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廣府篇】
廣東人一年能吃掉多少只雞?
打開網絡搜索,你會看到「30億隻、20多億隻雞、人均20隻以上……」各種數據,雖無處考證,但也足見廣東人的生活離不開雞。
正所謂「無雞不成宴」,這周我們就來聊聊廣東人餐桌上的雞,一連三期粵廚說雞,敬請期待。
①
蘇天澤來自廣東廚師之鄉肇慶廣寧。
大家都知道「廚出鳳城」這句話,指的是順德人會吃;廚師界則常說「廚出廣寧」,說的是廣寧人會做菜。據當地統計,大概1/10的廣寧人是廚師。
「我們廣寧廚師學做菜,最先接觸的一定是竹林雞」,蘇天澤說,老家竹子多,美味都從竹子中來,比如竹蟲、竹筍,當然還有在竹林裡撒歡的雞。
「記得小時候,生活條件遠不如現在,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竹林雞燉湯,加些黃姜燉煮,味道非常鮮美」。
不過,蘇天澤表示,現在回想起來,鄉下家中養母雞都是為了下蛋,一養就是一兩年,到了過節才宰殺拿來吃。他從廚師角度評說,這樣的母雞肉質老,口感並算不好,咬起來費勁,只適合燉湯。
所以其實,我們關於兒時美味的記憶,大多包含了對家、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就像汪曾祺老先生所說:「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②
從業二十多年,蘇天澤從廚工一路做到國家級白金五鑽酒家行政副總廚,如今他對一道雞的菜品選料、烹製,有了更專業的眼光:
雞的餵養時間不應太長,120天左右,此時肉質嫩且有一定的咬勁。
蘇天澤介紹,像今日推薦的「金牌豉油雞」這一道菜,就選用100多天的清遠麻雞,2斤半—3斤一隻,個頭、肉質都剛剛好,適合做白切雞、豉油雞。
蘇天澤還特別提及,這道「金牌豉油雞」是根據大家對健康的需求,進行了改良,浸雞的滷水中,用羅漢果替代冰糖。
羅漢果自帶甘甜味,是糖尿病人理想的甜味劑,還能清肺潤喉,比冰糖更天然健康。
③
廣東人愛吃雞,一日三餐中雞肉粥、白切雞、豉油雞、手撕雞、雞湯……輪番出現。
不僅如此,蘇天澤說,有趣的是在廣府粵語中,日常俗語也都離不開「雞」,比如召集人馬乾活,叫吹雞;小學生叫小學雞;安靜叫靜靜雞;三輪摩託叫三角雞……
粵語說起來脆生生,詼諧不已,一隻雞也可見老廣們的生活趣味。
【粵廚推薦】
金牌豉油雞
推薦人:廣東省食文化研究會名廚專業委員會理事、廣州半島豪苑酒家(廣州K11店)總廚 蘇天澤
蘇天澤
主料:清遠雞1隻。
副料:羅漢果、香葉、八角、甘草、沙姜、香茅、陳皮、桂皮、草果適量。
調味料:生曬豉油、陳年花雕、老抽適量。
製作方法:
◇1將羅漢果、香葉、八角、甘草、沙姜、香茅、陳皮、桂皮、草果,做成香料包;
◇2將香料包放入鍋內,倒入清水5千克,大火燒開,改小火慢慢熬製1.5小時。再放入適量生曬豉油、片糖、陳年花雕小火熬製,根據情況倒入適量老抽調色;
◇3手提雞頭將雞放入沸水中快速焯燙3-4秒,將雞迅速提起,接著放入冰水中浸泡約1分鐘,再重複一次焯燙冰水浸泡步驟後,將浸泡後的雞放入燒沸的豉油汁中,小火加熱30分鐘,將雞撈出,改刀後搭配豉油汁即可。
特色:改良豉油汁,棄糖改用羅漢果
改良版豉油汁更健康。傳統製作豉油汁需要加入大量冰糖,但過多的糖分不利人體健康,不符合現代人飲食健康理念。為此半島廚師們對豉油汁的熬製方法進行改良,用羅漢果代替冰糖,更健康,且味道更豐富。
【記者】李劼
【實習生】劉辰辰
【策劃】蔡華鋒 李劼 馬華
本欄目由南方+美食頻道、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廣州半島名軒餐飲有限公司)聯合出品
【作者】 李劼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