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香港,這些熟悉的老字號也撐不住了

2021-01-15 騰訊網

說到香港的老字號,很多人都能隨口說上幾個,尤其是知名的美食,但近期香港疫情二次爆發的情況下,很多老子號都撐不住了……

前兩天,香港「澳洲牛奶公司」貼出告示,宣布因疫情嚴峻,從3月26日起,暫停營業22天,直至4月16日。

沒錯,就是那家門口常常大排長龍、以服務態度差而聞名全港的冰室。

想不到吧,疫情之下,連「澳牛」這種每日營業額高達10萬港幣的知名老店都捱不住了。

也許是這些年賺得夠多,「澳牛」至少還能在負擔高額租金的同時停下來休息一陣,而更多的店鋪,根本沒有「暫停營業」的資本,只能宣告結業。

其中,還包括在香港屹立幾十年、連非典都扛住的老字號......

「 銅鑼灣地標老店 」

時間:40年

如果你喜歡去銅鑼灣,蛇王二這家店即使沒吃過也經常見到:

(圖源:香港01)

銅鑼灣經常上榜米其林的著名美食店,在疫情下損失慘重,月底停止營業。

這家小店靠賣蛇羹起家,已在銅鑼灣屹立40年,連續6年上榜米其林,成為銅鑼灣的地標餐廳之一。

他家的蛇羹,以雞、瘦肉、火腿為湯底,再加上足料的蛇肉絲、冬菇絲、薑絲等,在冬天來上一碗,絕對又滋補又暖身。

據店長羅先生透露,以往每年冬天,顧客多到完全無休,「等位是常態,如果凍起來要排到街尾。」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老字號,也抵不過疫情的衝擊。

他直言,這次疫情比當年非典還嚴峻,「現在無人夠膽出街食飯。」店鋪月租金近30萬,人工指出每月30多萬,兩者加起來要70多萬,現在每月虧損超過20多萬

長痛不如短痛,正好4月底租約到期,羅店長決定關門大吉。先休息半年,後面再看

影視熱門取景地 「 珍寶海鮮坊,太白海鮮坊 」

時間:40多年

「受目前情況影響,珍寶王國於3月3日起暫停營業,直至另行通知。」

港島曾經的夜明珠,南岸的第一道霓虹,到停業前,連船隻維修費都快付不起。

此前,沒有人能想到珍寶海鮮舫會倒下。

位於香港島西南深灣的海上食肆,見證了香港開埠以來的最輝煌。

海鮮坊是香港著名的景點,它位於海中,以中國皇宮特色裝修,所以是外國遊客必到之地。不僅如此也是很多經典港片的取景地

周星馳的《食神》相信大多數人都看過,電影片尾高潮處的食神大賽鍾,周星馳划船前往海鮮坊參加比賽,中途嫌船慢,施展輕功直飛船上,取景點就是海鮮坊。

《無間道2》「勞工體育會」於海鮮舫舉辦回歸宴,參加宴會的三合會龍頭倪永孝,被懷疑與1995年多宗謀殺案有關,遭西九龍警署督察黃志誠拘捕。也是在海鮮坊取景

1995年《哥斯拉之世紀必殺陣》,當哥斯拉在香港登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海鮮坊。

這樣一家獨一無二的餐廳,受疫情影響,已經於3月初停止營業,解僱所有員工。

蘭桂坊 「 照妖鏡 」

時間:22年

自從香港出現了60多宗與蘭桂坊有關的確診個案後,曾經的「不夜城」只剩下冷冷清清:

而在蘭桂坊屹立22年的翠華,也在同一時間宣布結業了。

這家翠花具有代表性,一來是因為開業時間長,22年;

二來,它是一家樓高三層的旗艦店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它開在蘭桂坊。

經常去蘭桂坊浪浪浪的應該知道,很多人在昏暗的酒吧喝完酒後,都會跟朋友結伴到燈火通明的翠華吃夜宵。

就連大熱電影《春嬌與志明》都提到,「落老蘭一定要去埋翠華。」

所以,這家翠華在坊間一直有「照妖鏡」的稱號。

如今,疫情殺到,餐飲界首當其衝,「照妖鏡」也無能倖免。

隨著自由行遊客不再,中環白領紛紛開啟home office,蘭桂坊接連出現確診案例,翠華的生意額暴跌三分之二。

即使只開放地面一層,都坐不滿食客。

要知道,在疫情開始前,「以前這個時間連樓上都坐滿人。」

最終,這家22年的「照妖鏡」選擇在3月22日結束營業,當天還有不少早已把它當成食堂的老顧客無懼疫情,專程前來捧場。

「 全港手藝最好的上海理髮店 」

時間:37年

受疫情衝擊的當然不止餐飲業,最近,北角一家上海理髮店也宣告結業。

這家店的名字叫「僑冠男女理髮公司」,從1983年開業至今已37年,在北角一帶可以說是盡人皆知。

(圖源:網絡)

可能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北角是福建人聚集地,但在上世紀50至60年代,北角可是有「小上海」之稱,滿街都是上海舞廳,夜夜歌舞昇平,好不熱鬧。

上海理髮店也在那個時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上海理髮店,顧名思義就是採用老上海手藝的理髮店。跟現在年輕人愛去的理髮沙龍不同,上海理髮店使用剃刀為顧客理髮,除了理髮,還有剃面服務,相當復古了。

(圖源:明報)

不過自從外國沙龍進入香港,上海理髮店也就式微了,北角的上海理髮店接連結業,這家「僑冠」可以說是碩果僅存。

「僑冠」店主高先生,在上海出生,後來隨家人來港定居,17歲的時候就已經幫郭得勝(香港地產四大家族之一)、周亦清(其士集團創辦人)剪頭髮。

他表示,「(在上海理髮店中)我們認第二,無人敢認No.1。」

(圖源:明報)

只是沒想到,這次卻倒在了新冠肺炎之下......

據高店主透露,疫情開始後生意大跌三分之二,過去每天差不多有近80人光顧,但這段時間,最高峰的一天也才30人。

這點收入,除了要付員工薪水,還要付每月7萬的高昂租金,導致近兩個月的虧損高達10萬港幣。

(圖源:東網)

「我蝕唔起呀。」無奈之下,只能選擇結束營業。

這消息一出後,很多老顧客紛紛趕來「送行」,還帶上了相機、畫冊,記錄這間老店的最後時光。

一位姓吳的先生大老遠從新界趕到北角,只為「剪最後一次發」,他認為上海理髮店的師傅手藝好;

(圖源:東網)

一位在這裡剪了幾十年頭髮的黎先生對結業感到唏噓,他回憶起這家店全盛時期的狀況,「經常大排長龍」、「有時人多到要叫你轉頭返來」

還有一位同樣居住在新界的女士,不僅趕來理髮,還專門為店主準備了一個紅包。(不過被店主拒絕)

(圖源:東網)

或許,疫情打垮的不是一間老店,而是一群香港僅存不多的老手藝人。

「 最後一根稻草 」

時間:超過40年

2020年3月18日,香港各大媒體的首頁突然飄出這樣一條新聞:大眾書局全線結業。

(圖源:香港01)

眾所周知,儘管早就進入了電子時代,但許多人依然保持著紙質閱讀的習慣。

而在香港,除了臺灣的誠品書店,被中聯辦全資擁有的商務印書館、三聯書局和中華書局以外,就只剩大眾書局這一家大型連鎖書店。

(圖源:香港01)

大眾書局來自新加坡,在香港服務超過40年,結業前共有16間分店,遍布全港。

然而香港零售業不景氣,零售書店更是慘上加慘,這次疫情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圖源:香港01)

早在3月10日,大眾書局黃埔花園分店被其業主告上法庭,稱分店欠租47萬港幣,要求交還鋪位。

而這事兒剛爆出一周,大眾書局就宣布16間分店全線結業,旗下員工將根據香港勞工法例遣散。

(圖源:大眾書局官網)

大眾書局的結業,可能對於一般人沒什麼影響,但對那些愛書之人而言,又少了一個棲息地。

-

還有些老店,雖然尚存,但隨時都有關門的風險。老店都如此,其他店呢?

往下翻,去評論吧,舞臺交給你們。

熱門閱讀

相關焦點

  • 見證歷史:香港疫情下那些結業歇業的老字號
    黑暴傷筋動骨,疫情雪上加霜,香港不少餐廳受到影響,生意大幅減少,加上政府早前對食肆實施防疫措施,包括食肆每張桌不能多於4人、桌與桌之間須有1.5米距離等,令飲食業的狀況更加經營困難。不少民眾熟悉的老字號食肆,包括珍寶海鮮舫水上餐廳、陸羽茶室、蓮香樓、蛇王二、蘭桂坊翠華、許留山等等,均陸續宣布暫停晚市、暫停營業,甚至直關門大吉。近百年歷史的中環陸羽茶室於4月1日起暫停營業。樓高三層的陸羽茶室在中環屹立87年,陸羽茶室還供應不同的「飲茶」傳統點心,其美食更吸引一眾旅客慕名而來。已經關閉的中環陸羽茶室貼出告示。中環蓮香樓貼出暫停晚市供應。
  • 香港經濟再受打擊 百年老字號集中關閉!
    最慘的當屬餐飲業 你一定想不到,香港已有上百家食肆 悄無聲息地在疫情下消失了 其中還包括在香港屹立幾十年 捱過了金融風暴、連非典都抗住了的老字號......
  • 香港老字號:傳承與創新並進 留住香港記憶
    新華社香港1月14日電(周雪婷 李雯迪)走過許多城市後再回到香港,很多人不得不感嘆這是一座有著自己獨特「味道」的城市。茶餐廳、涼茶鋪、糖水店……這些深藏在香港小巷深處的老字號店鋪不僅讓很多老食客吃到記憶裡的味道,也讓新食客感嘆名不虛傳。這背後離不開香港老字號店鋪經營者一代代的傳承。 最近,一則「百年老店蓮香樓或清拆重建」的消息勾起不少香港食客的不舍之情。
  • 來香港不體驗早茶?遺憾!正宗點心就在這些老字號
    在香港這個地方,早茶就算是這個城市的特色之一了。大家早就已經把吃早茶這個行為納入了日常生活中。在形形色色的茶樓裡,我們能夠感受的最原始的當地人的生活狀態。不過,要體驗早茶,還是要去老字號嘗試,在這裡,才能看到最經典的港味。
  • 香港的「老字號」美食店,其中有幾家是香港明星「經常」去的店
    很多人在旅遊的時候都會把香港當做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地點,做好大量的攻略,就等著去香港的那一天。香港有很多的老字號美食,有很多都是米其林推薦的!因為當時的歷史原因,有很多的香港人都是潮汕人!所以他們的美食都是正宗的潮汕美食!而且他們對於傳承是比較看重的!很多的香港美食店都是歷史悠久,由老傳到少,幾代人共同經營一家店,所以傳承下來的都是老味道!
  • 在廣州開了超30年的老字號風味館,因疫情影響要結業了?
    由於疫情的影響廣州不少餐飲業都紛紛結業關門而在近日,有住越秀南的街坊發現開了三十多年的老字號風味館鐵閘緊閉門上還貼出了「旺鋪招租」的廣告萌萌噠上大眾點評看了下上面也顯示「暫停營業」還紛紛發起了一波回憶殺不過有忠實的風味館粉絲爆料這個「結業信息」原來是烏龍據了解,風味館只是在疫情期間沒開門而門口招租廣告是一些地產中介貼上去的有網友致電風味館後
  • 200多塊的高逼格香港老字號手信!買起來!
    請認準「太和洞藥廠」,這才是香港正宗老字號的製藥品牌。   香港太和洞藥廠自1909年創辦以來,憑藉祖傳中藥專方和純中藥獨門炮製工藝,從一間民間藥行迅速發展成香港家喻戶曉的中藥品牌。一直以來。都是香港人居家養生的必備良藥。
  • 香港老字號煥發新活力
    6月8日,香港元朗榮華攜多款中式糕點登陸深圳大中華喜來登酒店,召開主題為「寄情陪伴真味道」品牌發布會暨全國經銷商答謝晚宴。元朗榮華品牌代言人王祖藍、美食專家、深圳及香港多家電視臺烹飪節目主持人肥媽,影視歌三棲藝人阮兆祥,美食家梁文韜等香港大咖強勢助陣,引得現場掌聲雷雷,笑聲一片,氣氛相當熱鬧。除了精彩的演繹節目,此次活動吸引諸多網友、粉絲的參與,烘焙糕點互動環節更是亮點頻頻。
  • 面對面丨專訪香港「撐警」茶餐廳老闆娘:「生意好壞不重要 香港好...
    這家店內有大量支持香港警察元素的咖啡茶座,是香港銀龍咖啡茶座第一家內地分店。與深圳南山一水之隔,位於香港觀塘區鯉魚門的香港銀龍咖啡茶座是一家以經營奶茶、水果布丁為特色的港式茶餐廳,因為老闆娘李凱瑚的「撐警」行為,引發眾多關注。冒雨參加撐警活動:「我想讓警察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2019年,作為茶餐廳的經營者,李凱瑚目睹了發生在街頭的騷亂和警察的艱難。
  • 這三家可能是香港最有代表性的老字號食店了
    那這次,我們發掘了來自香港的三家超老字號食店,吃貨們趕緊跟上,開車了! 的確,水母君在這裡能見到保留香港傳統飲茶文化風俗的場所。 海安咖啡室位於上環幹諾道,自1952年(比水母君都大了好幾百個月)開業以來,已經走過了逾六十載風雨,堪稱香港最古老的冰室。這間年過花甲的冰室,承載了不少香港人的回憶。
  • 香港「撐警」茶餐廳深圳開分店 老闆娘:同胞給我勇氣
    因「撐警」走紅網絡的香港「一人茶餐廳」老闆娘李凱瑚,近期在深圳開了第一家分店。李凱瑚向記者坦言,此前對於開分店「想都不敢想」,「是來自五湖四海同胞的愛,給了我勇氣」。今年52歲的李凱瑚,在香港鯉魚門經營一家有超50年歷史的「銀龍咖啡茶座」,因店內都由李凱瑚一人打理,也被戲稱為「一人茶餐廳」。
  • 帶動貓超香港銷量增三成 內地老字號售港為天貓雙11探路
    中國青年網杭州10月17日電 (記者 王成寶) 愈發國際化的天貓,讓此前「長在深閨」的老字號品牌們走上全球化的道路。14日至17日,天貓超市香港站推出內地「天字號計劃」品牌售港活動,為香港消費者精選了近百款來自京滬蘇浙粵等地的老字號商品,拉動天貓超市香港銷售比活動前猛增30%以上。
  • 疫情成最後一根稻草,哪類民營醫療機構快撐不住了?
    點擊查看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民營醫療機構目前仍未開門營業。疫情其實也是一面「放大鏡」,企業發展中的問題也在疫情期間得到凸顯,甚至引發部分企業的生存危機。近日,有業內人士公開表示,「大批民營醫療機構撐不住了」。
  • 香港老字號美食清單來啦,快收進口袋裡
    最近,小編推出的澳門平價老字號美食清單火了!粉絲們都問「什麼時候出香港篇」?登登登登……香港老字號美食清單來啦~01.榮記粉面榮記的湯底十分有名,口感綿密,很多香港本地人都會去幫襯。看著滿屏的菜,真的無從下手。三拼40元,四拼46元。
  • 香港百年老字號美食——「尋糧」,落戶中山公園龍之夢了!
    香港百年老字號美食——「尋糧」,落戶中山公園龍之夢了!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中山公園龍之夢迎來了香港的百年老字號餐飲店
  • 「惠陽老字號」評選結果出爐!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品牌
    「惠陽老字號」評選結果出爐!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品牌 2020-09-16 15:0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受暴亂及疫情雙重打擊 香港36年老店將停業
    【解說】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包括大眾書局、蛇王二、翠華餐廳等在內的多間零售業企業分別宣布結業、即將結業或關閉多間門店。  【解說】香港銅鑼灣米其林餐廳「蛇王二」將於4月底結業。店長羅長熙表示,店鋪生意過去一年受到暴力事件和疫情雙重影響,已無法再持續。
  • 尋找香港66年老字號中式糕點的真味道
    尋找香港66年老字號中式糕點的真味道      每天早晨是被糕餅的香氣喚醒的,帶著幸福的味道......
  • 疫情下的香港少數族裔:就業困難 冀學好中文融入大灣區
    【解說】在黑暴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打擊下,香港經濟加速下行,失業率更創下十年新高。作為香港少數族裔的南亞人,生計方面面臨重大挑戰。  【解說】據特區政府最新數據,截至2019年10月,撇除外籍家庭傭工,香港約有26.3萬少數族裔人士,佔全港人口約3.8%,他們之中南亞裔人士約8萬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及尼泊爾裔。
  • 疫情下的香港創科招聘:人才需求不跌反升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香港創科招聘:人才需求不跌反升中新社香港4月3日電 (記者 曾平)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香港數碼港一年一度的招聘博覽於4月3日至4日首次採用虛擬互動形式進行。數碼港稱,參與今年招聘博覽的展商數量逆市打破往年紀錄,反映創科行業在嚴峻經濟環境下,對人才的需求不跌反升。香港數碼港自2015年起每年舉辦招聘博覽,雖然今年遭遇新冠疫情,但參加招聘博覽的企業打破往年紀錄,共有逾130間大型及初創企業參展,提供逾700個職位。參展企業的業務涵蓋虛擬銀行、虛擬保險、人工智慧、區塊鏈、教育科技、電子商貿、醫療保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