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動物雜交真的屢見不鮮嗎?有何利弊?

2021-01-08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許多人說:動物界的雜交屢見不鮮。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在自然界中,不同動物的雜交是非常少見的,而且即使親緣關係接近的物種也在規避著雜交,而且從進化的角度看,雜交並不能產生可以繁育後代的全新物種。我們許多人之所以有「動物界雜交屢見不鮮」的主觀認知,是因為在人工幹預下,確實產生了許多的物種。下面我們就先來簡單的說幾種,然後再來分析一下幹預動物雜交的利弊。

騾子

騾子是我們最熟悉的雜交物種了,它是由馬和驢雜交產生的後代,由於馬屬於馬科馬屬馬種,而驢屬於馬科馬屬驢種,因此二者屬於跨種雜交。

當然,騾子也是典型的人工幹預下的雜交種,因為在野生環境下野驢和野馬沒有雜交的記錄,而騾子的產生也是人們為了獲取某些性狀更明顯的物種才培育而成的。由於驢和馬屬於同屬不同種的近親,並且它們有著共同的祖先,所以會有一定的雜交成功機率。騾子的體型介於驢和馬之間,而且還繼承了驢的不挑食、抗病能力強的特點,也同時繼承了馬善於奔跑和負重的特點,因此,在古代騾子成為了主要的運輸工具之一。

不過,騾子並非只有一種,它分為驢騾和馬騾兩種,其中驢騾是公馬和母驢雜交的後代,而馬騾是公驢和母馬雜交的後代,而且由於公驢和母馬的基因更容易結合,所以,馬騾也比驢騾常見很多。

▲驢騾

其次,由於馬騾和驢騾分別是在母馬和母驢的體內生長的,所以,前者與馬更接近,後者與驢更接近。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騾子,它們雖然都有性別的差異,但是由於馬的染色體為64條,而驢的染色體為62條,所以二者在結合時,染色體做減數分裂,形成的後代騾子只有32+31=63條染色體,染色體不成對,所以無法進行減數分裂,故騾子是不具備生育能力的。

▲馬騾

第二種,獅虎獸

如果說騾子是家養動物中最常見的雜交種的話,那麼獅虎獸應該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野生動物雜交種。不過,獅虎獸的產生也是人工幹預下的結果,畢竟獅虎在如今的自然條件下沒有相遇的機會。據記載,第一隻獅虎獸誕生於法國動物園,它的產生是因為園區長期將一對雌雄獅虎關在一起導致的。

獅虎獸的產生給當時的法國動物園帶來巨大的遊客量,之後,印度、韓國、日本等等多個國家的動物園紛紛效仿。但是由於獅子和老虎的分化已經超過了400萬年,所以二者的基因相差甚遠,這就導致了獅虎的結合成功率要遠小於驢馬,即使在人工幹預的情況下,獅虎的成功受孕機率也不過只有1%左右。並且即使在這1%中能夠順利在母體中完成發育且順利長大的獅虎獸不足十萬分之一。這也是為什麼獅虎獸比較引人關注的原因。

與騾子一樣,獅子和老虎雜交的後代也有兩種:獅虎獸和虎獅獸。其中獅虎獸是雄獅和雌虎雜交的後代,而虎獅獸是雄虎與雌獅雜交的後代。同樣的由於雄虎與雌獅的基因結合相對困難,所以我們能夠看到的大都是獅虎獸。

其次,由於老虎和獅子的抑制生長基因是由雄性老虎和雌性獅子控制的,因此雄獅和雌虎雜交的後代獅虎獸不具備抑制生長的基因,所以,它的身體理論上可以無限生長,而這也是獅虎獸比獅子和老虎都要大的主要原因。而虎獅獸由於遺傳了雄虎的抑制生長基因,所以它的體型與獅子和老虎相當,並不會一直生長。

除了體型的差異外,獅虎獸脖子上沒有獅子那樣的鬃毛,而雄性虎獅獸的脖子上卻有鬃毛,不過不如雄獅長和茂盛。

第三種:山綿羊

山綿羊顧名思義就是山羊和綿羊雜交的後代。上面說到的幾種動物都是跨種雜交,而綿羊和山羊就不同了,它們是跨屬雜交。因為,山羊屬於牛科山羊屬下的動物,而綿羊屬於牛科綿羊屬下的動物。由於二者的親緣關係較遠,所以二者雜交產生後代的機率遠小於獅虎和驢馬,而且山羊的染色體為30對,綿羊的染色體為27對,它們即使雜交成功,後代的染色體也只有57條,染色體照樣不能進行減數分裂,所以,山綿羊除了數量極少外,也是不具備繁殖能力的。

關於山綿羊的研究,美國的《Time》雜誌曾經做過報導,報導稱英國劍橋大學動物生理研究所的科學家曾經將綿羊和山羊的胚胎混合後,分別放入了綿羊和山羊的子宮內,最後卻是產出了一個雜交後代,科學家稱之為「卡米洛」。卡米洛的外觀介於綿羊和山羊之間(頭部與山羊相似,身體上的毛髮與綿羊接近),習性趨同於山羊,但是由於它們的染色體存在缺陷,所以卡米洛只有一代,沒有後代的延續。

第四種,鯨豚

鯨豚通常是指鯨目海豚科鯨豚屬下的動物,該屬下的海豚為正常的海豚種類,分為北鯨豚和南鯨豚兩種。不過,我們今天說的鯨豚並不是鯨豚屬下的動物,而是一種由海豚科下的兩個不同屬下的動物雜交產生的後代。目前,「鯨豚」只有三種不同的海豚科成員能夠雜交產生,它們就是海豚科偽虎鯨屬下的偽虎鯨和海豚科寬吻海豚屬下的寬吻海豚以及海豚科灰海豚屬下的灰海豚和寬吻海豚。

同樣的,這三種動物也是跨屬雜交的存在,不過,與上面的綿羊和山羊一樣,它們的雜交全世界範圍內也屈指可數,並且只發生在人工飼養下。當然作為兩種動物雜交的後代,從現有的鯨豚獸的形態看,它也是繼承了父系和母系的許多共同特點。雖然有些學家堅持認為野生環境下也有「鯨豚獸」的存在,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過野生個體。

雜交的動物的利與弊?

從上面幾種雜交的動物看,雖然它們的出現賺足了眼球,但是對於動物本身,這種雜交本身就是人工幹預下的「不倫之戀」,而且它們雜交的後代都不具備繁殖能力,這是一大弊端。

其次,任何動物的生育都有一個黃金年齡,再加上妊娠期和哺乳期,一種動物想要繁育一代,至少也得1-2年的時間,此時,如果將它們的繁殖機會變成雜交,也就意味著它們的真正後代會減少。這是弊端二。

最後物種形成了生殖隔離本來就是為了確保物種的獨立性和基因的獨特性,強制的讓一些動物進行雜交,就等於人為地改寫了它們的基因。這可是動物在自然環境下努力去規避的繁殖方式,比如非洲大草原上的普通斑馬和細紋斑馬,雖然它們有時候族群會混在一起覓食,但是根據動物學家的觀察發現,它們是不會發生雜交行為的。也就是說即使形態和習性都非常接近的兩個親緣物種,它們也在努力的阻止跨種雜交的發生。

當然,讓動物雜交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的,比如騾子的產生確實為缺少交通工具和負重工具時期的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且騾子具有驢和馬的雙重優點,是驢和馬單獨任何一種所無法代替的。

但是,綜合來說,人為幹預的讓不同的動物雜交是弊大於利的,畢竟拯救一種動物,我們也不可能採取一種破壞動物基因的方式來拯救,而且雜交的後代大都不孕不育,即便有成功懷孕的,也是個例,很難推廣開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讓動物雜交對於人確實是有利益的,但對於動物本身,顯然是不合理的。(下圖為雄性花豹與雌性獅子雜交的後代豹獅獸,它照樣無法繁殖,那麼,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總結

動物的雜交本就是人為幹預下的產物,對於人來說有一定的利益性,但對於動物本身卻只有弊。其次,看到網上許多人把斑驢作為一種雜交種進行大肆的渲染,所以我們要闢一下謠,斑驢並不是斑馬和驢的雜交種,而是平原斑馬的一個已滅絕的亞種,它身上沒有驢的任何基因存在。

相關焦點

  • 自然界中為何會出現雜交物種,雜交物種有何進化劣勢?
    但是也有例外的,比如騾子就是馬和驢子交配後生下來的,騾子既有馬兒的靈活奔跑能力,又有驢子的負重抵抗能力,但是騾子卻不能產生後代,因為騾子的細胞的染色體數量為奇數,不能通過減數分裂產生正常的生殖細胞。這就相當於騾子的爹媽不是騾子而是馬和驢。騾子的出現是人為養殖控制的結果,而自然界中也有一些不同物種之間相互交配的現象。
  • 美國加州出現鷹類雜交,引起科學家注意,動物雜交越來越普遍了?
    在生物學上,雜交指的是兩種擁有不同形狀的生物進行交配然後產生後代,或者是兩種不同類的生物進行交配產生雜交後代。而人類對雜交行為的研究應該是從「遺傳學之父」孟德爾開始的,他利用不同性狀的豌豆進行雜交實驗,其目的是研究遺傳學中的規律,最後成功將豌豆的多種優良性狀聚集在一個個體上。但實際上,雜交很早就在自然界中出現了,而且自然界裡的雜交完全不需要人類的幹涉,屬於一種自發性行為。
  • 讓動物雜交有何好處?答案出乎預料
    讓動物雜交有何好處?答案出乎預料大自然界是存在生殖隔離的,老虎和獅子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不會孕育後代的,同樣人類和自然界內的其他物種也不可能產生後代。然而不知道從何時起,隨著人類文明科技的大幅度前進,人類已經開始自然而然地幹預自然界內不同物種之間的交配了。似乎人類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這一做法嚴重的影響到了自然界的生態法則。
  • 雜交動物有什麼劣勢,為何自然界會出現雜交動物?
    不同物種是無法生育後代的,這種情況叫做生殖隔離,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但是我們人類有著強大的創造力,打破了這個規矩,於是雜交動物就出現了。最常見的雜交動物就是騾子,它是馬和驢生育的後代。騾子是少數具有明顯優勢的雜交動物,體型比馬大,身體素質強壽命長,更不像馬那樣嬌生慣養,它對飼料沒什麼特殊要求。除了騾子以外,還有獅虎獸和虎獅獸這些出名的雜交動物。這兩種動物目前還沒有在野外發現,因為獅子和老虎不會在同一片區域活動,強大的領地意識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所以只有在人工飼養的動物園中,我們才能看見獅虎獸和虎獅獸。
  • 自然界中你不知道的雜交品種,圖1農村都有養,圖5很少見
    農民對雜交這件事應該是很熟悉的,因為農村雜交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雜交的水稻,雜交的水果,這些在農村都可以見到,但是除了植物,動物也是可以雜交的,只不過農村雜交的動物不多,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雜交產生的動物,第一種幾乎每個農民家裡都會有哦。
  • 盤點神奇的雜交動物,各個長相奇特,別質疑,它們真的存在
    自然界中存在著很多奇奇怪怪的動物,很多動物看起來和我們所熟知的動物,在樣貌上有著很大的差別,就好像是兩種不同物種雜交出來的動物一樣,其實這種神奇的雜交動物在自然界中真有,各個長相奇特,別質疑他們是真的存在的。
  • 人猿雜交引發爭議!你如何看待人類給動物雜交?
    所以站在不同的角度來講,人類給動物雜交是具有不同的性質,但是歸根結底來說,人類給動物雜交都是違背了自然規律,是不符合正常生物發展的。並且大多數都是人類給動物進行的強制性雜交,所以帶來了一些意外的情況,同時就算是強制雜交產生了後代,也是帶來了一定的雜交風險,我們就簡單來說明下情況。你如何看待人類給動物雜交?
  • 自然界中稀奇的雜交物種:圖3在中國農村很常見,起源於春秋戰國
    灰北極熊,是北極熊和灰熊的雜交動物,無論是在人為幹擾的情況下抑或是自然環境,均可能出現雜交的灰北極熊。據說,這是因為灰熊和北極熊之間的親緣關係較近,生殖隔離不完善所以才讓它們有機可乘。豹獅獸,可以說是自然界中最珍貴的一類雜交動物,顧名思義豹獅獸是雄豹和雌獅結合而誕生出的結晶,這種雜交動物野外繁殖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僅在人為幹擾的條件下才可能誕生,據悉,世界上第一頭豹獅獸誕生在1910年印度的一家動物園中。騾,這類雜交動物如今在我國農村一帶可以說是很常見了,而實際上騾又分為兩種,一種為驢騾,另一隻為馬騾。
  • 自然界最小的貓科動物:天性害羞,家貓與其雜交導致它們面臨滅絕
    自然界最小的貓科動物:天性害羞,家貓與其雜交導致它們面臨滅絕在南非的草原上遊玩的人,走累了經常會來到一棵樹下或蟻丘上休息。他們往往會無意間驚醒在附近休息的一位非常害羞的貓科小主人,把它們嚇得奪路而逃。這個天性害羞的貓科小主人一身豹斑,人們有時會把它當成小豹子,其實,它就是和鏽斑豹貓並列為自然界最小貓科動物的黑足貓。黑足貓的平均體重大約只有1.6千克,長相和家貓很像,但比大多數家貓都要小。它們全身密布黑色斑紋,爪子上長有黑色的長毛,這樣可以避免它們在滾燙的沙地行走時燙傷。和大多數貓科動物不同,黑足貓的足底是黑色的,所以它們才被稱為黑足貓。
  • 動物的一夫一妻制有何利弊?看似忠貞的愛情,其實有更多的秘密
    那些看似」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只是形式上的一種偽裝,真正能做到「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其實很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們不妨就從動物界中「一夫一妻「制的利弊來解讀一下。大多數的動物都是有性生殖。這種方式要求動物們必須找到另一半之後才能繁衍後代。而後代的繁衍並不意味著發情期交配一下,就能解決問題。
  • 哪些動物是一夫一妻制,有何利弊?我們認為的忠貞愛情並不是那樣
    上世紀60年代,著名鳥類學家戴維·拉克在調查了9700種鳥類後發現,有將近90%的鳥類都是」一夫一妻「制的。但這種「一夫一妻「制卻與忠貞的愛情不一定能掛上鉤。那些看似」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只是形式上的一種偽裝,真正能做到「一夫一妻」制的動物其實很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們不妨就從動物界中「一夫一妻「制的利弊來解讀一下。
  • 「狼狽為奸」中的狽是什麼動物?自然界中有原型嗎?
    在這個成語中有兩種動物狼和狽,其中,狼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種食肉動物,但是狽我們就非常的陌生了,而且在所有的動物中,也沒有一種叫「狽」的動物。那麼狽到底是一種什麼生物呢?我們來看一下自然界中有沒有符合「狽」形象的一種動物。什麼是狽?
  • 線上補課與線下補課,兩者有何利弊?學霸怎麼說?
    「成績很差,想要通過補課來提高成績,但是現在有兩種選擇擺在了我的面前:要麼線上補課,要麼線下補課,兩者的優點和弱點各是什麼?」一位同學問我。那麼,線上補課和線下補課各有何利弊?一起看看學霸怎麼說。學霸A:我覺得線下補課要好一些。
  • 在自然界中,大象有害怕的動物嗎?是什麼動物?
    在近10年來,大象正以每年約20000頭的數量被偷獵者獵殺,這也就意味著每小時至少有2頭大象死於人類的槍下,因此,大象最怕的就是人類的貪婪。那麼,在自然界中,作為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大象害怕什麼動物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地震之前自然界有沒有預兆?某些動物的行為反常,這是真的嗎?
    地震之前自然界有沒有預兆?某些動物的行為反常,這是真的嗎?地震之前的預兆是有科學依據的,這個叫做地震前兆。地震前兆是指地震發生之前,地下巖體在地應力的作用下,逐漸發生能量釋放,由此帶來的就是各種潛在的物理現象或者動物異常。
  • 人猿雜交出後代,有可能嗎?前蘇聯的人猿雜交實驗
    所以生殖隔離對於我們自身種群有著很強的保護性,保護了我們的基因穩定性,讓人類可以更穩定的發展和進化,任何跨物種的雜交事業都有非常大的風險。人類與猿猴、黑猩猩的關係十分密切,尤其是人類和黑猩猩共享98.9%的DNA,這是否意味著人類和猿猴或者黑猩猩可以雜交出後代呢?人類和黑猩猩大約在600~800萬年前就進行了分化,那個時候人類和黑猩猩開始分別進化,成為了兩個不同的物種。
  • 這3大「恐怖生物」,並非是來自於自然界,或是雜交實驗所致?
    雖然都生活在地球之上,但是因為生存環境的不同,各個物種都有自己的生存習慣和外觀性狀。換句話說,自然界中有很多長相奇葩的物種,例如下邊這個貨,被稱為長耳跳鼠,看上去還是萌嗒嗒的,除此之外還有海洋中的深海琵琶魚,頭頂長著發光器就像是一個小燈籠一樣。當然這也是我們能理解的,深海中幾乎無光,這個小發光器可以吸引獵物前來。
  • 世界上真的有動物能夠「永生」嗎?科學研究表明,真的有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想來大家都知道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的時間了,人類並不是地球唯一生物,這個世界上光是已知的動物就超過了150萬種,世界上還存在著我們人類還探索不到的生物,或許在深海某處,又或者是在叢林深處。
  • 真實存在的三種雜交動物,第一種很常見,第三種卻讓人感到憤怒
    自然界存在著很多的生物,而人類通過漫長的進化,如今已經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只要是能通過工具,基本上絕大多數動物都不是人類的對手,所以人類其實對於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已經產生了一種掌控的心態。 真實存在的三種雜交動物,第一種很常見,第三種卻讓人感到憤怒。這裡面有些動物,其實就是人為造成的,當然也有一些是自然形成的,第一種動物其實我們都很熟悉,就是騾子,我們都知道,騾子是沒有生育能力的。
  • 真實存在的四種雜交動物,一種全身無毛,一種能無限制生長!
    對於人類來說,大自然無疑是非常神秘的,在大自然中生活著許許多多的動物,每種動物都各不相同,其中還有一些長相奇特的動物,有的是自己進化而來,有的是因為人為的幹預才有的新物種,今天要說的世界上幾種奇特的雜交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