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龍家福,是錦屏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政委,2019年我受組織安排進駐錦屏縣平秋鎮高高岑村擔任村脫貧攻堅前沿指揮部指揮長。
平秋鎮高高岑村是全縣的深度貧困村,全村共182戶66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9戶335人,2014年全村貧困發生率48.25%。
如何降低貧困發生率?進駐幫扶村後,我迅速對高高岑村的生態資源、氣候條件、生產生活發展、民風俗韻、致貧根源等進行全面排查,了解到制約該村發展瓶頸後,認真制定幫扶計劃,通過召開全村黨員、村組幹、群眾大會、院壩會、家族會等形式進行動員,統一群眾思想,向群眾講清幫扶工作幹什麼?怎麼幹?
高高岑村廣場一隅
針對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的情況,我搶抓政策機遇對全村基礎設施進行推動。為全村修致富便民路、安路燈,修停車場,建文化廣場、村議事長廓等基礎設施,並對村內4個水井進行了改造,修建了新水源點水池和新修儲水池,同時將斷水多年的高位水池進行修復、引進主水管進行維修,消除了消防用水缺乏隱患。
修建的硬化路
產業是帶動全村發展的主要路徑。為推動該村產業發展,我在村裡組織群眾召開大會認討論,與村兩委、前沿指揮部同志共同認真研判的基礎上,做強了原村500畝山茶油產業。2019年種植了大球蓋菇10畝,利益連接全貧困戶,使群眾在家門口能務工,有收入。2020年又種植辣椒種20餘畝,村產業發展遠景越來越廣闊。
幫助村民插秧
為了真正了解每戶實情和思想,我不分晝夜深入各家各戶,了解他們生活生產上存在的困難,思想上的癥結,與他們交心談心,真真實實幫助解決存在的實際困難,其間調解鄰裡糾紛、解決家庭矛盾糾紛、解決土地糾紛。
了解村民近況
同時逐戶逐人進行研判,針對存在的短板逐戶逐人施策。針對村內特困家庭無力購買衣櫃碗櫃的短板實際,我積級爭取縣局黨委的支持,為全村公認的11戶特困戶購置了衣櫃、戶碗櫃、電視機等日常生活用品;籌集10萬餘元資金修繕了舊棄村小教學樓;為村購買了籃球架、籃球地膠墊,以及4套健身器材;發動全體幫扶幹部、全村村民為生病住院的村民楊義華捐到愛心款3萬餘元;及時安排車輛和人員將在做農活時不慎被砍傷腳的村民楊義槐送到縣醫院治療,每天安排護理和送飯等。
因傾情幫助,全村從老到少,都親切的喊我為「龍書記」。
入戶了解村民情況
通過多形式的幫扶,全村貧困村發生率從2014年的48.25%,到2019年底降至1.9%。2020年6月底前實現全村貧困人員脫貧。
駐村工作中,我始終懷著 「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幹實幹、後發趕超」的新時代貴州精神,在脫貧攻堅戰的第一線默默奉獻,走家串戶體察民情,聽取群眾呼聲,全力以赴為群眾解難題、辦事實,用人民公安為人民詮釋警察的職責與擔當,用成效換取群眾的歡笑,使高高岑村按時按質脫貧。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運鎮
編輯 張婷
編審 王璐瑤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