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是如何交配的?

2021-01-08 騰訊網

在自然界中,除了人類的勾心鬥角、動物的捕食與殺戮,每時每刻空氣中都瀰漫著性的味道。對於任何一部自然紀錄片和動物愛好者來說,生物交配的話題都是無法迴避的重頭戲。

從一個生物的出生到它的死亡,生存和繁衍的本能欲望充斥著它的一生,生存本能是一個生物想要讓自身個體活下去的欲望,所以它就需要從外界獲取每天所必須的能量消耗。比如尋找食物、捕食、躲避天敵、遷徙和冬眠。

繁殖本能是一個生物想要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的欲望,比如:求偶、交配、養育後代。這兩種生物的本能已經被刻在了動物的基因裡,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就像英國演化理論學者理察·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裡這樣寫道:

「生物是基因所創造出來承載自己最精良的機器。」

因此我們常說,生物只不過是基因的載體!基因控制著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本能。

然而,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種類繁多,各種生物所進化出來的生存和繁衍策略各不相同,千差萬別。其中在地球上大約有1萬多種鳥類,鳥類的祖先是爬行動物,屬於卵生生物,它們也需要雌雄交配才能繁衍出後代。

由於大多數鳥類的生活圈跟我們人類的交集很少,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少有見過鳥類的交配繁衍,所以大多數人對鳥類的交配方式不甚了解。

不過我們別忘了雞、鴨、鵝,這三類家禽,它們都是人類馴化和飼養的鳥類。通過研究它們,我們就能知道鳥類是如何交配繁衍的。

在所有的鳥類中,有將近97%以上是沒有「丁丁」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的鳥類與眾不同,包括雁形目和鶴鴕目、美洲鴕目、鴕鳥目,這些鳥類的雄性有「丁丁」。

雁形目包括我們常見的水禽,例如鴨、鵝、鴻雁、灰雁這些在水面上生活的動物。還有在陸地上生活的大型鳥類,包括鴕鳥、鶴鴕、單垂鶴鴕、侏鶴鴕和鴯鶓,它們都有小「丁丁」。

而為我們人類提供了大量肉、蛋的雞屬於雞形目,它們和大多數可以飛行的鳥類一樣,在進化中「丁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雌雄都具有的洩殖腔結構。

雖然家裡之前養過雞,但很多人從來都沒見過雞是如何交配的。就算見過,很多人也會認為雞的交配過程和哺乳動物類似,這種想法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雞在交配的過程中,公雞會跳到母雞的背上,用爪子牢牢抓住母雞的後背,並用喙咬住對方的喙。這個過程只會持續數秒,你根本就看不懂公雞到底幹了啥。其實它們完成的只是簡單的洩殖腔交配。

洩殖腔是大部分的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具有的生殖結構,從字面意思上就能看出來,它們的排洩和生殖共用了一個通道,不管什麼東西都會從那裡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有時雞蛋上會容易粘...。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每次蒸雞蛋的時候要先將外殼清洗一遍,因為髒東西太多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建議吃生雞蛋,而要將雞蛋徹底煮熟的原因。

和哺乳動物一樣,公雞也具有兩個睪丸,但睪丸屬於內生殖器,沒有暴露在外面,而是是位於腎臟的下方。

當公雞和母雞交配時,洩殖腔會外翻,然後只需要簡單的貼合,公雞就能通過重力將遺傳物質流向母雞的洩殖腔,達到交配繁衍的目的,公雞每次可以產生80億顆精子,但整個過程只需要幾秒鐘就能完成。所以絕大部分的鳥類交配,都是這麼簡單。

洩殖腔雖然簡單粗暴,但是也有很多的好處,對於可以飛行的鳥類來說,身上攜帶的裝備越少越好,沒有複雜的零碎器官,這樣有利用飛行。而且也能提高生殖繁衍的效率,不過這種通過簡單的流動交配,也讓鳥類成了自然界的「快槍手」。

不過對於有小「丁丁」的鴨子來說,交配這件事就變得異常的複雜和充滿了暴力,鴨子的「丁丁」和我們想像的有很大的區別,哺乳動物的靠充血,而鴨子的是靠充組織液,也就是淋巴液,因此它們可以隨意控制自己的「丁丁」,並且鴨子的「丁丁」並沒有輸送遺傳物質的通道,而是依靠外部淺淺的小溝,通過簡單的流動將遺傳物質傳遞給雌性。

我們可以看到鴨子的「丁丁」呈現出了螺旋狀,類似於紅酒的開瓶器,這是適應性進化的結果,由於鴨子的生活比較混亂,往往會出現霸王硬上弓的暴力強迫行為,雌性鴨子飽受其苦,於是就進化出了螺旋狀彎曲的通道,通過以道路曲折和深邃的方式來阻止被強行輸入。

上圖的鴨子是阿根廷湖鴨,身長大概只有43釐米。而它們的丁丁跟它們的身體差不多一樣長。但是在正常情況下,丁丁只有2-3公分,可以螺旋盤入腹中。

如果雄性鴨子沒有相應形狀和長度的傢伙事,就會面臨著無法傳遞後代的痛苦,因此雄性鴨子為了適應崎嶇的道路,也就就會出了相應的螺旋「丁丁」,並且擁有十分驚人的長度。如果沒有足夠的長度,遺傳物質的輸送就會比較靠外,那麼雌性鴨子就能很容易將遺傳物質排出去。

鴨子的交配方式就代表了那些在進化中保留了「丁丁」的鳥類。這種交配方式很顯然沒有洩殖腔交配的鳥類繁殖成功率高,已經被大部分的鳥類所放棄。

研究人員認為,雞和大部分的鳥類「丁丁」的消失和雌性的選擇有關,鴨子這種生物的雄性經常會因為那些不配合的雌性而進行暴力交配,甚至將雌性鴨子的頭往水裡按導致其溺死,雌性鴨子為了應對和防止這種暴力進化出了螺旋的深邃通道來掌握主動權。

但大部分的鳥類選擇了另外一種更需要互相協作的洩殖腔交配來完成繁衍,放棄了鴨子這種暴力的方式。導致這種進化的原因是,其他鳥類的雌性,往往更加傾向於和擁有更小「丁丁」的鳥類進行交配,久而久之,導致了其他鳥類雄性的「丁丁」發生了退化。

而由於雌性鴨子應對策略的不同,則導致了雄性鴨子的「丁丁」得到了保留,並且還進化出了更長的螺旋結構。

這就是鳥類的交配方式!

相關焦點

  • 鳥類是如何交配的,雌性鴨子為何發展出了世上最奇葩的生殖道
    雞屁股我們見(吃)過不少,但還真沒遇到過雞小雞雞大多數鳥類,是通過生殖器官的短暫接觸進行交配的。雄鳥只需將洩殖腔對準雌鳥的洩殖腔之後再射精,就算完成交配了。這整個過程,是真的「蹭蹭不進去」而且速度極快。只是一眨眼功夫,你就會錯過它們交配的全過程。所以這鳥類的交配,也被形象地稱為「洩殖腔之吻(the cloacal kiss)」。
  • 為什麼鳥類沒有「丁丁」?沒有「丁丁」的它們是怎麼交配的?
    這些包括鴨子、鵝和天鵝,以及不會飛的大型鳥類,如鴕鳥和鴯鶓。沒有丁丁的鳥類是怎麼交配的幾千萬年後,科學家們將鳥類的丁丁復活了,雖然只是短暫的。有人認為,鴨子和鵝身上精心設計的丁丁「可能有助於在水中發生的交配」。另一種關於形狀獨特生殖器官的理論是確保生物與它們同類的成員交配,這種「鎖和鑰匙」理論認為,只有當雄性和雌性的部分配合在一起時,交配才有可能。其他人則認為,丟失的丁丁另一種適應的後果。
  • 鳥類怎麼交配的?
    對於絕大部分的鳥類而言,它們都是快槍手。 目前地球上約有1萬種鳥類,和它們的爬行動物祖先一樣,其中97%以上擁有的是洩殖腔。
  • 對待愛情矢志不渝的鳥類,浪漫的求偶交配過程
    在所有不同動物的求偶儀式中,鳥類的求偶儀式也非常有趣。在野外,鳥類的行為一般不容易被人們觀察到。鳥類經常通過鳴叫吸引潛在配偶的注意力並與之交流。雄夜鶯以其日夜鳴叫來吸引配偶而著稱,也經常展露其豔麗的羽毛以吸引雌鳥的注意力。雄孔雀在發情期,為了吸引異性,也會開屏展示自己華美的羽毛,以此獲取交配權。
  • 動物當中鳥類的「不同」的交配
    鳥兒在枝頭上唱歌,其實是為了求偶,在自然界當中雌性動物為了生育出更為優秀的後代,常常會選擇最強壯的雄性,在鳥類當中不僅體現在羽毛顏色上,鳥兒的叫聲響亮很大程度上也是能夠吸引雌性的鳥兒。鳥界當中有著這麼一種鳥兒——青山雀,它們的早起目的並不單純,一些青山雀早起是為了能夠吸引到異性進行交配
  • 他們又是如何交配的?
    儘管如此,關於恐龍仍有很多待解的謎題,而恐龍究竟是如何進行「傳宗接代」的就是其中之一。繼今年6月底公布琥珀中的古鳥類標本後,12月9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邢立達與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教授瑞安·麥凱勒團隊又爆出一個更加驚人的消息:他們在琥珀中發現了有史以來第一件恐龍標本(尾部)。「它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鮮活』的恐龍形態。」邢立達如是說。
  • 鳥類如何相愛
    耍雜技式地交配   鳥類的交配好似耍雜技。為了達到目的,雄鳥一邊保持平衡一邊爬上雌鳥背,它們一起拍打雙翅,使身體在幾秒鐘之內保持穩定的姿勢,雌鳥尾巴翹起,雄鳥尾巴向下。這種不方便的交配時間很短,常常中斷,不得不從頭再來,有時要反覆20多次才能成功。鳥類交配通常在鳥巢邊或鳥巢附近進行,也有個別例外,比如雨燕是在空中交配。
  • 恐龍未解之謎:他們是如何交配繁衍的?
    經過200年的時間,人類對恐龍的種類、生活習性等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而目前,對於科學家而言恐龍最大的一個未知難題就是,恐龍是如何交配繁衍的。因為通過恐龍的習性:用肺呼吸,卵生,不會哺乳,科學家發現,恐龍必須通過交配才能繁殖,但生物交配很難通過化石的形式保存下來。
  • 鳥類之間如何交談
    在鳥類的世界,通常情況下,一種鳥會使用自己物種所獨有的叫聲,比如為了交配而唱的情歌和宣誓領土主權時的嚴正聲明,它們通過這些叫聲來傳達各種各樣的信息。 通過研究,科學家發現,生活在同一地區的鳥類能聽到彼此發出的警報聲,而其他地區的其他鳥類對同樣的警報聲卻沒有什麼反應。 這種有趣的現象說明,和我們人類學習語言一樣,鳥類聽懂其他鳥類的「語言」也要經過後天學習。 在同一個地區,有些鳥類甚至能聽懂其他鳥類向成鳥索取食物的聲音並能模仿。
  • 孔雀魚是如何交配的
    剛剛接觸到孔雀魚的朋友會發現,總會看到公魚不停的追逐母魚,可不知不覺,母魚就會大肚子懷孕,也沒看到他們交配有什麼身體接觸,是如何交配的呢?       養魚,就要搞清楚魚的習性,從本質出發,下面我來就談一談孔雀魚交配的過程。
  • 鴨子的「鳥事」與交配
    97%鳥類交配時依靠集排洩和繁殖功能於一體的「洩殖腔」。交配的時候兩個洩殖腔對準、然後射精,一眨眼就結束了。一部分雄性鳥類不具備可以延伸、插入的陰莖,比如公雞;另外一部分鳥類具有發達的「假陰莖」,平時「縮陽入腹」,交配的時候彈射而出完成射精,整個過程只有三分之一秒,比如鴨子。下面我們先聊聊鴨子的「鳥事」。
  • 動物如何在水下交配
    導語:速度、角度和敏捷度能夠幫助水生動物克服交配中遇到的困難。對敏捷的大西洋斑點海豚來說,體位和角度對交配至關重要。攝影:JIM ABERNETHY,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撰文:Liz Langley不管你是否會忍不住偷笑。對水生動物來說,交配也會面臨非常特殊的挑戰。
  • 這種鳥類能在空中完成交配,還能邊飛邊睡覺,連飛300天不落地
    但在現實中,確實有另外一種神奇的鳥類,它更配得上「無腳鳥」的稱號,它就是神奇的雨燕。當然,這並不表示雨燕沒有腳,只是它的雙腳退化嚴重,無法像正常鳥類隨時降落在任何地方。它們的爪子呈現內扣的狀態,很難站立,只能勉強依附在樹幹或者牆壁處。
  • 動物界居然有交配季節,為什麼人類沒有固定的交配季節?原來如此
    動物界居然有交配季節,為什麼人類沒有固定的交配季節?原來如此為什麼人沒有交配季,我們都看過動物世界,動物的交配季節的來臨,我們期待的畫面一度出現。當我們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初步了解性知識的時候,學習過鳥類和蜜蜂。我們所掌握的知識裡並沒有說人類有特定的繁衍時間節點。
  • 鳥類的同性之愛:130種鳥類有同性戀行為(圖)
    在今年9月份出版的國際性專業學術研究刊物《動物行為》上,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生物學家Geoff MacFarlane發表了一篇關於鳥類同性戀的研究報告,指出在他們所研究的93種曾發生同性戀行為的鳥類中,至少有5%的鳥類有著同性交配行為。
  • 為什麼鳥類進化過程中失去了「丁丁」?
    世界上有近10,000種鳥類,其中只有3%左右有陰莖。這些包括鴨子、鵝和天鵝,以及不會飛的大型鳥類,如鴕鳥和鴯鶓。沒有陰莖的鳥類是怎麼交配的?怎麼繁殖後代的呢?交配時, 雄性和雌性只需將他們的生殖器開口擠在一起,他就會將精子轉移到她體內 , 這一動作被稱為「洩殖腔接吻」。鳥類的陰莖是怎麼消失的對於研究動物繁殖的科學家來說,97%的鳥類沒有陰莖是令人費解的,對於卵子在雌性體內受精的動物來說,如果精子在容易到達的範圍內通過管道輸送,那麼精子有更好的機會通過。
  • 異裝癖的動物,雌性扮男裝為避免交配,雄性扮女裝為獲得交配
    相比於人類複雜的人生追求,動物的追求則顯得比較簡單,無非生存和交配兩件事。而動物的異裝癖行為自然也和交配行為密不可分了。因為儲精器官的存在,豆娘這種動物,雌性只需交配2次,收集到的精子,一輩子也用不完。對於雌性豆娘來說,第二次以後的交配都是在浪費體力,不利於生存,因此變得清心寡欲。而雄性豆娘能夠一直產生精子,不斷交配有利於留下更多的後代,因此雄性豆娘一副欲求不滿的樣子。於是矛盾就出現了,雌性不想交配,而雄性想要交配,如何解決呢?
  • 渾身是刺的傢伙,豪豬如何交配?
    令人好奇的是,豪豬是如何交配的?雄性豪豬是如何用它柔軟的腹部和陰莖去貼近雌性的長滿硬刺的背部?這和赤裸裸地去擁抱仙人掌應該是一樣難以想像的,難於蜀道!在沒有雌性豪豬主動配合、協助的情況下,雄性豪豬是沒辦法完成交配的。也就是說,在豪豬的世界裡,雌性掌握著交配的主動權,就像鬣狗一樣,強迫交配是不存在的。
  • 動物的交配有快感嗎?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
    據觀察,地位高的雌性獼猴和地位低的雄性獼猴交配時,很難出現快感;而地位低的雌性與地位高的雄性交配時,出現快感的概率就飆升了。鳥類的快感鳥類連正兒八經的生殖器都沒有,能否享受交配時奢侈的快感體驗?有一種鳥類,名為「牛文鳥」,它被認為是鳥類中唯一能夠享受到交配快感的動物。鳥類沒有正經的生殖器官,它們只有洩殖腔,集排洩和生殖於一體,大小便、射精、排卵都是同一個通道。交配時,雌性和雄性的洩殖腔對到一起,然後雄性把精子「倒入」雌性身體裡,完成受精。
  • 刺蝟如何交配?
    刺蝟如何交配?時間:2016-11-12 11:17   來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刺蝟是怎麼繁衍後代的? 刺蝟如何交配? 有句關於刺蝟的名句是這樣的:兩隻刺蝟靠在一起取暖,如果離得太近就會刺傷對方,離的太遠卻又會感到寒冷。可見刺蝟之間的交往需要多麼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