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光:從濰柴到重汽,他和國企改革槓上了

2021-01-13 大眾網

譚旭光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CEO,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編者按

心無旁騖攻主業,他的「血液中流著發動機的柴油」。

改革步伐永不停,他把改革的基因注入濰柴和中國重汽。

他是譚旭光,個性鮮明、敢拼敢闖、鬥志昂揚的傳奇企業家,勇於擔當、改革創新的知名「帥才」。

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走進濰柴,對話當事人、採訪見證者,以期為讀者呈現一個實實在在的國企改革者。

1998年,老國企濰柴經營陷入危局,譚旭光掌舵後進行了以市場化為導向的改革,爾後起死回生。21年來,譚旭光說他的「血液中流著發動機的柴油」,心無旁騖攻主業,他把改革的基因注入濰柴。而今,濰柴的改革基因又在向中國重汽轉移。

清醒

掌舵中國重汽

不改革死路一條

4月15日,剛從日本出差回來的譚旭光,在中國重汽連續開了四個會。他重申,中國重汽首要的任務就是改革。再不抓緊時間,重汽2-3年就會全軍覆沒。他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說明了重汽存在的問題,「肝病有脂肪肝、肝硬化、肝癌三個階段,我們現在就屬於重度脂肪肝階段,即將要轉向肝硬化,迅速扭轉還是有可能的。」

4月16日,在濰柴科技展館內,譚旭光回答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有關人事改革的提問時,用「不改革死路一條」概括了問題的嚴重性。

去年9月1日,譚旭光正式被任命為中國重汽董事長兼黨委書記,有人將這稱為「背叛者」榮歸。譚旭光回到重汽,像是一條鯊魚混進了沙丁魚群,迅速攪起了改革的浪潮。

2月10日,中國重汽集團舉行新聘幹部專題黨課暨2019年績效合約籤字儀式。會上,譚旭光對重汽動了「人事改革第一刀」。64名主要領導幹部經過公開競聘正式上崗,這次公開競聘和調整涉及279人次,是中國重汽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改革後,中國重汽「正部級」職務數從143個減為95個,減少了1/3、共計48個。「改革非常成功,第一輪改革全面完成,中層幹部競聘公開透明。」他說。

重新掌舵「老東家」,譚旭光對中國重汽抱有的期望值也很高。中國重汽近兩年的淨利潤在9億元左右,譚旭光在上任講話中定下了利潤的「小目標」,要實現利潤100億元。

中國重汽今年一季度的表現頗為不俗。公告顯示,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億元至3.29億元,同比增長50%至70%。

魄力

讓濰柴起死回生

虧損國企一路狂奔

譚旭光作為改革的拓荒者,二十多年前就率先帶領濰柴完成了國企市場化改革,成為國企改革的先行者和成功典範之一。市場導向、大膽改革、銳意創新、務實擔當、永爭第一……這些都是譚旭光21年來給一家虧損的國企打上的標籤。帶有這些基因的濰柴,在市場化、國際化的路上一路狂奔。

1998年6月19日,從37歲的譚旭光掌舵濰柴的第一天開始,他就和「國企改革」槓上了。1992年,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邁入深水區,但濰柴始終沒有邁入市場的大門。1998年恰逢亞洲金融危機,當時濰柴帳面虧損3億元,負債3.6億元,帳面上只有8萬元,1.36萬名職工已經6個月沒有發出工資。

經過調研後譚旭光發現,當時濰柴直屬單位53個,總共1.36萬人,其中一線生產工人僅3656人,僅僅是總人數的零頭。一個不過300人的專業工廠,管理人員就多達四五十人。「1個人的活3個人幹,3個人的飯5個人吃」。此外,這個巨額虧損的企業,接待費用卻高達550萬元。

譚旭光首先啟動了「三定」改革(定崗、定編、定員),將精簡機構、裁撤冗員作為改革的第一步。3年間,濰柴在崗職工總數由1.36萬人減至8000人,減幅達41%。隨後,濰柴脫離險境。

「譚總很有魄力,只要說出來一定做到。他當時說要把工資發出來,沒有多少人信他,但是,他還真把工人的工資給發出來了。」今年54歲的王世傑1985年進入濰柴工作,現在是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裝備技術服務公司模具鉗工、首席技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泰山產業領軍人物,他經歷了當時的困難期。

王世傑不知道的是,當時濰柴處在破產邊緣,銀行都不願意放款。為了實現自己的承諾,譚旭光一整天堵在銀行門口等行長,費盡口舌才貸款1000萬元,讓員工恢復信心。

去年,濰柴實現營收2360億元,近20年來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35%,利潤為139億元。

瘋狂

對發動機像瘋子

他總愛給人潑冷水

譚旭光改革者的作風,表現在他的言行舉止中。

譚旭光在中國重汽的講話一經網絡曝光便廣受關注,濰柴員工說早已習以為常,因為他的講話和做事風格一直都是這樣,談問題做事情很務實。

濰柴動力發動機研究院機械開發工程師、剛剛從美國回來的孫楠楠說,麻省理工的教授在談到濰柴時用了「Crazy」(瘋狂)一詞,產品的升級換代、技術的不斷創新、大手筆的跨國併購……的確,「瘋狂」是用來形容濰柴最合適的詞彙。這個評價與譚旭光對自己的評價如出一轍,他對發動機的執著追求,也像瘋子一樣。

作為一名機械開發工程師,孫楠楠參與的發動機研發有很多,成果也很多,但是譚旭光會經常給研發人員潑冷水。每隔半年,譚旭光就會邀請一家創新型企業的老總來濰柴看看,不是要看濰柴又取得了什麼成績,而是要「批評」,把濰柴做出的發動機批評一番,給研發人員潑潑冷水,讓他們時時刻刻都保持著危機意識。

這種危機意識,譚旭光也帶到了中國重汽。在成為重汽掌門人後,譚旭光在中國重汽集團召開的第十七屆八次職工代表大會上說,重汽長期缺少壓力和危機感,對自身要求不嚴,沒有時時刻刻把企業的發展、職工的真正需求放在心裡。同時,也對重汽的幹部提出要求,要求增強憂患意識。每一位同志,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緊迫感,都要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危機感,都要有發展企業、造福企業的使命感。

激情

一天當兩天半用

不爭第一就是在混

在濰柴動力2號工廠,機器飛轉。廠長王健介紹,當天2號工廠的生產計劃一共是785臺發動機,而2號工廠擁有一天生產915臺發動機的最高紀錄,去年一共下線了21.3萬臺。王健算了一筆帳:不到2分鐘,就有1臺發動機下線。

精力旺盛、富有激情的譚旭光,給濰柴帶來了一種特殊文化。

在濰柴車間裡,隨處可見的三個標語:「客戶滿意是我們的宗旨」「一天當兩天半用」「不爭第一就是在混」,這三句話也是譚旭光經常掛在嘴邊的。

「一天當兩天半用」,講的是濰柴的效率文化,並不是要不停地加班,而是要提高效率。「不爭第一就是在混」,講的是濰柴的激情文化,大家都要有目標,都要去爭第一。從前常說「責任、溝通、包容」,近年來常提「一天當兩天半用」「不爭第一就是在混」,濰柴的企業文化一脈傳承,職工必須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

2016年5月,一次會議給孫楠楠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會議開到下午1點多,我們已經餓得肚子咕咕叫了。」會議結束後,譚旭光接著去趕飛機,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當時我就在想,譚總的精神和能量怎麼會這麼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師勝 張玉巖

相關焦點

  • 拿父親開刀 譚旭光如何讓濰柴活下來?
    4月29日晚,「齊魯時代楷模」發布儀式走進濰柴,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關志鷗將山東省這一重大榮譽授予了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以表彰他勇於改革、銳意創新、敢於擔當,將瀕臨破產的濰柴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裝備製造集團,為中國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走向全球做出的卓越貢獻。
  • 專攻主業 濰柴集團打造國企改革樣本
    譚旭光在其《心無旁騖 勇攀高峰》的主題報告中指出:「從1998年至今,20年改革創新,成就了兩個十年蛻變,深刻改變了一個傳統國企的發展命運。」 從以「約法三章」的鄭重承諾到以壯士斷腕的膽識和魄力實施改革突圍,通過三項制度改革、「三三制改革」、產品質量提升、配套市場戰略轉移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使企業重獲新生,煥發活力。
  • 濰柴集團:改革創新20年 做國企改革的「領頭雁」
    濰柴集團:改革創新20年 做國企改革的「領頭雁」 2018-07-02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濰柴動力回應「譚旭光被公示」:其在公司職務沒變化
    入廠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到產品試驗室當工人,參與了國家的8V160坦克發動機項目的研製。從機械製圖學起,16歲的他在班組裡年齡最小,幹活卻最實在。他說,最笨的學習方法是肯幹,最智慧的人也是肯幹。「當工人的十年是我人生中難得的產品學習機會,這段時間我系統學習了柴油機知識,這讓我後來的事業十分受益。」譚旭光經常對青年員工說,大學生一進企業不要光想著坐在辦公室裡,車間的學習和磨鍊將受益終身。
  • ...奮鬥書寫時代偉業——寫在全市向濰柴集團和譚旭光同志學習大會...
    濰柴的成功凝結著譚旭光企業家的膽識、創業的激情、創新的思維和創造的才幹,還有以奮鬥為使命的創業者的激情和夢想。他在濰柴工作奮鬥40多年,是推動我市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邁向高端的重要領軍者。在他的身上有著山東人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敢除機制障礙,敢破制度藩籬的精神,在他的身上體現出了極強的政治素養、改革創新精神和國際前瞻視野,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濰柴特色的國企改革創新發展之路,引領濰柴全面邁進「高質量發展」時代,撐起了濰坊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脊梁。
  • 雙方恩怨難了 濰柴收購陝重汽迷霧重重
    2010年4月份,市場傳聞濰柴動力和陝重汽二股東陝西省國資委多年來恩怨有望了結——陝西省政府已經原則上同意濰柴動力百分之百控股陝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蹊蹺的是,時隔不久,有媒體報導,濰柴動力和陝西汽車集團依然是對峙格局,擅長資本運作的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並沒有完成對陝重汽「大一統」。
  • 濰柴速度 國企擔當
    由於保障有力,濰柴確立了3月份全力實現滿產超產的奮鬥目標。如今,車間裡又掀起了新一輪高產。危難時刻,彰顯國企擔當。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時期,濰柴始終不忘國企使命和責任擔當,千裡「逆行」緊急馳援,萬裡鴻雁傳真情,全球採購防疫物資,與全國人民一道,抗擊疫情,共克時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山東省屬企業全國勞模風採剪影——譚旭光
    「凡是成功的企業,要攀登到事業頂峰,都要靠心無旁騖攻主業。」2019年5月24日,李克強總理視察濰柴,勉勵濰柴「打造面向世界、競爭力強、屹立不倒的質量、品牌和信譽,讓濰柴動力、讓中國裝備的動力奔騰不息!」
  • 國企標杆——「濰柴系」的涅槃,擴張與壟斷
    而因為國企落後的制度問題使得其在市場化經濟的競爭中越來越力不從心,直到1998年,因無法跟上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陷入困境,瀕臨破產。也就在這時,跟隨了濰柴20年的譚旭光臨危受命,擔任濰坊柴油機廠廠長(與董明珠的劇情雷同)。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喊出「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的口號,大舉裁員,打破了國企鐵飯碗的概念,讓濰柴迅速走出困境,建立起了現代化企業制度,並在香港成功上市。
  • 「千億濰柴」為何看上「百億雷沃」?
    山東重工、濰柴動力、濰柴集團和中國重汽董事長的譚旭光 近年來,同時擔任山東重工、濰柴動力、濰柴集團和中國重汽董事長的譚旭光因在推動企業改革發展方面的大膽舉措被業稱為「就在10月19日舉辦的「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上,譚旭光透露,集團提出到2025年,達到1000億美元的收入,而山東重工今年實際收入已達500億美元,「我認為,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就在當日,譚旭光剛接到山東重工的業績快報——今年1~9月,公司實現10%的收入增長,利潤繼續保持20%的增長。
  • 桔子財經丨濰柴重組雷沃重工,農業裝備行業第一又是譚旭光的了嗎
    山東重工集團、濰柴集團、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表示,此次戰略重組是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推動和濰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進行的,得到了天津雷沃全體股東和高管層的大力支持,得到了雷沃重工管理團隊及全體員工的積極擁護。對於這場備受業界關注的戰略重組,譚旭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次重組是根據省委省政府統一要求,推動全省農業裝備產業整合升級的重要舉措。
  • 濰柴集團:山東老國企的國際化新路
    原標題:濰柴集團:山東老國企的國際化新路   從2004年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到2006年收購德隆系龍頭企業湘火炬,從2011年吞下全球遊艇製造商法拉帝到2012年入股德國叉車巨頭凱傲集團,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濰柴集團」)的每次資本運作都能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濰柴的發展步伐令人驚嘆,企業的轉型之路更是值得國企深思
  • 濰柴動力:積極研究國企改革相關方案
    濰柴動力(000338.SZ)近日發布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透露,該公司將結合山東省國資委要求及公司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積極研究相關方案以及部署相關工作。濰柴動力是濰柴集團旗下企業,其核心產品為高速柴油機,主要用於重卡和工程機械等。
  • 走進國企 「約法三章」助推濰柴集團騰飛
    14年前,濰柴集團的「約法三章」,短短72個字,擲地有聲,像宣言書,拉開了濰柴集團改革爬坡的序幕;14年後,這短短的三句話,已經化為濰柴企業文化的精髓之一,展現了「政治優勢+市場機制」的活力,引領企業由大變強。
  • 從瀕臨破產到中國製造業基石,濰柴動力做對了什麼?
    而因為國企落後的制度問題使得其在市場化經濟的競爭中越來越力不從心,直到1998年,因無法跟上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陷入困境,瀕臨破產。也就在這時,跟隨了濰柴20年的譚旭光臨危受命,擔任濰坊柴油機廠廠長(與董明珠的劇情雷同)。
  • 國企混改助力 濰柴動力改革能否兌現?
    摘要 在這場熱鬧的國企混改浪潮中,山東地方國企委旗下的公司濰柴重機、濰柴動力引起市場各界的關注。   2017,國企混改備受關注。國企混改不止是給中國聯通(00762)這樣的央企改變的機會,於地方國企,無疑也是利好。在這場熱鬧的國企混改浪潮中,山東地方國企委旗下的公司濰柴重機、濰柴動力(02338)引起市場各界的關注。
  • 屬正常變動 譚旭光卸任濰柴重機董事長
    11月6日晚,濰柴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長譚旭光先生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譚旭光先生的辭職報告自送達董事會時生效,譚旭光先生在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濰柴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七次臨時會議決議公告顯示,經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提名,選舉徐宏先生為公司董事長。
  • 濰柴動力進軍海外扛起國際化大旗
    船行大海,靠的是優秀的領航者1998年6月27日,正當濰柴陷入低谷、瀕臨倒閉的時候,譚旭光走上了濰坊柴油機廠廠長的位置。在他上任後的第九天,全體員工就拿到了補發的兩個月的工資;2000年12月30日,譚旭光向全廠職工宣布:「從今天起,我們不欠誰一分錢了!」
  • 濰柴「鯨吞」中國重汽拉郎配整合何時休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的重要策略,這一策略是否能夠成為國有企業改革,應對跨國車企的衝擊,適應未來新能源和自動駕駛科技的需要呢?●  發動機業務進入國VI階段之後,中國重汽和濰柴動力的發動機產品均擺脫了斯太爾WD615和WD618的技術基因,在商用車領域雙方產品技術上完全沒有血緣關係,可產生協同效應的空間近乎為零。
  • 重慶市江津區政府考察團到濰柴參觀調研
    6月25日-26日,重慶市江津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加才率政府考察團一行9人來濰柴參觀訪問,譚旭光董事長在工業園科技大樓會見了劉加才一行,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會談。  25日晚,在工業園科技大樓會見廳,譚旭光董事長對遠道而來的江津區政府考察團一行表示歡迎,對江津區政府對濰柴的支持表示感謝,並詳細介紹了濰柴當前的發展形勢和生產運營情況。今年上半年,濰柴保持了健康穩健的發展,儘管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市場有所下滑,但是,濰柴依然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保持盈利水平的企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