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對於0到3歲託育專業人員的需求,從數量到素質都不斷提高。上海開放大學系統首期託育從業人員培訓班今天順利結業,230名學員取得了育嬰員、保育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還獲得一份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託幼工作處監製、上海開放大學頒發的職業道德證書。
李可雪是一個三年級孩子的媽媽,2002年從山東來上海工作。在孩子上幼兒園中班時,因為帶娃時間與上班時間時有衝突,她轉而從事家政服務。之前,李可雪就參加了上海開放大學「科班保姆」大專班。畢業之後,老師向她推薦可以「更上一層樓」——再報託育服務從業人員培訓班。於是,今年她重回課堂,成了第一批培訓學員:
【實況:就是感覺到學了這個以後,更加專業一些。比方說我自己小孩,我說今天小孩真乖真聽話,一點都不吵鬧,實際上是發燒了我不知道。上這個課的時候,老師就說,小寶寶在身體很好的時候,眼神、精神就跟你怎麼交流,就會學到這些知識。】
來自青浦的姚美娟經過培訓,現在已經被鎮上一家幼兒園錄用為保育員。她說,在開放大學近半年的學習過程中,接受了職業責任、職業規範、心理健康、安全意識和人文素養五大模塊的訓練,特別是職業責任、心理健康方面,老師上課時講了很多案例:
【實況:就是他就講實例嘛,用鮮活的例子教育我們,教育我們是不可以這樣子的嘛。】
上海開放大學培訓管理部主任王松華介紹,為呼應市民對託育從業者心理健康的關切,培訓中首次引入了心理測試環節——通過培訓前、後兩次心理測試,評估學員心理健康水平:
【實況:在培訓之前,都對他們進行了全面的心理測試,如果發現個別指標不符合要求的,我們在培訓過程當中對他們進行心理幹預和調試。到結業的時候,我們再進行一次心理測試,如果發現還有些指標不符合要求的,提醒她尋求一些心理幫助,也建議她不要從事這個崗位。】
今年,上海開放大學全系統計劃培訓1000位託育從業者,而在未來一兩年內,除了培訓更多的託育專業人才,還將爭取對全市三萬多名在崗保育員進行全覆蓋的職業道德教育。文字編輯:趙旻責任編輯:鄔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