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組照片迅速火爆了網絡。通過照片可以看到,在南極烏克蘭科考站附近,往日雪白的大地此時已經被一片粉紅色取代。從遠處看就像西瓜被掰開了兩半,露出了裡面粉紅色的瓜瓤,整個場景顯得非常浪漫且迷人。但相關的專家卻表示,這樣的場景雖然顯得美麗,但背後預示的事情卻一點也不浪漫,甚至對地球來說,這種現象反而是對生態系統的威脅。
此雪非「雪」
實際上的雪是不會變換顏色的,從古至今,雪片就是白色的象徵。而之所以南極下了一場粉紅色的「西瓜雪」,是因為地面生存著一種淡水的單細胞綠藻——極地雪藻。雖然它是綠藻,但顏色就是粉紅色的,只不過由於南極天氣寒冷,這些粉紅色的斑點在雪白的大地上不那麼明顯。如果不細心觀察,這些極地綠藻就像散落的兩三朵玫瑰,稍不注意就看不見了。
南極一直以寒冷著稱,而極地雪藻則在這種極端環境下度過了上億年之久,它們大部分扎在雪層幾十釐米深的地方。平日的南極溫度一直很低,在這種低溫環境下,極地綠藻生長得十分緩慢,卻不斷在累計紅色的類胡蘿蔔素。這種緩慢的生長平衡在近日被打破,隨著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攝氏度,這一現象直接導致極地綠藻開始大量繁殖,很快就將南極的地面染上一層粉紅色。
迅速的生長
科學家研究發現,極地綠藻的最佳生長溫度為10攝氏度左右。相關的實驗中,將輻射能量增強,極地雪藻的基本生化成分含量就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極地雪藻的色素含量和脂肪開始增加。6-8小時後,色素含量增長了約4%,脂肪增加了約5%。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提升的含量更高,6小時約增加了將近50%。
雖然極地綠藻能在南極生存稱得上是一件好事,通過南極的各種藻類(包括極地綠藻在內的所有藻類),人類可以弄清它們是如何繁殖下去的,這對研究冰雪王國裡生命的產生有著積極的作用。
不好的預示
除了粉紅色的極地綠藻,我們也要看清其背後的意義,最重要的就是:地球怎麼就這麼熱了。熱到直接讓沉睡許久的極地綠藻開始綻放色彩,熱到北極開始大面積的融化冰川。如果說連南北兩極都開始以這樣的速度升溫,那對全球的影響恐怕也不需要細說,整個生態系統恐怕也會產生變化。
而生態系統一直是一個整體,生物與環境都是相互影響的。或許今後的數十年,全球的溫度會提升,人類的忍耐程度可以經得住這種溫度的升高,可處於更低級位置的植物、藻類卻無法承受這種突如其來的升溫。導致的後果只可能是兩種,一個是這些植物和藻類慢慢適應了溫度的升高,另一個可能就是直接導致大量藻類的消亡。
此次南極的粉紅色「西瓜雪」的確很美麗,但美麗的背後,可就沒有看上去那樣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