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宗祠文化,十分濃厚,他有什麼積極的作用呢?

2021-01-16 三農實譯

山西的宗祠劇場山西雖地處華北,但宗祠數量眾多,據《山西通志》記載,明清之際,山西各地神有神祠,山有山祠,水有水祠,縣縣有名人先賢祠,村村有宗祠支祠,祭祀的對象從自然崇拜時的山神、水神、天神、地神和祖先崇拜時期的英烈先賢,直到普通的家族尊長。祠堂建築從宏偉的宮殿式到普通的民居式,從樓閣到窯洞,從唐宋元明清建築形式到現代建築風格,無所不有。部分祠堂內建有裝飾精美的古戲臺保留至今。

代縣楊家祠堂戲臺。位於山西省代縣棗林鎮鹿蹄澗村。始建於清代。坐南朝北。半三面觀。硬山卷棚頂。通面闊三間8.5米,其中明間4米;通進深兩間7米,其中前臺4.1米。臺基高1.46米。圓木柱,覆盆礎。施大額枋、平板枋、騎馬花芽雀替。有龍頭護朽。明間懸匾「頌德樓」。前簷平柱掛對聯:「雲容水態入目堪賞,嬉笑怒罵俱是文章。」左右山面後三分之二砌牆,前三分之一透空,成半三面觀式。臺沿設護欄。內部設天花,前後臺用六抹隔扇門相隔。戲臺在山門外,距山門17米。廟內現存正殿、過廳、東西廳房等,大多為清代建築。常家祠堂戲臺。位於山西省榆次區西南東陽鎮車輞村。

是一座二進院戲臺,始建於清光緒五年。戲臺位於祠堂大門內側,是一個可以反向使用的多功能戲臺,平時可作為進入祠堂的通道,故稱為「過道樂亭」。戲臺以木結構為主,前卷棚歇山後硬山頂,做工精緻,穩重古樸,均勻適宜。臺基中間開槽為通道,演出時搭板。戲臺橫梁懸有一匾額,上書「義關風雅」四個大字。戲臺兩側的楹柱上有一聯,上聯是:雙蜚鵰鶚雲霄志;下聯是:累葉縹緗忠孝經。明清時期,宗族祠堂普遍設立,祠堂戲臺也隨之廣泛興建。祠堂戲臺為宗族演劇提供了固定的觀演場所,在祠堂戲臺舉行演劇活動,既能夠達到敬祖娛神的目的,又能夠實現對族眾的高臺教化。

同時也豐富了族人的精神生活。本章在對宗族演劇的主要場所——宗祠劇場進行描述的同時,也對宗族演劇的其他輔助空間進行了考察。宗族除了在宗祠劇場內舉行演出活動以外,還會在會館劇場、私宅酒樓以及臨時劇場中組織戲曲演出活動。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宗祠劇場屬於神廟劇場的範疇,因而具有神廟劇場的一般特徵。但同時,與神廟劇場相比,宗祠劇場在選址、形制方面更具靈活性,有著更加明顯的地域特色。明清宗族演劇的主要類型明清時期,宗族演劇十分頻繁,尤其是南方地區演出名目繁多,從建祠修譜、季節祭祀,到添丁、誕辰、進主、忌日,再到科舉及第加官進爵等等,都會舉行戲曲演出活動。

日本學者田仲一成先生在《明清的戲曲——江南宗族社會的表象》一書中將江南宗族演劇分為五種類型,分別是個別祖先的壽誕祭祀演劇、對祖先群體的季節祭祀演劇、進主演劇、科舉及第者的祀祖謝恩演劇及超幽追薦演劇。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宗族的演劇名目遠遠超出這五種類型。從祭祀和崇拜的對象來分,可分為與宗族有血緣關係的內神祭祀演劇和與宗族沒有血緣關係的外神祭祀演劇。從組織活動的事由及主體來分,可分為宗族集體生活中的演劇和個體生活中的演劇。集體生活演劇是由宗族統一組織,全體族員共同參與的演劇活動;個體生活演劇是以宗族中的某一房或某個家庭為單位組織的演劇活動。

但通常宗族成員也會積極參與。宗族神靈祭祀演劇,宗族內神祭祀演劇宗族祠堂供奉的是家族先人,是一個宗族獨有的神靈,故一般稱之為家神或內神。宗族祭祀演劇的主要功能是祭祀祖先、娛樂祖先神靈,因此宗族演劇中內神祭祀演劇最為普遍。一般而言,內神祭祀的場所主要包括寢祭、祠祭和墓祭。從時間名目上來看,通常包括祖先的生、忌日以及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等重要時令節日的祭祀。其中,清明多在墓地舉行,其他時間多在祠堂或居室舉行。

如《富陽縣誌·禮儀民俗》之「祭禮」條載:「祭不一處,蓋鄉村無族不立宗祠,祖先神主皆藏祠內,家不供立祖先神位。春秋薦食則祭於廟,歲時令節以及祖先誕辰、忌辰則祭於寢,清明、冬至則祭於墓,俗謂之『上墳』。」總體來看,全國各地以春、秋兩祭及元宵、清明、冬至最為隆重和普遍。

相關焦點

  • 惠陽淡水曾氏宗祠 風水殊勝 丁財兩旺彰顯宗祠文化建設的魅力
    惠陽淡水曾氏宗祠 風水殊勝 丁財兩旺彰顯宗祠文化建設的魅力曾祥裕 曾海亮在南方各地新修或新建的「三省堂」成了宗祠文化星河的一顆耀眼明珠。一個宗祠是一個宗族經濟實力的象徵,也是反映宗族人心的晴雨表。當下,神州大地宗祠文化建設方興未艾,這是國泰民安的象徵。曾祥裕風水團隊7月27日,興致勃勃走進惠陽淡水,喜見一座規模宏大、面貌一新的曾氏宗祠「三省堂」巍然屹立在生氣勃勃的土地上。天下曾氏一家親。神州大地曾氏後裔為人處世秉承曾子孝道文化,注重家風建設和個人修養,胸懷寬廣,大度包容,開拓創新,在各地、各個領域,人才輩出,嶄露頭角,功成名就。
  • 中國人為什麼要建宗祠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傳家風丨揚正氣丨鑄族魂丨促發展 《孝經》中又有「宗廟致敬,不忘親也」。 把「宗廟」建造居於「居室」之前,宗廟「致敬」與「孝行」聯繫起來,足見古人對宗祠的重視。 在每個家族中,往往都有一個場所來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
  • 最美宗祠,南康傅氏!
    南康傅氏淵源 傅氏宗祠莊嚴肅穆,飽含豐富的傅姓文化 跟隨小南一起來看看吧 魅力傅氏宗祠
  • 梁春書當選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
    2020年12月27日,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一屆五次理事會在太原召開。山西省政協主席李佳,副省長張復明出席。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王石出席會議並講話。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姜新文做工作報告,會議由秘書長李順通主持。
  • 山西面家 山西文化
    拾級而上,首先迎接嘉賓的是山西典型的迎門照壁,褚紅色的底紋,纖細黑色字體的英文介紹,以不規則板塊形式點綴其中,巧妙分解的「山西面家」四個大字,在錯落有致的擺放中,成發射狀向東西南北方向無限放大……把「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底蘊深厚的山西麵食文化詮釋得淋漓盡致。
  • 山西最有「潛力」的城市,是晉商文化的搖籃,卻不是大同
    作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大同,它不僅是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中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雖然被稱為「鳳凰城」和「中國煤都」,但是隨著煤礦資源的整合,GDP一直在中下水平推移,但是,山西有一個最具潛力的城市,晉商文化的搖籃,各種資源豐富。
  • 山西一建在山坡上的村子,窯洞猶如螞蟻窩,歷史氣息濃厚值得一去
    01很多人對山西的印象都是古樸純真,這裡有很多村落,也有不少窯洞,每年來這裡遊玩的人,幾乎都是為了親眼看看窯洞,體驗一下傳說中的窯洞住起來究竟是什麼感受?之前跟朋友一時興起,也決定來山西看看他們的窯洞,有人說去山西磧口古鎮,如果不去李家山就是白來一趟,所以我們商量之後決定去李家山看看。去李家山的時候大約是8月份,當時處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景象,尤其是站在山坡上的時候,這種景象會越發明顯,從遠處看,窯洞就像螞蟻窩一樣。
  • 山西一座地級市,曾經是都城,2018年迎來「大轉變」
    文/老路小城探索計劃(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專注世界的每一寸風景,用文字了解一座城提起「山西」你會想到什麼?煤老闆、陳醋、歷史建築等等。在華北地區內的山西省,雖然在經濟發展上較弱,但這個省份自身也有著巨大的魅力。
  • 中央電視臺法制欄目關注九支黃氏宗祠
    四川新聞網瀘州5月12日訊(黃國文 文/圖)5月11日,中央電視臺法制欄目組走進瀘州市合江縣九支鎮「黃氏宗祠」,對黃氏宗祠傳承的家風祖訓進行了專題採訪報導。各系黃姓,融匯交織,綱常各立,合作交流,難明輩份,致木本水源,稍有混亂,妨礙黃姓,以孝為先,開拓進取,優良家風的傳承。東漢時,江夏黃氏最有名氣,對後世影響也最大,時人譽稱「江夏黃氏,天下無雙」。如今,天下黃姓子孫萬派朝宗江夏,承認江夏是黃姓的郡望與發祥地。江夏黃氏肇始人是黃香。黃香9歲那年,母親去世。黃香日夜思念,形容憔悴,差點死去,大家都稱讚他是孝子。
  • 「中國宗祠文化之都」湖南洞口縣都有哪些自然資源呢?
    享有「中國綠色名縣」、「中國宗祠文化之都」、「蔡鍔將軍故裡」、「中國楹聯文化縣」、「中國雪峰蜜桔之鄉」美譽。這裡地阜物豐,周總理命名的「雪峰蜜桔」、明朝貢品「雪峰雲霧茶」、非物質文化遺產「墨晶石雕」譽滿中外。這裡忠魂守固,捐軀卻寇,是抗日戰爭「收官之戰」——雪峰會戰的主戰場。
  • 叔潁公第九十一世孫,朝英公後裔九寶派宗祠晉火慶典
    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賴氏文化,傳播賴氏正能量。宗祠,是宗族支派祭祀列祖列宗之地,維繫血緣親情之所,又是我們賴氏至德謙讓精神傳承的集地。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化積澱和文明底蘊,以尊祖敬宗、敦親睦族為核心的宗祠文化,反映了中華民族血脈相承的執著信念,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
  • 山西天驕生物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富剛當選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
    2020年12月27日,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一屆五次理事會在太原召開。省政協主席李佳,副省長張復明出席。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王石出席會議並講話。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姜新文作工作報告,秘書長李順通主持。山西天驕生物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富剛參加,並當選為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
  • 薦讀丨中國民間家譜與祠堂文化:參天之樹必有其根
    用文化傳承帶動仁商培養,以仁商培養促進文化傳承。倡導營商致仁,推動仁商濟世,踐行文化自信,弘揚企業家精神。欣逢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傳播仁商之道,用哲學為商業築魂。打造產、學、研、投為一體的國際化平臺,致力於為中國經濟發展培育仁商的第五大書院。轉自丨今日頭條· 中華家譜樹摘要:「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 辜振甫兩度為永春辜氏宗祠題詞
    早報訊(記者黃墩良董仁愛文/圖)辜振甫與永春儒林辜氏宗祠有著不解之緣。昨日,記者來到永春縣五裡街鎮儒林村採訪。  兩度為宗祠題詞  昨日傍晚,記者來到儒林村。問起是否知道辜氏宗祠在何處,當地村民給記者介紹了後廟的辜氏宗祠,並說那宗祠在村裡家喻戶曉,很容易找到。
  • 從胡氏宗祠木雕探究績溪火腿
    關鍵詞:龍川胡氏宗祠木雕;績溪火腿;徽商徽菜;績溪黑豬;產業化建議古徽州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佼佼者,它們象郵遞信使一樣,一代又一代的傳遞著古徽州數千年來,不斷繁衍生息在這塊土地上的勞動人民所創造的文明史。徽州三雕(磚、木、石雕)又是古徽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被譽為「江南第一祠」和「木雕藝術殿堂」的龍川胡氏宗祠,以極其豐富的木雕藝術,向世人展示出徽州中古社會的燦爛民俗和民風。
  • 山西城市文化創意公司董事長張佳當選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理事
    2020年12月27日,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一屆五次理事會在太原召開。省政協主席李佳,副省長張復明出席。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王石出席會議並講話。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姜新文作工作報告,秘書長李順通主持。山西城市文化創意公司董事長張佳參加,並當選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理事。
  • 黃氏宗祠楹聯
    遍覽冊府(帝王藏書的地方)藏書,以至廢寢忘食,性好古文奇字,彝器上的款識,他都悉能辨正。自六經到子、史、百家,無不精通。善畫,工詩文。篆、隸、正、行、草、飛白,都極絕妙。著有《翼騷》、《東觀餘論》等。因身體瘦弱,人稱「風韻灑落,飄飄有凌雲之意」。  下聯典指後漢孝廉黃憲,字叔度,博學,善言談,被當時名士荀淑譽為顏回。年十四,與友人語移日不能去。
  • 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一屆五次理事會在太原召開
    本報訊(記者鄧偉強)12月27日,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一屆五次理事會在太原召開。省政協主席李佳,副省長張復明出席。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王石出席會議並講話。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姜新文作工作報告。
  • 2018山西·渾源鄉村文化旅遊月完美收官
    人民網渾源7月29日電 (喬慧) 7月28日,2018·山西渾源鄉村文化旅遊月收官大作之「走進凌雲口·千人霞客行」活動在渾源縣裴村鄉凌雲口村霞客谷成功舉辦。 活動開幕儀式在凌雲口村霞客谷文化廣場舉行。開幕式上,宣讀了《給徐霞客爺爺的一封信》,開展了愛心扶貧捐贈,舉行了《出塞曲》文藝表演、古詩詞朗誦等。多個富有特色、活潑多樣的節目展示出凌雲口景區古樸厚重的文化底蘊,釋放出全縣上下緊盯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工程的蓬勃活力。凌雲口霞客谷山勢奇險,風景秀美,天然原生態文化和人文底蘊濃厚,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到此遊後,發出「高峻而古雅」的讚嘆。
  • 古典文化氣息濃厚的悠閒BOSS轉角書櫃
    下面浪哥為您推薦一款古典文化氣息濃厚的書櫃,請看悠閒BOSS 302轉角書櫃。【評測品牌】悠閒BOSS 302轉角書櫃【評測地點】藍景麗家大鐘寺家居廣場悠閒BOSS門店【撰文/攝影】新浪家居 賈辰娟【產品特點】悠閒BOSS 302轉角書櫃總體屬於英國古典田園風格,用精湛的手工工藝打造純美的產品,讓品味不凡的書房更添尊貴典雅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