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0個伏地挺身,堅持1個月可能效果不佳,但堅持1年,瘦子也可以擁有胸肌。
一位體型瘦弱的男孩,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的:不是伏地挺身不管用,是你堅持的時間太短!一個月、兩個月練不出肌肉,堅持一年,效果會讓你驚訝。
小帥哥看上去白淨瘦弱,內心卻有著不服輸的勁頭,他希望用一年的時間,每天堅持100個伏地挺身,看看增肌效果有沒有那麼好,身體變化如何。
剛開始的幾天,他的身體力量不足,不能一次性做完100個。於是他決定早上50個,晚上50個,分開做的難度會小一些。
熟能生巧,隨著動作熟練度的提升,他已經能很好地控制動作節奏,在伏地挺身過程中快起慢落,儘可能下到靠近地面的位置。
就這樣,他從2019年1月做到了7月,身體已經有了很清晰的改變:胸肌變大的同時線條更加清晰,腹部輪廓也出來了,肩膀比之前更寬,手臂比之前更壯實。
值得一提的是,在堅持伏地挺身訓練的同時,他也在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牛排、雞肉等蛋白質簡單烹飪,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碳水選擇乾淨的粗糧和全麥麵包。
又是半年過去了,到2020年1月,他已經整整做了1年的伏地挺身,身材整體變化不大,但再也不是1年前那個「瘦弱少年」了。
小哥的故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1.再簡單的動作,高質量的完成,也能厚積薄發。
2.訓練配合飲食,能夠加速身材的改變。
3.短暫的身材改變很容易,但保持起來需要耐心和意志力。
伏地挺身為什麼效果這麼好?
伏地挺身是徒手健身不可多得的黃金動作,能有效訓練胸大肌、三角肌、大臂肌群和上背肌群,提升上肢力量。
同時,因為需要身體俯臥在地面上完成,所以對下背、腰腹、上臀部有很好的募集效果,經常練習能夠改善身體穩定性。
我們平常做的都是基礎版伏地挺身,即雙手比肩略寬,身體水平、和地面平行。但是隨著你訓練水平越來越高,全方位發展胸肌更加重要。
所以不妨試試其他的變式伏地挺身,稍作調整,讓胸肌看上去飽滿有型,「細節滿滿」。
動作一:下斜伏地挺身(胸肌上側)
雙腳放在凳子上,大臂和身體夾角約為45°。腹部收緊,背部挺直,身體在同一直線上。
緩慢屈肘、身體下放,儘可能用胸觸地,此時小臂垂直地面,大臂近似水平。
伸直手肘撐起身體,肘部向中間擠壓胸肌,停頓1~2秒後繼續完成動作。
動作二:上斜伏地挺身(胸肌下沿)
動作要點和下斜伏地挺身相同,差異在於:這一次我們雙手放到支撐物上,上半身高於水平面。
動作三:鑽石伏地挺身(胸肌靠內側、肱三頭肌)
雙手在胸前合攏,扣成鑽石狀,大臂緊貼身體,在動作最高點,著重感受胸肌的擠壓感。
動作四:寬距伏地挺身(胸外沿、三角肌前束)
雙手距離約為肩寬的1.5~2倍,此時肘部對動作的影響較小,但肩關節的壓力會變大,肩關節不適者酌情完成動作。
100個伏地挺身,你可以這麼做:
普通伏地挺身10 *2組
上斜伏地挺身 10 *2組
下斜伏地挺身10 *2組
鑽石伏地挺身10 *2組
寬距伏地挺身10 *2組
當然了,僅靠伏地挺身胸肌生長是有上限的——當你能夠支撐自身的體重完成動作時,意味著你的胸肌圍度,很難再有新的突破了。
為了進一步飽滿胸型,增加負重完成伏地挺身、使用槓鈴臥推,都是不錯的選擇。
每天100個伏地挺身,當你堅持做1個月的時候,希望你能告訴自己,我還可以堅持更久,身體的變化會證明:你的堅持是有意義的。
關注「中國健體那些事」,分享健身乾貨,暢聊體壇趣事~
#原創作者專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