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目錄君
圖|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侘寂之境巫娜 - 茶界
心隨四季流走而動,何嘗不是對生命的深切體悟?
水藍色星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如此絕妙,在這之上,宇宙以不可知的種種力量將月亮凝聚在我們身邊。日子越是稀疏平常,便愈加感恩這樣尋常又充滿奧妙的存在。
這樣以後,人類融入世間萬物,享有同樣的四季輪迴。而生命又何嘗不是因為這樣的流轉,在一榮一枯之間,得以彰顯萬般的美好?
-
歲歲年年,暮暮朝朝,當第一片葉掉落,歸於塵土;第一朵花衰敗,歸於寂滅,我們得以感知生命之秋的到來。相比於奼紫嫣紅的春、綠意盎然的夏,當萬物呈現出「枯」的景象時,我們似乎更加靠近生命的本質。
-
想著最後一陣荷塘香風離去,十裡蓮塘、千頃碧波該有另一番景象了,遂在北風還未席捲江南之前,奔赴一場「送花會」。
以前的人們真摯地相信,每一個月份都有花神的存在。在春夏時節會有「迎花會」,歡喜地迎接花神降臨人間,那麼在秋天自然該恭送花神離去,亦心懷感恩。
-
真正意義上的生命之秋,倒不全然是滿目蕭條,但蕭瑟與清冷是有的。不必踏春的熱鬧,秋遊多了一分溫婉,目之所及、耳之所聞的諸般景象,好似更容易觸碰到我們內心的柔軟。
儘管木槿花依然欣欣向榮,但大部分荷花早已凋零,碧綠的荷蓋日漸枯萎,連同「中通外直」的莖幹也趨向乾癟。這時的荷塘稍顯凌亂,不時飛過的水鳥快速略過,在冰冷清透的湖水中留下短暫的一道道弧形痕跡。
-
詩人、畫家、攝影家愛極了這樣的圖景,大抵還是因這沉寂的荷塘與靈動的水鳥,極易構成絕妙的畫卷,或是蕩漾出意蘊悠長的詩意。
-
淡遠的天空落在水中,遊魚穿行過一朵又一朵白雲,隨風旋轉而下的樹葉偶爾掀起些微波瀾,蜉蝣輕而又輕地滑行過水麵。
我們永遠不知道,在層疊的落葉與蒼苔之間,藏著多少辛勤儲糧的螞蟻,或是其他不知名的昆蟲。自然還有貪吃的小松鼠,靈活跳躍的小小身體,藏著精緻淘氣的靈魂。
-
圍繞著一池冷水枯荷,生命卻越發飽滿、充滿張力。所以那些自尋煩惱的傷情,就在這般動人的氛圍中一點點被消解,再次變得開懷。從許多「枯」的意象中覺知生命,要比身處繁華時,更加真切地擁有歡喜的力量。
儘管眼前只剩殘枝枯葉,在涼風中飄搖抖蔌,令人頓生惆悵。但那些乾癟、枯萎的枝幹,彎曲擰折,更加遒勁,更具風姿威儀。雕刻大師常常刻意去模仿,蘊藏在枯枝中的力量。
-
洗盡鉛華,褪卻盛裝,生命在「枯」之中,顯露出最本質的狀態,這何嘗不是一種「真實」?那絕不是投降式的敗去,是在死亡定格之前,以一種超然的姿態,任爾東西南北風,絕不倒下,任人觀賞。
所以人們常常被秋冬時節,萬物凋零的景象震懾心魂。豈知「凋零」,原是「驕傲」。
-
枯荷、衰草、梧桐、梅枝、老槐、葛藤、青瓦、鵝卵石……飛鳥、遊魚、野稚、爬蟲、行人不斷從它們身上踏過、或是路過,但它們始終靜默地矗立在那兒,如同老僧入定,巋然不動,漠然世間一切。
-
枯,亦像藥草、像茶的品格。
-
唯獨經歷多種繁雜工序,從生到死的走一遍,那些長在山中素樸的草、新嫩的芽,才得以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而後再次經由水的潤澤、煎熬,才慢慢成了濟世良藥,或是一盞仙露,滋潤心脾,甚至靈魂。
-
那些長得正好的草是不配被稱為藥的,一如新採摘的嫩芽,也不會泡出一杯回甘的茶。在製藥與制茶的工序中,通常會有一道工序名為「殺青」。
枯,如是。在鮮活之後,歷經寂滅的輪迴,再次感知生命的力量,而後迎來更加熱烈的生。因此人間的秋,向來是豐滿、成熟的。
-
枯,一如禪。
-
在生命的秋冬裡,如千年古樹靜默站定,褪盡萬千榮華、浮躁,將所有的熱烈深藏內心。它傲然地矗立在天地正中,不需要任何的憐憫,卻給無數顆漂泊不定的心靈以棲息。所有的悲傷、哭求,仿佛都是人們一廂情願的臆想。
-
枯。跨越空間,打破時間,它恆久地存在著。
似窗外青山、門前蜿蜒的溪水,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不知什麼時候會消失。它好似永久孤獨,卻又堅不可摧,同時還蘊含著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