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中國人不痛快地活,又不爽快地死,蟄伏著有什麼意思?

2020-12-03 暮雪賞梅疏見月

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既不痛痛快快地活,卻又不爽爽快快地死,不生不死地蟄伏著有什麼意思?——費孝通

如果選一個最了解中國人的學者,我不會選觀察中國人性最清楚的魯迅,也不會選洞察制度之弊病的胡適,而是選擇費孝通先生。

誰是費孝通?

在中國社會學界,有著這麼一句玩笑話:中國社會學界分兩派,費孝通派和非費孝通派。

僅這一句話,就說明了費孝通在中國社會學界無上的地位。

在國際上,人類社會學有一門最高獎項,叫做赫胥黎獎,相當於電影界的奧斯卡,文學界的諾貝爾。

這個獎項亞洲只有一個人獲得過,那就是費孝通,獲獎那年,他才28歲。

費孝通著有多部社會學著作,《江村經濟》《鄉土中國》《鄉土重建》等。

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多個專屬於中國文化的名詞,比如"差序格局",比如"過渡心理"。

在他的理論中,我對"過渡心理"很感興趣,便試著去深入了解。

為什麼費孝通會提出"過渡心理"這個理論,源於他的一句自問: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既不痛痛快快地活,卻又不爽爽快快地死,不生不死地蟄伏著有什麼意思?

後來他在看到人們歡天喜地地過年時,他才明白,人們不停地受苦,不停地忍耐,只為了片刻的歡愉。

在享受過後,人們又重新回到了黑暗之中,不停地忍受著困苦。

在中國人的人生觀中,都或多或少地有著一種逆來順受的感覺。

生孩子了便養,運氣來了就升職,沒有運氣也無所謂。有想要的東西就等,等來等不來都是命裡註定。

甚至皇帝收取苛捐雜稅時,明明不堪重負了,卻還要為皇帝說好話,認為是皇帝的宮殿舊了,或者是給外國使團的賞賜不夠了。

為什麼會有這種類似於斯德哥爾摩的症狀?因為一切無能為力,無法反抗,所以就編一個能接受的緣由騙自己。

或者在心裡默默地說:等到皇帝死了日子就好過了!結果下一位皇帝更加貪婪無度。

這樣的生活就像是蛇或者烏龜,冬天的時候躲起來,默默地忍受,只為等待春天的來臨。

他們堅信,春天一定會到來,但是誰也想不到,春天也是他們自己編造出來又來欺騙自己的謊言。

費孝通說,二戰時,使團參觀英國,問英國人一個禮拜吃一次雞蛋痛苦不?

英國人說痛苦。又問為什麼忍受這種痛苦,英國人說為了今後有吃不完的雞蛋。

為了今後能痛快,英國人願意受苦,願意節衣縮食。

反觀我們,只是在等,等援助等退兵,所以才有了所謂的"持久戰"。

熬、等、靠是我們的傳統,我們堅信日本人在這方面比不過我們,所以大家都藏起來等春天。

等到春天來了後才發現,等來的春天不可能常在,冬天馬上就要來臨。

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創造永遠的春天。而沒有追求,渾渾噩噩的人,只能不停地遭受四季輪迴之苦。

費孝通的觀點雖然有些激烈,但是卻很有道理。我們可以想一想我們自己,是不是經常渾渾噩噩,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人生之於我們可以說是毫無追求,不是為了房、車,就是有掙多少錢,開多大的公司。

除了物質之外,我們似乎沒有更高遠的追求,最終淪為一群掙錢機器。

而在面對那些讓我們難以接受的事情時,我們能做的似乎只有逃避,然後等到風平浪靜後再露出頭來。

費孝通對於中國人的認識如此深刻,與他的社會學研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如果你沒讀過費孝通的作品,那我推薦你讀一讀他的《鄉土中國》。

讀過之後,你才會發現,原來我們以世代定居為常態、遷移為變態,恪守成規變成鄉土性的最大特色。

不為人先、不為人後、循規蹈矩、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套,正是傳統民族性的新時代轉型的最大障礙。

正如他本人所說: "不能痛痛快快地活,不如爽爽快快地死"!哪一天中國人能了解了這一句話,他才能在這世界上做自己的主人。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費孝通:為什麼中國人既不痛痛快快地活,又不爽爽快快地死?
    >我時常問自己: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既不痛痛快快地活,卻又不爽爽快快地死,不生不死地蟄伏著有什麼意思?生命既不可久,何必求它淹留,只要能在這瞬息的存在中充充分分地活它一下,也就不辜負上帝給我這一點恩惠了。不久我又得還到這無知的大地,再來時不知在哪時,要是在這一生雖有了做人的機會而並沒有痛快地做個人,不是一件最可遺憾的事麼?倫敦市繁華的中心叫Piccadilly,我想若把它譯作「片刻蝶戀」就很能表示他們那種不放鬆人生的態度了。
  • 死是必然,活又不易,人為什麼要活著?生命是用痛苦來結束痛苦
    電影《活著》但解答這個命題,又不得不先說「哲學」二字,什麼哲學?哲學本意是智慧的意思,不是簡單的思考,認為是事物是什麼,而是對事物的思考,思考,再思考,有點類似學習,學習,再學習的意思。思考,思考,再思考是什麼,就是探究一切的一切的本質、規律是什麼,剝離紛雜的現象,回歸到問題的本源。哲學的思辨有一個特點,就是對紛繁複雜事物進行抽象提煉,然後一針見血地揭示問題,讓人有一種醍醐灌頂的頓悟感。比如,婚姻中的愛是什麼?
  • 夢見好朋友死了又活了是什麼意思啊 夢見好朋友死了又活了是什麼意思
    夢見好朋友死了又活了是什麼意思啊夢見自己死了又活了,禮物將來臨。你夢寐以求的收錄音機、愛聽的唱片等等,將統統得到,日子將過得很快樂。打算出門的人夢見人死了又活了,建議途中受困,延後出行。準備考試的人夢見人死了又活了,意味著口試受阻礙,多提防,接近錄取成績。
  • 不必遠行,也能痛快地吸一口純氧
    他們思想獨立、敢於突破傳統、不隨大流,為自己而活;他們更看重個人價值的實現,選擇不再滿足社會和他人的要求,而是尊重自己內心的聲音。在時代的重壓下,夾在外界社會要求與自身獨特需求之間的年輕人,更加需要一處能夠緩解焦慮、釋放自我的場所。
  • 夢見母親死了又活過來了什麼意思 夢見母親死了又活過來了
    夢見母親死了又活過來了什麼意思夢見自己去世,意味著不必再為生活煩惱,你的身體很健康,會長命百歲。夢見母親得病或去世,是家產傾斜,事業和地位將遇到困難的徵兆。打算出門的人夢見母親去世又活過來,建議如期進行出發。
  • 夢見親人死了又活了是什麼意思 作夢夢見親人死了又活了預示著什麼
    夢見親人死了又活了是什麼意思 作夢夢見親人死了又活了預示著什麼夢見活著的親人去世又活了,今天這個實踐星座的人,往往會把實踐精神應用到學問的考究上,推理論斷的能力相當出色!今天若能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會有不錯的成績!
  • 夢見狗死了又活了是什麼意思 夢見狗死了又活了是好還是壞?
    夢見狗死了又活了是什麼意思 夢見狗死了是什麼預兆夢中的狗,即是做夢人自己內心的行為規範、準則、道德的守衛者,或者可能理解為平日人們所說的「良心」在內心潛意識中發揮作用,在夢中形成的形象。另一方面它則象徵朋友,預示著忠貞的愛情、忠誠的友情,或朋友的力量。
  • 夢見魚死了又活了是什麼意思 夢見魚死了又活了預示著什麼
    夢見魚死了又活了是什麼意思 夢見魚死了又活了預示著什麼夢見魚,會發財。夢見魚,百事如意。夢見井內有魚,吉兆,代表著將會在他處任職。因為「魚」和「餘」諧音,在中國傳統的解夢觀點中,夢見魚一直和財富密切相關。
  • 「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不娶活漢妻」,有啥道理?
    「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不娶活漢妻」,有啥道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語充滿意味深長,成語更是我們漢語的精髓!所以也是我國數與眾多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俗語兒,這就屬於寧讓狗咬,別讓鵝豚寧願窮死不取活旱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不犁丈人田,不娶活漢妻」什麼意思?
    其實,農村俗語如果死摳字面的意思,就會偏離俗語的真實用意,很難理解俗語想要給人們講明的道理。「不犁丈人田,不娶活漢妻」,此句俗與其他的俗語類似,採用一種比喻的手法,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那就是男人不能只寄希望於種別人的「耕地」,或者依靠別人種的「耕地」生活。娶妻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能娶他人之妻,也就是有夫之婦,到頭來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夢見婆婆是什麼意思 夢見婆婆死了又活了什麼預兆是什麼意思
    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婆婆改嫁,建議不外出。延期。夢見小孩死了又活過來什麼意思夢見10天前去世的婆婆活了其實這很正常,親人剛離去,不太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就有了這樣的夢。夢見死去的婆婆活了日有所思,也有所夢,不要想太多,這是人對已故親友懷戀的自然事情。有時間給她老人家上上香什麼的,沒事的。
  • 讀懂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文化客廳NO.36
    隨後的近七十年裡,費孝通先生始終投身於對中國鄉村的考察和思考,耄耋之年依然筆耕不輟,誨人不倦,為中國的社會學和人類學鋪下了廣闊牢固的基石。2005年4月24日,費孝通先生於北京逝世,享年94歲。費孝通今年是費孝通先生忌日的15周年。
  • 老人說的「餓死不吃嗟來食,窮死不娶活漢妻」,是什麼意思?
    文/玉濁清老人說的「餓死不吃嗟來食,窮死不娶活漢妻」,是什麼意思?有志氣的人自古以來都不缺少,即便在貧苦的農村,也不能夠小覷人們的志氣,他們的性格也比較剛硬,從這樣一句俗語中就足以看得出來:「餓死不吃嗟來食,窮死不娶活漢妻」。
  • 費孝通先生寫作《鄉土中國》的前前後後
    2020年是費孝通教授誕辰110周年,這篇文章想追溯費孝通寫作《鄉土中國》前前後後的學術活動,理解這本書產生的歷史背景,以此作為紀念。學者的認知方式除了取決於自己的知識積累和認知習慣,還取決於他(或她)所處的社會關係模式:他接觸了什麼人,與什麼人交流和學術碰撞了,引發了什麼思考等。
  • 破繭欲飛舞 行行重行行——懷念老師費孝通先生
    「費孝通作品精選」即從他眾多著述中精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凡12種,300餘萬字,涉及農村農民問題、邊區民族問題、文化文明問題、世界觀察等多個層面。其中,《繭》是近期發現的費孝通於1936年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為首次翻譯出版,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作為學生,講自己的老師,總是難的。2020年是我的老師費孝通先生誕辰110周年。
  • 費孝通與楊絳青梅竹馬,為何敵不過從天而降的錢鍾書?
    這樣的事情,其實不是日本漫畫的原創內容,人類歷史上有過很多這樣的事情。最知名的,或許是費孝通與楊絳青梅竹馬,不敵從天而降的錢鍾書。很多人不知道,楊絳跟費孝通原本是青梅竹馬的關係。二人認識的時候,比楊絳認識錢鍾書的時候要早很多。1921年,10歲的楊絳跟隨父親到了蘇州。
  • 打不死的小強,拍都拍不死,怎麼有效地消滅家中的蟑螂?
    在室內任意地方投放毒餌都可以把蟑螂全部吸引過來,這種現象基本是不存在的,必須把毒餌送到蟑螂棲息地才會達到很好的滅殺效果。蟑螂藥傳毒作用被誇大了,基本不存在蟑螂食藥整窩蟑螂全部死掉的現象。如果真的是這樣,蟑螂還會叫打不死的小強嗎?
  • 去,磨刀去,死都不讓我痛快下!
    去,磨刀去,死都不讓我痛快下兄弟,你這眼怕是不想要了吧?這麼近,容易瞎啊妹子時時刻刻都是練功的狀態,但是太危險了吧我說咋蓋不上,原來你在下面小姐姐,你看我的眼神~沒想到點個煙還能有如此逆天的操作
  • 重溫費孝通關於中華民族研究的思考和總結
    在這種歷史背景裡產生和發展出來的民族研究,長處是突出地把少數民族作為研究對象,與當時的民族工作是適應的,缺點在於把應當包括在民族這個整體概念中的局部過分突出,甚至從整體中割裂出來。  中國的民族研究限於少數民族,勢必不容易看到這些少數民族在中華民族整體中的地位,以及他們和漢族的關係。而且如果對這些少數民族分開來個別加以研究,甚至對民族間的關係也不易掌握。
  • 古代「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是什麼意思?為什麼?
    「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句俗語諺語,是運用帶經驗式的比興手法說理,目的以俗語勸告警誡世人。「活人妻」的意思在古代是說離了婚的妻子,還有另一層的意思是指被休了的妻子。因為前夫還活著,所以叫「活人妻」。因為古時代,女人是沒有權力離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