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攻主業 濰柴集團打造國企改革樣本

2021-01-08 人民網

近日,濰柴集團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暨改革創新發展20周年大會在濰坊大劇院舉行。會上,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表示,過去十年裡,濰柴集團迅速成長,心無旁騖專攻主業,實現了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歷史性跨越。

20年跨越三大階段

濰柴集團創造的「濰柴速度」是由一個個極其有突破性的成就組成的。從1998年營收5.8億元,到2017年營收破2000億元,營收增長380倍,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50億元。如今,濰柴集團已成長為一家2000億級的國際化企業集團,且一躍成為中國汽車與裝備製造產業的龍頭。

譚旭光在其《心無旁騖 勇攀高峰》的主題報告中指出:「從1998年至今,20年改革創新,成就了兩個十年蛻變,深刻改變了一個傳統國企的發展命運。」

從以「約法三章」的鄭重承諾到以壯士斷腕的膽識和魄力實施改革突圍,通過三項制度改革、「三三制改革」、產品質量提升、配套市場戰略轉移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使企業重獲新生,煥發活力。譚旭光帶領的濰柴人毅然決然地在企業發展道路的每個重要時刻創新改革,「我們實施雙輪驅動進軍資本市場、推動濰柴動力香港上市,打通了濰柴快速走向國際化的道路;戰略重組湘火炬集團,開啟了從單一的發動機企業向黃金產業鏈縱向整合的戰略轉型;大力實施自主創新,在民族動力自主創新之路上負重前行,成功開發『藍擎』動力發動機,奠定了濰柴中國動力第一品牌的地位。」

譚旭光表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濰柴是單一的發動機企業。十年內,濰柴集團成功構建起了汽車業務、工程機械、動力系統、智能物流、豪華遊艇和金融服務六大業務板塊,均衡健康、協同發展的多元化戰略格局。在集團戰略指引下,濰柴發動機、陝汽重卡,法拉帝遊艇、德馬泰克、PSI等品牌均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形成了強大的品牌集群。

譚旭光在報告中指出,濰柴集團自國際金融危機後,審時度勢、順勢而為,以大魄力、大智慧實施「歐洲三部曲」和「北美二重奏」,投資整合全球最優質的資源,補足產業短板,博杜安、法拉帝、凱傲及林德液壓、德馬泰克、PSI等國際領先品牌先後進入濰柴大家庭,並全部實施高效協同發展。濰柴集團深耕「一帶一路」建設,大力實施當地製造、技術輸出和國際產能合作,印度、埃塞、緬甸、白俄羅斯等海外項目先後落地。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企業命脈

「國內還是有一些國有企業不夠專一,什麼行業都想涉獵,結果什麼都做不好。無法誕生像英特爾、蘋果等巨頭公司。但濰柴心無旁騖專攻主業,探索出了一條獨具濰柴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成長為一家2000億級的國際化企業集團。」正如譚旭光所說,濰柴用短短20年時間累積實現利潤總額650億元,國內貢獻稅收270億元,創造了銷售收入增長380倍、年均複合增長率37%的「濰柴速度」和「濰柴奇蹟」,完成了許多國際公司百年的積累和跨越。

濰柴的今天是心無旁騖攻主業的結果,交叉混業也是為了相得益彰發展主業,而非投機趨利。譚旭光表示,心無旁騖攻主業,且做輔業也是相得益彰為了主業。他指出,企業要走向巔峰,只有心無旁騖把主業做好。我們有些企業,什麼賺錢就去做什麼,房地產賺錢就去做房地產,主營業務不賺錢的時候用房地產的利潤合併在一起,這樣的企業沒有希望。

譚旭光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企業命脈,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濰柴集團在「以我為主、鏈合創新」的理念指引下,在中、美、日、德、意、法等國家建立了全球協同研發基地,擁有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基地、卡車動力總成眾創空間等眾多頂級創新平臺,有力引領了行業發展。

近10年,濰柴每年研發投入佔比超5%,僅發動機板塊研發投入就超過150億元。2008年,濰柴的研發團隊只有250人,目前集團國內企業研發人員4300多人。2008年,濰柴只有300項科技專利,目前已達到3150項。

國企改革自1997年至今,已經是第三輪。譚旭光認為,「破除抱殘守缺」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是利益再分配的核心。

對濰柴這20年大刀闊斧的改革,譚旭光毫不掩飾,「改革的道路不會平坦,對此,我們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只要有利於生產力發展,有利於企業發展,有利於改善職工生活,無論在改革的道路上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們都將堅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深入。」 在他看來,「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成為濰柴走出困境,贏得發展的關鍵所在。」

提出未來戰略 打造國際化強企

用20年創造的「濰柴速度和濰柴奇蹟」,在譚旭光看來,這只是濰柴輝煌的開始。「我們要心無旁騖、挑戰第一,打造一個追求卓越的濰柴;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求變,打造一個引領未來的濰柴;我們要勇於擔當、共創價值,打造一個驅動夢想的濰柴;我們要以人為本、共享發展,打造一個幸福溫暖的濰柴。」

此前,濰柴已提出「2020-2030戰略」,這是一幅關於濰柴未來發展的壯美宏圖。按照規劃,2020年,濰柴傳統業務要超越世界一流水平;2030年,濰柴新能源業務要引領全球行業發展,收入達到1000億美元,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500強中的國際化強企。

譚旭光表示,未來發展,濰柴有兩個重點:一是堅定不移地做好傳統業務,濰柴柴油機業務不會被取消;二是在新能源業務上加大發力,積極推動山東重工在濟南建設新的產業園。

譚旭光指出,「柴油機業務不會滅亡,且空間巨大,柴油機也可以達到近似零排放」。能源結構的多元化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戰略定位,濰柴緊跟步伐,正在研究引領全球的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此外,濰柴還承擔了氫燃料電池的重大專項任務。濰柴將以山東省會濟南為主,推動2000輛城市公交車的氫燃料發動機的落地,建設綠色城市的行動。(林遠 徐招英)

(責編:餘璐、覃博雅)

相關焦點

  • 濰柴集團:改革創新20年 做國企改革的「領頭雁」
    濰柴集團:改革創新20年 做國企改革的「領頭雁」 2018-07-02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濰柴動力:積極研究國企改革相關方案
    濰柴動力(000338.SZ)近日發布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透露,該公司將結合山東省國資委要求及公司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積極研究相關方案以及部署相關工作。濰柴動力是濰柴集團旗下企業,其核心產品為高速柴油機,主要用於重卡和工程機械等。
  • 譚旭光:從濰柴到重汽,他和國企改革槓上了
    譚旭光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CEO,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編者按心無旁騖攻主業,他的「血液中流著發動機的柴油」。改革步伐永不停,他把改革的基因注入濰柴和中國重汽。他是譚旭光,個性鮮明、敢拼敢闖、鬥志昂揚的傳奇企業家,勇於擔當、改革創新的知名「帥才」。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走進濰柴,對話當事人、採訪見證者,以期為讀者呈現一個實實在在的國企改革者。1998年,老國企濰柴經營陷入危局,譚旭光掌舵後進行了以市場化為導向的改革,爾後起死回生。
  • 國企混改助力 濰柴動力改革能否兌現?
    摘要 在這場熱鬧的國企混改浪潮中,山東地方國企委旗下的公司濰柴重機、濰柴動力引起市場各界的關注。   2017,國企混改備受關注。國企混改不止是給中國聯通(00762)這樣的央企改變的機會,於地方國企,無疑也是利好。在這場熱鬧的國企混改浪潮中,山東地方國企委旗下的公司濰柴重機、濰柴動力(02338)引起市場各界的關注。
  • ...奮鬥書寫時代偉業——寫在全市向濰柴集團和譚旭光同志學習大會...
    濰柴集團是從濰坊本土成長起來的民族工業,是濰坊工業改革開放發展的一個縮影,是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典範。   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旭光自1998年擔任濰柴主要負責人以來,親歷改革開放巨變,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突圍,堅持創新驅動,堅持開放發展,在產業變革的「大洗牌」中勝出,將瀕臨破產的濰柴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裝備製造集團,為中國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走向全球作出了突出貢獻。
  • 濰柴動力回應「譚旭光被公示」:其在公司職務沒變化
    只有改革才能有活路。面對困局,譚旭光為濰柴開出了系列藥方:三項制度改革、三三制改革、引入市場機制、混改上市等,將濰柴的改革一步推進深水區,直面核心矛盾。2016年,譚旭光應邀到山東某國企介紹經驗,講起了這段故事。該企業的高管團隊聽了面面相覷,坦言不敢這樣大力度地改。為什麼別人不敢改,偏偏譚旭光敢?譚旭光回應:「不是我膽大,這是一個擔當和責任的問題!」
  • 濰柴集團:山東老國企的國際化新路
    原標題:濰柴集團:山東老國企的國際化新路   從2004年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到2006年收購德隆系龍頭企業湘火炬,從2011年吞下全球遊艇製造商法拉帝到2012年入股德國叉車巨頭凱傲集團,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濰柴集團」)的每次資本運作都能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濰柴的發展步伐令人驚嘆,企業的轉型之路更是值得國企深思
  • 走進國企 「約法三章」助推濰柴集團騰飛
    14年前,濰柴集團的「約法三章」,短短72個字,擲地有聲,像宣言書,拉開了濰柴集團改革爬坡的序幕;14年後,這短短的三句話,已經化為濰柴企業文化的精髓之一,展現了「政治優勢+市場機制」的活力,引領企業由大變強。
  • 中糧集團:打造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樣本
    去年下半年,中糧集團召開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討會,學習習近平糧食安全重要論述和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推動核心主業高質量發展;召開品牌業務戰略研討會,圍繞放大品牌業務對核心主業的拉動作用、更好助力集團打造世界一流大糧商進行研究攻關;持續優化管控關係、推動轉型升級、加強風險防控,不斷提高企業活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 【深化國企改革系列報導之九】中糧集團:以改革實現自我重塑,全力...
    五年來,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國企改革組織領導體系全面建立,「1+N」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國企改革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十項改革試點梯次展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布局結構繼續調整,國有資產監管有效強化,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呈現出全面推進、重點突破、亮點紛呈、成效顯現的良好局面。一大批國有企業主動作為、先行先試。
  • 中糧集團總裁於旭波:力推2.0版國企改革方案,目標是整體上市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的重要平臺。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作為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中糧集團在授權經營體制改革中如何管好資本?如何通過改革激發企業的活力和動力?國企如何做強做優做大?
  • 拿父親開刀 譚旭光如何讓濰柴活下來?
    4月29日晚,「齊魯時代楷模」發布儀式走進濰柴,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關志鷗將山東省這一重大榮譽授予了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以表彰他勇於改革、銳意創新、敢於擔當,將瀕臨破產的濰柴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裝備製造集團,為中國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走向全球做出的卓越貢獻。
  • 疫情「大考」彰顯國企擔當 濰柴2020年產銷發動機突破100萬臺大關
    繼成功發布全球首款突破50%熱效率的商業化柴油機,濰柴在世界內燃機工業史上再次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疫情「大考」,彰顯國企擔當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衝擊,尤其是在產業鏈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大型國企,員工群體大、復工難度大,上下遊供應網絡縱橫交錯,觸一發而動全身,任何一環「失守」都會波及整條產業鏈。
  • 新華網:鎖定世界一流 供應清潔能源——國家能源集團落實國企改革...
    2017年11月,中國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合併為國家能源集團。這個總資產1.8萬億元能源央企航母的誕生,標誌著我國邁出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企業的關鍵一步。 成立國家能源集團,是我國深化國企改革、加快推進中央能源企業優化布局的必然選擇;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這家企業又肩負重任,朝著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走在改革前列。
  • 濰柴速度 國企擔當
    由於保障有力,濰柴確立了3月份全力實現滿產超產的奮鬥目標。如今,車間裡又掀起了新一輪高產。危難時刻,彰顯國企擔當。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時期,濰柴始終不忘國企使命和責任擔當,千裡「逆行」緊急馳援,萬裡鴻雁傳真情,全球採購防疫物資,與全國人民一道,抗擊疫情,共克時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蘇州國企做強做優做大的創元樣本 老牌國企改革創新贏得新市場
    蘇州電瓷廠宿遷項目的投產運營為蘇州工廠的轉型升級騰挪出發展空間,也成為創元集團加強資本運作、集聚核心產業、加快聚優做強的重要舉措。  在積極推動製造業走出去的同時,創元集團的另一個主業——住宿和餐飲業也邁開連鎖經營的步伐。目前,書香酒店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在全國7省18市發展書香主題門店近40家,進入「中國飯店集團60強」,近兩年年均利潤近7000萬元。
  • 國企濰柴集團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
    新華網濟南12月19日電(記者張志龍 邵琨)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18日在濟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當日濰柴集團營業收入已經突破
  • 國企標杆——「濰柴系」的涅槃,擴張與壟斷
    而因為國企落後的制度問題使得其在市場化經濟的競爭中越來越力不從心,直到1998年,因無法跟上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陷入困境,瀕臨破產。也就在這時,跟隨了濰柴20年的譚旭光臨危受命,擔任濰坊柴油機廠廠長(與董明珠的劇情雷同)。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喊出「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的口號,大舉裁員,打破了國企鐵飯碗的概念,讓濰柴迅速走出困境,建立起了現代化企業制度,並在香港成功上市。
  • 濰柴動力15年間增長25倍 由地方國企成長為國際巨頭
    從此,濰柴動力一路狂奔,在實業上以技術創新為引領,圍繞動力總成實施同心多元化,通過國際併購進行全球布局,最終,從區域性國企,變成了A+H上市並控股多家上市公司的國際化行業巨頭。15年間,濰柴動力營業收入由2004年的61.9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592.6億元,歸母淨利潤由2004年的5.4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86.6億元,並且15年間累計分紅回報股東達到131.8億元。
  • 突破「藩籬」──建諮集團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紀實
    十一師建諮集團黨委牢牢把握兵團國資國企改革契機,以壯士斷腕的氣魄,向積存已久的頑瘴痼疾開刀,在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堅決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回歸企業的本質屬性。  中新網新疆新聞6月4日電 題:突破「藩籬」──建諮集團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紀實  作者 趙泉友  連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一師所屬建諮集團以股份合作方式在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註冊一家建工企業,主營建設施工總承包、建築工程諮詢服務、機械設備、建築材料租賃等業務。這是該集團推進向南發展、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