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7-11等為例反思新零售:加盟便利店的終極出路

2020-12-04 聯商網linkshop

隨著新零售的話題被不斷討論,便利店也再度成為投資創業領域的熱門主題。

現階段,很多資本都在關注便利店。那麼,對於世界上每一個國家來說,便利店是不是一個確定的發展方向?便利店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正在經歷的發展階段,對於中國而言是不是一種必然?

此外,未來零售的格局將呈現什麼樣的趨勢和特點?哪些業態會是終極格局裡的組成部分?哪些業態會慢慢衰落?便利店是不是一個終極的業態?除了便利店以外,零售行業還存在哪些機會?

帶著這些疑問,來看看春曉資本創始合伙人何文在調研了上引水產、7-Eleven、羅森、全家等企業之後對零售業態新的思索。

7-Eleven的零售邏輯

我個人認為,所謂新零售更多是一個概念,不存在實質上的新零售。零售這個古老的行業一直存在,也一直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演進。

1)電商和便利店之爭

從日本的發展經驗來看,電商和便利店之間,階段性地呈現此消彼長關係,但近期又開始融合,很難說誰一定比誰更先進。

以日本為例,樂天電商一開始發展迅猛,像7-Eleven這樣的便利店連鎖,曾和中國的許多零售企業一樣感到焦慮。但是,7-Eleven利用強大的根基,憑藉自身對供應鏈的掌控,做了很多自我創新,進而遏制住了樂天的發展勢頭。後來,樂天在日本的發展勢頭並不如淘寶在中國迅猛,因為7-Eleven這樣的便利店非常強大。

具體來說,7-Eleven、羅森、全家三大便利店零售企業,佔全日本便利店數量的80%-90%,他們不需要通過專門的諮詢公司去做市場調研,他們已經觸及到了日本零售最核心的數據。

僅僅是7-Eleven一年進店就有70億人次,按照每人一周2次進店計算,日本每年有7000萬人造訪過7-Eleven門店,。對於頭部零售企業來說,他們近乎能夠觸及到所有的消費者,把所有顧客數據列出來就是最全的零售大數據。

他們也會有很多自有品牌,屬於貼牌商品。貼牌商品從一開始就有龐大數據的支持,有自己的渠道和供應鏈,不需要額外的市場調研和推廣費用,所有終端都是其推廣點,所以能夠將成本控制在最低,從而以更高的性價比去銷售。在這層意義上,這些零售巨頭已經實現了F2C(從工廠到消費者)。

2)7-Eleven的核心競爭力

我個人認為7-Eleven有三大核心競爭力。

第一,自有商品。在7-Eleven的供應鏈裡,有180多家專用工廠,數量是羅森和全家的好幾倍。這些專用工廠與7-Eleven保持長期合作關係。也就是說,7-Eleven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去開發很多商品。目前7-Eleven的自有商品數量能佔總銷售額的60%左右。

我們與7-Eleven的CIO(首席信息官)碓井誠在日本做過深入交流。碓井誠在1978年就進入7-Eleven集團工作。在任職的近30年時間裡,他主要從事業務改革和系統革新這兩方面的服務和推進工作。碓井誠出過一本書,名為《製造型零售業:7-ELEVEn的服務升級》。

在中國已經是買方市場,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按照碓井誠的理論,買方市場的下一個階段是價值共創性市場。意思是說,供應商和消費者之間的力量會得到更好的平衡。

便利店等終端渠道應該更加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去提供產品服務。以前為十個人提供一種商品,現在恨不得為一個人提供十種商品。每個人的需求都有細微差異,通過差異化的商品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就是日本的零售巨頭們正在做的事情。

第二,鮮食類商品。類似關東煮、飯糰、壽司。這一類商品的毛利最為豐厚。理論上,零售便利店中鮮食類商品的佔比越大,整個店的效益就約好。7-Eleven 這類商品銷售佔比能達到40%以上。7-Eleven去年在全球的淨利潤有一百多億人民幣,總部一共有8000人,人均貢獻淨利潤近120萬人民幣,遠遠超過羅森和全家,頭部效應非常明顯。值得注意的是,7-Eleven人均創造利潤和阿里巴巴處在同一水平。

第三,IT信息系統,這是7-Eleven最強大的優勢之一。很多人理解的信息系統只是一套管理軟體,但實際上,在整個鏈條中,這套信息系統打通了從終端門店到上遊廠商的每一個環節。

對於傳統便利店連鎖而言,供貨商對貨物加價然後賣給加盟商。但是,在7-Eleven的系統中,所有的加盟店都被信息系統所覆蓋,沒有中間環節,採購直接對接廠商,沒有任何加價。

如此一來,便實現了整個供應鏈體系的最強競爭力。然而,要落地這套信息系統並不容易,並不是每個廠家都能實現加盟店的訂單直接流轉到供應商那裡。7-Eleven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在研究這套系統。

總體說來,7-Eleven的三大核心競爭力相輔相成。7-Eleven對自有商品、鮮食類商品供應鏈的高效管理,與它的IT信息系統直接關聯。

3)中國零售行業的問題

如果拿中國和日本零售行業的現狀來比較,不難得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結論。和日本相比,中國的零售便利店,無論是日銷產值、單店日銷,還是整個模式,都還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日本的零售便利店已經發展到了3.0階段,中國還處在1.0階段。

中國零售便利店的信息化和盈利模式都與日本存在很大差異。在今後的時間裡,中國零售便利店會先經歷盈利模式的進化,進而經歷整個行業的信息化升級。

首先,在中國,大部分零售便利店的盈利模式並不是跟加盟商進行利潤分成,而是一種簡單的邏輯——把貨賣給消費者,做大規模,去拿供應商的返利。這種模式相對粗獷,會慢慢轉變,與日本零售店的盈利模式接軌。

其次,中國零售便利店的信息系統普遍落後,信息流還沒有打通,還有很漫長的的路要走。此外,中國零售便利店的鮮食商品佔比太低,供應鏈基礎相對薄弱,支撐不起更高的毛利水平。

潛在的零售創業機會

我們今天看到,便利店是確定性的機會,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業態都不會有特別大的差別。社區生鮮店則有所不同,日本生鮮店與中國生鮮店存在差異,因為消費習慣有差異。但便利店相對容易標準化,中國和日本的便利店沒有特別大的差別,業態基本集中在商務區、學校、醫院等。

現階段,中國的便利店零售企業,最終對標的應該是7-Eleven這樣的企業。對於終端門店,無論是加盟還是直營,一定是強管控型,信息系統、資金流、商品、品牌都由企業來控制,這是一個終極標準。

在過去,中國有很多區域型便利店企業,它們先通過少量的直營店,慢慢發展加盟體系。做得好的企業,比如:廣東的美宜佳,它算是中國最大的便利店企業,現在有一萬家店,在便利店百強榜單裡排名第一。譬如,湖南的新高橋,目前湖南新高橋在華中區的「快樂惠」「新高橋」門店數量也在10000+店左右。

然而,很多北方人可能沒有聽過這個便利店品牌,因為它的區域性特徵,其布局主要集中於廣東。儘管它有很多加盟店,其加盟體系也是強管控的,對終端門店的影響力較大,相較於7-Eleven還是要微弱一些。

美宜佳在廣東花了20年時間才做到一萬家店,零售門店的區域擴張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每個區域都有一些發展較好的零售便利連鎖,湖南有「快樂惠」;福建有「見福」;山西有「唐久」;西安有「每一天」;內蒙古有「安達」;這些連鎖都至少有幾百家門店。

其中湖南的快樂惠,也是花了8年時間,才做成10000+便利店。

現在很多B2B的SaaS平臺,動不動就號稱有幾萬家門店,顯然這種說法是誇大的。他們對門店的掌控力度很弱,而且門店的商品可能不到10%從他們這裡購買。對於零售便利店而言,最終的結局是殊途同歸,7-Eleven是一個理想的標杆。

便利店的本土擴張路徑

為什麼說今天便利店又成為了一個風口?主要的邏輯在於,中國便利店的發展和日本相比還相對落後,一線城市的便利店還有升級的空間,可以對標7-Eleven進行自我革新。

7-Eleven和全家在北京、上海這些城市深耕了許多年。然而,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合適的開店位置是有限的,所以7-Eleven門店數量的增長速度會受限。

在今天中國的一線城市,如果傳統零售便利連鎖企業效仿7-Eleven的打法去擴張,效果不見得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廣東的美宜佳這樣的企業,代表了中國本土便利店的打法。

在擴張的過程中,對每一家店的要求不如7-Eleven那樣嚴苛,保持數量上的擴張速度,先把達到一定規模和體量。基於良好的現金流,以及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然後再嘗試慢慢升級供應鏈,逐步升級倉配體系,精細化運營單店的產出。這種打法在中國更容易成功。

對所有的零售便利連鎖企業來說,規模是最大的天花板。如果不達到一定的規模,就意味著競爭力難以建立,信息化升級更無可能。在單個城市,較大規模的門店數量是支撐配送體系的基礎。

一個城市,至少要有300-500家門店,才能形成區域性競爭力。便利店連鎖的擴張戰略,通常也是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去打,不能一下子鋪到全國。只有先把特定城市吃透,才能把物流體系建立起來。


在很多地方城市,7-Eleven這樣的外資零售連鎖也很難滲透。

以溫州為例,十足便利店以溫州為基礎,在幾個城市有1700多家門店,經營了小二十年。十足便利店在溫州地區非常密集,大多數好位置都已經提前佔有。這些地方,巨頭們很難進來。

二線城市的競爭不如北京、上海那樣激烈,日銷水平可能略低於一線城市,但節省的租金成本更多,利潤可觀。巨頭聚焦於一線城市的核心地段,並沒有足夠的精力在二線城市與中國本土零售企業展開競爭。

在這些城市,企業不用正面與巨頭衝突,如果7-Eleven有80分的水平,本土零售企業在擴張時的單店水平只需要達到60分即可,略高於傳統夫妻小店就能擴張。像十足便利店這樣粗放的打法,也值得推崇和借鑑,就像遊擊隊一樣,從二線城市入手,快速擴張。

無人便利店vs自動售貨機

無人便利店是一種新的嘗試。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布局線下無人便利店的同時,也能看到很多創業公司的積極探索,從而推動形成了新一波的投資創業熱潮。理論上,無人便利店希望以技術手段來降低人力成本,降低房租,從而實現零售效率的提升。

1)無人便利店本質是自動售貨機

事實上,近期阿里巴巴旗下被密切關注的無人便利店,並不是真正的無人。通過我們的實地考察發現,其無人模式主要是指無人收銀。在其幾百平米的店內,一共有十幾個業務員在維持現場秩序。

除了阿里旗下的無人便利店,被廣泛關注的還有繽果盒子為代表的模式,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現場無運營人員。然而,我認為無人便利店本質上只是一種升級版的自動售貨機。

2)無人便利店存在的問題

和傳統的自動售貨機相比,它的體積更大,消費者可以進去逛逛。但它的問題也非常明顯。

在一個密閉無人的空間裡,無人便利店天然存在很多問題:

第一,鮮食類商品便是無人便利店難以操作的,因為鮮食類商品天然需要運營人員在現場管理。比如7-Eleven常見的關東煮,在便利店裡需要由專門的運營人員包好。如果讓消費者自己去弄,購買的意願會降低。

第二,鮮食類商品的毛利最高。純鮮食類商品無人便利店做不了,只能切入半鮮食類,如麵包。然而,因為沒有店員在現場管理,天氣熱而造成的自然損耗很難控制。對於傳統零售店來說,每到下午,就是鮮食類商品促銷的時候。如果沒有這種促銷,商品的損耗會很大。

第三,無人運營會帶來很多消費體驗上的問題。付款環節要保證能夠正常結算,這個過程中,對消費者而言存在一定的學習成本。目前,據我們所知,很多已有的無人便利店,不能一次進入太多人,都是挨個進去,先前進去的人在支付結算完成之後,離開門店,然後讓新的人進來。

3)無人模式有待驗證

今天我們看到的無人便利店,不能同7-Eleven去對比,因為二者的收入成本結構完全不同。這也註定了無人便利店的毛利水平,肯定達不到7-Eleven的水平。相比傳統便利店,無人便利店的日銷水平也低了很多。

與傳統無人售貨機相比,無人便利店的商品類別更多,收入可能更高。但是,在小區內找到這麼一個合適的地方,也存在一定難度。

從歷史經驗來看,無人售賣機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在日本和西方廣泛存在。然而,我們並沒有看到過一個規模較大的連鎖無人售貨機企業。無人模式,意味著運營難度較低。這也意味著,進入的門檻較低。不同場景中,無人售貨機的產權可能屬於不同的業主。理論上只要我有地方,自己買一臺機器就行。

總之,無人便利店有利有弊,目前還不好評判其能否成功,還需要更為詳細的成本結構數據去驗證無人便利店的商業模式。

(來源:LSE資本、創業家 口述 /春曉資本創始合伙人何文,整理/高陽)

相關焦點

  • 便利之星便利店加盟築夢起航,承載夢想扶持創業者受青睞
    便利之星便利店加盟築夢起航,承載夢想扶持創業者受青睞。隨著創業大軍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有夢想的人士加入其中,但是在選擇創業項目時,還是需要擦亮雙眼,選擇像便利之星便利店加盟這種靠譜的項目,為創業者打造一個優質的創業平臺,並且手把手扶持,築夢起航。
  • 便利之星便利店加盟投資少收益穩,打造全民投資風向標
    便利之星便利店加盟投資少收益穩,打造全民投資風向標。打工不如自己創業做老闆,如何選擇創業項目?專家表示,如今新零售行業正迎接發展的勢頭,是投資的首選。"便利之星便利店加盟項目,作為新零售行業的領軍企業,承載無數創業夢想,為創業者築夢起航。
  • 以快遞代收實現便利店增值,藍店加盟推動社區經濟
    以快遞代收實現便利店增值,藍店加盟推動社區經濟 以快遞代收實現便利店增值,藍店加盟推動社區經濟 2020-09-29 17:32:41  來源:網際網路關鍵詞: 智慧零售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轉型期「經濟內循環」概念的提出與強調,「社區經濟」開始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與傳統的商圈經濟相比,社區經濟將對資源的優化配置為最主要特徵。
  • 三全牽手「7-11」進軍河南便利店 加速全國鮮食供應鏈布局
    7-11品牌便利店正是看到了三全在鮮食供應鏈的領先地位,加之中國便利業態的快速發展,雙方確定了深度合作的意向。便利店的落地將於2020年上半年啟動,而首期開店數量,三全尚未透露。 01三全要做什麼樣的區域便利店?
  • 便利之星便利店新零售行業新星,八合一功能智能操作更便捷
    說起便利之星便利店,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新零售行業的新星,也是備受廣大用戶追捧的便利店,因為便利之星便利店推出了八合一功能,便捷操作,給用戶們帶來了智能化方便快捷的服務體驗。功能4、STAR商城作為品類齊全的電商平臺,便利之星會通過線上APP小程序和線下門店為用戶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
  • 便利蜂只做直營不加盟:加碼鮮食業務 資金成命脈
    便利店資深人士吳萌認為,日本7-11便利店的加盟比例能夠達到90%,說明加盟店是不存在原罪問題的。而且便利蜂的優勢在於比較先進的IT系統,應該更能發揮其管理優勢才對。「其實很多人認為所謂重資產的便利店才是好的便利店,但我認為好的便利店企業不是一家零售公司,而是一家諮詢、管理、經營模式輸出公司,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從傳統零售業到現代服務業的進化。」
  • 懶貓社長網際網路+便利店引領新零售,助力傳統零售升級騰飛
    隨後,中國政府網在1月7日刊發題為《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李克強給部長下「督戰書」》的文章,文中提到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對「虛實之爭」的定調,指出「新動能與傳統動能是不可分割的!新經濟、新動能不僅催生了新技術、新業態,也在推動著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煥發生機。」其實,懶貓社長一直做著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事情。
  • 真正的新零售|2017全球便利店行業的新玩法
    在新零售加入網際網路新風口下,你知道目前的便利店處於怎樣的階段?國外國內的便利店該如何發展?下面我們將一一為你解答。你的便利店離新零售有多遠?2017年電商巨頭開始紛紛加入「新零售」 戰略布局,自此「新零售」正式成為線上+線下高頻消費的新風口。而商品+服務+內容的消費者體驗模式也成為便利行業的2017年乃至未來較長時期內,最具增長潛力的新模式。
  • 全家便利店採取零售+快餐經營模式 到2024年實現萬店計劃
    到2020年,全家將在全國200個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布點,便利店總量7500家,到2024年實現萬店計劃。  與此同時,7-11(需求面積:60-150平方米)、羅森、OK等其他外資便利店龍頭企業也紛紛推出新的擴張計劃,二三四線市場將成為新一輪廝殺戰場。
  • 布局新零售 慶豐包子鋪鮮食有望上高鐵進便利店
    布局新零售 慶豐包子鋪鮮食有望上高鐵進便利店來源:聯商網2019-01-30 14:431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慶豐包子鋪年貨禮盒首次進入新零售渠道——同興成新便利,這是慶豐包子鋪相關產品進入新零售渠道的第一次嘗試。北京華天飲食集團公司總經理賈飛躍表示,此次慶豐入駐同興成新便利只是華天拓展新零售渠道的途徑之一。
  • 零售周評:家樂福盈利、便利蜂進豫、寶格麗上天貓、盒馬總部落定
    商業地產1、 世紀金花旗下西安世紀金花時代廣場店近日宣布停業2、 32年的老牌百貨廈門國貿免稅商場將閉店3、 百盛昆明新西南店5月將關閉,當地僅剩1家4、 銀泰百貨開放300個新零售導購崗位招聘,武漢優先5、 茂業百貨秦皇島金源店將於6月30日閉店6、 天虹一季度虧損5500萬,超市便利店銷售不降反增
  • 筆記|新零售下,寵物店如何成為「無限門店」?
    現在,別人家寵物店推出周更開店筆記,定期更新行業知識和大咖分享,足不出戶,豐富開店知識盡在掌握。這是我們開店筆記的第38期,歡迎各位看官多提建議,幫我們做的更好。在京寵展開幕的第二天,萌它寵物創始人高茂翔在8號館舞臺區給觀眾帶來了《新零售·新改變—讓你的寵物店成為「無限門店」》主題分享。
  • 藍店快遞加盟模式,為便利店賦能增值
    2020年雖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但消費群體對於網上購物及快遞的依賴度不減反增,預計2020年快遞行業業務量可達771億件,增速突破21.3%;業務收入可達8984億元,增速實現19.8%。在此趨勢下,作為與消費者接觸的「最後100米」,以快遞代收為代表的快遞末端服務開始於產業鏈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7-11高調殺入,丹尼斯、悅來悅喜加速拓店…巨頭「搶灘」鄭州便利店...
    作為商貿集散地,彼時大量的貨品在鄭州轉撥,批發行業異常旺盛,依靠進出貨渠道優勢、為市民提供便利的夫妻店、小菸酒店、雜貨鋪應運而生。在此背景下,出現了像康和、四鄰等從商貿公司衍生出來的便利店品牌。從製造行業進軍新零售行業的悅來悅喜成為破局者,在2015年推出的悅來悅喜品牌被業內譽為「河南版的7-11」。當年,悅來悅喜先後推出人民路店、桃源路店等首批店面,打破本土便利店看地點決定是否採用24小時營業的傳統,而是選擇適合24小時營業再決定布店的思路,在豫首創24小時便利店品牌,也是河南首個有冷熱鏈、鮮食工廠的便利店企業。
  • 廣州新零售見聞:商場養動物,便利店刷臉支付、北京路用上5G流量
    先是被傳言錯過了網際網路,去年陸續有《2018中國新零售商都指數報告》、《新零售城市創新指數報告》等報告出來,都顯示廣州新零售處於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中最末,且被杭州超越。雖然僅憑榜單難以服眾,但是還是引起了人們猜想,廣州又錯過了新零售嗎?拋開各種紙面上各種指標和數字,記者在廣州的街頭走了走,有了一些新的發現。
  • 街電獨家入駐金虎便利店600多門店,垂直深耕加速新零售戰略落地
    近日,街電科技與山西金度生活便利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街電共享充電寶獨家入駐金度生活便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600多家金虎便利店門店,助力金度公司積極擁抱新零售,提升消費服務體驗,完善消費服務業態。此舉,將進一步深化街電在零售業態的全國布局,夯實其布局新零售的行業領導地位。
  • 改造傳統便利店700家,「懶貓社長」獲2500萬元A輪融資
    便利店經改造後,用戶可在線上用手機下單,選擇便利店外送或自提服務,其商品由便利店提供,配送環節由懶貓社長完成。目前,便利店已成功改造700家。今年火熱的「無人零售」便利店屢次被澆冷水,原因是:便利店的人流極大受店址影響,而且零售有很強的專業性,也非新技術能馬上取代。在此背景下,許多致力於新零售的項目都以改造傳統夫妻店入手,如京東「百萬便利店」計劃就中途轉型為店鋪改造。
  • 加盟店成「定時炸彈」,線上線下雙維拓展或成直營便利店勝負手
    此前,著名日資便利店7-11加盟店被《法制晚報》曝出存在食品安全及衛生等問題。報導稱,在7-11店內,原本用來清洗餐具和果蔬的衝洗池,被廚師違規用來洗頭洗衣服,同時存在工作人員不戴護具剪西紅柿、將掉落的豆腐撿起來直接使用等問題。除此之外,全家便利店同樣存在諸多食品安全問題。
  • 把客房搬到博覽會,魔便利迷你售貨機引爆酒店新零售浪潮
    通過無人售貨掃碼購物方式,魔便利打通線上和線下流量,從而快速建立了「硬體+軟體+服務」的酒店客房新零售生態圈。     資料顯示,魔便利創始團隊均來自海爾集團、國美集團,擁有專利+商標+版權+工廠,獲得1200萬天使輪投資,自主研發雲管理平臺,打通了完整的上下遊產業鏈,是業內最大的酒店客房售貨機服務商。魔便利曾獲得「最佳新零售創新平臺」、「最具投資價值獎」、「2018年度商業模式引領獎」等榮譽,並得到青島市政府部門主辦的「雙百」投融資活動推介扶持。
  • 探索寵物行業「新零售」:「萌它」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 投資方為...
    原標題:探索寵物行業「新零售」:「萌它」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投資方為世紀金源旗下VC   1月12日消息,寵物連鎖品牌「萌它」及「萌小它」的母公司寵知道科技宣布已完成新一輪千萬級人民幣戰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