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叫上阿蓮
「你有試過,一片好心卻遭受莫名懲罰的遭遇嗎?」
近日,一則關於火車保潔員撿到鑽戒的消息上了熱搜。
有人第一反應會覺得很奇怪。
火車上那麼多失物,偶爾出現幾個鑽石黃金不是很正常嗎?這也要能上熱搜?
可事實上,這篇消息引起大家熱議,成為熱搜的原因的重點,不在於保潔員撿到了鑽戒,而在於保潔員所屬公司的後續處理。
他們居然對保潔員進行了罰款。
其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甘女士是一名火車站的保潔員。
在最近的工作中撿到了一枚鑽戒,但是因為保潔工作有嚴格的時間要求,所以並沒有機會馬上將鑽戒上交。
但是這位保潔阿姨並沒有打算將鑽戒據為己有的意思。
工作完成之後,組長聯繫甘女士,詢問是否撿到戒指,甘女士並沒有隱瞞此事,誠實的表示有撿到,並且上交了鑽戒。
但是面對此舉,甘女士所在的保潔公司卻認為甘女士並沒有按照規定及時上交失物,所以要對她進行500元的罰款。
甘女士十分委屈,因為自己並沒有私吞戒指的這個想法,甚至全程她都不知道鑽戒的真假,她覺得單位冤枉好人了
此次事件發生後,很多網友們看到消息後都是一片譁然,對於保潔公司的做法十分的不認可,紛紛支持甘女士。
甚至還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如果保潔阿姨不上交,反而不用被罰款,還可以將鑽戒據為己有。」
其中有一位網友的評論得到了諸多認可:
「如果拾金不昧會遭遇懲罰,那麼這位保潔員還會堅持這高尚的品質嗎?社會上的其他人,還會去相仿拾金不昧的品質嗎?」
網友表示,保潔公司的舉動,讓每個人都寒了心。
拾金不昧卻遭遇莫名懲罰,在社會中隨處可見
不只是此次事件的王女士,在社會上,有更多此類「好心沒好報」的消息出現在大家的眼前,讓人唏噓。
廣西一男子撿到黃金上交當地村委會,卻被村委會誣陷是盜竊犯,一路被押到警局。
山西一女子在小區撿到一袋子的散錢,總共2000餘元,在打算送往小區保安亭的途中與失主撞見,被失主誤會,遭遇了十分鐘的謾罵和羞辱。
在上海從事櫃檯銷售的王小姐,在工作中拾到客人換下的項鍊,將其送到了店長手中。
半個月後,失主仍不出現,店長便起了壞心思。
誰知失主回來尋找,店長卻謊稱沒收到,誣陷王小姐私吞失物。
王小姐最後選擇報警,才給了自己一個清白。
大多數人都遭遇過「好人沒好報」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正義感,認為做好事的人,理應有好的結果。
每個人從小,就被教導要誠實,撿到別人的失物要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理所當然是件好事,那麼理所當然要有好報,哪怕只是一句輕聲的謝謝。
可現實中,又是多少人被刺痛了心?
有一部分人,在別人的幫助下找回了失物,卻連一句謝謝都沒有,對待拾金不昧的人,就如同面對一個送貨員,一個送失物的送貨員。
甚至是有的人明明是自己粗心大意丟了東西,卻總是懷疑別人,認為是別人偷了他的東西。
當拾金不昧的人找到他時,只要東西不是完整的。
就會懷疑對方是不是「偷二還八」,開始瘋狂的懷疑。
甚至逼迫拾金不昧的人自掏腰包的補全那部分損失。
所以保潔員甘女士上交鑽戒反被罰款,才會引起大家的熱議。
因為這次的事件激起了大家的共鳴,讓人回想起自己被冤枉時的委屈和不甘,也讓人擔心拾金不昧的優秀精神再受挫折,沒人再去進行。
大家想給甘女士爭取一個公道,也是想給過去做好事卻被冤枉的自己爭取一個公道。
在當今社會,拾金不昧如同狂風中脆弱的火苗
拾金不昧,毋容置疑是一種如同黃金一樣珍貴的精神。
但拾金不昧的品質也面臨著各種打擊,例如事件中保潔公司的舉動,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冤枉了保潔阿姨,並且要求拾金不昧的人進行罰款。
這樣的行為如同面對火苗仍不留情的狂風一樣,肆意的糟蹋來之不易的善意。
但保護這拾金不昧精神的人,也如雨後春筍一樣及時的出現了,事件發生後,為保潔員甘女士打抱不平的網友在帖子下紛紛聲援,他們支持著保潔阿姨的善意舉動,鼓勵保潔阿姨不要放棄本心,繼續保持一顆真誠的心,繼續拾金不昧做好事。
並且用盡所能為阿姨討來公道,讓保潔公司歸還賠償款,並且道歉。
他們如同火苗下的蠟燭,希望給火苗存在下去動力和勇氣。
也正是無數像他們一樣的人讓拾金不昧的精神,有了一絲存在的力量,甚至在未來有機會發揚光大。
拾金不昧要的不是物質的回報,而是他人的認可和精神的滿足
大部分人已經放棄拾金不昧的精神,或是因為更在意利益,又或者是被現實刺痛了心,失去了拾金不昧的勇氣。
但仍有一小部分人,他們褪去了孩童時的稚嫩,更加成熟和理性,卻仍然選擇了拾金不昧這一條「光輝之道」。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想得到些什麼,而是為了幫助別人,並且讓自己可以安心,讓自己心中的正義感得到滿足。
人性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邪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高尚的人面前,再怎麼大的利益也不會動搖自己內心對於正道的追求。
所以我們要相信別人,相信確實有人會堅持拾金不昧的舉動,相信世上總會有靈魂高尚的人。
甚至於,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靈魂高尚的人,只要多將心比心的為他們著想,警醒自己不該要的東西不能要,堅持走內心的正道。
在踏上其正道的第一步起,那麼在其前方呈現的就是一條「光輝之道」。
我們應該保護每一個拾金不昧的人,應該爭取成為一個拾金不昧的人,甚至於爭取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