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於蘑菇的食用歷史也是非常悠久,關於蘑菇的飲食文化也是如數家珍。據推測,早在一萬年前,居住在美洲的土著人就開始採集、食用蘑菇了。如今已知最早的牛肝菌化石是發現於加拿大西部始新世中期(距今約5000萬年)的外生菌根菌化石,由於這類真菌與遠古的松屬植物根繫緊密相連,所以這塊化石的發現也證明了高等真菌與植物之間的聯繫早在5000萬年前就已經形成。
我國宋朝著名詩人蘇東坡就在詩中寫到「寒蔬病甲誰能採,落葉空畦半已荒。老楮忽生黃耳菌,故人兼致白芽姜。蕭然放箸東南去,又入春山筍蕨鄉。」最後一句寫到,吃到了蘑菇仿佛看到了春天,把他對於品嘗到蘑菇的心情描寫的十分形象。種種跡象都可見古人對菌類美食的熱愛。
蘑菇又稱為雙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隸屬於傘菌目,傘菌科,蘑菇屬,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較廣泛、產量較高、消費量較大的食用菌品種,很多國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國總產量佔世界第二位。近年來,隨著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雙孢蘑菇的產量也在逐年增加,成為許多地區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蘑菇種類繁多、味道鮮美,是很受廣大人民歡迎的食物,蘑菇由菌絲和子實體組成,菌絲就相當於植物的根部,我們平時不太容易看到。子實體就是我們平時食用的傘柄和傘蓋。中國人自古就肯定了蘑菇的營養和藥用價值,《神農本草經》認為蘑菇菌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現代科學的研究也發現,蘑菇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幾乎是蘆筍、菠菜、馬鈴薯等蔬菜的兩倍。組成這些蛋白質的胺基酸也是多種多樣,尤其富含人體必需的賴氨酸等。除此之外,蘑菇還含有豐富的鐵、磷、鉀、鈣、錳與礦物元素、等多種維生素及酶類,能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蘑菇的不同部位的營養成分分布不同。一般來說,蘑菇的菌蓋部位比菌柄更有營養。
在中國大興安嶺裡有一種著名的山珍——榛蘑。東北名菜小雞燉蘑菇,燉的就是榛蘑。蘑菇是森林中的精靈,它們在不易見光的陰蔽處,悉心打扮著自己。顯然,蘑菇們的審美觀是千差萬別的,沒有蘑菇(真菌)就沒有森林,地球上70%~90%的植物都同真菌建立了特殊的共生關係。真菌的菌絲依附在植物的根繫上,植物向真菌提供必須的糖類,真菌則以水和礦物質回饋。
蘑菇是一種室內種植的食用菌,從菌絲體逐漸生長成子實體,最終成為食用菌,在適合的環境中才能更好更快地生長。蘑菇屬於腐生真菌中的一種,其體內並沒有葉綠素的存在,因此不能直接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蘑菇生長過程中,主要是將培養料中的各類營養物質作為營養來源,從而實現生長發育。培養料一般由豬糞、牛糞以及磷肥、等各類物質組成 。
蘑菇的生長主要分為菌絲生長以及子實體生長兩個階段,在不同的生長階段,蘑菇對溫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菌絲生長階段,最合適的溫度範圍為18~20℃,子實體階段最合適的生長溫度為12~16℃。在蘑菇的各階段生長中,溫度的控制至關重要,若溫度過高,菌絲的發育會加快,但非常細弱,這種菌絲易老化以及早衰,生長到子實體時會極易開傘。若是溫度在4℃以下,菌絲和子實體都會停止生長 。
光照條件:蘑菇不需要進行光合作用,在實際栽培種不需要接受光照,即便是處於絕對黑暗的環境中,子實體仍會保持原本的生長發育狀態。若是光線過強,反而對子實體的生長和發育造成負面影響 。
蘑菇含有豐富的賴氨酸。賴氨酸是人體必須的胺基酸,能增高、增重,並能增強抗病力、增加血色素、提高智力 。這些不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有很大好處,也特別適宜於高血壓病人和中老年人食用。此外蘑菇菌類還含有非特異植物凝集素、酷氨酸酶等物質,因而它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是各種菜餚的理想配料。
蘑菇也可以用來炒,無論是配肉、火腿還是蔬菜,都相得益彰,所以,了解各種蘑菇的營養價值,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今天我們就來講最受歡迎的十種蘑菇菌類食材及他們各自具有的營養價值:
一、松茸:一般指松菌。松茸,學名鬆口蘑,別名松蕈、合菌、臺菌,隸屬擔子菌亞門、口蘑科,是松櫟等樹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獨特的濃鬱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藥用菌,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松茸並不是一種菌子的名稱,而是一類蘑菇的通稱。包括了口蘑科口蘑屬的一眾蘑菇,鬆口蘑是其中的代表,也就是正版的松茸。松茸菌肉肥厚,香氣濃鬱,味道鮮美,是一種名貴的野生食用菌。此菌被視為菇中之珍品,經濟價值很高。
二、平菇:平菇佔市場份額最大,消費者一般也就將平菇稱為蘑菇。 常食平菇不僅能起到改善人體的新陳代謝,調節植物神經的作用,而且對減少人體血清膽固醇、降低血壓和防治肝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高血壓等有明顯的效果。另外,對預防癌症、調節婦女更年期症候群、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都有一定的好處。尤其是心臟病人,並能促進兒童骨骼和牙齒的生長,預防佝僂病。
三、香菇:香菇是菌菇中含鳥苷酸最多的,香菇中的鋅含量很高,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很多香菇中還含有胡蘿蔔素、礦物質、和功能性物質,並且低脂肪,可部分替代主食、低熱量、很美味、富含維生素。香菇所含的香菇素,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可預防因動脈硬化引起的冠心病、高血壓等中老年人常見病。
四、杏鮑菇:杏鮑菇,是藥食兩用的珍稀食用菌,兼具杏仁香味和鮑魚味,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有抗氧化、降血脂、緩解骨質疏鬆症、潤腸胃等功效,素有「平菇王」之稱,並被列為「神舟九號」太空人食品,又有「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譽。
五、雙孢菇:北方人也常將雙孢菇稱為口蘑,口蘑菌肉肥厚、質地細膩、因為富含鳥苷酸而異常鮮美。
六、牛肝菌:牛肝菌是雲南人最常吃的一種菌類,分白、黃、黑三種牛肝菌,食用方法相同,味道亦類似。牛肝菌肉質豐腴,入口爽滑,配大蒜青椒炒味道非常好。因為產地限制,野生山菌生長周期長,多數還不具備人工栽培條件,只能依靠人工野外採摘,供不應求。
七、猴頭菇:相信腸胃不好的人對於猴頭菇再熟悉不夠了。某品牌做的廣告中猴姑米稀和猴頭菇餅乾可謂家喻戶曉。這就是猴頭菇最大的營養價值所在了。猴頭菇這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十分豐富的一種蘑菇。因外觀酷似猴頭所以取名為猴頭菇。猴頭菇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蘑菇的多糖體和蛋白質多肽在進入人體後能與某種蛋白質相結合,釋放一種物質,對腸道或者胃黏膜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所以十分珍貴。
八、草菇:草菇也是蘑菇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營養價值也值得肯定。草菇一般是白色的,比較矮小,上面的菇帽比較大,很好辨認。草菇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除了能促進新陳代謝,抑制黑色素形成以外,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增強體質。草菇種還含有大量的異種蛋白合成物,這種物質能有效降低人體對碳水的吸收,十分適合減肥的人群食用。同時因為該種物質的含糖量較低,所以對糖尿病病人十分友好,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九、柳樹蘑菇:野生柳樹菇僅著生於柳樹上。經人工馴化後,可利用柳樹、白楊等闊葉樹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質較疏鬆、含單寧成分較少的雜木屑較適應柳樹菇生長。柳樹菇的功效能夠抗衰老,防癌和抗癌,還可以降低膽固醇。中醫認為,該菇性甘溫、無毒,有健脾止瀉之功效,並且有抗衰老、降低膽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
十、靈芝:靈芝又稱為瑞草、神芝、仙草、瑤草、還陽草、林中靈、菌靈芝、萬年蕈、靈草、赤芝、丹芝、瓊珍等,是一種多孔菌科真菌靈芝的子實體。靈芝中的多糖具有雙向調節機體免疫力,抗腫瘤和護肝的作用;靈芝中的生物鹼可以抗炎鎮痛;靈芝味甘苦、性平,歸心、肺、肝、脾經;可養心安神,養肺益氣,理氣通血、滋肝健脾。主治虛勞體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頭目昏暈,久咳氣喘,食欲不振,反應遲鈍,呼吸短促等症。靈芝孢子粉能止血、排毒、抗氧。
注意事項:不同的蘑菇種類含有的營養價值和功效時不盡相同的。根據自身的情況,有選擇地進行食補才是明確的選擇。對於上述幾種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蘑菇種類來說,大家可以放心上大膽地食用。但是對於自己不熟悉的蘑菇或者菌類,尤其是野生的,一定不要因為好奇去嘗試。所以大家在對待食用蘑菇時一定要慎重小心。如何將無毒的蘑菇鑑別出來,避開毒蘑菇的最好辦法是實地走訪,請教有經驗的當地人,不要採食在當地沒有食用歷史的野生蘑菇。
參考文獻:
[1] 朱基富. 新航路開闢:歐洲飲食文化的新篇章[D]. 2007,(05) .
[2]李玉,姚一建.菌物被忽視的精靈[J].生命世界,2005(05):16-27.
[3]中國飲食文化及食療文化探源.許敬生2010(04):09-88
[4]盛捷.1.25億年前的蘑菇[J].軍事文摘,2017(14):44-47.
[5]張金霞食用菌產業發展歷史、現狀與趨勢[J].菌物學報,2015,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