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地球變成什麼樣

2021-01-08 猩猩科學頻道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

在宇宙中,存在大量的小行星,而這些小行星時常會從我們地球附近飛過,這已經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雖然我們現在很少看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情況,但是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裡,撞擊事件確實是存在,而且有一些撞擊事件相當猛烈。

有研究表明,在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與地球發生了猛烈的撞擊。因此有觀點認為,在這一次猛烈的撞擊事件中,恐龍從地球上消失了。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物種因為這次撞擊事件而滅絕。既然這一次撞擊事件很猛烈,那在撞擊後的第一天,地球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下面讓我們看看科學研究的結果。

在一項科學報告中,由德克薩斯大學的肖恩·古利克領導的研究團隊進行了相關研究,這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這次撞擊事件在極端的時間內消滅了統治地球上億年的恐龍。從研究結果來看,那一次撞擊事件,確實是很猛烈。要知道,能夠在極短時間內讓統治地球的恐龍消失,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那時候的恐龍數量非常多,可以說無處不在。但是,最終恐龍還是消失了,真的很遺憾。

研究指出,當這顆直徑接近10公裡的小行星在高速接近地球時,在距離撞擊還有大約1小時,在太空中就已經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小行星了。因為這顆巨大的小行星離地球已經不遠,看起來很明亮,所以,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兩個「太陽」。

在撞擊前2分鐘,這顆小行星開始準備進入地球,距離越來越近,所以看起來比太陽還要大。大約在撞擊前數秒鐘,這顆小行星以大約每小時45000英裡的速度進入了大氣層,引起了影響全球的衝擊波。最後,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淺水區撞出了一個直徑達到100英裡、深度20英裡的撞擊坑。而在撞擊的瞬間,這顆小行星也開始蒸發了,將大量的小行星碎片拋射到大氣中。

在撞擊事件的第一分鐘內,撞擊坑附近的所有物體已經開始燃燒起來,生活在周邊的生物當場被燒死,同時撞擊事件也掀起了高達數百英尺的巨大海嘯,開始卷席沿海地區。基本上,在撞擊坑附近的陸地上生物不是被燒死,就是被巨大的海嘯淹沒了。

在撞擊事件後的第二分鐘內,地球上又出現了大量的撞擊坑,因為首次撞擊中,大量巖石被炸飛拋到天空中,現在這些巖石再次落回地面。這一次的再次撞擊,造成了更多的物種死亡。隨後在3分鐘後,距離撞擊坑3000公裡外也開始出現了地震等災害,霸王龍等物種也開始受到了影響,出現大規模的死亡。隨著時間的延續,影響範圍越來越廣,死亡的生物也越來越多。

在大約30分鐘後,撞擊引起的海嘯從沿海地區卷席到內陸地區,而這些海嘯的到來,將原先已經燃燒起來的部分大火撲滅了。這時候,大氣層已經充滿了撞擊事件所掀起的塵埃以及燃燒所釋放的煙霧,遮天蔽日,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陽光越來越少,最終,地球開始降溫。在撞擊事件1周以後,由於缺少太陽光的照射,植物沒法繼續進行光合作用也開始死亡。這時候,倖存下來的動物也因為氣溫的驟降,再加上沒有充足的食物來源、缺少充足的氧氣,也開始大規模死亡。

在撞擊事件發生2個月以後,雖然此前燃起的大火已經熄滅,但是地球還是處於遮天蔽日的狀態,因此,整個地球還是很昏暗、寒冷。由於缺少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氣層還是充滿二氧化碳等氣體,對於倖存的動物來說也是致命的,能夠繼續存活下來的物種不多。

隨著時間的延續,這些塵埃等物質也開始沉降下來,地球得以重見天日。倖存下來的蕨類植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為倖存的動物帶來了更多的食物來源以及氧氣,地球的生機開始慢慢恢復。

地球環境經過近十萬年的恢復,物種也開始慢慢恢復多樣性,從最初的蕨類植物開始出現了大型的植被,森林也開始出現了,各種哺乳動物的體型也開始增大。隨後經過萬千年的演化,地球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小行星撞擊,帶來的破壞力確實是很大,希望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小行星都是安全地從地球附近飛過,不要再發生撞擊事件了。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恐龍堅持了多久才滅絕?
    體型較大,比較笨重的非鳥類恐龍全部滅絕,那麼在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恐龍遭遇了怎樣的厄運,又堅持了多久才全部滅絕?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科學家很長時間,目前「小行星撞擊假說」被最多人認可,同時也是證據最多的觀點。科學家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中發現了大量的「銥」,而這種「銥」通常只在隕石中大量存在,這個隕石坑大約出現在6500萬年前,和恐龍滅絕的時間吻合,由此科學家認為,是一個隕石撞擊地球後,拉開了恐龍滅亡的序幕。
  • 若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恐龍會演變成智慧生物嗎?
    引言:若6500萬年前那顆調皮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恐龍的結局是否會有所不同?人類的命運將是如何?科學界中存在兩種聲音。眾所周知,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是地球內當之無愧的霸主,它們龐大靈巧,擁有絕對生存優勢,一直站在食物鏈頂端,幾乎沒有生物敢挑戰它們。
  •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13級地震,似50億顆原子彈爆炸
    關於導致恐龍滅絕事件的原因,目前有各種假說,不過現在都認為是一顆巨型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因為這種說法證據最為確鑿,可信度最高,基本已經成了學界共識。 6500萬年前,當地地層中的銥元素含量(比其他地區高几十倍)、以及地表之下1公裡多處的衝擊石英(撞擊產生的高溫高壓融化了地層形成的石英石,有著特有的擠壓和橫向延伸結構)地層,都能證明這是一次巨型小行星撞擊造成的。
  • 小行星用這種角度撞擊了地球!
    6500萬年前,地球上的生命經歷了最糟糕的一天,一顆巨大的流星墜落到我們星球的表面,引發了一場地獄,隨後是數十年的生命死寂。為什麼一顆小行星造成了如此可怕的後果呢?現在真相來了!這顆小行星造成的巨大隕石坑就藏在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海岸平靜的加勒比海水域下,這一道來自地球上最暴力事件之一的傷疤:奇克蘇魯布隕石坑,就是那顆幾英裡寬的流星以每小時數萬英裡的速度撞擊我們的地殼而形成的。然而科學家發現,那次撞擊沒那麼簡單。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位置在哪裡?
    地球是一個物種豐富的生命世界,有著40億年漫長的生命史。在不同的生命歲月裡,都會出現一種霸主級的生物統治地球,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也就是6500萬年前,地球曾經出現過一個輝煌的恐龍時代。恐龍時代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那是一個經歷了1.6億年漫長的偉大時代。
  • 如果6500萬年前沒有恐龍滅絕的發生,後來恐龍會進化成什麼樣?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探索,人類能夠在600萬年前誕生,我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6500萬前那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為什麼這麼說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6500萬年前是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那個時期恐龍已經在地球生活了1.6億的時間。
  • 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恐龍就衰落了嗎?尋找恐龍滅絕元兇
    2 尋找撞擊坑阿爾瓦雷斯父子及其同事提出的大撞擊理論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但也伴隨著強烈的質疑。根據他們的計算,這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直徑大約有10公裡,它應該在地球上留下痕跡,也就是撞擊坑,且直徑約為150-200公裡。那麼這個撞擊坑在哪裡呢?要找到它,才能證明這個假說。很快,科學家就開始著手在全世界尋找環狀構造,也就是疑似撞擊坑的地方。
  • 2年前發現的小行星,重新映入眼帘,正悄無聲息地靠近地球!
    在8月23日,又有一則報導爆出一顆小行星預計在11月份將會與地球相撞,這一消息的流出,引發眾人的熱議,它到底會不會撞擊到地球呢?對地球又會帶來多大的威脅呢?會不會直接影響到人類的存亡呢?這一系列的問題油然而生,這讓人不禁聯想到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人類與恐龍相比,既沒有龐大的體型,也沒有靈敏的四肢,唯一的優勢莫過於大腦了,如果人類站在恐龍面前,估計都沒有還手之力,很難想像這麼強大的生物也會走向滅絕。科學家們將所有的原因歸結為小行星的撞擊,足以見證小行星的威力是有多大。2年前發現的小行星,重新映入眼帘,正悄無聲息地靠近地球!
  • 一顆小行星以最完美的角度襲擊了地球,"蝴蝶效應"下恐龍滅絕
    它們適應各種環境可是還是逃不過6500萬年前的那場中生代末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由此可以得出6500萬年前確有小行星襲擊了地球,並且後來引發了火山噴發等事件導致恐龍滅絕,所以恐龍的滅絕與外來天體襲擊以及火山噴發都有關係
  • 如果地球70億人類,回到65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能夠生存下去嗎?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恐龍,那是一種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強大生物。恐龍在地球稱霸的時間要比人類長多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探索,恐龍大約是在2億多年前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大約在2.34億年前,當時的地球還只是一塊大陸,我們稱之為盤古大陸,後來盤古大陸開始分裂,同時引發生了持續性的火山噴發。
  • 恐龍滅絕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未必,或許「它」才是根本原因
    地球你已經誕生40多億年了,然而地球出現生命僅5億年左右,在這5億年當中,出現過的生物種類無數,有些物種在地球存在了幾億年的時間,而有些物種卻只是存在幾百上千年,在這些物種當中,有一個物種被大眾所熟悉,那就是恐龍。然而恐龍在6500萬年前遭受了滅頂之災,以至於恐龍完全滅絕。
  • 下次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什麼時候?科學家:有它的存在就不會發生
    我們都知道,6500萬年前的那一場生物大滅絕,就是因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導致的。儘管如今的一些科學家認為,即使沒有小行星的撞擊,也許地球的生物大洗牌也會發生,但總的來說,引發那場生物滅絕災難的始作俑者,還是小行星。
  • 6500萬年前,海裡的滄龍是怎麼突然滅絕的?
    恐龍滅絕事件,是地球生命進化史上的一個未解之謎。迄今為止,科學界普遍認可的是小行星撞擊說。這種說法是指6500萬年前的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深刻改變了地球環境,恐龍因此才突然退出了歷史舞臺。事實是否真的是如此?陸地上的恐龍消失也就算了,為什麼連海裡的蛇頸龍,滄龍也會滅絕?
  • 科學家確認青海火流星來自小行星帶,與滅絕恐龍的那顆隕石同源!
    在六千多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到了地球上,導致地球發生了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科學家後來確認這顆小行星是來自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在這片狹小的區域裡至少有4000顆差不多質量的小天體,這些小天體會偶然脫離小行星帶闖入地球,我國的地質學家認為12月23日青海玉樹境內的火流星就是來自小行星帶
  • 恐龍為什麼在地球上突然消失?滅絕前它們經歷了什麼?
    這個觀點最早於1980年被阿爾瓦雷茨父子提出,他們認為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5公裡的小行星,以20公裡/秒的速度撞擊了地球,連鎖反應最終導致恐龍滅絕。2007年,美國學者通過計算機的輔助,推測是一顆名叫「巴普提斯蒂娜」的小行星,它誕生於約1.6億年前,運行與火星與木星之間,在6500萬年前,「巴普提斯蒂娜」被另一顆小行星撞碎,一塊大的碎片砸向了地球,造成了恐龍的滅絕。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早有記載
    最可怕的是,撞擊產生的衝擊波將地面砂石之類卷到大氣層中,而且墨西哥巖層還有大量石膏,撞擊熱量使石膏融化產生大量硫,硫和砂石進入大氣層,覆蓋了整個地球,阻擋了陽光的照射,沒有陽光,地球上的植物很快死亡,而且氣溫驟降,地球也變成了又黑又冷的地獄,酸雨不停的下,這樣的&34;持續了30年,於是產生了個惡連結:植物死了,於是食草動物就死了,食草動物死了,食肉動物也就死了,恐龍也就滅絕了。
  • 阿波菲斯 邪惡小行星衝撞地球
    如果有人正好在撞擊區域的100萬平方公裡以內,在撞擊之前他就會看到,天空將變得耀眼無比,就像太陽從天而降,猶如10萬顆廣島原子彈同時引爆,最後這一區域中心的所有生物都會被壓扁,隨後與塵埃一起消失在炙熱的空氣之中。阿波菲斯如果擊中太平洋,將會掀起200米高的巨浪,引發巨大的「星擊海嘯」。阿波菲斯撞擊的衝擊波導致煙塵將陽光完全遮蔽。
  • 不一定是小行星撞擊哦
    不一定是小行星撞擊哦!曾經統治了地球上億年的恐龍突然在6500萬年前神秘消失,他們為什麼會滅絕呢?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嗎?今天咱們就聊聊恐龍到底是怎麼滅絕的。啥是恐龍恐龍(英文名:Dinosaur)是生活在中生代時期的蜥形綱動物,它們大多數體型巨大,也有體型較小的恐龍。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最可怕的是,撞擊產生的衝擊波將地面砂石之類卷到大氣層中,而且墨西哥巖層還有大量石膏,撞擊熱量使石膏融化產生大量硫,硫和砂石進入大氣層,覆蓋了整個地球,阻擋了陽光的照射,沒有陽關,地球上的植物很快死亡,而且氣溫驟降,地球也變成了又黑又冷的地獄,酸雨不停的下,這樣的「人間煉獄」持續了30年,於是產生了個惡連結:植物死了,於是食草動物就死了,食草動物死了,食肉動物也就死了,恐龍也就滅絕了。
  • 6000萬年前,那顆將恐龍滅絕的隕石現在在哪?專家:已化成一片海
    其是一種誕生於2.2億年前,生活在中生代的蜥型綱動物。它們體型龐大,四肢發達,肌肉強健,曾經是稱霸地球的主人。恐龍很有可能滅絕於小行星撞擊地球。 對於恐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還曾遍布地球每一個角落。想要完全滅絕它們,這顆小行星的規模想必相當大。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恐龍滅絕是小行星襲擊地球所致,其大小又頗具規模,那當年這顆小行星到底砸在了地球哪個地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