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莫多巨蜥
科莫多巨蜥(俗稱:科莫多龍)屬於爬行綱-有鱗目-巨蜥科-巨蜥屬-科莫多巨蜥種,是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蜥蜴,平均身體的長度達到2米~3米之間,體重則達到70公斤左右。
科學家如今發現最大的科莫多巨蜥的身體長度達到了3.13米,重達166公斤。它們只分布在印度尼西亞的科莫多島、弗洛雷斯島、莫堂島和林卡島,它們自己也會在4座島嶼中來回遷徙,目前統計到的數量大概是6000多頭。
科莫多巨蜥生性很兇猛,卻主要是食腐動物,即便是捕獵,它們也很少會直接把獵物咬死,而是咬死獵物,一路尾隨,直到獵物死亡。一直以來,學者們曾經一度認為科莫多巨蜥主要是依靠口腔當中海量細菌,使得被科莫多巨蜥咬過的動物最終都會有因為敗血症而死亡。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科莫多巨蜥如果口腔出現傷口,比如:科莫多巨蜥不小咬到自己的舌頭,豈不是它自己也會被細菌感染而死亡,可為什麼科莫多巨蜥卻都還好好的?
科莫多巨蜥的口腔
實際上,科莫多巨蜥依靠「細菌」殺死獵物的看法後來竟然被推翻了。科學家確實在科莫多巨蜥的口腔當中尋找到了許多的細菌,這些細菌也確實是可以造成獵物產生敗血症。不過,這些細菌並不是什麼特殊的細菌,科學家發現這些細菌廣泛存在於科莫多巨蜥棲息地的死水坑中。
不僅如此,一份來自於2009年的研究發現,科莫多巨蜥的獵物並非是因為敗血症而死,更多的是被「毒」死的。澳洲墨爾本大學毒液專家布萊恩佛萊博士就發現:科莫多巨蜥的口腔當中存在著毒腺,這些毒腺可以分泌類似於蛇毒的毒液。
大多數時候,科莫多巨蜥都是食腐的。不過,有的時候,科莫多巨蜥會類似於老虎一樣埋伏起來等待時機,然後出其不意地去咬傷獵物,但很少一擊斃命,而是放走獵物,等待獵物死亡。以前人們都認為獵物因為感染細菌導致敗血症而死亡,而如今科學家發現實際上,在獵物在得敗血症之前,就會先被毒死。這是因為科莫多巨蜥的毒液會使得獵物會降低獵物的血壓,並且使得獵物的血液發生凝固,從而使得獵物的肌肉麻痺,體溫降低。當獵物的體溫降低到很低的水平時,獵物就會喪失意識。
所以,科莫多巨蜥口腔當中的細菌並沒有多那麼致命,也不屬於它的看家本領,說到底它依靠的是「毒液」。那麼問題來了,即便是依靠毒液,科莫多巨蜥如果咬破舌頭,會不會被自己的毒液毒死呢?
科莫多巨蜥會不會毒死自己?
科學家就發現,科莫多巨蜥在交配和進食的時候,常常會相互撕咬,但是它們實際上並沒有因為被同類撕咬後就被毒死。不過,這也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就是它們在撕咬同類時並沒有注入毒液,還有一種就是它們對自己的毒液是免疫的。至於是哪一種情況,目前還不得而知,需要科學家們進一步的研究。
科學家的這個發現也讓我們知道,科莫多巨蜥口腔裡的大量細菌並不會殺死同類,所以它們不小心咬到舌頭後,也不會被自己口腔裡的細菌殺死。基於這個結論,目前研究這方面的學者認為,科莫多巨蜥很有可能擁有強悍的免疫系統,可以抵禦大量的致病菌。不僅如此,科莫多巨蜥還有厚厚的鱗甲,起到最基本的物理防禦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被同類咬傷。
眼鏡王蛇也常常會捕殺其他毒蛇,甚至是自己的同類。它們在被其他毒蛇以及同類所傷時,也並不會被毒死,這是因為眼鏡蛇的體內特異性的蛋白質,可以幫助它們對付這些毒液。因此,一些科學家猜測,科莫多巨蜥體內和眼鏡王蛇一樣,也很有可能擁有特殊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擁有識別出自己的毒液,並把這些毒液滅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