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不同動物的求偶儀式中,鳥類的求偶儀式也非常有趣。在野外,鳥類的行為一般不容易被人們觀察到。鳥類經常通過鳴叫吸引潛在配偶的注意力並與之交流。雄夜鶯以其日夜鳴叫來吸引配偶而著稱,也經常展露其豔麗的羽毛以吸引雌鳥的注意力。雄孔雀在發情期,為了吸引異性,也會開屏展示自己華美的羽毛,以此獲取交配權。
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洲是由企鵝主宰的地區。企鵝大約一半時間生活在陸地,一半時間生活在水中。它們不會飛翔,在陸地上搖搖擺擺地走動、滑行。在水中,企鵝主要遊泳並獲取食物。企鵝求偶包括許多鳴叫和舞蹈。然而,與許多鳥不同的是,許多企鵝被認為是遵循一夫一妻制的,也就是說它們每年都與同一個配偶求愛和交配。可以說對愛情相當忠誠。
帝企鵝是最大的也許是最值得研究的企鵝。當到繁殖期時的3月或4月,帝企鵝離開海洋,在陸地上行走90多公裡來到相同的地點。在那裡,它們都聚集在一起求偶和交配。
每到交配的季節時,雄帝企鵝會站在一個地方,大聲喊叫幾秒鐘,以便找到它過去幾年求愛的雌企鵝。然後它會移動到一個新的地方再次叫。不斷重複這種方式,直到找到它的雌企鵝伴侶。其他企鵝(包括較小的阿德利企鵝)也有相似的求偶儀式。
企鵝之所以遵循一夫一妻制,也許是因為它們求偶和交配的時間受天氣的限制。每年,天氣溫暖適宜成功產蛋的時間極短,企鵝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尋找配偶或為得到配偶而爭鬥上。每年選擇同一配偶就相對比較容易。
當然,也有並不總是遵循一夫一妻制進行交配的企鵝。有時雄企鵝和雌企鵝不能快速找到對方進行交配,或者有時配偶根本沒有回來交配,這時候,企鵝就會找尋一個新配偶來撫育下一代。
鴨類與鵝和天鵝關係密切。鴨在世界上許多淡水或成水附近生活、覓食和交配。雄鴨通常比雌鴨的顏色豔麗。在求偶期間,雄鴨使用獨特的呼叫聲吸引配偶。由於鴨可以隨處找到並觀看,人們對鴨的求偶了解很多。
大多數種類的鴨在池塘解凍、食物豐盛的溫暖月份中交配。鳧[fú] 是一種常見的鴨類,它的求偶容易觀察和研究。鳧展示兩種常見的鴨的求愛工具:羽毛的顏色和獨特的鳴叫聲。雄鳧頭頂上長著明亮的綠羽毛,身上羽毛呈灰色和黑色。雌鳧長著棕色和黑色帶斑點的羽毛。科學家猜想,這些顏色上的差異有助於鳥辨別其各自種類,有助於使雄鳥更具魅力,吸引雌鳥。
雄鳧經常用吸引注意力的鳴叫和舞蹈開始求偶。正在求偶的雄鳧會搖頭擺尾,挺胸展翅,昂首注視。雄鳧一直在鳴叫、吹哨聲和發咕嚕聲。作為回應,雌鳧發出叫聲,誘惑雄鳧與其他雄性或雌鳧對抗,它們也許在驗證哪一個雄鳧更強大。整個求偶展示過程很普通,也很短暫,這與他們的交配一樣,都是相當快。因為在交配期間它們還可以與其他異性再次進行交配。
不同種類的鴨每年大約在相同的時間彼此求偶。然而,每種鴨都有各自的顏色、舞蹈和鳴叫。科學家猜想,這些差異有助於鴨與同種類的鴨交配。
野雞是一群像雞一樣的鳥。鵪鶉、松雞、火雞和鷓鴣是一些常見的野雞,這些鳥以其強烈的兩性異形而著稱。與多數雌性野雞不同,許多雄性野雞有亮麗的羽毛或者其他裝飾,包括奇特的尾巴。這些裝飾在求愛期間很重要。在求愛期間,雄野雞憑藉展示其亮麗的顔色和裝飾,竭力顯示它們健康、有力量。雌野雞會被富有活力的顏色和精緻的羽毛展示所吸引。
鳥類的求偶方式不僅僅獨特,而且它們的愛情世界充滿浪漫,有很多鳥類都是一夫一妻制的,相比於其他動物來說,這些鳥類對待配偶可謂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