養驢的扶持也很小,基本上沒有給予專項的補貼。
Ⅲ、養驢的成本比養其它家畜更高。
單純的從供需關係來講,養驢也是一個前景較好的新興產業,現在市場上對驢肉的需求也的很大的。為什麼養驢的人整體還是比較少呢?跟沒有補貼、繁殖周期長都有很重要的關係,養驢的成本也是比養牛、養羊更高的。毛驢是雜食動物,但是它對很多草料還是特別挑剔的。比如水稻、小麥和玉米的秸稈,驢基本上不吃;而是要吃蘆葦、豆科作物的秸稈。驢進食的草料要達到幹、脆和硬的特點,這樣在養殖的飼料成本方面養驢的投入就要大得多。
#帶你看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