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紀錄併購逾7000億元人民幣 半導體行業「躁動」 或迎寡頭時代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創紀錄併購逾7000億元人民幣 半導體行業「躁動」 或迎寡頭時代

本報記者/秦梟/北京報導

納什均衡是博弈論中的一個重要術語,是指在別人都不改變策略的情況下,任何一個人都願意單獨改變策略的狀態。在半導體領域,各巨頭之間正在用一場總值7000多億元人民幣的豪購來打破這種均衡。

截至2020年11月,國外半導體市場上誕生了5筆強強聯手的併購案,平均每一筆交易金額都超過200億美元,業內人士認為,通過此輪併購,國外半導體已進入寡頭時代。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受今年特殊情況的影響,半導體行業整合其實是一個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其次就是美國政府推出寬鬆貨幣政策,造成大量資金流入股市,導致的二級市場的價格高漲。在這時將高股價兌換成優質資產是企業的明智抉擇。

國外激戰正酣

半導體行業上次出現大規模的併購潮還要追溯到2015年,當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緩慢,半導體需求主要受到PC出貨放緩、美元升值、日本經濟萎縮、歐債危機和中國股票市場影響。不過,與此同時,也掀起了一場併購潮。根據IC insights的數據,當年超30筆10億美元以上的併購達成了價值1077億美元的交易金額。

在之後的幾年,併購雖偶有發生,但無論是交易金額,還是對行業的影響程度均不及2015年。直到進入2020年7月,半導體行業開啟了瘋狂的收購模式,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NAND業務,ADI收購Maxim、英偉達收購 ARM,AMD拿下賽靈思,Marvell 向 Inphi 尋求交易。

據統計,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裡,半導體產業這5筆併購案總金額至少為1150億美元,約合7603億元人民幣。無論是單筆數額還是總額,均創造了半導體行業併購史的新紀錄。

不過,記者發現,在這次併購浪潮中,收購主要是以股票體現的(英偉達 /ARM 和 Marvell / Inphi 中涉及到的股票交易超過 60%,AMD/Xilinx 則是全股票交易)。

對此,芯謀研究總監徐可對本報記者分析道,首先半導體行業,尤其是做先進位程的,都需要巨額的投資,而整合其實是一個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其次就是近兩年,整個半導體產業的估值,特別是龍頭企業的估值大幅提高,此時拿股票併購,實際是對高市值的一種變現。

探索科技(Techsugar)首席分析師王樹一持相同的觀點,其對記者表示,國外併購頻發的原因之一是全球經濟大放水導致的二級市場高漲,大家應該有注意到其中AMD收購賽靈思是全股票交易,英偉達收購ARM也是股票加現金,在估值高位完成股票形式的收購,不啻為一種極好的財務投資,或者說鎖定二級市場收益;當然具體併購原因各有不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TrendForce集邦諮詢資深分析師姚嘉洋表示,可以看到參與併購的企業的股價均實現了大幅上漲,加之NVIDIA、AMD等企業本身今年的營收業績向好,這為收購提供了條件,即便排除疫情的原因,這些企業也有能力進行收購的動作。

劍指數據中心

據Synergy統計,自2015年初以來,已完成的數據中心相關併購交易達到348筆,總交易額為750億美元。

縱觀目前出現的幾起併購,無論是英偉達計劃以 400 億美元收購 ARM、AMD 欲以 350 億美元拿下賽靈思,還是Marvell 以 100 億美元向Inphi 伸出橄欖枝,其目的均指向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是全球協作的特定設備網絡,用來在網際網路絡基礎設施上傳遞、加速、展示、計算、存儲數據信息。數據中心大部分電子元件都是由低直流電源驅動運行的。簡而言之,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要以數據中心為支撐。在資訊時代下,數據中心也為更多企業帶來了便利和經濟效益,這也導致了數據中心的爭奪進入白熱化。

對於企業將箭頭指向數據中心的原因,王樹一表示,近年來隨著雲業務的增長,數據中心有明顯的增長趨勢。而PC和手機市場都已經過了高速增長期。

姚嘉洋則認為,伺服器數據中心業務涉及的技術範圍很廣,是高性能計算和網絡的結合體。而針對這些技術的細分領域,進入門檻較高,因此,通過實施併購進行業務整合是一種建立數據中心市場更高門檻的有效方式,以提升在該領域的競爭實力,與Intel、Broadcom等大廠抗衡。

徐可則分析道,因為現在新應用的出現,無論是數據中心端還是汽車端,都對公司的能力邊界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它就需要通過併購來補齊自己的短板。

姚嘉洋表示,目前看數據中心提供了這樣的空間,5G基建、物聯網等也有較大潛力,未來這些領域都有可能出現整合的標的。而今年因為疫情、中美關係等外部因素未能實現的收購案在明年可能有較好機會。

國內「相安無事」

國外半導體龍頭在市場上攻城略地,反觀國內,還是一片「競相發展,相安無事」的景象。

據統計,自今年年初截至10月以來,全國新增晶片企業註冊量已達1.2萬家,同時已有近萬家企業變更經營範圍,加入半導體、集成電路相關業務。目前,全國共有晶片企業總數近5萬家。

而標普全球市場情報(S&P GlobalMarket intelligence)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中國半導體公司通過公開募股、定向增發以及出售資產的方式籌集了近380億美元(約合2500億元人民幣)資金,比2019年全年募資總額高出一倍多。

徐可認為,現在國內半導體公司數量越來越多,還在快速增長,這看似和全世界半導體公司整合的趨勢是背離的,但這其實是由不同的發展階段決定的,對於此階段其實也是合理的。但是未來,由於資本市場的推動,任何可能都存在。

徐可進一步解釋道,長期來看的話,國內有這麼多企業,這種小而散的現狀其實是不可持續的,未來也沒有辦法去和國際巨頭競爭,並且隨著龍頭企業的實力越來越強,隨著小公司估值水平的下降,併購肯定會發生的。

姚嘉洋對此表示認同,同時他認為其中的一些優質公司,如果未來幾年實現科創板上市或受到大基金的扶持,成長到一定階段後考慮如何向上突破之時,將會對國內資源進行併購和整合。

王樹一向記者補充道,國內併購這幾年也有,比如展訊和銳迪科合併、君正收購ISSI、韋爾收購豪威,但沒有國外的規模大。一方面歐美日韓等國的半導體產業已經走向成熟,內生性增長難以持續時,自然想到用併購的方式來改善財務報表或進入新市場;國內還處於發展階段,又有政策鼓勵,所以遍地都是新公司,不過個人預計,三到五年以後,將有一輪併購潮出現。

除國內「野蠻生長外」,國外如此規模的併購,是否會形成壟斷,進而影響國內市場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對此,王樹一表示,會在某種程度上形成壟斷,對國內市場影響各有不同,AMD收購Xilinx若能完成,市場上最大獨立FPGA廠商就剩下Lattice,反而可能對國內FPGA廠商形成利好。ADI收購Maxim也會在一些產品線形成壟斷優勢,但由於兩家產品線原本就寬而散,對國內市場影響不大。英偉達收購ARM比較複雜,很多人擔心ARM被收購以後影響其IP商業模式的獨立性,因為英偉達原本是ARM的客戶,所以也有聽說國內廠商主張以反壟斷的理由否決這項交易。

徐可則認為,龍頭企業在併購之後,這些公司的實力更強,在相關的領域其實更容易形成壟斷,但對國內公司的話,其實機遇與挑戰並存。首先國外通過併購所形成壟斷的領域,其實國內還比較弱,另外一方面他們在整合之後核心領域是有所加強,但在邊緣的領域反而是弱化了,也會使得一批國內公司成長起來。

相關焦點

  • ...飆漲近300億,寧德時代市值突破7000億,機構:市場有望更上一層樓
    兩市半日成交額超5200億元,其中滬市半日成交額為2375.64億元,深市半日成交額為2870.34億元。申萬一級行業中多數行業板塊上漲,電氣設備、國防軍工、有色金屬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4.25%、3.29%、2.05%。個股方面,上漲個股數為2758隻,44隻個股漲停;1141隻個股下跌,8隻個股跌停。從資金面來看,上周北向資金淨流入84.84億元,今日繼續淨流入。
  • 盤點2019上半年全球半導體行業併購案
    《電子工程專輯》和《國際電子商情》分析師對2019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發生的併購進行梳理,現盤點如下。我們整理了18起併購案,僅從公布具體金額的收購案來看,涉及總金額約358億美元,其中有些是去年已經公布但今年才獲得批准的併購。從宏觀角度,我們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 去年中國海外併購數量創紀錄 總額逾380億美元
    去年中國海外併購數量創紀錄全年共發生188宗 總金額逾380億美元 在美併購項目最多金融危機中開始嶄露頭角的中國海外併購,在2010年刷新歷史紀錄。普華永道昨天發布的《2010年企業併購回顧與前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中國海外投資併購總量達到創紀錄的188宗,其中在美國的併購項目最多。 此外,儘管資源行業仍是中國海外併購的主要方向,但中國企業在併購中開始逐步關注高科技行業。
  • 股市「春季躁動」或將持續到春節前,這三大板塊值得關注
    其中,乳業股全天領漲,西部牧業、熊貓乳品等逾10隻個股漲停;白酒股延續強勢,迎駕貢酒、今世緣、水井坊等漲停,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大漲7%;半導體板塊尾盤拉漲,士蘭微、深南電路等多股封板。1月5日,兩市成交額連續第2日突破1萬億元,成交量持續放大,近百股漲停,北向資金全日淨流出44.44億元。
  • 停牌逾四個月復出 太陽鳥33億併購亞光電子
    停牌逾四個月的太陽鳥1月27日發布重大資產重組草案,擬以12.95元/股發行不超過25806.95萬股支付對價33.42億元,購買太陽鳥控股、南京瑞聯、天通股份、東方天力、東證藍海、浩藍瑞東、浩藍鐵馬、華騰五號、華騰十二號、周蓉所持亞光電子97.38%股權。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15期:華為掀起半導體行業波瀾 「麒麟...
    5G時代臺灣半導體行業受惠 臺積電加碼5G投資據臺媒報導,隨著各國紛紛加速5G發展,臺積電等多家臺灣半導體廠可望從中受惠。臺積電觀察,2020年,5G與高效能計算對5納米製程需求強勁,他們決定提高資本支出至110億美元。加速5納米製程產能建置。
  • 半導體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國產替代正當時...
    機構:德邦證券評級:中性全球半導體設備支出進入上升周期。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以及汽車電子等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應用,將帶來龐大的半導體市場需求,行業將進入新一輪的上升周期。半導體設備位於產業鏈的上遊,其市場規模隨著下遊半導體的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而波動。
  • 2020年半導體公司盤點,機構持股比例變動趨勢意味著什麼?
    從統計數據來看,2018-2020年半導體行業大市值公司佔比明顯增加、小市值公司佔比減少;行業淨利潤水平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發展趨勢,虧損企業和盈利超過5億元的公司佔比均有提升;與此同時,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數量、持股比例卻連年降低,可見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分歧明顯。在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2021年半導體行業又將走向何方?
  • 半導體行業的晶片設計流程及代表企業詳解
    國內晶片設計行業現狀  目前,國內晶片設計企業數量趨於穩定,截止2017年10月底,全國共有約1380家設計企業,比去年的1362家多了18家,總體變化不大。1945.98億元,比2016年的1518.52億元增長28.15%,在全球集成電路設計業所佔的比重再次大幅提高。
  • 壁仞科技完成11億人民幣A輪融資,七牛雲完成F輪10億人民幣融資|...
    3起;海外融資事件48起,國內機構參與3起◆通用智能晶片設計公司「壁仞科技」完成11億人民幣A輪融資,啟明創投、IDG資本及華登國際中國基金領投◆「七牛雲」完成F輪10億人民幣融資◆比亞迪半導體A+輪融資8億人民幣◆美國雜貨配送平臺Instacart融資2.25億美元,估值達137億美元◆大眾向QuantumScape追加2億美元投資
  • 新股前瞻|行業發展依賴半導體及醫療健康,捷心隆控股的無塵室生意
    在隨後20年的發展過程中,Micron(M)母公司捷心隆控股有限公司承接了逾2000份各行業應用無塵室合約,並將業務發展至「Micron」品牌的無塵室設備及「捷能」品牌的無塵室牆壁及天花板系統兩大產品類別。近日,捷心隆控股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 比利時逾1噸重奶酪雕塑創紀錄
    比利時逾1噸重奶酪雕塑創紀錄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4月08日21:10   這5名藝術家的創紀錄工作始於3日中午。他們在4天時間裡將110塊單重約16公斤的奶酪雕刻成人們耳熟能詳的卡通鼠形象,其中包括米老鼠、《貓和老鼠》中的小老鼠傑瑞和飛飛鼠等。奶酪雕塑完成後總重1059公斤,後被切成小塊分送給路過的行人。  來自英國的藝術家巴克爾說,奶酪質地緊密,雕刻起來比較費勁。
  • 格上宏觀周報:中小板指漲超8%,春季躁動如潮洶湧
    本周北向資金淨流入191.27億元,其中,滬股通流入105.37億元,深股通流入85.90億元。數據截至:2021/1/8,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行業表現:今日28個申萬一級行業有17個上漲,傳媒、通信、計算機漲幅居前,分別為3.10%、2.10%、1.82%,計算機、通信、紡織服裝領跌
  • A股春季躁動 行情能否持續?
    2021年開年,新基發行市場異常火爆,繼上周多隻基金「一日售罄」後,本周一公募基金再度吸金逾千億元。 2020年是公募基金行業的歷史性「超級大年」,這一年,新基金髮行規模超過3.1萬億元,規模和數量均創出歷史新高。其中,有89隻基金收益率超過100%,農銀匯理基金趙詣管理的4隻基金包攬了前四名,最高的收益率為166.56%,這一收益率也創出近五年年度最佳業績。
  • 半導體行業在3重矛盾掙扎 資本泡沫正在和需求博弈
    文 | 李蓬閣 責編 | 王曄 封面創意 | 王曄 策劃 | 劉克麗 校對 | 張靜楠 數據顯示,近十年中國晶片半導體賽道共發生投融資事件3169件,總投融資金額超6025億元。
  • 2003年國內十大併購事件候選名單及事件
    由全球併購研究中心推出的年度「中國十大併購事件」迄今已連續進行了四年。「2003年中國十大併購事件」的評選活動由全球併購研究中心與《新財經》雜誌聯合進行,繼續精心打造中國最權威的併購活動評選。    「2003年中國十大併購事件」評選活動的宗旨在於,關注中國企業併購行為對於社會經濟發展進程的影響力和其行業貢獻。
  • 李泓灝:春季躁動仍然值得期待
    在市場經濟數據空窗期的背景下,流動性偏松、盈利擴張及市場情緒積極是節後行情的主要動力,當前市場風險不高,雖面臨前期高點壓制,股指呈現寬幅震蕩,但春季躁動仍然值得期待,震蕩中結構性的板塊輪動機會將更加豐富。昨日,兩市股指高開後震蕩走低,午後震蕩回升,最後均以紅盤報收。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貨幣體系格局:美元的假笑,人民幣的微笑
    「有錢能使鬼推磨」 投資者當然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彭博社收集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的12個月裡,投資者向中國債券市場注入了13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742億元)。事實證明,股票也很受歡迎,同期吸引了15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萬億元)。
  • 長盈精密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 投資20億元新建產線配套寧德時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長盈精密新能源汽車業務再度提速 投資20億元新建產線配套寧德時代長盈精密本次新產線項目選址,和之前寧德時代公布的390億元擴產項目相同,均在四川宜賓、江蘇溧陽和福建寧德。長盈公告中的「重要客戶」可謂不言而喻。中信證券預測,新生產線投建後長盈精密新能源汽車業務在20...
  • 利歐股份:半導體大漲帶動!
    A股三大股指集體下跌,深證成指開盤下跌近1.00%,行業板塊漲跌互現,半導體板塊走強。預計9月市場仍保持震蕩上行的趨勢,由於企業盈利加速改善,基本面驅動的特徵更加明顯。微觀層面,增量資金較前期有所放緩,股票供給持續增加,順經濟周期白馬龍頭可能會有更優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