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國企改革再加速:14家專業化公司已完成混改

2020-12-05 證券之星

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糧油控股10月23日公告稱,將以85.79億港元向中糧集團全資子公司中糧生化投資有限公司出售旗下生物燃料及生化業務。同時,A股上市公司中糧生化公告「擬籌劃重大事項」,自10月24日開市起停牌,「將在停牌後10個交易日內披露相關事項並復牌,或者轉入重大資產重組事宜」。中糧集團國企改革正快速推進。

燃料乙醇業務整合

中國糧油控股公告顯示,將把旗下的COFCO Biofuel(中糧生物燃料)和COFCO Biochemical(中糧生物化學)以總代價85.79億港元的價格出售給中糧生化投資有限公司,其中33.6億港元為轉讓其對目標公司的債權。中國糧油控股稱,上述業務的運營模式與公司其他業務有明顯區別,剝離後可以集中資源,聚焦發展糧油食品及品牌消費品業務。

交易對方為中糧生化投資有限公司,雖然交易方案未披露中糧生化投資與中糧生化之間的股權關係。但根據中糧集團此前的規劃,相應資產或將注入中糧生化。

中糧集團旗下的玉米深加工具備澱粉總產能約為200萬噸、澱粉糖100萬噸、賴氨酸10萬噸、檸檬酸20萬噸、燃料乙醇120萬噸。2016年,中糧集團玉米深加工業務資產總規模達到180億,年營業收入超過178億元。目前,中糧集團主要的玉米深加工資產分別歸屬在安徽中糧生化和中國糧油控股兩家上市公司。中國糧油控股和中糧生化各自擁有約60萬噸/年左右的燃料乙醇產能,合計市場份額超過40%。按照中糧集團專業化的規劃,中糧生化將成為集團玉米深加工的資產整合平臺。

中糧生化2016年能源產品合計銷售63.67萬噸。民生證券指出,未來燃料乙醇需求旺盛,公司作為全國8家指定生產商之一,擴產預期強烈,在油價回升的大背景下,公司燃料乙醇業務有望量價齊升。

天風證券分析指出,若中國糧油控股相應業務注入中糧生化,將增強公司在燃料乙醇產業的地位,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在國家大力扶持燃料乙醇發展的背景下,中糧生化作為央企平臺,公司燃料乙醇主業有望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中糧改革動作頻繁

中糧集團作為第一批改革試點的六家央企之一,改革一直在快速推進。在此次燃料乙醇業務進行集團內整合之前,中糧集團已經對旗下酒業資產進行了梳理整合。

10月16日晚,中糧集團旗下港股上市公司中國食品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控股股東中國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其持有的全部酒類業務及其他非飲料業務,交易完成後,中國食品將成為中糧集團唯一的專業化飲料業務平臺。

另一方面,中糧酒業作為中糧集團18個專業化公司平臺之一,其責權利、產供銷一體化商業模式已完成設計,進入施工和推進階段。中糧官網上顯示,中糧酒業的資產主要分為長城葡萄酒、酒鬼酒、黃酒以及中糧名莊薈等。

分析人士認為,中糧集團的改革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業務整合,構建「小總部、大產業」體系,以核心產品為主線推進整合組建了18個專業化公司;二是混改。中糧集團年初規劃提出,2017年內將力爭推進中糧飼料、中糧酒業、中國茶葉三家專業化公司「混改」,到2018年底,爭取18家專業化公司全部「混改」。如今,中糧集團已有中糧置地、中糧包裝、中糧工科、中糧肉食、中國茶葉、中糧資本等14家專業化公司完成「混改」。

相關焦點

  • 中糧集團總裁於旭波:力推2.0版國企改革方案,目標是整體上市
    兩年來,中糧集團不斷向主業回歸,聚焦主業發展,中糧真正姓「糧」了,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和宏觀控調的作用更加突出了。把改革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堅定不移實現既定目標。兩年來,中糧集團改了很多過去想改而沒有改或改不了的問題,做了過去想做而沒有做或做不成的大事,中糧方案成為國企改革標杆。
  • 中糧掌門人首度詳解2.0版國企混改:2020年前分板塊整體上市
    今日混改局面的基礎,在於中糧集團內部改革思路的敲定與明晰。2017年11月初,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趙雙連透露,集團內部在支持下屬企業引入外部投資者、探索員工持股等基礎上,確立了「產業先導、混改推進、整體上市」三大戰略目標。趙雙連將中糧正在推進的混改描述為「2.0 模式的國企混改」,他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高度市場化的中糧集團,對於混改的態度是堅定的。
  • 營收4700億的大型壟斷國企中糧集團負債3861億,淨利潤僅66億元...
    此前中糧集團「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7500億元,總資產6000億元,利潤總額150億元,並決定以核心產品為主線加快整合,著手推進專業化公司深度整合進程。改革期間,中糧集團圍繞著糧、油、糖、棉四大核心主業,把分散於不同上市公司和企業的資源資產,重組、整合進入18家專業化公司,截至目前,已有14家專業化公司完成混改或實現股權多元化。
  • 【深化國企改革系列報導之九】中糧集團:以改革實現自我重塑,全力...
    中糧集團按照中央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要求,通過分離資本運作與資產經營,探索構建定位清晰且職責明確的「集團總部資本層-專業化公司資產層-生產單位執行層」三級架構,努力實現政企分開、投資和經營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
  • 中糧集團:國企改革的「真刀真槍」與 「真金白銀」
    疊加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的影響,國企改革攻堅任務更重、形勢更為複雜。要成功啃下「硬骨頭」,尤其需要一身「硬功夫」。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糧央企,中糧集團近年來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聚焦「企業治理」和「激勵約束」兩大難點問題,展開了一系列改革創新,練就了一身「硬功夫」。去年,中糧集團創造了營收4924億、利潤總額126億的成績,突顯出國企改革尖兵的本色。
  • 中糧集團:打造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樣本
    2014年7月15日,中糧集團成為首批兩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之一。根據中糧集團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方案,圍繞做強做優做大,推動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在企業戰略定位、體制機制創新、專業化公司發展、職業經理人制度、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等關鍵環節深入改革。
  • 國企混改助力 濰柴動力改革能否兌現?
    摘要 在這場熱鬧的國企混改浪潮中,山東地方國企委旗下的公司濰柴重機、濰柴動力引起市場各界的關注。   2017,國企混改備受關注。國企混改不止是給中國聯通(00762)這樣的央企改變的機會,於地方國企,無疑也是利好。在這場熱鬧的國企混改浪潮中,山東地方國企委旗下的公司濰柴重機、濰柴動力(02338)引起市場各界的關注。
  • 上海國企改革3年路線圖劃重點:混改、科創板、激勵機制
    2022年,上海要基本實現市場競爭類、金融服務類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近期,上海研究制定了《上海市貫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為下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明確了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上海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董勤在7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說。
  • 混改、科創板、激勵機制 上海國企都有了三年改革新方案
    2022年,上海要基本實現市場競爭類、金融服務類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近期,上海研究制定了《上海市貫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為下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明確了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上海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董勤在2021年1月7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說。
  • 707億國企混改基金裡的地產魅影 帶頭大哥中國誠通有何來頭?
    來源:新浪樂居原標題:707億國企混改基金裡的地產魅影 | 進深國企混改基金董事長李洪鳳樂居財經 林振興 發自上海這三個月來,與企業高層會晤已成為56歲李洪鳳的工作常態。他在中國誠通的總部接待了一眾掌門人,包括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國華以及普洛斯聯合創始人、執行長梅志明等人。
  • 徐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打贏混改「淮海戰役」 劍指「珠峰...
    當年9月22日,徐工有限混改工作經過兩年多的醞釀、推動後「靴子落地」,與10餘家戰略投資者籤約,完成了210餘億元的引資工作。自此,公司由100%純國有的老國企,轉變成了一個嶄新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混改工作曾被徐工有限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稱為「是一場關乎生死的改革,也是我要攻堅的一場『淮海戰役』」。目前,這項工作進展如何?混改落地是否意味著已經打贏了這場「淮海戰役」?
  • 突破「藩籬」──建諮集團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紀實
    十一師建諮集團黨委牢牢把握兵團國資國企改革契機,以壯士斷腕的氣魄,向積存已久的頑瘴痼疾開刀,在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堅決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回歸企業的本質屬性。「對集團2007年開始託管的兵團四運司家屬區、兵團二建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加速推進,目前供水和物業設施改造已完成,計劃在今年6月底完成整體移交工作,到那時企業將徹底擺脫辦社會負擔。」  截至目前,全集團55家企業被分類處置24家,其中關閉破產13家、轉讓退出8家、停業3家,完成分流安置人數1226人,無一人待業、無一人下崗、無一人上訪,實現集團企業層級壓減到三級以內的目標。
  • 解局|中國誠通再推2000億基金 萬科參投尋混改合作
    來源:觀點地產網觀點地產網 一隻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左右便申報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於近期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先是12月8日,上港集團、中遠海運集團宣布,與多家企業共同參與中國誠通發起設立的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簡稱「國改基金」);12月下旬,雲南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宣布參股國改基金。
  • 2000億國家級國企混改基金落地|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企業|中央企業...
    30 08:52:22 來源: 環球網資訊 舉報   12月29日,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在上海落地
  • 中國誠通推2000億國改基金 萬科參投尋混改合作
    一隻由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左右便申報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於近期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先是12月8日,上港集團、中遠海運集團宣布,與多家企業共同參與中國誠通發起設立的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簡稱「國改基金」);12月下旬,雲南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宣布參股國改基金。
  • 席加省:混改16字訣「產業為本、戰略為綱、機制為魂、激勵為用」
    中至遠諮詢副總裁席加省先生受邀參與本次會議,並就混改中國企、社會資本、戰略投資人、財務投資人、管理團隊等各方關注的重點核心之一:戰略發展和激勵機制,進行了經驗和案例分享。本次會議有來自:國(央)企、城投公司、地方金控、產業集團、銀行、信託、券商、私募基金、產交所、金交所、戰略諮詢機構、特殊機會投資機構、國際諮詢機構、財富管理機構、律所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幾十家單位的六十餘位嘉賓參會交流。
  • 國企公開課丨中糧集團於旭波: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糧食...
    小新為您分享金句如下:於旭波圍繞中糧集團的國際化探索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跨越式發展,通過形勢研判、案例分析等方式,講述了中糧集團加速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糧食企業的有關做法。從新中國成立後的高度計劃、高度集中、鼓勵出口、限制進口,到改革開放後實施的計劃管理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再到加入WTO後糧食貿易自由化程度大幅提高,中國糧食對外貿易政策因時而動、因勢而謀,始終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不動搖。
  • 國資投資、運營公司新增政府直接授權模式
    可視為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的合法載體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試點工作從2014年開始,至今中央企業層面已經形成10家試點。  其中包括中糧集團、國投公司、神華集團、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保利集團、寶武鋼鐵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以及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開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
  • 萬科、中國誠通等企業共設國企混改基金 出資總額707億
    新京報 舉報   新京報訊(記者 段文平)12月27日,萬科發布公告稱,12月24日,該公司下屬子公司海南中萬啟盛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 鞍山鋼鐵爐材科技混改項目圓滿完成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汪險峰報導 2020年12月31日,鞍山鋼鐵冶金爐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爐材科技)召開2020年第一屆股東會,第一屆第一次董事會,並完成爐材科技工商變更登記。標誌著鞍山鋼鐵爐材科技混改項目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