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群眾才能換得群眾真心丨普安縣盤水街道官田村幫扶幹部代政富

2021-01-09 天眼新聞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很榮幸能參與到脫貧攻堅這項工作中,成為眾多扶貧幹部中的一員,用真情和責任踐行我的扶貧之路。

2020年11月23日下午,當聽到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袁家榆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貴州省剩下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全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時,我眼眶溼潤了,非常激動,幾年來扶貧路上的一幕幕像放電影一樣划過我的腦海。

我們單位結對幫扶的對象是普安縣盤水街道官田村。2015年,剛開始接觸扶貧工作時,我像打了雞血一樣,熱情高漲,每天走鄉串戶,收集資料。記得有一次去爛田組,爬上那座大山時,天色已晚,餘霞映紅了半邊天,狗吠之聲響徹山谷,整個村莊是如此祥和,氣喘籲籲的我第一次發現官田村是那麼美麗。

根據組織安排,我成了譚化高、譚化禮、楊國賢、羅其山戶的幫扶責任人。通過多次入戶走訪,我了解到他們各戶的詳細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幫扶措施。

給群眾解釋相關政策

譚化高戶主要的負擔來自兩個孩子的教育經費,我充分利用國家的相關政策,與他們就讀的學校取得聯繫,幫他們申請助學資助。

記得第一次幫譚禮豪申請助學補助那天,因為資料、程序較繁瑣,我在他家和縣城之間往返跑了4次,最後做完資料時,譚化高的妻子鄒代敏激動地對我說:「代老師,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要不是你,我們都不知道怎麼辦了!」補助打到他們卡上時,譚化高第一時間給我打了電話,聽著電話那頭激動的話語,我感覺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羅其山因為屋基手續的事跟村裡面有點誤會,怎麼都不配合檢查組的工作。我到街上買了兩斤牛肉和一打啤酒到他家,叔侄倆坐下來掏心窩子地交談起來,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摸清楚後,我沒有責怪他,而是給他解釋了國家的相關政策,酒過三巡後,他跟村裡的誤會解開了,積極配合工作。

跟羅其山談心

我對我的工作有了重新認識,他們並不僅僅是我的幫扶對象,我應該把他們當親人,用真情去對待他們,才能換得他們的真心。

【人物小傳】

代政富,普安縣中等職業學校教師。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義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搬出來的希望丨普安縣盤水街道官田村村民楊國賢
    就是這天,我們一家4口搬進了新家——普安縣東城區布依茶源小鎮鬥彈達吟社區51棟401號,開啟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我是普安縣盤水街道官田村小寨組的楊國賢,家境貧寒,原先一家人擠在兩間破舊的屋子裡。2016年,一個戴著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小夥來到我的家裡,告訴我他是我家的幫扶責任人代政富老師。剛開始我們對他還有所排斥,認為他們來扶貧只是走個形式而已。
  • ...奉獻是我的擔當丨普安縣九峰街道板橋社區幫扶責任人岑媛媛
    我叫岑媛媛,是普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在三年的幫扶工作中,我始終秉承「拜群眾為師、拜實踐為師」的理想信念,通過不斷的創新幫扶方法、提升幫扶能力,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組織交於我的幫扶任務。  我的幫扶對象是九峰街道板橋社區十四組張仁祥、崔福秀、王鐵成、胡玉紅四戶。
  • 武漢市黃陂區長軒嶺官田村,扶貧幹部胡友華的初心和堅守
    近日,位於武漢市黃陂區長軒嶺的官田村,村民們自發聯名寫了一封請願書,希望能夠挽留住像親人一樣的駐村扶貧幹部胡友華。67歲的黃小平是官田村的貧困戶因為今年是扶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他擔心區政府辦公室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胡友華明年可能調離官田村,於是和村民們萌生了聯名寫請願書的想法。村民黃小平說,自從胡友華書記幫扶以來,落實黨的政策,事事到位,對孤寡老人、困難家庭問寒問暖,經常跟村民談心,對待大家就像家人一樣。
  • ...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丨凱裡市下司鎮馬場村幫扶幹部梁佩佩
    我叫梁佩佩,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裡市白午街道紀委的一名幹部,2019年組織調整我幫扶下司鎮馬場村文天才等7戶貧困戶。剛到馬場村幫扶時,我有些茫然,不知道從何下手,更不知如何讓我幫扶的貧困戶穩定脫貧,但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 ...就業穩收入高 我的生活奔小康丨普安縣九峰街道保衝村村民尹朝榮
    我叫尹朝榮,是普安縣九峰街道保衝村六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55歲,家中共有6口人,我年邁的母親、身患疾病的妻子和3個兒女。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生活重擔時常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幸得有國家幫扶我們的好政策,才得以撂下「重擔」,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 涼山州喜德縣幹部群眾歡送什邡援彝幹部
    這一天,他們圓滿完成對口幫扶任務,即將告別喜德返回家鄉。喜德縣幹部群眾、什邡援彝幹部人才代表前往喜德縣洛莫鄉乃託村,為他們送行。喜德縣幹部群眾為援彝幹部送行 供圖 什邡市委宣傳部  29日13時,什邡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扶貧協作喜德縣脫貧攻堅前線指揮部指揮長劉燦帶隊,前往喜德縣博洛拉達、依洛等鄉鎮,迎接幫扶幹部。
  • ...故事」把群眾當親人,把群眾的事當家事丨普定縣猴場鄉水落洞村...
    我是猴場鄉紀委幹部聶應平,2015年,成為了猴場鄉水落洞村上巖腳組村民楊金偉的結對幫扶幹部。入村後,沒曾想到在村委辦公室了解情況時就被潑了涼水。楊金偉一家6口人,老人年紀大了,身體不太好幹不了農活,但都享受低保政策,楊金偉退伍後沒有外出,而是與妻子在家務農,收入微薄,女兒還在上學,房子破舊,但他總說自己什麼政策都沒有享受,總是嚷嚷著不公平,完全不支持村委工作……沒有幫扶經驗的我心中充滿了疑惑,按理說楊金偉戶應享受的政策一樣沒落下,楊金偉還是一名退伍老兵,思想覺悟應該高於普通群眾,但楊金偉認為「不公平、不合理」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解民憂 真心幫扶換群眾笑臉|錦屏縣平秋鎮高高岑村指揮長龍家福
    進駐幫扶村後,我迅速對高高岑村的生態資源、氣候條件、生產生活發展、民風俗韻、致貧根源等進行全面排查,了解到制約該村發展瓶頸後,認真制定幫扶計劃,通過召開全村黨員、村組幹、群眾大會、院壩會、家族會等形式進行動員,統一群眾思想,向群眾講清幫扶工作幹什麼?怎麼幹?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貼心人|鎮遠縣羊場鎮羊場村幫扶幹部羅國超
    我叫羅國超,是鎮遠縣委組織部的一名青年幹部。   接觸扶貧工作前,我是個十足的門外漢,以為調查一下貧困戶的家庭情況,走訪慰問一下就是扶貧。直到2015年,成為鎮遠縣羊場鎮羊場村8戶貧困戶的幫扶幹部後,我才慢慢理解到「真扶貧、扶真貧」的含義。羅奎珍是我聯繫幫扶的一戶貧困戶。
  • 修房屋,養香豬……幫扶幹部李楊暖心貧困戶
    壽光市孫家集街道幹部李楊,從2017年開始擔任石門董村的包村幹部,同時又是石門董村2戶享受政策貧困戶的幫扶幹部。王福田,是李楊幫扶的貧困戶中的其中一戶,家中有3口人,本人是肢體四級殘疾,勞動不便,王福田的對象是肢體一級殘疾,勞動能力完全喪失,家中還有一名上初中的女兒。
  • 「我的扶貧故事」我捧真心換民心丨花溪區孟關鄉的幹部冷向紅
    我叫冷向紅,是花溪區孟關鄉的幹部,說起這些年做扶貧工作,我是什麼樣的群眾都遇到過,我認為只有用真心,才能換來群眾的信任。 我的幫扶戶叫陳應斌,說起他,不論是鄉幹部還是村幹部,沒有一個不怕他的,大家怕的原因,主要是陳應斌性格古怪,一言不和就「開幹」。
  • 「我的扶貧故事」換崗不換初心丨遵義市新蒲新區永樂鎮官田村黨...
    我叫楊琴,今年37歲,2009年招聘到新蒲新區永樂鎮新民村工作,現任永樂鎮官田村黨支部書記。自2014年新民村納入省級一類貧困村以來,我與同事們與群眾並肩齊行,2019年順利完成了新民村整村脫貧出列任務,今年8月,因工作需要,我服從組織安排,到官田村任支部書記。
  • 官田村,通水了!
    官田村,通水了!  12月11日,對於家住湖邊鎮官田村李屋組農村保障房的村民陳經逵一家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 濰坊青州市廟子鎮:困難群眾家裡有了個「小太陽」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12月2日,在紛紛揚揚的雨雪中,濰坊青州市廟子鎮126名幫扶幹部進村入戶,對困難群眾的過冬生活情況進行走訪,體察民情民意,關心群眾冷暖,並為全鎮430戶困難群眾每家送去了一臺「小太陽」電暖器,確保每一戶困難群眾安全過冬。
  • 山東青州:廟子鎮困難群眾家裡有了個「小太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臻 通訊員 魏奉禎 濰坊報導12月2日,在紛紛揚揚的雨雪中,青州市廟子鎮126名幫扶幹部進村入戶,對困難群眾的過冬生活情況進行走訪,體察民情民意,關心群眾冷暖,並為全鎮430戶困難群眾每家送去了一臺
  • 同安街道:「流動攤攤」接訪群眾心聲
    一套桌凳,一條橫幅……日前,一個特殊的「流動攤攤」出現在龍泉驛區同安街道聖南社區同心街33號的菜市路口,原來這是同安街道紀工委「擺攤接訪」,開啟的流動接訪第一站。如此新穎的方式立即吸引了群眾的目光,紛紛圍上來「看熱鬧」。從諮詢政策到反映問題,從鄰裡糾紛到幹部問題,無論大小事,來者不拒。
  • 「我的脫貧故事」「終於有點家的樣子了」丨普安縣九峰街道板橋...
    我叫李成德,今年68歲,是黔西南州普安縣九峰街道板橋社區十一組的村民,因為缺少勞動力,沒有收入來源以及沒有贍養人成了村裡的五保戶。這幾年,在政府和幫扶責任人的幫助下,生活才漸漸有了起色。我的幫扶責任人鄧婷婷到我家宣傳脫貧攻堅政策的時候告訴我,讓每一位群眾都擁有安全住房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我聽後非常的開心,知道這大半輩子的新房夢終於要得以實現了。但是,我的特殊情況還是讓政府犯了難。給我資金讓我建新房子吧,我人老了,幹不動;讓我搬遷吧,按政策我一個人只能分到二十來平的住房,太窄了不夠住。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經過多次探討,還是把我的這個難題解決了。
  • 何樓街道辦事處:開展村居幹部離任審計 向群眾交出「清亮帳」
    本網訊:( 馬保全 葛勝潔 李洪橋 )開展村居幹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是構建從村(社區)負責人到省部級領導幹部審計體系,實現對地方黨委、政府、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一把手」全覆蓋的必然要求,也是年終考核的關鍵一環。
  • 「我的扶貧故事」村裡舊貌換新顏 群眾生活比蜜甜丨晴隆縣大廠鎮六...
    脫貧攻堅沒有旁觀者,作為一名基層幹部,能夠親自參加到這場歷史性的戰役中,是一生之幸運,是一生的榮幸。當接到與單位同事一起到晴隆縣大廠鎮六壩田村作為駐村幹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時,我的心是激動的,也是期待的。
  • 津城街道群眾籤訂禁燃承諾書
    津城街道轄區商鋪經營者籤訂承諾書德州新聞網訊(記者徐冬曉通訊員董雪)目前,煙花爆竹銷售進入旺季,也是安全事故高發期。上月22日起,寧津縣津城街道啟動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和禁售禁燃宣傳行動,按照《寧津縣人民政府關於城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通告》要求,杜絕違規違法行為發生,消除一切安全隱患。津城街道煙花禁燃區涉及王莊、項莊、張莊等15個村莊,津東社區、李鎮社區2個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