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部《我的前半生》,讓老卓的「醬子」店名聲大噪,也讓其原型平成屋(需求面積:150-300平方米)爆紅。正如劇中擺設,現實中的平成屋散發著濃厚的日式居酒屋氛圍,並在虹橋南豐城開出姐妹品牌——醬子。
「醬子品牌已經家喻戶曉,效應很明顯,我們想儘快落實實體店」,對於為何開出醬子門店,平成屋總經理陶總如是說,並坦言該品牌還在調整,最終會與平成屋區分開來。
在陶總看來,居酒屋本身是一個提供放鬆、解悶的場所,適合三五人一起,也適合一人食,平成屋要打造的就是親民的居酒屋,讓消費者了解日本的文化,了解飲食,享受好的環境、服務及價格,「吃飯不是一種奢侈,而是一種享受」。
價格親民 日式居酒屋氛圍濃厚
日式居酒屋的裝修與廣告字報/人物海報、標誌性的燈籠道具、充滿年代感的菜單……走進醬子店內,濃厚的日式風情撲面而來,無形中營造出了「深夜食堂」的感覺。
平成屋的店面設計與裝修風格,源於對服務的體會。據陶總介紹,店員一開始不會主動對顧客微笑,但海報上的人物是面帶微笑的,由此便想到在店內張貼大量的人物海報,並處處體現日本文化。如此一來,年輕人覺得是潮流,年長者會產生回憶,兩個年齡段的人都會喜歡此處。
除了海報,店內的廣告字報以中國紅為主色調,且多為吉利的文字,給人喜慶之感,成為點睛之筆。
與客單價動輒四五百甚至上千的日料店相比,醬子的一大特色便是價格便宜。大眾點評網顯示,平成屋的8家門店(含醬子)客單價均在100元左右,並且9年間未更改過菜價。對此,陶總感慨,將餐飲看做賺錢是錯誤的,餐飲應該是分享,將價位做高的話,就很難分享,而所謂的盈利應該主要在於改變環境和提高員工福利,並在盈利的基礎上,拿出一部分回饋給顧客。
在產品上,除了頗受好評的菜品,醬子在選用日本醬油和清酒的同時,還擁有日本為其定製的清酒,這也是全國率先擁有專屬品牌清酒的日料店。
掌握三個味道 格式化中求不同
在贏商網大數據的檢測中,已有75%的購物中心引入了日料品牌,平均每個購物中心有2.6家日料品牌,最多的一個購物中心容納了17家日料品牌。日料成為新一代餐飲消費的主力,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
在陶總看來,現在的商場和餐飲都存在格式化的問題,平成屋要做的就是在格式化中找不同,把最好的原材料集中在一起,避免籠統化。如尋找最好喝的清酒、最好的醬油與醬料等。
「餐飲是個綜合體,主要包括三個味道,即環境的味道、人的味道、店的味道」,對於如何做好餐飲,陶總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菜的味道是基本的,但也要做人的味道,包括進門時服務員給予顧客的感覺,店的味道則體現在裝修設計上,更應該受到重視。
在《我的前半生》播出前,平成屋就已成為熱門排隊品牌,陶總將原因總結為做文化。他認為餐飲需要有文化底蘊,未來,平成屋還將升級為營養,即一道菜含有多少卡路裡,做到極致化。
「價格亂、規範亂,餐飲正處於戰國時期,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做有煙火味的日料店。可以預見的是,將來的趨勢肯定是好的」。問及餐飲的市場現狀,陶總如是說。
2018年將再開2—3家店
平成屋目前總共有8家門店,包含位於虹橋南豐城的醬子門店,據了解,醬子目前還未完全成熟,並不急於擴張,新開門店仍在選址中。
對於醬子為何選擇虹橋南豐城,陶總坦言稱,購物中心是社交聚集地,虹橋南豐城的消費群體,也適合醬子品牌。不過,街鋪的營業時間更長,小時利用率更高,未來兩個渠道都會考慮。
具體到拓店計劃,贏商網了解到,平成屋2018年將再開2—3家店,完善系統,力求將市場上不平等的價值顛覆掉,一起跑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