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鼓吹中日可能因釣魚島爆發戰爭,專家:誇大爭端,煽動中日對抗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為什麼中日島嶼之爭會成為亞洲下一個軍事爆發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21日以此為題刊登頭條報導,暗示繼中印邊境衝突後,中日之間可能因釣魚島爆發戰爭。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2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CNN極力誇大中日釣魚島爭端,目的是煽動兩國對抗,破壞中國周邊局勢穩定,這同時反映出美國一些媒體為了追求新聞轟動效應,無所不用其極。

CNN將釣魚島比作「另一個等待爆炸的軍事火藥桶」。報導稱,中日圍繞釣魚島的緊張局勢「已經醞釀了多年,日本和中國都不太可能在這片被兩國政府視為本國固有權利的領土問題上讓步」。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指出,日本在釣魚島附近建立了新的軍事基地。而根據日本海上保安廳的說法,自4月中旬以來,中國公務船每天都在釣魚島附近出現,截至21日,已連續69天駛入釣魚島毗鄰海域,而這「加劇了人們對可能發生衝突的擔憂。」

報導分析稱,與中印邊境衝突不同,倘若中日因釣魚島爭端引爆戰爭,那麼可能會引發中美之間的軍事對抗。因為美國與日本籤訂了《美日安保條約》,條約規定如果「日本管制的領土」受到外國勢力軍事攻擊,那麼美國有義務予以協助。

報導還提到,日本衝繩縣石垣市議會22日將表決一項議案,更改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日本稱「尖閣諸島」)的行政區劃名稱,將現行的「登野城」改為「登野城尖閣」。在談到日方這一舉動時,CNN竟無視爭議,稱其「沒什麼危險」。日本《衝繩時報》21日報導稱,針對石垣市議會的更名動作,自民黨內部「極大歡迎」,日本政府和衝繩縣則持旁觀態度,有聲音認為這是「興風作浪的無用之舉」。

「什麼事可能引發釣魚島的衝突?」CNN引述新加坡東南亞尤索夫伊薩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鍾偉倫本月發表的一篇文章稱,「相比南海、臺灣、朝核問題等這一地區的其他熱點,中日釣魚島爭端結合了歷史、榮譽和領土等諸多要素,因而獨特且易燃」。報導還稱,美國智庫「亞洲海事透明倡議」曾描繪了這樣一種情景:一艘失事船隻或飛機的人員降落在釣魚島上,「如果中國漁船、海警或軍事人員登上釣魚島,日本海保無疑會採取行動驅逐他們。但鑑於中國不承認日本的主權主張,北京有可能將其視為局勢升級,從而做出實質性的軍事回應。」

李海東2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雖然中日兩國存在領土爭端,但多年來雙方都非常有意識地管控分歧。可以說,在釣魚島問題上,只要美國不過分煽風點火,中國和日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維持現狀,這為兩國未來在適當時候建設性解決紛爭提供了機會。

「實際上,中國與周邊國家紛爭的背後或多或少都有美國的影子。」李海東分析說,因此,必須強調的是,亞洲國家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地區事務,美國媒體不應以一種「挑事」的方式來解讀中國與周邊國家存在的領土糾紛問題。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煽動中日對抗?美媒吹鼓中日或因釣魚島爆發戰爭,專家:誇大爭端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一篇內容「中日島嶼之爭」的文章,近日赫然出現在美國CNN網站的頭條位置上,這篇文章認為中日會因釣魚島爆發戰爭。針對這篇文章中的觀點,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認為,美媒單純為了追求新聞的轟動性,惡意誇大了釣魚島問題,煽動中日爭端,有隔岸觀火幸災樂禍之意。美國媒體大肆宣揚,中日或因釣魚島爆發戰爭在領土問題上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做出讓步,中日雙方也是如此。雖然釣魚島局勢一直非常緊張,但中日雙方採用理性克制的態度來對待釣魚島問題,不會因為島嶼的歸屬,發生嚴重摩擦,更不會給美國機會。
  • 中日恐因「釣魚島」發生戰爭?美媒有意煽動,專家:過多解讀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近期美國CNN網站,一篇關於「中日島嶼之爭」內容的文章 ,出現在該網站的頭條位置。文章認為:中日可能會因「釣魚島問題」爆發戰爭。對此,李海東教授在接受媒體時表示, CNN網站的這篇文章純粹是為了追求新聞的轟動效應, 故意誇大了釣魚島問題,有意煽動中日爭端,破壞中國周邊局勢穩定。美媒有意煽動:中日可能會因釣魚島問題,發生戰爭在釣魚島問題上,中日雙方都不肯做出讓步,導致釣魚島局勢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但並沒有CNN網站上文章說得那麼誇張。
  • 中國海警密集現身釣魚島!美媒炒作中日或因此爆發戰爭,專家怒懟
    據環球網援引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周六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發現了4艘中國海警船。報導指出,截止6月21日,日本已經連續69天在釣魚島附近發現中國海警船。而今年1至5月,在釣魚島附近發現的中國船隻為495艘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8%。
  • 中日主流輿論均望和平解決釣魚島爭端
    昨天,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方對釣魚島及附屬島嶼採取任何單方面措施都非法無效,所謂「國有化」的圖謀是徒勞。前天,日本東京都政府派出調查團赴釣魚島,中方就此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在昨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上周末,日本東京都政府派出調查團抵達釣魚島海域,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拜登的釣魚島表態,實為在中日之間打楔子
    雙方就進一步深化日美同盟,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達成一致,並明確「尖閣諸島」(Senkaku Islands,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適用於《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第五條。儘管即將上臺的拜登的對華政策還不十分明朗,但結合他與菅義偉的通話內容,至少可以預計拜登政府成立後中日關係將因美國幹涉面臨走低風險。由於日美同盟是戰後日本外交的基軸,所以幾乎歷屆日本政府都將深化發展日美關係作為優先課題。
  • 中日釣魚島爭端,存在哪些美國因素,日本妄想強佔的依據是什麼
    去年,釣魚島的問題,又被炒得沸沸揚揚。大家熟知的是,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而日本一直想強行佔為己有。然而釣魚島主權之爭,其中牽扯的各種因素,有很多的讀者不慎了解。首先我們說下釣魚島的基本情況:釣魚島位於,中國臺灣的東北部,由眾多的島礁組成。從海底地貌分析,他屬於中國大陸的自然延伸,位於東海大陸架邊緣。
  • 中日防務關係取得新進展,石垣市卻要在釣魚島上設界碑,幾個意思
    對此,有專家表示,這將使釣魚島爭端溝通更及時有效。這本該是一個值得令人高興的好消息,不過另外一個消息則讓人很無奈——石垣市要在釣魚島上設界碑。 時不時在釣魚島問題上搞事情的日本石垣市又開啟了「刷臉」模式。
  • 中日防長通話談加快海空聯絡機制建設 專家:將使釣魚島爭端溝通更...
    在東海和釣魚島問題上,中國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雙方應著眼大局,加強磋商,妥處分歧。日本共同社報導稱,岸信夫就「中國公務船反覆接近、駛入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周邊海域」的事態傳達了關切。雙方除了談及東海、釣魚島問題,還共同提到「加快海空聯絡機制建設」。
  • 九成日本人對華印象極差,單純認為中日關係不重要,是因釣魚島?
    結果顯示,認為中日關係不重要的日本人減少8.5%至64.2%;對中國印象「不好」的日本人較2019年上升5個百分點至89.7%;這一年中對中國印象變壞的日本人增加了14.2%至37%;而對中國印象不好的理由最多的是「侵犯釣魚島主權」,達到了57.4%。對此,「言論NPO」法人代表工藤泰志分析稱,由於釣魚島爭端和新冠疫情衝擊,日本民眾普遍對中國加深疑慮。
  • 中日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今在橫濱舉行
    同年9月,由於日本擅自將釣魚島「國有化」致該磋商中斷,之後於去年9月再次重啟。 日本外務省官員表示,此次舉行海洋磋商的最大目的是在中日兩國相關機構之間構築信賴關係,同時旨在就穩定釣魚島局勢及東海資源管理辦法取得相互了解。雙方可能在本次海洋磋商中確認為早日啟動「海上聯絡機制」進行合作。
  • 中日應共同負起地區安全的責任
    今年以來,美國川普政府拒絕抗疫合作,不顧全球疫情威脅,加緊打壓中國,鼓吹與中國全面「脫鉤」,造成中美關係惡化,給東亞地區安全帶來消極影響。在第十六屆「北京-東京論壇」12月1日舉行的安全分論壇上,中日嘉賓以此為背景,就兩國應如何努力維護地區安全環境,實現和平共處等展開了坦率而務實的討論。
  • 中日關係剛取得新進展,日本石垣市就要在釣魚島設碑,什麼意思?
    編輯:小雪最近一段時間,中日兩國的外交關係也是取得了新進展,據相關媒體報導,在12月14日下午,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魏鳳和同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進行了網上會談。在這次談話中,雙方根據當前中日問題展開了探討,其中包括東海、釣魚島等問題,最後還提到了「加快海空聯絡機制建設」。
  • 「石垣獨走」染指中國釣魚島
    釣魚島。新華社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日本總有些勢力希望釣魚島爭端成為中日關係身上「時時發作的潰瘍」並從中漁利。事實上,石垣市自2012年「購島風波」後嘗到甜頭,因其毗鄰釣魚島的地利,長期缺乏中央投資的石垣一下子成了「香餑餑」,不僅防衛省、海上保安廳、農林漁業省等紛紛增派單位進駐,建設大批基礎保障設施,帶來大量就業機會,而且東京出於「實邊」的考慮,增大對當地的轉移支付和投資,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經濟。不僅如此,石垣市「揣摩上意」,陸續就釣魚島課題設置相關專家委員會,為民間專家學者「建議獻策」搭建平臺。
  • 專家:無領土及資源之爭 中俄不會爆發戰爭
    中俄不會爆發戰爭,圖片來源:AP「透視俄羅斯」網站7月31日文章,原題:中俄兩國之間為何不會爆發戰爭長期以來,中俄之間是否可能爆發戰爭一直是各種瘋狂辯論的熱門話題。對該話題感興趣的通常是兩種人。一種是自封的戰略家和熱衷於角色扮演的遊戲迷,他們僅僅對過程感興趣,而並不真正關心戰爭雙方是誰,以及會造成什麼後果。
  • 中日甲午海戰
    1894年年春,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以「除暴安良」和「逐滅夷倭」為口號。起義很快席捲了朝鮮南部很多地區,朝鮮政府無力鎮壓,便向清政府求援。清派直隸提督葉志超等率兵2500人赴朝助剿。
  • 甲午中日戰爭(清)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該起義持續了10個月,最終在朝鮮被國內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1894年7月,中日兩國在朝鮮境內開戰,日本偷襲豐島海面的中國運兵船,甲午戰爭正式爆發,九月北洋水師重創日本赤城、西京丸號諸艦。1894年9月,中日在黃海展開決戰,北洋水師損失慘重,定遠艦管帶丁汝昌和致遠艦管帶鄧世昌殉國。最後日軍乘勝追擊,戰爭在遼東打響,11月,旅順陷落。
  • 張蘊嶺談多視角下的中日關係:破解所謂「惡鄰」詛咒
    從世界發展的歷史看,引起衝突甚至戰爭的主要原因,無非來自:一是力量上升方基於擴大利益野心實施擴張主義,二是他方出於對上升方的擔心進行過分的遏制或敵視。對於中日來說,重要的是日本接受中國不爭霸、不稱霸的承諾,不參與或者助長惡意遏制中國的行為,中國也要做出更多的努力,讓日本理解和放心,從而改善相互拉近的氣氛與環境。
  • 釣魚島屬中國歷史記載鑿鑿 《使琉球錄》中有記述-黃尾嶼 中日兩國...
    釣魚島全稱釣魚群島,約4.3平方公裡。明朝初,釣魚島等島嶼就已屬於我國的版圖。1372年,中國人楊載發現了釣魚島列島,1403年,《順風相送》航海圖曾提及「釣魚嶼」。1582年,明朝將釣魚島歸入中國版圖,隸屬福建。清朝乾隆時,林子平繪《三國通覽圖說琉球國部分圖》,圖中列有釣魚島,並說明釣魚島不屬琉球。
  • 甲午中日戰爭中,當時清軍傷亡4萬人,日軍的傷亡是多少呢?
    中國近代的歷史可以說是中國人民的苦難史,清政府從乾隆開始就閉關鎖國,整天沉浸於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而這時候西方國家正在大張旗鼓地進行工業革命,到了1840年,西方列強看上了中國這塊肥美的土地,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國門,自此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之後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知道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