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這話不假,飲食在生活中佔有極大地位。除了蒸、炸、炒等食品外,大多數人還喜歡吃醃製食品和大魚大肉、燒烤類等食品。還有些人飲食上不忌口,經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過度飲酒等。這樣一來就很容易患大腸疾病,對身體構成威脅。
其實,只要知道這三個「前兆」,可早早發現是否罹患大腸疾病。
大腸疾病前兆之一:便血
大腸疾病發病初期其症狀主要以及便血為主,主要因為大腸疾病病變部位與肛門相對較近。所以排便時容易出現血便情況,血便顏色具有鮮紅或暗紅色等顏色。
大腸疾病前兆之二:腹脹腹痛
大腸疾病發病初期,會有腸功能不全和腸梗阻等方面症狀,也因此導致大腸疾病病變部位集中於腹部下方。同樣,大腸疾病患者還會伴隨腹痛和腹脹等表現,還會根據病情發展而逐漸惡化。
在大腸疾病惡化階段,腹脹腹痛症狀反而會進一步加重。而且有些大腸疾病患者會感覺到腹部劇烈性疼痛或絞痛等,一般通過止痛藥緩解。但是,如果想要徹底治療大腸疾病病徵,先治好腹脹腹痛等症狀才可以。
大腸疾病前兆之三:大便次數增多
大腸疾病發病初期階段,其排便頻率反而比以前增多,不過每次排便量相對較少些。但是血便中所帶的血液反而是增多的情況,血量時而多時而少。排便感覺總是頻繁出現,而且大腸疾病發病嚴重階段還會伴隨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等情況。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大腸疾病導致腸道內空間變窄,其消化代謝物反而受到擠壓形成排洩物,因此導致排便次數增多。不過有些患者以為是腹瀉問題,只要服用止瀉藥就可以減少排便次數。
恰恰相反的是,該行為是錯誤的。因大腸疾病導致的排便次數增多,同時伴隨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等表現時就不可服用止瀉藥。必須根據症狀表現就醫確定疾病以及進一步治療,當前治療大腸疾病治療手段有大腸病變部位切除手術、藥物幹預以及放療化療等治療手段。
綜上所述,大腸疾病發病初期都有「前兆」的,只要注意3大「前兆」就可以及時治療。這樣一來就降低惡化概率,同時也能維持胃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