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憂 真心幫扶換群眾笑臉|錦屏縣平秋鎮高高岑村指揮長龍家福

2020-12-04 天眼新聞

我叫龍家福,是錦屏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政委,2019年我受組織安排進駐錦屏縣平秋鎮高高岑村擔任村脫貧攻堅前沿指揮部指揮長。

平秋鎮高高岑村是全縣的深度貧困村,全村共182戶66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9戶335人,2014年全村貧困發生率48.25%。

如何降低貧困發生率?進駐幫扶村後,我迅速對高高岑村的生態資源、氣候條件、生產生活發展、民風俗韻、致貧根源等進行全面排查,了解到制約該村發展瓶頸後,認真制定幫扶計劃,通過召開全村黨員、村組幹、群眾大會、院壩會、家族會等形式進行動員,統一群眾思想,向群眾講清幫扶工作幹什麼?怎麼幹?

高高岑村廣場一隅

針對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的情況,我搶抓政策機遇對全村基礎設施進行推動。為全村修致富便民路、安路燈,修停車場,建文化廣場、村議事長廓等基礎設施,並對村內4個水井進行了改造,修建了新水源點水池和新修儲水池,同時將斷水多年的高位水池進行修復、引進主水管進行維修,消除了消防用水缺乏隱患。

修建的硬化路

產業是帶動全村發展的主要路徑。為推動該村產業發展,我在村裡組織群眾召開大會認討論,與村兩委、前沿指揮部同志共同認真研判的基礎上,做強了原村500畝山茶油產業。2019年種植了大球蓋菇10畝,利益連接全貧困戶,使群眾在家門口能務工,有收入。2020年又種植辣椒種20餘畝,村產業發展遠景越來越廣闊。

幫助村民插秧

為了真正了解每戶實情和思想,我不分晝夜深入各家各戶,了解他們生活生產上存在的困難,思想上的癥結,與他們交心談心,真真實實幫助解決存在的實際困難,其間調解鄰裡糾紛、解決家庭矛盾糾紛、解決土地糾紛。

了解村民近況

同時逐戶逐人進行研判,針對存在的短板逐戶逐人施策。針對村內特困家庭無力購買衣櫃碗櫃的短板實際,我積級爭取縣局黨委的支持,為全村公認的11戶特困戶購置了衣櫃、戶碗櫃、電視機等日常生活用品;籌集10萬餘元資金修繕了舊棄村小教學樓;為村購買了籃球架、籃球地膠墊,以及4套健身器材;發動全體幫扶幹部、全村村民為生病住院的村民楊義華捐到愛心款3萬餘元;及時安排車輛和人員將在做農活時不慎被砍傷腳的村民楊義槐送到縣醫院治療,每天安排護理和送飯等。

因傾情幫助,全村從老到少,都親切的喊我為「龍書記」。

入戶了解村民情況

通過多形式的幫扶,全村貧困村發生率從2014年的48.25%,到2019年底降至1.9%。2020年6月底前實現全村貧困人員脫貧。

駐村工作中,我始終懷著 「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幹實幹、後發趕超」的新時代貴州精神,在脫貧攻堅戰的第一線默默奉獻,走家串戶體察民情,聽取群眾呼聲,全力以赴為群眾解難題、辦事實,用人民公安為人民詮釋警察的職責與擔當,用成效換取群眾的歡笑,使高高岑村按時按質脫貧。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運鎮

編輯 張婷

編審 王璐瑤 李劼

相關焦點

  • 結對幫扶出妙招 拓寬群眾致富路
    走進錦屏縣銅鼓鎮高柳村生態鵝養殖基地,天空澄碧,纖雲不染,群山環抱下,田野裡上千隻白鵝齊「歡唱」,畫面美不勝收。「貴公司願意收購基地的鵝毛,幫助提高鵝產品附加值,帶動群眾增收,真的太感謝了。」近日,錦屏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龍令爐邀請貴州亞獅龍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胡斌到高柳村生態鵝養殖基地參觀,在詳細了解基地鵝毛的品質後,該公司與高柳村生態鵝養殖基地達成鵝毛收購協議。「我們選取的是90天左右的鵝,每隻鵝採拔14根鵝毛,公司以每根羽毛0.3至0.4元的價格進行收購,還提供採拔鵝毛的技術指導,這次預計可增加6000餘元的收入。」
  • ...對待群眾才能換得群眾真心丨普安縣盤水街道官田村幫扶幹部代政富
    我們單位結對幫扶的對象是普安縣盤水街道官田村。2015年,剛開始接觸扶貧工作時,我像打了雞血一樣,熱情高漲,每天走鄉串戶,收集資料。記得有一次去爛田組,爬上那座大山時,天色已晚,餘霞映紅了半邊天,狗吠之聲響徹山谷,整個村莊是如此祥和,氣喘籲籲的我第一次發現官田村是那麼美麗。根據組織安排,我成了譚化高、譚化禮、楊國賢、羅其山戶的幫扶責任人。
  • 「我的扶貧故事」從「扶貧新兵」到「扶貧尖兵」丨錦屏縣河口鄉巖...
    我是龍松權,是錦屏縣河口鄉人社中心的一名幹部,2019年3月在巖灣村當網格員。我的網格裡有50戶人家,結對幫扶對象8戶。通過實地走訪,我得知,2015年範華銀戶被識別為貧困戶。當時他家的住房是一棟破爛木房,還用樹皮夾著住人,透風又漏雨。
  • 一黑眉錦蛇藏匿私家車中 森警抓蛇解民憂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為捕捉藏於車內的蛇。 易金國 攝5月4日,新平縣森林公安局值班民警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稱:新平縣古城街道昌源社區小板橋村委會一群眾家的車裡爬入一條竹槓粗的蛇,請求幫忙抓捕。接到指令後,縣森林公安局立即指派民警出警處置。
  • 「我的扶貧故事」我以初心映黨心丨錦屏縣河口鄉塘東村前沿指揮部...
    我叫吳慶軍,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河口鄉退役軍人事務站的站長。2019年9月,我被組織安排到塘東村駐村,2020年3月擔任前沿指揮部指揮長。用心扶貧辦實事,斬斷窮根奔小康,這是我駐村幫扶的初心。2019年12月29日,施工隊已經收工,為在年末項目驗收前實施完串戶路硬化項目,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解決離村寨偏遠的群眾出行難問題,我和幾名幫扶幹部仍在離村裡最遠的姜華端戶幫忙硬化串戶路,戴著頭燈加班加點奮戰到晚上8點鐘。   「小吳,太感謝你們。以後我出門方便多了,快歇歇喝杯水。」67歲的留守老人姜華端連連道謝。
  • 「我的扶貧故事」我捧真心換民心丨花溪區孟關鄉的幹部冷向紅
    我叫冷向紅,是花溪區孟關鄉的幹部,說起這些年做扶貧工作,我是什麼樣的群眾都遇到過,我認為只有用真心,才能換來群眾的信任。 我的幫扶戶叫陳應斌,說起他,不論是鄉幹部還是村幹部,沒有一個不怕他的,大家怕的原因,主要是陳應斌性格古怪,一言不和就「開幹」。
  • 帶著真情去幫扶
    原標題:帶著真情去幫扶 ●情有多真,幫扶的力度就會有多大,幫扶的成效就會有多明顯 做好對困難群眾的幫扶工作,是踐行我黨我軍宗旨的重要體現。幫扶,貴在真,難在實,關鍵是對人民群眾要有真情。有真情就會有幫扶的激情。
  • 我的扶貧故事丨陳泳如:一張張群眾的笑臉是我最大的收穫
    我叫陳泳如,是新蒲新區財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12月,我到蝦子鎮蘭生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去蝦子鎮之前,我內心很糾結,一方面想在脫貧攻堅戰場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又放心不下妻兒。這裡山高、坡陡、谷深,我暗下決心,在幫扶期間,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所學,改善這裡的基礎設施條件,幫助村民們喝上「放心水」、住上「小康房」、走上「平坦路」。說幹就幹,白天我和同事們跑田埂,晚上寫方案。半年時間裡,我們幾乎跑遍了蘭生村的田間地頭。最終,在蝦子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蘭生村村支兩委的全力配合下,蘭生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終於得到極大改善。
  • 「我的扶貧故事」村裡舊貌換新顏 群眾生活比蜜甜丨晴隆縣大廠鎮六...
    激動的是能夠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期待的是能夠深入基層、了解基層,近距離與群眾們接觸,聽取群眾們的心聲,儘自己的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把黨的聲音帶到基層,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千方百計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及幸福感。
  • 「哭臉」向「笑臉」的幸福轉變——清鎮市扶貧「情緒牆」跟蹤服務...
    「把貧困家庭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用服務和真誠讓貧困群眾感受到黨的陽光和溫暖,時常『照鏡子』,檢視我們工作中的短板和問題,把貧困群眾的『哭臉』變成『笑臉』且一直微笑下去,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流長苗族鄉黨委書記曹興亮說。
  • 西藏近16萬名幹部與貧困群眾結對認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記者7日從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獲悉,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近16萬名幹部與貧困群眾結對認親,通過「扶志與扶智」助力農牧民脫貧。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大力推進區(中)直單位、駐村工作隊、援藏幹部「進村入戶結對認親交朋友」活動和包戶幫扶貧困戶工作,實實在在為貧困群眾想出路、辦實事。2020年7月6日,西藏扎囊縣吉汝鄉扎西林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央珍(左)、黨支部書記旺扎(右)和專業合作社社員次旺曲珍查看民族手工業(邦典)質量。
  • 魚塘邊驚現2米長蟒蛇 保亭消防員現場捉蛇解民憂
    保亭消防員捉蛇解民憂。通訊員 李海英 攝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保亭4月22日消息(記者 林師堂 通訊員 李海英)4月21日上午10時18分,保亭消防救援大隊接到群眾報警稱,位於保亭加茂鎮大旺下村有蛇擾民。
  • ...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丨凱裡市下司鎮馬場村幫扶幹部梁佩佩
    我叫梁佩佩,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裡市白午街道紀委的一名幹部,2019年組織調整我幫扶下司鎮馬場村文天才等7戶貧困戶。剛到馬場村幫扶時,我有些茫然,不知道從何下手,更不知如何讓我幫扶的貧困戶穩定脫貧,但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 「湖南笑臉」:扶貧中最美的U形弧線
    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在這場攻堅戰中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扶貧故事和先進人物,湧現了許多接地氣、提精神的好榜樣好典型,尤其是帶有符號意義的「湖南笑臉」,充分體現了群眾的獲得感,印證了脫貧致富的整體效果。最溫暖的情感流露楊淑亭一張笑臉,讓湖南城步縣「最美扶貧人物」楊淑亭一夜之間收穫了近百萬點擊量。
  • 「我的扶貧故事」投入真心換真情|百裡杜鵑管理區沙廠鄉政府工作員...
    我叫羅賢餘,是百裡杜鵑沙廠鄉政府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2016年10月,剛大學畢業的我回到家鄉工作,成為了一名本地幹部,正趕上脫貧攻堅這場戰役,我結對幫扶了沙廠鄉沙廠社區7戶貧困戶並負責包保孟家組。真心投入幫扶,群眾增收笑開顏。2017年9月第一次到結對幫扶貧困戶李萬華家走訪時,正遇到他一瘸一拐地去餵豬。「老伴兒過世得早,有三個兒子,一個在精神病院,兩個外出打工,其中有個成天到處混日子,一年難得往家裡打個電話,我也聯繫不上,另一個雖然結婚了,但是一直沒孩子。」談起三個兒子,老人家滿是無奈與心酸。
  • 錦屏三江鎮:環扣飾品加工拉單到村 解決群眾就業促增收
    為解決受疫情影響群眾外出務工難題,近日來,三江鎮平金村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引領,村級合作社帶頭作用,切實帶領群眾就近就業務工。在錦屏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籌下,今年平金村對該村50餘名貧困人口進行為期七天的民間工藝品製作培訓班,4月19日培訓結束後該村便以此為契機,把錦屏縣經濟開發區鴻光電子有限公司環扣飾品加工訂單拉到村,促農就業增收。
  • 濰坊青州市廟子鎮:困難群眾家裡有了個「小太陽」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日訊12月2日,在紛紛揚揚的雨雪中,濰坊青州市廟子鎮126名幫扶幹部進村入戶,對困難群眾的過冬生活情況進行走訪,體察民情民意,關心群眾冷暖,並為全鎮430戶困難群眾每家送去了一臺「小太陽」電暖器,確保每一戶困難群眾安全過冬。
  • 山東青州:廟子鎮困難群眾家裡有了個「小太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臻 通訊員 魏奉禎 濰坊報導12月2日,在紛紛揚揚的雨雪中,青州市廟子鎮126名幫扶幹部進村入戶,對困難群眾的過冬生活情況進行走訪,體察民情民意,關心群眾冷暖,並為全鎮430戶困難群眾每家送去了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