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廣東人在吃雞這件事上,執著得近乎倔強。
白切雞、豉油雞、鹽焗雞、脆皮雞、椰子雞……在無雞不成宴的廣東,一隻雞的宿命便是如何變得好吃和更好吃。執著到極致,乃至雞在廣東成了一種文化符號,例如老廣張嘴閉嘴說的吹雞、偷雞、走雞、靜靜雞、雞同鴨講……乃至廣東省本身就是個大雞腿的形狀……
但這些雞裡面,只有白切雞牢牢佔據著C位。
在廣東
我們吃雞是認真的
一個老生常談的梗是,廣東人對一隻雞的最高評價是:哇,只雞有雞味。
這句評價反映的是廣東人對食物的「底線思維」,例如判斷一家新開的餐廳好不好,點上一盤白切雞就能知道。如果連白切雞這麼簡單的菜式都做不好,這樣的餐廳在廣東是很難生存下去的。
白切雞做得好的餐廳往往出品不會太差,而出品好的餐廳,也往往在白切雞這麼簡單的一道菜上玩出花兒。
例如蟬聯三年米其林一星的玉堂春暖,招牌菜便是一道白切葵花雞。只用廣州百萬葵園飼養的葵花雞製作。這種雞從小以新鮮的葵花盤、葉為主食。葵花雞有皮黃、骨脆、肉甜嫩的特點,骨髓內有濃鬱的葵花子香味。
上面說的這些評價都是在網上摘抄的,畢竟不管再怎麼好吃,半隻葵花雞價格就要300多塊顯然讓我的錢包感到深深的肉疼。
雖說貴有貴的做法,但是關於白切雞好不好吃的標準是一致的。做一隻好的白切雞,是在熟與未熟之間跳舞的藝術。雞皮光滑晶瑩,雞肉滑嫩彈牙,骨頭見紅才是一隻白切雞合格的標準。要做成這樣的效果,除了要選擇好的雞種,製作白切雞有名的「三浸一泡」做法功不可沒。
上面視頻裡便是經典的白切雞做法。白切雞的精彩之處還在於那一碟蘸料,很多人喜歡直接蘸醬油,但那是沒有靈魂的。
蘸料裡姜蔥油是最為普遍的做法,傳統派食客還喜歡用黃芥末加白醋調一碟黃芥末醬,微酸的味道碰撞上脆嫩的雞肉,這滋味一試難忘。
搭配
白切雞配乾白葡萄酒,相信能夠滿足大多數食客的味蕾。
白切雞好吃,但吃得多也覺得肥膩。挑的美賀莊園這款雷司令幹白,有著檸檬、柑橘、青蘋果等清爽的香氣,重要是酸度夠活潑,就算配上其他濃油重醬的菜餚,也能讓你有足夠的胃口來對付!
廣東的餐桌上很少有勸酒的習慣,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沒必要帶太多的酒。而且粵菜大多較為清淡,帶瓶適應性強些的葡萄酒便足以應付大多數的聚餐了。在配餐能力上,國產葡萄酒其實有著先天的優勢,而且也在發力追趕中。
美賀莊園是寧夏賀蘭山東麓上誕生的一家十分年輕的酒莊。雖然年輕,但美賀莊園實力十分雄厚。酒莊的種植釀造團隊由中外多位不同國家背景的專家構成,包括了對寧夏風土十分熟悉的種植學專家,也將追尋「中國口味」的理念代入了酒莊的釀造工作中。
莊園所處的海拔高達1100米,有著釀造清爽冷涼風格雷司令的良好條件。事實上,越來越多中國產區的風土在今天得到了中國葡萄酒專家們的重視,誕生出了越來越多適合中國消費者味蕾和配餐需求的酒款。下次聚餐,不妨多嘗試下中餐國酒的搭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