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立夏!有一種立夏叫「大杭州的立夏」:立夏狗、野米飯、灰鴨蛋、長腳筍、粒粒餜......

2021-01-21 我們大杭州


明天就是立夏節氣了,

按照民間傳統,

夏天從此開始了。 

立夏是全年的第七個節氣,

也是屬於夏天的第一個節氣。 


每年公曆的5月5日或6日,

當太陽達到黃經45度時,

便為「立夏」節氣。

「夏」是「大」的意思,

每年到了這時,

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長大,

所以叫「立夏」。

     

        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就已經確立。它預示著季節的轉換,古代按農曆劃分,這一天就算是夏天開始的日子了。雖然現代氣象科學認為立夏並不等於入夏,但進入立夏之後,生活中會表現出越來越多的夏季特徵。 



        比方說——青蛙開始鼓譟,蚯蚓翻捲起鬆軟的泥土,石榴花會開得如霞似錦,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爭相出土日日攀長。這一切都把我們帶進春末夏初,有時像春天,有時像夏天的季節交替時節。 


        在二十四節氣中,有些節氣很有詩情畫意,比如春分、白露;有些節氣則有濃厚的文化傳統,比如清明、冬至;還有些節氣卻有著很實在的生活氣息,比如說立夏。  

        我國民間,過立夏有很多習俗。每一項都說不上浪漫,卻都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有著對未來日子的樸素心願。 




        風扇「呼呼」作響,桌上擺著豌豆糯米飯,碗裡插著一個勺子。餓了或饞了,也不管到沒到飯點,拿勺子挖一大口下來,鼓鼓囊囊地塞進嘴裡……


        這樣的場景,不少杭州人都經歷過吧。在我的記憶裡,每年夏天好像就是從這樣一碗豌豆糯米飯開始的。 

        而且據說,女孩子這一天一定要吃豌豆糯米飯,因為豌豆莢形如眉目,立夏這天吃了,能「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一種是先炒後煮。

      

        把糯米洗淨,將豌豆、鹹肉丁、春筍丁過油炒一下,然後倒入洗淨的糯米,加鹽、雞精和水,水要沒過所有的材料,然後倒入電飯煲或高壓鍋中燒熟。  

另一種是直接炒熟法

        

        糯米洗淨後在冷水中浸泡5小時以上,瀝乾,然後起油鍋,將豌豆、鹹肉丁、春筍丁先炒一下,再倒入糯米一起炒至熟,最後放點鹽和味精調味。 

        當然,這些只是理論的做法。像糯米飯這樣家常的食物,各家各戶也都會根據自家口味自由發揮。比如我家,是把糯米、豌豆、鹹肉丁都洗乾淨,少放一點水,放在高壓鍋裡蒸。吃不完的話,第二天起個油鍋烤一會兒,烤成鍋巴那樣硬硬的,也很香。 

  另外,立夏當天,女孩子們一定要吃帶殼的豌豆。因為豌豆莢形如眉目,據說立夏這天吃了,能「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小孩子則要騎坐門檻上,吃上一塊香糯甜軟的豌豆糕。因為立夏吃了豌豆糕,整個夏天都不會疰夏。






        立夏這天,能和豌豆糯米飯平分秋色比拼的,非「烏米飯」莫屬。 

        烏米飯據說最早在唐代就有了,當時江蘇宜興、溧陽、金壇和皖南一帶每到農曆四月初八,就用烏樹葉煮烏米飯。後來,大概因為四月初八和立夏節氣很近,慢慢就把吃烏米飯併到了立夏的習俗裡。

        現在,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都還保留著立夏吃烏米飯的習俗。 

        老一輩的人還有一種說法,立夏日吃了烏米飯,整個夏天都不會被蚊子咬。 

        烏米飯,其實也是一種糯米飯,只不過要先用烏飯葉擠出汁水,浸泡糯米,讓它變成紫黑色,之後的程序就跟煮飯差不多。 


        烏飯葉,並不是烏桕葉,而是烏飯樹的葉子。這是杜鵑花科的常綠灌木,株高五十釐米至一米,果實味甜可食。大概因為葉子可用來做烏米飯的名聲實在太響了,「烏飯樹」這個名字大家叫得更順口,還有一個名字「南燭」,卻很少有人知道。 

  每年立夏,拱墅區都會在舉行「半山立夏節」,今年已經是第五屆了。

  立夏當天,在半山娘娘廟小廣場,拱墅區會派發一些烏米飯,有興趣的市民都可以去那裡看看,說不定有機會能領上一碗呢。





  另外,立夏還有一個風俗值得說一下——稱人(也有地方作「秤人」)。老人說,立夏稱人能帶來福氣,還可以祈求身心健康,防止「疰夏」,順利度過炎夏。 

  立夏「稱人」,稱的時候有講究,秤錘只能從裡往外拿(表示增加),不可以外往裡加(表示減少),據說這種習俗起源於三國時代,司馬昭發兵消滅蜀漢後,恐原屬漢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虜的後主阿鬥,封他為安樂公。阿鬥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馬昭當著一批跟到洛陽的蜀漢降臣之面給阿鬥稱了體重,並表示以後每年立夏再稱一次,保證阿鬥年年體重不減,以示未受虧待。後民間仿效,由此形成風俗。

  每年立夏,在「半山立夏節」上,也會舉行傳統的「稱人」項目。


  那裡「稱人」用的大秤有兩米多長,一把小藤椅掛在秤鉤上,四周搭著一個架子固定。大秤和椅子都纏上了紅繩,代表著吉祥如意。用興趣的市民都可以去嘗試稱一下自己的體重。 


  小朋友在立夏當天還可以「鬥蛋」,把燒好的囫圇蛋互相撞擊,看看誰的最經撞。另外,把雞蛋掛在胸前,還有「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的說法。  


不同的立夏民俗都能追溯到不同的大杭州風情,

而每一種風情都值得你帶上未泯的童心去追尋。




         「吃了立夏狗,東南西北走」。

        立夏時節,塘栖民間有讓小孩子吃「立夏狗」的習俗。據說吃了立夏狗,小孩在夏季不會疰夏(身倦、食少)。這在《塘栖風俗》裡也有記載:「立夏時,鄉間通行做『立夏狗』,用糯米粉捏成狗的模樣,蒸熟後食用。據說小孩吃了『立夏狗』,會像狗一樣謝(強壯),不會疰夏。」

        村民在老刀糕餅鋪老師傅的帶領下,沿襲傳統習俗,用米粉製作「立夏狗」、搭土灶蒸「野米飯」、用草木灰做「灰鴨蛋」,以水鄉特有的民俗迎接初夏。

  五顏六色的立夏狗是怎麼做出來的?

  用80%的糯米再加20%的晚米,磨成米粉後,放入面桶,倒入少量的冷水,持續捏揉,然後用南瓜汁、南瓜果調成青色或金黃色,再將麵粉捏成各式各樣的小狗的形象。最後把「狗」放在鍋裡蒸18分鐘就行了。

  要一睹立夏狗的風採,那就一定要去塘栖的水北街了,說不定還能看一場做「立夏狗」的比賽。


        塘栖鎮河西埭村的孩子們和家長分享剛剛燒好的「野米烏米飯」,寓意吃完野米飯,防蚊蟲咬安然度夏。

        5月2日,老刀糕餅鋪的老師傅(右)教孩子們做「灰鴨蛋」。當地有「立夏醃蛋,端午吃蛋」的習俗,把鴨蛋放入草木灰和黃泥之中醃製一個月左右,就成為了特色的「灰鴨蛋」。





  新安街道的羅桐社區,立夏時都會在小院裡舉辦一場「舌尖上的立夏」,「已經辦了十多年了。

  吃的東西不但五花八門,還五顏六色的:紫色的桑葚,咖啡色的茶葉蛋,黃色的土豆,淺綠的竹筍,深綠的佛豆,橘紅的櫻桃,大紅的小棗……

  此外,還要煮上一鍋熱氣騰騰的麵條,和用赤豆、黃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的「五色飯」自然也少不了。

  你只管美美地吃著,廚娘們會給你講講為什麼要吃:吃茶葉蛋,夏天不腹脹;吃竹筍,夏天不犯迷糊……

  除了吃的,還有一個重要的節目就是「稱人」。立夏這天,社區會專門找來一大桿秤,秤鉤上懸一個筐子,大家輪流坐到筐子裡稱。

  這稱人,也是有講究的。大師傅一邊打秤花、一邊還要講些吉利的話。如稱小孩時要說「稱花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有出息,能出人頭地)」。姑娘們路過,也可以稱上一稱,別太在意自己的體重了,因為:「一百零五斤,狀元公子有緣分」啊。





  立夏,在富陽叫「夏節」。這個時候,大多數富陽人都要吃一吃長腳筍。

  把長腳筍剖開,與豌豆、鹹肉等混在一起,加到染黑的糯米中,燒成五色烏米飯。據說小孩吃了長腳筍就能長高高,腿腳更輕健。

  除了長腳筍,還要再吃上一個「囫圇蛋」。雞蛋要帶殼一起煮,不能破。據說小孩吃了「囫圇蛋」,就不會「蛀夏」(精神倦怠,胃納不佳)。

  另外,還有看出嫁女兒和互送夏餅的習俗。立夏之後,農事就要忙起來了,立夏當天,娘家人會準備扇子、夏餅、小孩子的衣褲和時令水果去看望出嫁的女兒。

  




 

  烏米飯、鹹肉花蠶豆飯和豌豆飯是蕭山人立夏必吃的三種食物。民間有「立夏見三鮮」之說,這三種「時鮮貨」之一就有鮮蠶豆。人們相信,帶殼的花蠶豆長得像人的眼睛,吃了花蠶豆,一年裡,眼睛都能像新鮮蠶豆那樣清澈。

  






        每到立夏,淳安人的餐桌上,幾乎都會擺上一碗炒麵。據說吃了炒麵,能讓人在這一年裡「腳板不硬,幹活有勁」。

  立夏的這碗炒麵,和平時吃的炒麵有些不一樣。麵條、新鮮的蠶豆和小筍,是三樣必備的食材。到了立夏,越冬作物差不多都能成熟收割了,嘗新就成了人們舌尖上最要緊的事。這也是炒麵必須選擇新鮮蠶豆和小筍的原因。

  除了炒麵,淳安地區還有吃粒粒餜的習俗,表達喜慶春收的意思。「閒了一冬,忙了一春」,立夏時節,家裡大人小孩都要吃一頓春收作物的「大雜燴」。所以,能加的蔬果,都會加到餜裡,品種越多,表示春收越富實。


都市快報記者顧怡、林建安

部分圖片綜合自新華社、網絡

編輯:周少燕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飲食特點和文化
    用立夏時青嫩的草頭和入米粉,油煎成餅,叫做「攤粞」,為上海和浦東地區人民所喜食。還把糖梅子、酒釀、鹹蛋等作為當令食品,稱為時鮮,取以嘗口,稱嘗「三新」。     6、七家粥     浙東農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風俗,就是務農人家左鄰右舍互相贈送豆、米,和以黃糖,煮成一鍋粥,叫「七家粥」,說是吃了這種粥,鄰裡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
  • 今天繼續晴好 周末兩天可能有雨 明天立夏
    明天(也就是周六),天氣開始變化,出現陣雨或雷陣雨的機率比較大,最低氣溫17℃,最高氣溫24℃。後天星期日,同樣有一場雨水要來,不過溫度更高,最低氣溫20℃,最高氣溫再次衝上30℃。周末這兩天有雨,悶熱的感覺也會再次回來。大家也準備好適應這種典型的暮春天氣吧,因為明天就是立夏。每一個重要節氣降臨,中國人的習慣總是會問可以吃什麼?
  • 立夏飯與酸梅湯
    今日立夏,夏天從此開始,日頭見長,萬物至此已是長大模樣。按氣象學標準,廈門昨天成功入夏,已與今年的春天依依惜別,開啟了長達6個多月的夏天模式。在民間,立夏節氣有很多食俗,有吃立夏飯、立夏蛋、立夏粿,喝立夏粥、立夏茶等, 中國人講究順應時節而食,不同的季節吃不同的食物,立夏節氣應景養生,為家人做一鍋營養豐富的立夏飯、煮一壺健脾消食的酸梅湯。立夏飯:古時候是用五種顏色的豆類和大米一起煮,現在變成用綠豌豆、鮮蠶豆、春筍、鹹肉香腸等一起煮成立夏飯。
  • 立夏至蛋走俏 最貴的鴕鳥蛋150元一個
    今天是「立夏」,寧波有句老話:「千補萬補不如立夏一補。」吃蛋健心、食蠶豆飯補眼、吃腳骨筍健骨……昨天,甬城各大超市和菜市場,處處可見嫩綠新鮮的蠶豆和豌豆。  蛋,蛋,蛋,立夏吃只蛋,氣力大一萬。立夏吃蛋是寧波人過立夏的「重頭戲」,昨天,「立夏蛋」旺銷,一個賣出10元甚至幾十元,最貴的屬鴕鳥蛋了,賣出了150元/個。
  • 立夏|「左手狗,右手餅」,餘杭人立夏節吃什麼還有這麼多講究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立夏節氣意味著春季的結束,夏季的開始。在浙江,人們把立夏過成了節。今天,小時新聞記者就帶大家來了解下浙江人在立夏這一天是怎麼「吃」的。
  • 立夏至蛋走俏 最貴的鴕鳥蛋賣到150元一個
    &nbsp&nbsp&nbsp&nbsp今天是「立夏」,寧波有句老話:「千補萬補不如立夏一補。」吃蛋健心、食蠶豆飯補眼、吃腳骨筍健骨……昨天,甬城各大超市和菜市場,處處可見嫩綠新鮮的蠶豆和豌豆。&nbsp&nbsp&nbsp&nbsp蛋,蛋,蛋,立夏吃只蛋,氣力大一萬。
  • 關於立夏的詩句 立夏詩句大全
    關於立夏的詩句 立夏詩句大全時間:2020-05-05 2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立夏的詩句 立夏詩句大全 立夏是夏季來臨的先兆,立夏的時候已經有夏季的感覺,有很多地區天氣都十分的炎熱。那麼關於立夏的詩句,古人有哪些的詩詞是描寫立夏的,關於這些你是否都了解呢?
  • 立夏節氣的含義是什麼?立夏節氣圖片 立夏具體幾月幾日幾時
    立夏節氣的含義是什麼?立夏節氣圖片 立夏具體幾月幾日幾時  ①5日21時25分,立夏。②立,建始也;夏,假也,萬物至此皆已長大,故名立夏。③自此,日照漸長,溫度升高,雷雨增多。④立夏並不意味著「入夏」,東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區才剛剛入春。⑤飲食宜以清淡少鹽食品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
  • 走進立夏節氣 感受鬥蛋樂趣
    立夏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是夏季的第1個節氣,春去夏來,天氣漸熱,立夏表示盛夏季節正式開始,古人對時間的敏感是今人望塵莫及的。2020的春天短暫而美好,夏天到來雷聲、蟲鳴、田野土地萬物生長,「荷風送香氣,竹露滴輕響」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強大力量,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傳統節氣的習俗,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達州市小天使兒童服務站開展了立夏鬥蛋活動,讓孩子們感受獨特的立夏氣息。今年的立夏是5月5日,下午3點整孩子們如約來到中心,活動開始前老師對到來的孩子做過簡單了解,16個孩子大概一大半不知道24節氣是什麼?立夏是什麼?
  • 立夏的含義釋義及解釋 立夏節氣是什麼意思、有何寓意
    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立夏的含義釋義及解釋  立,建始也;夏,假也,萬物至此皆已長大,故名立夏。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
  • 立夏的微信簡訊祝福語簡短 立夏問候語圖片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的微信簡訊祝福語簡短 立夏問候語圖片 進入夏季時的第一個節氣就是立夏,在立夏這一天我們要給親朋好友送上祝福,在一聲聲親切的祝福與問候中開心的迎接迎接炎熱的夏天,而立夏的祝福語簡短有哪些呢?立夏問候語有哪些呢?
  • 客家人的立夏丸,你一定要嘗嘗!
    此時節,綠蔭遍野,風暖晝長,橫塘新荷,花叢蝶忙。寧化的小夥伴們有沒有覺得今年過得比往年快都還沒來得及說新年好一晃就要進入夏季了以前寧化客家人有句諺語「立夏不做圓,悔氣到明年」時近立夏,天氣漸熱,晝長夜短人們會感到特別疲憊,要做些「硬飯丸」補身說是吃了腳硬,不會疲勞其製作方法為:在米飯煮到七八成熟時
  • 立夏時節有什麼花做代表 立夏代表性植物是什麼
    立夏時節有什麼花做代表 立夏代表性植物是什麼時間:2020-05-05 23: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時節有什麼花做代表 立夏代表性植物是什麼 夏季的來臨是伴隨著驕陽與雷雨的,在這個季節裡萬物先是需要經歷大雨的吹打,又要經歷烈日下的暴曬,而立夏時節有什麼花做代表呢
  • 二十四節氣|立夏至,俚語「立夏蛇出洞,快準備防洪」什麼意思?
    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宋·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立夏簡介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於每年公曆05月05日-05月07日期間,太陽到達黃經45°時交節。它與立春、立秋、立冬節氣一樣,都是按照古代天文學上劃分的方法,確立的「四季的開始」。
  • 今日立夏,喜迎夏天!「立夏」用英語怎麼說?
    今日上午8時51分,迎來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立夏」是夏天的開始。蛙聲蟬鳴,草長鶯飛。綠肥紅瘦,雲捲雲舒。萬物開始奮力生長。一年中最熱鬧的季節已經到來。炎夏將至萬物長,日光明媚且張揚。那「立夏」用英語怎麼說?Beginning of summer 立夏beginning n.開始,起源,起點(是begin 的現在分詞)例: It is beginning to dew。在結露水了。
  • 立夏時節——槐花開、螻蛄鳴、食三鮮
    立夏時節的到來,意味著氣溫逐漸升高,植物生長茂盛,雨量增加,農作物快速增長,農民們又到了忙碌的時節。賞古詩立夏長卿南疆①日長北國春,螻蛄聒噪②王瓜茵。新嘗九葷十三素, 誰家村西不稱人。①疆:疆界;邊界。
  • 立夏老公給孩子不但煮了立夏蛋,並畫上了可愛圖案!
    我們這邊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立夏的時候,要吃立夏蛋。每當這一天,就是孩子們最開始的時候了,因為家家戶戶都會燒上一大鍋蛋,還會提早給孩子們打好放蛋的網袋,我們這裡土話叫蛋袋,這樣孩子們就可以提著蛋袋,到處去碰蛋了。
  • 2018年立夏是幾月幾號幾點? 2018年立夏以後天氣就熱了嗎
    2018年5月5日,迎立夏節氣,這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從這一天開始我們就要告別春天、進入夏季了。此後,氣溫將會明顯升高,萬物漸漸成形,田間蛙鳴聲聲,野菜遍野,植物枝繁葉茂。立夏有哪些習俗?立夏後吃什麼?2018年立夏是哪一天?
  • 南方人「立夏」竟然會吃這個?打開第一個咱東北人就沒吃過!
    今日「立夏」 雖然哈爾濱每年的立夏都沒有個立夏的樣兒,但每到一個節氣都想著今天到底應該吃點啥…… 雖然咱大東北沒有在立夏特定吃的食物,但是在南方,大家在立夏這一天吃的還是很有講究的……
  • 系「疰夏繩」、流行鬥蛋遊戲…… 立夏為何有這些習俗?
    (資料圖)「綠樹濃蔭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立夏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正式開始。由於對農事活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立夏從確立之時起就相當受重視。同時,為了應對漸漸熱起來的天氣,民間逐漸形成了一系列有趣的民俗,「鬥蛋」「稱人」驗肥瘦等活動到現在還頗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