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蓓薇:海洋資源是人類的食物資源寶庫

2020-12-05 人民網福建頻道

原標題:朱蓓薇:海洋資源是人類的食物資源寶庫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朱蓓薇(攝影 中國網/舒珺)

  近日,第13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暨第二屆福建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峰會在福州海峽會展中心召開。峰會由國家海洋局宣教中心、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主辦,中國網記者應邀參加了峰會。在以「創新及轉化」為主題的海洋生物醫藥產業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朱蓓薇就海洋資源的豐富性及可利用性為主題發表了講話。

  她表示,海洋是人類食物資源的寶庫,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地球上生物物種的80%都存在於海洋中。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也均提出了一系列開發海洋資源的藍寶石等計劃,並把海洋資源的開發工程,譽為撈鑽石工程。我們國家同樣具備此類資源,再加上海洋生物有其多樣性和特異性,生長在高壓、低鹽、和低溫等不同生態環境下,造就了各種各樣的生命活性物質。因此,海洋資源是人類的食物資源寶庫。

  朱蓓薇說:「開發海洋資源,是我們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舉措。我們國家的水產品的產量從 1990年開始,連續25年在世界都是第一位的。」她表示,我們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捕撈量大於養殖量的大國,但由於加工水平比較落後,加工能力只佔到35%左右,相比發達國家70%的開發利用率,確實太少。因此,在副產物中,提取高植化的海洋藥物、海洋食品、以及生物材料和生物製品,做飼料等副產品都是積極的途徑,既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又產生環境效益。因此,我國現存的工藝、裝備喝一些不配套的問題都亟待解決。再加上習總書記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做好海洋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最後,她表示,希望我國科學家可以在福建找到轉化自身科技質量的平臺,希望企業得到豐碩的成果。(記者 舒珺)

相關焦點

  • 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生物資源專業委員會成立
    3月30日上午,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生物資源專業委員會在廈門成立。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生物資源專業委員會是科技類社會團體,經中國海洋學會第八屆三次常務理事會批准成立,掛靠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學會理事長陳連增表示,海洋生物資源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有利於聚集海洋生物資源領域的專家學者,聚焦國家在海洋生物資源領域的重大需求,共同推動我國海洋生物資源研發水平從「跟跑」向「並跑」和「領跑」轉變,更好地開發和可持續利用海洋生物資源。
  • 美國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主要政策與啟示
    世界各沿海國家都面臨著有限的海洋漁業資源不斷衰退的態勢,海洋漁業生存空間受到限制,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過度捕撈、防止海洋漁業資源不斷衰退等問題,各國紛紛出臺相關政策保護與管理海洋漁業資源。作為世界海洋漁業大國、佔世界海洋捕撈業份額18%的中國,與世界海洋漁業強國、佔世界海洋捕撈業份額6%的美國備受矚目。
  • 我國海洋礦產資源開發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一、我國海洋礦產資源概述1.海洋是「聚寶盆」,有全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財富用「聚寶盆」來形容海洋資源是再確切不過的。單就礦產資源來說,其種類之繁多,含量之豐富,令人咋舌。這些資源,大都是國防、工農業生產及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海水是寶,海洋礦砂也是寶。海洋礦砂主要有濱海礦砂和淺海礦砂。它們都是在水深不超過幾十米的海灘和淺海中的由礦物富集而具有工業價值的礦砂,是開採最方便的礦藏。
  • 國家海洋科學數據中心推進海洋石油平臺數據資源共享_中國海洋外宣...
    近日,國家海洋科學數據中心在廣東珠海召開海洋石油分中心建設研討會。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國海洋石油集團等相關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國家海洋科學數據中心是首批通過科技部、財政部認證的20個國家級科學數據中心之一,成立以來一直秉承「整合資源、開放融合、深耕服務」的理念,積極聯合涉海部門和科研院所,吸納優質社會資源,探索形成「主中心﹢分中心﹢數據節點」的共建模式,共享服務得到社會各界認可。
  • 西沙群島海洋漁業資源調查研究
    西沙群島海洋漁業資源調查研究2016-03-21 16:5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6746 次 我要評論 ■中國南海研究院&nbsp康霖/文一、西沙群島海洋資源評估(一)西沙群島自然地理條件西沙群島位於南海中部,是我國海南省三沙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 海洋霸主幾丁蟲 為人類尋找油氣資源立下汗馬功勞
    它們小到肉眼幾乎看不見,卻是數億年前的海洋霸主。如今,它們安靜地沉睡在巖石中,在年代地層和生物地層對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人類尋找油氣資源立下汗馬功勞。但是,自1931年被首次報導以來,關於這類小蟲的生物學屬性就一直爭論不休,未有定論。
  • 海洋遙感專家潘德爐:蛟龍號發現深海動物將顛覆認知
    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遙感專家潘德爐發表主旨演講,認為深海的科學奧秘奧與資源寶庫吸引人類走向世界。他希望能引導海洋技術4.0的智慧海洋工程走向深海的引導工程,並建議打造四大工程走向深海,即智慧深海的信息工程、固體、強心、健腦的深海裝備工程,深海科技前沿的探索工程,和智慧海洋走向深海的統籌工程。
  • 80%漁業資源開發飽和 水生物種瀕危程度加劇
    、瀕危程度不斷加劇……「實際上,我們已捕撈了我們能捕到的所有魚類,如果我們不能找到更好的方式管理漁業資源以確鄙持續發展,那麼環境以及人類自身都將遭受苦難。」農業部漁業局局長李健華在此間表示,我國有遼闊的海洋和江河湖泊,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多樣性,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主要方面。為什麼重視鯊魚您可能看過一部去年發行的大名鼎鼎的紀錄片《海豚灣》,但不一定看過2006年就面世的、同為動物保護紀錄片的《鯊魚海洋》。
  • 第六屆中-斯季風氣候與海洋資源環境聯合研討會即將舉行
    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辦,中國-斯裡蘭卡聯合科教中心承辦的第六屆中-斯季風氣候與海洋資源環境聯合研討會將於1月20日至21日在中國廣州和斯裡蘭卡馬塔拉等地同時舉行。本次會議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斯裡蘭卡駐廣州總領事將在廣州會場參會。
  • 保護海洋環境 優化資源配置海南海洋功能區劃獲批
    《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區劃》)近日獲國務院批准,確定了海南省未來10年海洋空間開發、控制和綜合管理的基調和目標。《區劃》將推動進一步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海洋經濟發展。《區劃》根據海南省實際,確定了未來10年海南省海域資源配置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多個區劃目標。
  • 英語學習資源!大自然在說話 Nature Is Speaking系列:土地
    《大自然在說話》是一部以大自然為「第一人稱」的公益短片,此片以大自然獨特的視角,讓人類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引發人類對自己行為的思考,並倡導人類要有關愛環境的意識。今天奇速君整理了《大自然在說話》資源,是極好的英語學習資源,也建議每個家庭親子共看一下。
  • 海洋生物學家:人類活動將使海洋面目全非
    過去30年來,海洋生態經歷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劇烈的變化:生物種類和數目顯著減少,而人類過度捕撈正是罪魁禍首。  面臨無節制的捕撈,最先「失蹤」的是位於食物鏈頂端的大型海底生物。如今,藍鰭金槍魚、鱈魚和智利海鱸等名貴海魚的存活數量大幅減少。在大多數海域,鯨、海豚、鯊魚、魟和海龜等大型海洋動物的數量減少了至少75%。白鰭鯊、鋸鰩和一度「普通」的鰩等物種的數量則銳減99%。
  • 英語學習資源!大自然在說話 Nature Is Speaking系列:珊瑚
    《大自然在說話》是一部以大自然為「第一人稱」的公益短片,此片以大自然獨特的視角,讓人類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引發人類對自己行為的思考,並倡導人類要有關愛環境的意識。今天奇速君整理了《大自然在說話》資源,是極好的英語學習資源,也建議每個家庭親子共看一下。
  • 浙江海洋生物魚缸展覽出租可靠資源
    此種容器形狀美觀,易換水,移動方便,無接縫而不漏水,無框架結構,不妨礙視線,不會生鏽和腐蝕而汙染水質。適於室內飼養,供桌上觀賞。活動現場,各種魚類齊聚,為大家展現繽紛的海洋水母展也精彩,大家可以看到各種五顏六色的水母,同時為大家上演的節目還有魚的表演,這個可是一個大看點,看看魚演員優美的身姿夜晚場景中我們的夢幻燈光。主要商演項目有海獅表演出租、羊駝出租展覽、百鳥展覽出租、企鵝展覽出租、鸚鵡表演出租、馬戲團表演出租、大象表演出租、大飛輪表演、信和飛車表演等。
  • 上海開創國際海洋資源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報告摘要
    (三)上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  上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港口儲運,物業租賃等業務。該公司是上海水產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屬於本公司的關聯企業。  上海開創國際海洋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2019年4月20日    證券代碼:600097 證券簡稱:開創國際 公告編號:臨2019-007  上海開創國際海洋資源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公司募集資金存放  與使用情況的專項報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
  • 20萬座藏在海下的資源 價值不比陸地山脈小
    「橫看成嶺側成峰」——說到大山,大概誰都加過,不過這是陸地上的山,海洋裡的山你見過嗎?海洋裡也有山脈嗎?是的,海裡也是有山脈的。和陸地上的一樣,海洋裡的山脈也是有高有矮,海洋裡的山中也是」遠近高低各不同」。另外,要是比較起來,海裡的山的價值一點也不比陸地山脈的小呢。不信一起來看看!
  • 「靠海吃海」招架不住 這些島礁資源需要我們保護
    資料圖俗說話,「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廣袤的海洋資源,給予了舟山得天獨厚的魚類及貝藻類資源。潮間帶豐富的野生貝藻類,不知給多少人帶來過那些俯拾即是的簡單快樂。近年來,對島礁資源的過度開採,直接導致漁業資源的衰退。藤壺、淡菜、牡蠣、佛手、黃螺……這些原本在露出的礁石上可採的貝類,已沒了蹤影。《舟山市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管理條例》出臺,在嵊泗馬鞍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普陀中街山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裡進行貝藻類捕撈,需要許可證。如今,我們要對哪些資源特別保護呢?
  • 海口海事法院;「北部灣-瓊州海峽」海洋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合作平臺成功調解首案
    被告吳某駕駛漁船在儋州市幹衝港附近海域底拖網禁漁區線內進行非法捕撈作業時被海警局當場查獲,隨後海南省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向海口海事法院起訴,請求判令被告承擔海洋生態損失及環境修復費用38130元、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及修複方案編制費用5000元,並在全省發行的新聞媒體上向社會公開道歉。
  • 關於風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科學、準確地估算我國風能潛力及其空間分布是國家對風能資源開發中一項極其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中國風能資源分布圖風能資源,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是指由太陽輻射地球表面受熱不均,引起大氣層中受熱不均勻,從而使空氣沿著水平方向運動,空氣流動所形成的動能。,是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但風能開發利用的成本比太陽能開發利用的成本要低,它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開發前景的一種能源。
  •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種質資源戰略創新團隊建設成效明顯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種質資源戰略創新團隊2018年10月入選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戰略創新團隊。團隊以上海海洋大學具有良好育種基礎和研究背景的魚貝等養殖品種為對象,通過基因組學等多組學的精細解析,闡明控制生長、抗逆、抗病等重要經濟性狀的基因和分子機制,創建安全高效的良種培育新技術,培育優良養殖品種,使團隊成為我國水產種質創新的引領力量為目標。經過建設,團隊取得了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