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的血統在周朝諸侯國裡算是比較差的,其先祖曾經協助大禹治水,開始了創業歷程。後來又因給周天子養馬有功,而正式成為諸侯,被封在西部邊陲,防禦西戎。
與中原諸國相比,剛開始的秦國雖然不起眼,卻一直有問鼎中原的志向。從建國開始,就惦記著執掌天下。所以秦國為了趕超其他諸侯國,變法最徹底,不遺餘力地使自己強大起來。
經過商鞅變法後的秦國,更像是一支偽裝成國家的軍隊。全國上下只有一個工作重心——戰爭,一切為戰爭服務。這也是秦國最後能統一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王贏政滅六國,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國家,用郡縣制代替了分封制,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使中國第一次實現了真正的統一。他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了三皇五帝,便用「皇帝」來稱呼自己。由此拉開中國皇帝兩千多年的大幕。
秦始皇原本希望自己能長命萬歲,沒想到當上皇帝僅十年就駕崩了。本來繼位的應該是長子扶蘇,扶蘇仁厚有賢名,且得到軍隊的擁戴。若是繼承皇位,秦國可能不會滅亡得這麼快。
但是,趙高和李斯串通,篡改秦始皇的遺詔,逼扶蘇自盡,立胡亥為新帝。趙高把持下的秦國愈發嚴苛,朝政紊亂,民不聊生。趙高只會弄權,不會治國,在他的帶領下,秦軍好像斷了脊梁,表現得完全不像那支曾經滅六國的無敵強軍。
嚴格地說,秦帝國只有兩個皇帝,二世胡亥後來想殺趙高奪回大權,卻反被趙高所殺。趙高還去掉秦國的帝號,立扶蘇的兒子子嬰為秦王,想以此來平息天下怒火,可這只是他想多了而已。
子嬰比胡亥強多了,上位僅五天後就成功誅殺趙高,然後向劉邦投降,秦亡。劉邦放過他,項羽卻不肯放過他,最終還是被項羽殺死。
打算開創萬世基業的秦帝國,居然二世而亡,從統一到滅亡,僅僅過了十四年。從此,每個開國皇帝不得不重視自己的繼承人問題,防止步秦帝國二世而亡的後塵。
秦始皇也因為焚書坑儒,而遭儒家萬世唾罵。其實據專家考證,被坑的那些人應該是想通過方術而討好秦始皇,沒想到秦始皇長壽夢破滅,便遷怒於他們。
參考資料:《史記》、《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