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國企改革的「真刀真槍」與 「真金白銀」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近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上審議通過,國企改革按下「快進鍵」。隨著「雙百行動」取得巨大進展,國企改革在深水區不斷突進,開始進入啃「硬骨頭」的關鍵階段。疊加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的影響,國企改革攻堅任務更重、形勢更為複雜。要成功啃下「硬骨頭」,尤其需要一身「硬功夫」。

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糧央企,中糧集團近年來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聚焦「企業治理」和「激勵約束」兩大難點問題,展開了一系列改革創新,練就了一身「硬功夫」。去年,中糧集團創造了營收4924億、利潤總額126億的成績,突顯出國企改革尖兵的本色。

公司治理的「真刀真槍」

深化國企改革,關鍵是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則關鍵是要將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與董事會「戰略管理、科學決策、防控風險」有機統一起來,即將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兩個「一以貫之」真正落到實處。

近年來,中糧集團在推進公司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真刀真槍」動真格。

一方面通過多次修訂章程,在制度層面明確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中糧集團明確劃定黨組與董事會、經理層權責邊界:黨組作為領導機構,集中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並通過黨組前置研究討論,對相關重大問題進行有力把關;董事會作為重大經營管理事項的決策機構,集中發揮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的作用;經理層作為集團執行機構,集中發揮謀發展、抓落實、強管理的作用。

好的制度關鍵是要落地見效,「緊起來、嚴起來」。中糧集團以實際行動遵守制度,尊重製度,不斷促進集團黨組和董事會、經理層之間的良性互動,既立足保障集團黨組堅定行使決定權、把關權、監督權,又堅決防止集團黨組簡單機械、包攬一切。

去年,中糧集團黨組研究通過的集團三年高質量發展目標,在提交董事會審議時,有外部董事毫不客氣地指出:集團制定的主要目標與行業水平、全球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對此,中糧集團黨組沒有簡單機械地堅持己見,而是實事求是接受不同意見,又與經理層對發展目標進行反覆研究論證,多次修改完善,最終在提交董事會審議時獲得一致認可。有外部董事深有感觸地表示,集團黨組高度重視我們的意見建議,這件事充分體現出黨組和董事會之間的良性互動,真正實現了黨的領導和法人治理的有機融合。

激勵約束的「真金白銀」

堅持黨管幹部原則與市場化選人用人有機統一,是對兩個「一以貫之」的重要落實,也是激發國企活力的關鍵保障。

長期以來,國有企業中普遍存在的「鐵飯碗」「大鍋飯」等意識,已經成為影響國企效率,限制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的嚴重阻礙因素。對此,中糧集團以「激勵約束機制」作為關鍵突破口,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改革。

從2018年開始,中糧集團在部分專業化公司率先推行三年任期經營目標責任制。結果為「較差」或「不稱職」的,將進行提醒談話,並可提前結束任期,而經綜合分析研判確屬不宜繼續擔任現職或者不勝任的,則將遵循市場化原則,採取調整崗位、降職、免職、解聘等方式予以調整。

中糧集團的這一制度並非「光說不練」。飼料業務因為業績不達標連續兩年被亮「黃牌」,主要負責人降級,業務管控關係也相應調整。

同時,「真金白銀」的激勵力度遵循市場化原則也不斷加大。三年任期經營目標責任製作為在年度薪酬基礎上新增的激勵,將根據三年任期淨利潤加總值的實現情況來決定激勵力度。業績優秀者最高可獲得九倍獎金。

中糧集團堅持選人用人市場化改革,從市場化選聘、市場化激勵、市場化退出三個層面加強制度設計,加快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實現領導人員「憑業績說話」,能上能下、市場化流動。

在中糧集團看來,全面把握市場化的本質要求,就是要充分認識到市場化必須是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市場化薪酬、市場化退出,是權責利相統一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實行三年任期經營目標責任制,就是市場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依靠制度約束、強調契約精神,通過「真刀真槍」的市場化選人用人和中長期激勵約束不斷為國有企業注入市場活力,逐漸鍛鍊出一支政治素質好、專業能力強、擔當作為勇、工作業績實的能打硬仗的隊伍,不斷創造價值。

當前,經過一系列制度設計和探索實踐,中糧集團已形成「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薪酬待遇能高能低」的靈活機制,「中糧沒有『鐵飯碗』,中糧堅決不搞『高級大鍋飯』」成為鐵規和共識。管理層被激發出更多幹勁,企業釋放出更多活力,中糧集團多年來的國企改革成效越來越凸顯。

相關焦點

  • 【深化國企改革系列報導之九】中糧集團:以改革實現自我重塑,全力...
    五年來,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國企改革組織領導體系全面建立,「1+N」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國企改革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十項改革試點梯次展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布局結構繼續調整,國有資產監管有效強化,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呈現出全面推進、重點突破、亮點紛呈、成效顯現的良好局面。一大批國有企業主動作為、先行先試。
  • 中糧集團總裁於旭波:力推2.0版國企改革方案,目標是整體上市
    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糧集團總裁於旭波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專訪,詮釋了國企改革的中糧方案。第一財經:中糧集團2017年實現利潤118億元,交出史上最好成績單。請問取得這些成就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 中糧集團國企改革再加速:14家專業化公司已完成混改
    中糧集團國企改革正快速推進。燃料乙醇業務整合中國糧油控股公告顯示,將把旗下的COFCO Biofuel(中糧生物燃料)和COFCO Biochemical(中糧生物化學)以總代價85.79億港元的價格出售給中糧生化投資有限公司,其中33.6億港元為轉讓其對目標公司的債權。
  • 營收4700億的大型壟斷國企中糧集團負債3861億,淨利潤僅66億元...
    旗下擁有中國食品、中糧控股、蒙牛乳業、現代牧業、雅士利國際、中糧包裝、大悅城地產、酒鬼酒、中糧地產(000031,股吧)、我買網等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企業,中糧集團連續25年入圍財富世界500強,2018年名列榜單第122位,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糧油界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作為中國最大糧油國企,中糧集團重組擴張的腳步還在加快。
  • 中糧集團董事長:國企沒有擠壓民企生存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0日訊 在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人目前對所有制的重視遠遠超過了對企業本身的重視,對所有制有所怪罪的都是在為自己企業沒有做得太好找理由。
  • 中糧集團:打造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樣本
    打造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樣本2014年7月,中糧集團被國資委列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經過兩年的探索實踐,2016年7月,中糧集團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方案率先發布。2014年7月15日,中糧集團成為首批兩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之一。根據中糧集團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方案,圍繞做強做優做大,推動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在企業戰略定位、體制機制創新、專業化公司發展、職業經理人制度、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等關鍵環節深入改革。
  • 國企公開課丨中糧集團於旭波: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糧食...
    小新為您分享金句如下:於旭波圍繞中糧集團的國際化探索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跨越式發展,通過形勢研判、案例分析等方式,講述了中糧集團加速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糧食企業的有關做法。1978年以後,隨著我國對外開放逐步向縱深發展和外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中糧國際化經營藉助良好外部條件逐步發展起來,並取得了重大突破。
  • 中糧掌門人首度詳解2.0版國企混改:2020年前分板塊整體上市
    今日混改局面的基礎,在於中糧集團內部改革思路的敲定與明晰。2017年11月初,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趙雙連透露,集團內部在支持下屬企業引入外部投資者、探索員工持股等基礎上,確立了「產業先導、混改推進、整體上市」三大戰略目標。趙雙連將中糧正在推進的混改描述為「2.0 模式的國企混改」,他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高度市場化的中糧集團,對於混改的態度是堅定的。
  • 濰柴集團:改革創新20年 做國企改革的「領頭雁」
    濰柴集團:改革創新20年 做國企改革的「領頭雁」 2018-07-02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突破「藩籬」──建諮集團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紀實
    十一師建諮集團黨委牢牢把握兵團國資國企改革契機,以壯士斷腕的氣魄,向積存已久的頑瘴痼疾開刀,在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堅決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回歸企業的本質屬性。  中新網新疆新聞6月4日電 題:突破「藩籬」──建諮集團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紀實  作者 趙泉友  連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一師所屬建諮集團以股份合作方式在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註冊一家建工企業,主營建設施工總承包、建築工程諮詢服務、機械設備、建築材料租賃等業務。這是該集團推進向南發展、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的雙豐收。
  • 專攻主業 濰柴集團打造國企改革樣本
    近日,濰柴集團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暨改革創新發展20周年大會在濰坊大劇院舉行。會上,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表示,過去十年裡,濰柴集團迅速成長,心無旁騖專攻主業,實現了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歷史性跨越。
  • 新華網:鎖定世界一流 供應清潔能源——國家能源集團落實國企改革...
    2017年11月,中國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合併為國家能源集團。這個總資產1.8萬億元能源央企航母的誕生,標誌著我國邁出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企業的關鍵一步。 成立國家能源集團,是我國深化國企改革、加快推進中央能源企業優化布局的必然選擇;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這家企業又肩負重任,朝著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走在改革前列。
  • 中糧集團董事長呂軍:集團將加大對酒鬼酒的支持力度
    原標題:中糧集團董事長呂軍:集團將加大對酒鬼酒的支持力度   9月15日,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呂軍赴中糧酒業酒鬼酒事業部調研。
  • 濰柴動力:積極研究國企改革相關方案
    濰柴動力是濰柴集團旗下企業,其核心產品為高速柴油機,主要用於重卡和工程機械等。濰柴動力在該份記錄表中稱,2016年隨著公路物流市場小幅增長和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上揚,以及GB1589標準和限超政策的實行,刺激重卡市場呈現出復甦態勢,銷量大幅增長,累計實現銷售73.29萬輛,同比增長33.08%。2016年前11月,該公司共銷售重型發動機22萬臺,同比增長35.5%。
  • 國企混改助力 濰柴動力改革能否兌現?
    摘要 在這場熱鬧的國企混改浪潮中,山東地方國企委旗下的公司濰柴重機、濰柴動力引起市場各界的關注。   2017,國企混改備受關注。國企混改不止是給中國聯通(00762)這樣的央企改變的機會,於地方國企,無疑也是利好。在這場熱鬧的國企混改浪潮中,山東地方國企委旗下的公司濰柴重機、濰柴動力(02338)引起市場各界的關注。
  • 國內最「貴」的寺廟,整個屋頂都是真金白銀建造,價值上千萬
    而接下來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國內最「貴」的寺廟,整個屋頂都是真金白銀建造,價值上千萬,你知道在哪裡嗎?一起來看看。可能在大家的印象裡,寺廟都是比較樸素,而且建築也大部分都是木質結構建造的。但是在國內卻有一座非常有「個性」的寺廟,周圍的建築是用木頭建造的,但是其屋頂是使用真金白銀建造,被網友調侃為是國內最「貴」的寺廟,而這座寺廟的名字就是塔爾寺,位於位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而為啥這座寺廟會如此奢華呢?
  • 國企老領導熱議「國資流失」:怕告狀拖累改革
    「有的國企,把一些自己管不好的『壞資產』『爛資產』也抓在手上不敢賣,不敢盤活,一盤活就害怕別人告狀說這是『國有資產流失』。這個帽子可不小。」全國政協委員、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這樣說。  3月8日上午,在全國政協經濟界別的一場聯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石化集團原董事長傅成玉也有類似的看法。
  • 譚旭光:從濰柴到重汽,他和國企改革槓上了
    譚旭光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CEO,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編者按心無旁騖攻主業,他的「血液中流著發動機的柴油」。改革步伐永不停,他把改革的基因注入濰柴和中國重汽。他是譚旭光,個性鮮明、敢拼敢闖、鬥志昂揚的傳奇企業家,勇於擔當、改革創新的知名「帥才」。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走進濰柴,對話當事人、採訪見證者,以期為讀者呈現一個實實在在的國企改革者。1998年,老國企濰柴經營陷入危局,譚旭光掌舵後進行了以市場化為導向的改革,爾後起死回生。
  • 雙胞胎集團鮑董事長會見中糧集團高層一行
    AEC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1月14日,集團鮑董事長、華濤總監在總裁辦公大樓高新管委會一樓大會議室,會見到訪的中糧集團副總裁、中糧貿易總經理遲京濤率領的中糧集團高層管理團隊一行,並舉行了座談會。
  • 解碼廈門上市國企改革開放40年成就「關鍵詞」解碼廈門上市國企...
    證券時報記者 朱中偉  在證券市場上,廈門上市國企板塊近年逐漸形成一個「現象級」的存在。  2017年,以廈門國貿和建發股份為主要資產的廈門國貿控股集團、廈門建發集團首次登上《財富》世界500強榜單;2018年,以廈門象嶼為主要資產的廈門象嶼集團緊隨其後入圍世界500強。根據最新一期榜單,這三家母公司分別位居第360位、362位和37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