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之際,記者來到徐悲鴻之孫徐驥的畫室,帶著對其《德國印象》油畫在保利拍賣拍出36.8萬高價的祝賀,跟眼前這位戴著黑框眼鏡,氣質敦雅、穩重謙和的藝壇新秀進行了首次的會面,其中徐驥口中祖父徐悲鴻的《雄雞圖》讓人印象深刻,徐悲鴻藝術精髓讓人為之著迷。
★出身名門
作為大師徐悲鴻之孫,著名畫家徐慶平之子,徐驥是徐家第三代中唯一走繪畫藝術道路之人。正是由於出身名門,徐驥一直很低調,從小刻苦鑽研徐悲鴻藝術,多年來始終專注油畫。2015年,國家文物局主推的第一屆油畫修復班,全國只選拔十人,徐驥不但被選上了還成為了班長,可謂其藝術之路的略有小成。
★留洋法國的經歷
徐驥表示在法國深造,以及與法國國家博物館修復專家共同修復徐悲鴻油畫的經歷讓他受益匪淺。這是因為徐悲鴻早期曾留學法國巴黎,其繪畫技法、材料運用基本遵照法國傳統大師的方式,所以留洋法國的這段經歷,讓徐驥對徐悲鴻藝術有了更深入、更透徹的理解。
當談及徐悲鴻作品時,徐驥自信地表示:「因為我也是繪畫創作者,知道完成一幅優秀作品是如何的艱辛,同時我也緊跟及鑽研祖父的藝術足跡,所以我能讀懂祖父作品中的光彩。」
★最新動向
面對油畫《德國印象》在保利拍賣拍出36.8萬高價的喜人成績,徐驥只是報之微微一笑,十分謙虛。當談起創作的最新動態時,徐驥眉色飛揚,興奮地說:「他正忙於監製由沈繡藝術重現的徐悲鴻《雄雞圖》,確保該刺繡作品可以百分百展現出徐悲鴻藝術獨有的精髓。」徐驥認為徐悲鴻藝術倡導的「七分想,三分畫」原則與沈繡中「七分繡,三分畫」的理念高度吻合,他本人更是對這幅由「國禮聖手」姚美珍親自操刀的《雄雞圖》刺繡充滿期待。
★《雄雞圖》刺繡創作
為了確保《雄雞圖》刺繡能原汁原味呈現出徐悲鴻藝術的精髓,徐驥曾多次與《雄雞圖》刺繡作者姚美珍進行深入的交流。談到祖父徐悲鴻創作的雞畫,徐驥表示展現中華民族不屈不饒之氣節是其神髓之所在,因為徐悲鴻創作的雞畫多是昂首挺立、怒髮衝冠的公雞,通過對雞冠、雞爪及雞尾的重點刻畫,表現出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高潔的品格。1981年,中國生肖金銀幣開篇之作選取的正是徐悲鴻《雄雞圖》中的雄雞,可見國家也視《雄雞圖》為民族精神的象徵。
經過再三的探討,徐驥與「繡神」沈壽第三代傳人,兩次入選贈送美國、俄羅斯總統國禮刺繡團隊、中國國禮刺繡大師姚美珍確立了《雄雞圖》刺繡的表達重心,力求通過繡畫中的絲理、色彩及線條還原大師《雄雞圖》的風採。
當看到《雄雞圖》刺繡成品時,徐驥不自覺地多次點頭稱是,他認為《雄雞圖》刺繡便是能讀懂徐悲鴻作品中光彩的完美詮釋。為此徐驥特別向姚美珍老師請教其中的奧妙所在,據姚美珍老師講述:《雄雞圖》刺繡運用了旋針、虛實針等複雜的針法,將多種色線合一股施以滾針,呈現出繡畫中雄雞、石塊肌理的轉折變化及明暗層次、立體感、質感,真實地還原原畫。此外,雞冠(平針)及尾巴(虛實針)的翎毛繡制極其精緻,以重現徐悲鴻畫雞的精髓。然後,繡畫按照刺繡針法規律分劃出絲理,施色方面採取線條長短加叉分層加色的手法來達到色彩的豐富和諧。在繡制時,利用絲理轉折起伏來表現翎毛,利用絲理轉折產生的不同絲光來表現身體各部位的前後層次,掌握色彩的冷暖色,襯色時完美把控色調的微妙變化,不局限在一個小小的局部拼命加深,而是不斷相互比較,不斷調整,過程極其費時費力。甚者,雄雞的翎毛繡的松、順、飄逸自如,仿佛如一層層毛絲覆蓋的感覺,其難度可想而知。
望著繡畫中雄雞立足於錚錚鐵石之上,徐驥不禁讚嘆這便是中華民族不屈不饒之氣節所在,完美重現徐悲鴻《雄雞圖》的精髓,是畫與繡的完美結合。《雄雞圖》刺繡中沈繡的鬼斧神工,無愧「繡中之繡」的美譽,極具藝術和收藏價值。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