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縣剪紙非遺傳承人:剪狗狗 迎新春

2020-12-05 人民網貴州站

原標題:貴州日報 -07版:綜合新聞-2018年02月06日

2月3日,黔西縣剪紙非遺傳承人嶽紅霞(左三)和學生一起剪狗狗迎新春。農曆狗年即將到來,獲得全國剪紙藝術「金剪刀」稱號的嶽紅霞,積極培養青少年學習剪紙藝術,讓他們在體驗剪紙非遺藝術魅力的同時,感受迎接新春佳節的喜悅。 羅興祥 攝 (貴景網發)

(責編:高華、陳康清)

相關焦點

  • 剪紙、柳編、老虎鞋……非遺傳承人新春展示絕活
    大年初五(2月20日),在鹽城市鹽都群藝館展廳裡,鹽城市非遺項目傳承人王柏林在向觀眾展示剪紙技藝。春節期間,鹽都群藝館邀請老虎鞋、麵塑、剪紙、柳編、淮劇等當地非遺項目傳承人到館裡展示絕活,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看。
  • 徽州剪紙非遺傳承人剪出「小豬佩奇」窗花
    電影的預告海報上,小豬佩奇和傳統剪紙窗花的結合,更是引起很多網友的關注和點讚。據了解,宣傳海報的窗花剪紙,就出自我省黃山市的著名徽州剪紙非遺傳承人吳笑梅之手。中國傳統文化中,剪紙是傳承千年的最為民間喜愛的傳統藝術,每到春節或有喜事時,心靈手巧的女子會剪出各種造型的漂亮窗花,大紅剪紙,透著喜氣祥和,更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嚮往和希望。
  • 京派剪紙非遺傳承人製作團花剪紙,致敬抗洪軍人
    在浪花和堤壩的背景下,96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扛沙袋、搬物資,守衛著身後百姓的安全……這幅直徑82釐米的團花剪紙出自京派剪紙非遺傳承人張曉林之手。一個星期裡,他用眼睛定格新聞中的感人畫面,用剪刀還原洪水中的逆行身影。
  • 創作大型團花剪紙,非遺傳承人獻禮建軍節
    洶湧的浪花、高高的堤壩,96名解放軍戰士扛沙袋、搬物資,守衛著身後百姓的安全……這幅直徑82釐米的團花剪紙出自京派剪紙非遺傳承人張曉林之手。一個星期裡,他用剪刀還原洪水中逆行的身影,用剪紙作品表達了對解放軍戰士的敬意。
  • 青島市非遺傳承人王德蕊:剪紙從娃娃學起 也讓外國朋友來學習
    南北朝時期的《木蘭辭》提到的「花黃」,就是指用金黃色的紙剪成的女性額飾,剪紙也是大家接觸較多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一項民間藝術。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臺興路社區服務中心的「德蕊剪紙藝術培訓室」,有一位72歲的王德蕊老人,她從事剪紙已有40多年,她的剪紙之路從小時候萌芽,但年過百半才開花。作為青島市非遺傳承人,她近年來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傳播剪紙和教學上,「剪紙要從娃娃抓起,提高孩子們的審美和專注力。
  • 非遺鮮聞丨定西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搶救記錄工程圓滿完成(兩條)
    定西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搶救記錄工程圓滿完成由定西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開展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定西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搶救記錄工程,前後歷時4個月,經過大量走訪調研、拍攝採訪、採集編撰、後期整理,於近日順利圓滿完成。
  • 蔚縣剪紙:演繹指尖上的精彩
    1月16日下午,「冰雪運動迎新春·燕趙民俗過大年」2020年河北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集中走訪團來到了蔚縣剪紙小鎮南張莊,帶您一起感受剪紙風韻。剪紙藝人們正在刻制剪紙作品。記者 張青/攝用刀「刻」出來的剪紙在南張莊「剪紙侯」剪紙體驗中心,剪紙藝人們正在用一雙巧手細緻地刻制剪紙作品。
  • 喜迎豬年:非遺傳承人楊春英剪出濃濃年味
    春節,很多人都有在自家門窗上貼窗花的習慣,大紅色剪紙,透著喜氣祥和,更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期待。連日來,我市連雲區的民間剪紙非遺傳承人楊春英就創作了上百幅以「豬」為主題的剪紙作品,迎接即將到來的「金豬之年」。
  • 「老家河南最年味」「剪紙豬」送祝福 90後孟津剪紙非遺傳承人暢...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 賀志泉)帶著剪紙作品,90後非遺傳承人暢楊楊給大家送祝福啦!從臘月二十三起至大年初一,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大河網推出系列河南文旅拜年視頻。今天,洛陽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與省級非遺項目孟津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暢楊楊向全國人民拜年了。
  • 非遺文化|走進膠州剪紙,感受指尖上的藝術
    同時,剪紙形式多樣,有窗花、喜字等各種花樣。從表現形式方面來講,大體分為單色剪紙、活動剪紙、彩色剪紙和貼彩剪紙四種。● ● ●膠州剪紙—文化傳播Cultural Communication為祝願2008年奧運會開辦吉祥如意,68歲的膠州老人李桂香歷時兩個月運用傳統剪紙、版畫雕刻的辦法,設計製作了一副長10米,寬0.64米,並有888支「蝴蝶」組成的《迎奧運蝴蝶圖》。
  • 德陽小學生學剪紙 童心禮讚祖國華誕
    該校近日開展了「慶國慶·迎中秋·清淨校風·清新學風」為主題剪紙創作活動。在舉國歡慶的日子,將非遺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勤儉節約結合起來,培養孩子們從小秉持勤儉理念,樹立愛國情懷。課堂上,非遺傳承人謝老師向同學們講解剪紙「我今天來教大家剪一些與節日相關的圖案,以及五折法的運用……」在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平武剪紙」第三代傳承人謝傳昊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聚精會神,手拿剪刀,時而手捻紅紙、輕剪細裁;時而精心擺弄,細細欣賞。
  • 當重慶非遺遇上狗年 剪紙狗、麵塑狗、糖畫狗……萌翻你!
    「好可愛的狗狗啊!這是麵粉做的嗎?」「這糖畫狗惟妙惟肖!」作為渝北區龍塔街道迎春文化活動之一,今日(6日),「新時代·文化年——我和非遺有個約會」在黃泥磅紫荊商業廣場舉行。志願者們在現場不僅送春聯、年畫,龍塔街道還請來了渝北剪紙、龍興棕編手工藝、譚氏麵塑以及龍興李氏糖畫等技藝的傳承人,現場向大家表演充滿年味的民間藝術。最貴:一幅剪紙曾拍了15萬彭茂林告訴大家這幅剪紙的三個「福」在現場剪紙的彭茂琳老師7歲跟隨外祖母剪紙,如今一把剪刀在手中剪了46年。
  • 21位非遺傳承人組成非遺集市 帶你走進奇妙鼠世界
    剪紙作品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牛華新 攝同時,《子鼠迎春來——庚子年迎春特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開展,100餘件「鼠」專題文物、民俗展品、非遺精品,全方位帶領觀眾走進奇妙鼠世界。活動當天,熙南裡歷史文化街區一改往日的幽靜,熱鬧非凡。在「老鼠嫁女」巡遊、舞獅子表演、南京白局、南京白話的喜慶歡騰與濃鬱民俗氛圍中,「春潮傳喜訊鼠歲報佳音」第七屆南京民俗文化節拉開帷幕。
  • 以非遺剪紙為載體,尋求適合高職學生的文化傳承和服務創新之路
    剪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一種古老的"手藝",一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情懷和獨有的"東方式智慧"。在無錫,有這樣一所高職院校,多年來始終堅持以非遺剪紙為載體,通過大師引領、課程教學、社會服務等各種途徑,尋求適合高職院校學子的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 非遺傳承人新作「肥豬拱門」:京味兒小剪紙送上大吉祥
    作為「非遺」之一的剪紙,不僅是眾所周知的一項民俗藝術,同時北京過年的「八大紅」也離不開它的身影。今年是己亥豬年,京派剪紙藝術家、海澱區非遺傳承人張曉林特意為新年創作了一幅新的剪紙作品——「肥豬拱門」。京城味道,記錄歷史作為京派剪紙非遺傳承人,張曉林同時也是「北京剪紙張」的第三代傳承人,他也曾向京派剪紙的代表人物申沛農學習。提到小豬的栩栩如生時,張曉林說這就是「京派剪紙」的創作風格。「北京作為全國的文化中心,京派剪紙除了栩栩如生以外,作品裡還有一股京城味道和京氣神」。
  • 「北京剪紙」非遺傳承人徐陽走進滎陽六小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徐陽走進滎陽六小,為高段的學生開展了生動有趣的剪紙藝術講座。「山花獎」、2008年首屆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剪紙類最高獎。     剪紙教研活動在滎陽六小「任建鯤剪紙工作室」正式開始。教研從「什麼叫中國民間剪紙呢?」「剪紙繪本如何實施?」
  • 少年志·線下活動體驗非遺項目金陵剪紙
    原標題:少年志·線下活動體驗非遺項目金陵剪紙   金陵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是一種鏤空藝術,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
  • 「剪紙王」徐健談十年不敗秘笈:要把藝術做得更精
    在泉城濟南有位剪紙手藝人,一張張普通紙片在其手中妙剪下,眨眼間就變成一件件栩栩如生、蘊含美好寓意奇思妙想的好作品。若非親眼所見,很難想到這些精妙絕倫的作品出自一位大爺之手。他就是當地赫赫有名的「剪紙王」徐健老先生。
  • 山西農家女孩自創「蒙眼剪紙」絕技 項目列入非遺
    山西農家女孩自創「蒙眼剪紙」絕技 項目列入非遺   中新網臨汾3月11日電 題:山西農家女孩自創「蒙眼剪紙」絕技 項目列入非遺  作者 呂瑋  把眼睛蒙上,鄭平能用剪刀和紅紙「蜿蜒」出大千世界。
  • 南京剪紙申遺成功10周年剪刻紙展生肖「開派對」,「老鼠」咋還沒來?
    今年是剪紙(南京剪紙)申遺成功10周年,根據《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關於做好25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0周年宣傳工作通知》,我們舉辦「『匠心傳承 砥礪奮進』南京剪紙申遺成功10周年剪刻紙作品邀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