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濰柴集團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暨改革創新發展20周年大會在濰坊大劇院舉行。會上,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表示,過去十年裡,濰柴集團迅速成長,心無旁騖專攻主業,實現了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歷史性跨越。
20年跨越三大階段
濰柴集團創造的「濰柴速度」是由一個個極其有突破性的成就組成的。從1998年營收5.8億元,到2017年營收破2000億元,營收增長380倍,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50億元。如今,濰柴集團已成長為一家2000億級的國際化企業集團,且一躍成為中國汽車與裝備製造產業的龍頭。
譚旭光在其《心無旁騖 勇攀高峰》的主題報告中指出:「從1998年至今,20年改革創新,成就了兩個十年蛻變,深刻改變了一個傳統國企的發展命運。」
從以「約法三章」的鄭重承諾到以壯士斷腕的膽識和魄力實施改革突圍,通過三項制度改革、「三三制改革」、產品質量提升、配套市場戰略轉移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使企業重獲新生,煥發活力。譚旭光帶領的濰柴人毅然決然地在企業發展道路的每個重要時刻創新改革,「我們實施雙輪驅動進軍資本市場、推動濰柴動力香港上市,打通了濰柴快速走向國際化的道路;戰略重組湘火炬集團,開啟了從單一的發動機企業向黃金產業鏈縱向整合的戰略轉型;大力實施自主創新,在民族動力自主創新之路上負重前行,成功開發『藍擎』動力發動機,奠定了濰柴中國動力第一品牌的地位。」
譚旭光表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濰柴是單一的發動機企業。十年內,濰柴集團成功構建起了汽車業務、工程機械、動力系統、智能物流、豪華遊艇和金融服務六大業務板塊,均衡健康、協同發展的多元化戰略格局。在集團戰略指引下,濰柴發動機、陝汽重卡,法拉帝遊艇、德馬泰克、PSI等品牌均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形成了強大的品牌集群。
譚旭光在報告中指出,濰柴集團自國際金融危機後,審時度勢、順勢而為,以大魄力、大智慧實施「歐洲三部曲」和「北美二重奏」,投資整合全球最優質的資源,補足產業短板,博杜安、法拉帝、凱傲及林德液壓、德馬泰克、PSI等國際領先品牌先後進入濰柴大家庭,並全部實施高效協同發展。濰柴集團深耕「一帶一路」建設,大力實施當地製造、技術輸出和國際產能合作,印度、埃塞、緬甸、白俄羅斯等海外項目先後落地。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企業命脈
「國內還是有一些國有企業不夠專一,什麼行業都想涉獵,結果什麼都做不好。無法誕生像英特爾、蘋果等巨頭公司。但濰柴心無旁騖專攻主業,探索出了一條獨具濰柴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成長為一家2000億級的國際化企業集團。」正如譚旭光所說,濰柴用短短20年時間累積實現利潤總額650億元,國內貢獻稅收270億元,創造了銷售收入增長380倍、年均複合增長率37%的「濰柴速度」和「濰柴奇蹟」,完成了許多國際公司百年的積累和跨越。
濰柴的今天是心無旁騖攻主業的結果,交叉混業也是為了相得益彰發展主業,而非投機趨利。譚旭光表示,心無旁騖攻主業,且做輔業也是相得益彰為了主業。他指出,企業要走向巔峰,只有心無旁騖把主業做好。我們有些企業,什麼賺錢就去做什麼,房地產賺錢就去做房地產,主營業務不賺錢的時候用房地產的利潤合併在一起,這樣的企業沒有希望。
譚旭光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企業命脈,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濰柴集團在「以我為主、鏈合創新」的理念指引下,在中、美、日、德、意、法等國家建立了全球協同研發基地,擁有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基地、卡車動力總成眾創空間等眾多頂級創新平臺,有力引領了行業發展。
近10年,濰柴每年研發投入佔比超5%,僅發動機板塊研發投入就超過150億元。2008年,濰柴的研發團隊只有250人,目前集團國內企業研發人員4300多人。2008年,濰柴只有300項科技專利,目前已達到3150項。
國企改革自1997年至今,已經是第三輪。譚旭光認為,「破除抱殘守缺」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是利益再分配的核心。
對濰柴這20年大刀闊斧的改革,譚旭光毫不掩飾,「改革的道路不會平坦,對此,我們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只要有利於生產力發展,有利於企業發展,有利於改善職工生活,無論在改革的道路上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們都將堅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深入。」 在他看來,「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成為濰柴走出困境,贏得發展的關鍵所在。」
提出未來戰略 打造國際化強企
用20年創造的「濰柴速度和濰柴奇蹟」,在譚旭光看來,這只是濰柴輝煌的開始。「我們要心無旁騖、挑戰第一,打造一個追求卓越的濰柴;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求變,打造一個引領未來的濰柴;我們要勇於擔當、共創價值,打造一個驅動夢想的濰柴;我們要以人為本、共享發展,打造一個幸福溫暖的濰柴。」
此前,濰柴已提出「2020-2030戰略」,這是一幅關於濰柴未來發展的壯美宏圖。按照規劃,2020年,濰柴傳統業務要超越世界一流水平;2030年,濰柴新能源業務要引領全球行業發展,收入達到1000億美元,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500強中的國際化強企。
譚旭光表示,未來發展,濰柴有兩個重點:一是堅定不移地做好傳統業務,濰柴柴油機業務不會被取消;二是在新能源業務上加大發力,積極推動山東重工在濟南建設新的產業園。
譚旭光指出,「柴油機業務不會滅亡,且空間巨大,柴油機也可以達到近似零排放」。能源結構的多元化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戰略定位,濰柴緊跟步伐,正在研究引領全球的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此外,濰柴還承擔了氫燃料電池的重大專項任務。濰柴將以山東省會濟南為主,推動2000輛城市公交車的氫燃料發動機的落地,建設綠色城市的行動。(林遠 徐招英)
(責編:餘璐、覃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