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在每個城市都有著大大小小的書法培訓班,這些培訓班的教育理念也不盡相同,有的恪守古代傳統書法教育的原則,有的則是通過各種技巧,讓你快速寫出一筆好字。
其實不僅當代如此,古人也也有這種專門的書法培訓班,當然,這種培訓方式,古人證明是行不通的,起碼培養出一個大書法家的概率是極其渺茫的。
唐太宗時期,有一個皇家特辦的書法培訓班,將所有的皇親貴胄放到這個班裡來學習,教授這個班的老師,便是大名鼎鼎的歐陽詢跟虞世南。
在兩位頂級大師的悉心指導之下,仍舊沒有一個人的書法能夠為世人所稱道,可見這種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對於書法有著極為痴迷的愛好,同樣是虞世南與歐陽詢學生的褚遂良,卻能夠從另外一條路上,走向了書法的更高峰,從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這話是大書法理論家張懷瓘說的:
「若瑤臺青瑣,窅映春林:美人嬋娟,似不任乎羅綺,鉛華綽約,歐虞謝之。」
意思是褚遂良的書法就像是天上的仙人跳舞一般,洗盡鉛華而呈素姿,歐陽詢和虞世南都比不上。這樣的成就自然是褚遂良受到了魏徵的推薦,代替了死後的虞世南,而成為唐太宗的「侍書」有關。
褚遂良這一「侍書」的職位相當於皇帝的貼身秘書了。從梁武帝時期到唐代,皇家一直有搜羅王羲之法帖的傳統,到了此時,褚遂良就是負責校對,各地呈上來的王羲之法帖,由此,褚遂良能夠悉數飽覽內府所藏王羲之法帖,其眼界卓然而立於眾人之上!
李宗翰評價褚遂良道:
「運以分隸遺法,風規振六代之餘,高古近二王以上。」
說他的書法超過了「二王」!
唐太宗死時,託孤於長孫無忌與褚遂良,並將褚遂良奉為「河南郡公」,所以褚遂良又被稱為「褚河南」!只可惜武則天時期,他因廢后之事,遭到貶謫,在倉皇中抱憾死去!
褚遂良是一代直臣、忠臣,他的書法縱然嫵媚多姿,如同仙人舞袖,仍舊不失骨力,這在後世學「褚」者筆下,不是太容易見到的,這就是人的品格影響書格的一個重要體現。
近年來,褚遂良晚年的一幅字問世,這件作品在書法史上極負盛名,此作以往僅僅有拓本傳世,而如今問世的是一件極為精微的雙鉤摹本,這件作品就是藏於日本的褚遂良《文皇哀冊冊頁》。
這件作品乃是褚遂良晚年所書,據考證乃是書於公元649年,乃是皇帝靈柩下葬之時,所寫的哀辭。字字工穩,無絲毫怠慢,此作既有小楷的端雅凝重,又有行書的靈動與活潑,此作被米友仁讚嘆道:
「褚遂良在唐賢諸名世士書中,為秀穎得羲之法最多者,真字有隸法,自成一家,非諸人可以比肩,此書蓋其晚年筆。」
意思是在唐代眾位書法大師當中,在秀美和悟性上褚遂良得到王羲之的傳授最多,他的楷書有隸書之貌,秀美中樸拙,在當時沒有人能夠比得上!
我們如今看褚遂良的這件《文皇哀冊冊頁》,上面有大書法家楊守敬以及王世貞等人的題跋和鑑賞印,此作在上個世紀流落日本,消失百年之後,如今在國內問世,讓很多人都看懵了!
褚遂良的這種小字的行楷書極為罕見,此作又是墨跡本,對於當代人探究唐人筆法之奧秘提供了一個重要依憑。也是探究同時代歐陽詢、虞世南用筆規律,和上追晉人的一個絕佳法帖。
如今,我們將褚遂良的這件《文皇哀冊冊頁》,按照原作大小進行1:1超高清掃描,採用德國進口微噴儀,進行完美複製,還原出跟原作一模一樣的作品。
欲購褚遂良此《文皇哀冊冊頁》,請點擊下面惠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