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集採的低價藥在藥店能買到嗎?很難!

2021-01-10 健康時報客戶端

(健康時報記者 韋川南 實習記者 周學津)8月24日,全國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正式公布。在全國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表中可以看到,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鹽酸氨溴索片、氯氮平片等不少藥品都以較低的價格中選。比如北京萬輝雙鶴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中標價格為0.78,山東裕欣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氨溴索片,中標價為1.5元,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氯氮平片,價格為1.58元

有不少患者會問,這些中選的藥品在藥店也可以用這麼低的價格買到嗎?

「在藥店不一定能以中標價格買到藥品。」中國藥科大學國家執業藥師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對健康時報記者介紹,他解釋,因為藥店不參加招標採購,就沒有資格去拿到低價,如果有些省份允許藥店參與的話,藥店可憑這個價格採購到藥品。但是即便藥店拿到這個價格,再加價15%賣出的話,那大眾買到手的藥品還是比醫院高。」

另外一些患者日常購買量較大的原研藥,沒有在此次中標結果中,那未來藥店是否會成為藥品銷售的主要渠道呢?

「事實上,就國際趨勢來看,藥店才是銷售藥品的主渠道。」康震指出,從國際上來看,大多數國家的藥品分銷渠道都在零售端,不是在醫院。當然其中也需要醫藥合作和相互監督。醫生只需要把藥開出去,其餘的讓藥師去管理即可,從而形成一種醫藥分業。

康震指出,目前在我國,藥師可以說是醫療衛生體系中一個比較揪心的職業。傳統的藥師完全依靠自身的藥劑技術為患者配製藥品,利用技術獲得製劑加成的費用,隨著製藥工業的迅速發展,藥師的配製技術逐漸轉移到了製藥企業,而原有社區藥房以小作坊式的製劑配製業務,包括醫院藥房的內部製劑因衛生因素漸漸萎縮,甚至消失了,藥師失去了原有依靠技術吃飯的獲利武器,而恰好國內又處於計劃經濟時期,藥品加價模式成了補貼醫院和藥學技術人員的費用來源。然而,改革開放以來,醫療體系仍然依靠這種模式生存了幾十年。

從國家藥監局剛剛發布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徵求意見稿中,提到了「銷售處方藥」的概念,康震建議,如果這一概念改為 「調配處方藥」的概念,在未來,則既有利於藥師的服務發展,也有利於處方藥的風險管理。因為「銷售處方藥」是一種商業交易行為,而「調配處方藥」則是一種藥學專業服務行為。

傳統藥師的執業行為只有從商業行為回歸到藥學專業的醫療服務行為,才更有利於藥師職業發展。但康震也指出,藥師接近臨床也必須是補充作用而不是取代醫師的工作,藥師與醫師應形成互補關係。

相關焦點

  • 公立醫院25種常用藥降價已一個月藥店何時能買到降價藥?
    4月25日,家住西安電視塔附近60歲的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因為血脂高,服用北京嘉林公司的阿託伐他汀鈣片已經一年多了,以前一直在家門口藥店買,20毫克裝的45元,在醫院也開過,價格差不多。最近聽說醫院的藥降價了,就到省人民醫院去開這種藥,發現才6.6元一盒。本來以為藥店也會賣這個價格,沒想到最近去藥店一看,還是45元。
  • 25個帶量採購中標藥品平均降幅52%,藥店原價賣,為何還難買到?
    價高量少 4+7中標藥品院外藥店難覓蹤跡去年11月,國家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11個城市試點藥品集中採購,共涉及25個藥品,包括22個通過了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和3個原研藥。這25個藥品的平均降價幅度52%,如其中,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韋降價94%,恆瑞的厄貝沙坦降價61%,信立泰的氯吡格雷降價58%。
  • 為什麼現在藥店這麼多?買感冒藥,如何避免被藥店忽悠?
    不知道是不是秋冬季的原因,Dr.X在下班回家路上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小區家門口附近又多了兩家藥店。難怪網上都調侃:現在的藥店比過去的米店還多?難道是現代人的免疫力越來越差了?為什麼馬路邊的藥店這麼多?是有什麼潛規則嗎?
  • 阿卡波糖「集採」令市場重新洗牌 華東醫藥能否逆轉仍待觀察
    華東醫藥在中報中表示,隨著各地第二批集採逐步實施,對公司阿卡波糖片的原有醫院市場影響較為明顯,但到目前已逐漸趨於相對穩定。對於國家集採中存在的失標風險,華東醫藥稱將大力拓展基層社區以及OTC市場,提升基層和零售終端市場覆蓋率以保持市場的穩定增長。無獨有偶的是,在1月份的國家集採中,拜耳通過超低報價拿下了阿卡波糖的集採競標。
  • 第三批國家藥品集採開標,哪些上市藥企是贏家?
    在上一輪集採競標中,由於降價幅度超出預期,甚至有企業出現丟標的情況。此次集採最大的看點是降糖「神藥」二甲雙胍。該品類有緩釋片、口服常釋製劑兩個品種。其中口服常釋製劑總報量高達46.6億片,是報量最大的品種。有28家藥企符合申報要求參與競標。根據此次集採中標規則,調整了「最多3家入圍企業」的規則,改為「按實際申報企業數量來決定入圍企業數」。
  • 帶量採購,讓您便宜用好藥
    8月20日上午,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在上海開標,並產生擬中選結果。1分錢1片藥立馬衝上了熱搜。每一批藥品帶量採購啟動,都能引起眾人圍觀。還記得去年底的「靈魂砍價」嗎?「4.4元4太多,難聽,再便宜點……」視頻讓老百姓看到了國家醫保局如何將一片10毫克的藥片砍價到全球最低價,也讓公眾了解到了一個新詞「帶量採購」。
  • 外資藥企的「集採無用論」:入圍就死,出局得生?
    拜耳在今年1月第二輪國家集中帶量採購中,報出了每片阿卡波糖0.18元的超低價,直接將最具競爭力的華東醫藥擠出局。超低價中標的結果,是拜唐蘋的銷售額大幅下滑。輝瑞則報告了喜訊。輝瑞旗下主要從事中國市場普藥業務的輝瑞普強今年上半年實現收入20.06億美元,普強的立普妥、絡活喜的銷勢強勁,推動二季度收入實現同比增長17%。
  • 流感肆虐部分藥店特效藥斷貨 專家不贊成囤藥
    由於發燒患者多,部分實體藥店和線上藥店的退燒藥甚至出現了斷貨的情況。專家表示,奧司他韋是專門抗流感病毒的處方藥,不贊成家長「囤藥」行為,應在醫生藥師指導下合理服用。國家衛計委昨日也表示,要求全國醫療機構緊急採取臨時採購措施,保障抗病毒藥物供應。
  • 治療高血脂症吃什麼藥最好?在零售藥店可以買到嗎?
    高血脂可能並不可怕,但是高血脂的併發症你了解嗎?  在高血脂治療初期的時候,應該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積極運動、清淡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切忌熬夜,戒菸戒酒。高血脂患者一般體重都比較大,所以大家要控制好自己的體重。長期的高血脂可能導致粥樣動脈硬化,還會引發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或者腦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藥店還能買到假藥?新法對賣假藥處罰很嚴厲,誰敢冒這麼大風險!
    十年前,家裡有個頭疼腦熱的,買藥得走好長一段路才能遇到一家藥店,還是個夫妻店。關鍵還不一定能買上急救藥。而現在滿大街都是藥店,人們買藥再不需要像以前需要走很長的路了,出門沒幾步就是藥店,非常方便。而且藥品的品種也非常多,一家中等規模的藥店品種能達到2500~3500種。
  • 明星兒童藥「粉葫蘆」斷貨,濟南各藥店都買不著
    近日,多位市民反映,省城多家藥店都很難買到明星兒童藥伊可新「粉葫蘆」。記者走訪省城多家藥店發現,「粉葫蘆」確實斷貨,有的藥店已經斷貨一月之久。「小區裡六七家藥店都問了,沒有一家有貨。」17日,家住奧體西路一小區的劉先生輾轉了多家藥店,都沒有買到伊可新粉色款。
  • 西安市民藥店買到過期胰島素 賠償一事犯了難
    西安新聞網訊 (西安晚報記者 張雷)在藥店買到過期的胰島素後,市民劉先生反映給蓮湖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讓劉先生不解的是,職能部門只對藥店進行了處罰,卻沒告知他手中過期藥該如何處理。他向相關部門電話投訴後,得到的答覆竟是相互推諉。
  • 西安男子藥店買到過期胰島素,獲賠藥價50倍現金3000元
    西安男子藥店買到過期胰島素,獲賠藥價50倍現金3000元 2月17日本報報導了市民劉先生在藥店買到過期胰島素後,如何找藥店索賠一事犯了難。
  • 湖南正式實施第三批國家集採價格 55種藥品降幅超53%
    長沙晚報11月26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李展)26日,湖南省醫療保障局印發《關於做好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執行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標誌著國家組織第三批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湖南)正式在湖南省落地實施。
  • 記者探訪石家莊20餘家「24小時藥店」 僅有8家凌晨售藥
    在位於石家莊市第六醫院旁的萬寧藥房,記者發現,該藥店雖然已經關閉了大門,但裡面仍然亮著燈,藥店大門上貼著「夜間購藥請按門鈴」的字樣。記者來到藥店門口時正巧遇上了兩位來買藥的市民,市民在按鈴後不久就有值班人員來應門,順利買到了需要的藥品。萬寧藥房的值班人員告訴記者,他的上班時間是晚上九點半到第二天早上七點鐘,主要工作就是負責夜間售藥。
  • 2020將至,醫藥零售行業迎來18大變局,藥店該如何應對?
    2020年,藥店加入集採已經成為零售藥店改革不可阻擋的趨勢,「4+7」集採導致同藥不同價的現象有望得到解決。 二、「4+7」影響只多不少,有備無患放方好 隨著「4+7」試點的全面鋪開,醫院的藥價直降到底,但中標企業供給藥店的藥品價格不變甚至提高,這將導致藥店的藥品價高成為常態。
  • 在網際網路藥店在用一張寵物照片就能買處方藥,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而過去的看病配藥流程複雜的問題現在也解決,自從國家大力懲治整了一批網際網路違規售藥的網站後,為了方便一些沒有時間去藥店購買處方藥的市民能夠買到正規渠道的藥品,國家特設了網際網路藥物經營許可證。而只有拿到這張許可證的電商才能經營此項業務。近日有記者對在網際網路上提供藥品交易服務的第三方賣家進行了暗訪調查,但調查結果令人震驚!
  • 這家「藥中茅臺」巨虧了,財務大洗澡後能買嗎?
    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是當前政府的重要目標,在MLF利率不變的情況下,業內預測1月份降準預計能引導LPR下行5bp,進而引導貸款利率下行。 長期看,降低利率是大勢所趨,全球都處在利率走低的時代,相比歐洲等負利率,中國降低利率的空間很大。從這個角度將,A股處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慢牛時代。
  • 國家禁售保護動物海馬 藥店照賣不誤
    嚴禁售賣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海馬,在廣州的部分藥店竟可隨便買到。記者近日暗訪市內部分藥店的中藥櫃檯,看到大大小小的海馬乾赫然在列。售貨員聲稱海馬絕對可以賣,購藥的市民同樣認為購買海馬入藥並無不妥。   但事實上,我國已於今年5月15日起,把海馬納入二級重大保護動物管理範疇。
  • 高鐵上有15元盒飯,可你能買到嗎?「鐵路低價餐」為何難買?
    日前,揚子晚報記者就收到大量讀者反映,稱列車上餐飲價格較高,無論是提前下單,還是上車再買,都很難買到低價食品。「你既然不賣15、30元的盒飯,為什麼要寫在上面。要是不賣,乾脆就不要寫,直接賣40元以上的。」「我們在高鐵上沒有吃到過什麼便宜的盒飯,都是40元以上的。」「鐵路的食品價格定得確實有點高,說實話很多坐高鐵的,也不是什麼高端商務旅客,鐵路部門是否要兼顧一下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