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著名的「胡志明小道」在寮國
1957年,美國扶持的吳庭豔政權終於在南越站穩腳跟,並開始壓制和迫害在南越的南方革命力量。
作為報復,屬於北越的南方革命力量在1957年刺殺了幾百名南越軍官,南越政府大肆迫害南方革命者:當年約有2000名共產黨嫌疑犯被殺,6.5萬人被逮捕,並攻擊了在西貢附近的一個革命主要根據地,對南方革命力量造成極大破壞。
在南方,1957年中期有5000名黨員,到1957年底黨員人數降到不到1957年中期的1/3。至1958年底,南越政權在南方的恐怖主義政策達到頂峰,12月1日,1000多名南越在押革命者被南越當局投毒致死,史上稱為「富路事件」。
與此同時,隨著1957年北越經濟恢復工作的結束,北越開始準備考慮以武力實現國家統一。其第一個明顯信號是:一向主張在南方開展武裝鬥爭的黎筍在黨內的地位上升。1958年5月黎筍已正式成為越南黨二號人物。
1958年夏天越南勞動黨給中共中央送來《關於新階段越南基本任務的意見》、《關於統一鬥爭路線和南方革命路線的若干意見》兩份文件,徵求中共對開展武裝鬥爭的意見。
中共形成書面意見:在北方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是越南「最革命、最根本、最首要和最迫切的任務,至於南方的任務,是「實現民族民主革命,但在目前不可能實現革命變革,而只能採取長期埋伏、積蓄力量、聯繫群眾、等待時機的方針,並提出這些意見「只供參考」。
越南勞動黨基本上採納了中共意見。
直到1958年晚些時候,黎筍秘密調查了南方形勢,接著在1959年1月向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15次會議全體會議上提交了調查報告。這次會議是現代越南歷史的極其重要的裡程碑,會議通過決議:「南越革命基本的發展道路是暴力鬥爭,暴力鬥爭的路徑是:利用群眾力量,以政治鬥爭為主要工具,根據形勢或多或少地結合軍事力量的使用,以推翻帝國主義與法西斯主義者的統治力量,建立人民的革命力量」。
這次會議決議還強調要支持寮國、柬埔寨的革命。
以上決定表明:越南勞動黨準備在南方開展武裝鬥爭的同時,也決定開闢寮國戰場,策應南方的軍事鬥爭。
5月越中央軍委開始研究如何打開一條聯繫南方的通道,以便於向南方輸送幹部、補給及武器。
5月19日,第559軍事運輸大隊成立,其任務是建設一條聯繫南北越的通道。559大隊下轄2個營,301營及6月份成立的603營,其中301營由500名幹部、士兵組成,該營主要負責一條經寮國到達南越的陸上運輸線,這就是那條著名「胡志明小道」的開始。
根據1994年越南方面的一份資料顯示,1959年初起北越同意在南方的革命鬥爭中開展武裝鬥爭,從決定打開胡志明小道起,北越已經認為越南的鬥爭必然會捲入寮國、柬埔寨。從1961年起,北越把一些隸屬於316、335旅,325師、271團的步兵、炮兵、工程營輸送往寮國,到1961年初,約有1.2萬北越士兵進入寮國,充當軍事顧問、訓練巴特寮部隊(巴特寮:寮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由越南組織成立,受越共控制),並建立了一個軍事訓練學校。1月12日、18日,巴特寮、北越部隊合力進攻川壙省,並佔據寮國中部的查爾平原。
貳:美國人全面介入
為牽制北越,美國在法國人退出寮國後,開始全面援助寮國當局。早在1954年的時候,美國就直接給寮國警察隊伍發放薪水。在當時,寮國經濟的60%以上直接依賴美國援助。
1959年初,為了對寮國愛國陣線領土(愛國陣線是寮國人民革命黨領導下的一個民族統一戰線組織)和北越進行長期的偵察巡邏,美國情報機構開始招募寮國高地居民(當地主要是苗族),並在年未組建了特種部隊小組。
美國人看中了寮國皇家陸軍中尉王寶,因為他在那時是皇家寮國陸軍中唯一的苗族軍官。美國人開始大力扶持王寶,協助他在整個川擴省、華潘省和豐沙裡省組建了村莊自動防禦部隊。並且組織一部分有潛力的人送到泰國接受進一步的訓練。
在美國人的資助下,王寶的武裝力量從大約9000人增加到18000人,以萬象省北部寮國最高的普比亞山側面的龍鎮為基地,成為反對巴特寮和北越部隊日益有效的武裝。
20世紀60年代晚期,王寶將其領導下9個營的特種部隊按照種族構成分類(苗族佔48%、寮國族佔27%,佧木族佔22%、瑤族佔3%),是一支多民族混合的武裝。
王寶領導的武裝還是一個由正規軍、非正規軍和泰國僱傭軍組成的混合物。軍事行動的指令是由美國人的一小部分中情局特工發出的,一切都由美國援助買單。
利用美國航空公司由直升機和輕型飛機組成的延伸機群,這些武裝部隊從一個山頂跳到另一個山頂,伸入華潘省內部並直達越南邊界。美國國際開發署在美國航空公司的協助下將補給空運到叢林裡開闢的簡易機場。
美國開始訓練寮國空軍部隊使用T-28型飛機,這樣既能為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也能空中打擊胡志明小道和其他從越南滲入的路線。
在南方,美國特種部隊「白星」小隊開始從各種高山少數民族中招募新兵並訓練他們。1962年前已經募集了12個連,他們主要被用來阻斷胡志明小道和進行偵察。
當然,在這一地區,北越共產黨的武裝比其對手更早招募新兵。早就越過邊界來招募新兵的越南幹部,也在寮國人裡招募新兵。像北方招募的少數民族那樣,他們被送到位於越南北部為寮國幹部建立的庫馬丹學校進行訓練。由於南方地區的安全對胡志明小道絕對重要,越南人的長期戰略中都給予該地區特別重視。
根據日內瓦協議,寮國境內不允許存在任何外國軍事力量。然而,美、越雙方根本不打算遵守。北越人秘密支持巴特寮,美國人則秘密支持王寶武裝,所有這一切都是違背日內瓦協議的。
隨著戰爭不斷升級,美、越雙方在寮國開始了面對面的戰爭。這意味著皇家寮國政府和巴特寮在戰爭指揮中逐步被邊緣化。
美國駐寮國大使在引導戰爭方向上扮演著核心角色,人們諷刺美國大使就是寮國的「第二首相」。
由於美國控制下的皇家寮國政府一直無法應對與越南人控制下的巴特寮之間的複雜情況。
1964年12月,在美國人的要求下,皇家寮國政府授權美軍可以自主行動。美軍在寮國北部實行空中封鎖來支援王寶的地面部隊,此次行動的代號為「滾筒」 ,它標誌著美軍的戰爭目標及戰役策劃與皇家寮國政府脫鉤了。以前美軍一直是和皇家寮國政府軍隊一起行動,可現在他們是單獨行動了。
1965年3月,美國將軍們導演了一場名為「鋼鐵虎」的軍事行動,其初始目標為寮國南部胡志明小道,後來演變成了一次大型轟炸行動。
由於王寶的部隊連續受到重創,美軍在寮國北部地區的空軍力量支持得到了加強。在1969年上半年,除了寮國南部每天遭受幾百次轟炸,寮國北部承受的飛機轟炸次數也從每天20架次飆升到每天200至300架次。
此後,查爾平原成為可以「自由開火」的區域,美軍的B-52在那裡進行了他們第一次毀滅性的轟炸,B-52所進行的是無差別地毯式轟炸。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軍事策略是轟炸和恐嚇平民(廣島和長崎就是這項策略那令人震驚的結局),與此相比,美軍在越南和寮國的宣稱他們的轟炸可以避免平民傷亡。
我們這些生於這個年代的人從電視上看到過所謂的雷射制飛彈是怎樣命中目標的,這種「智能」在今天都不可能完全實現。
相比之下,越南戰爭中彈藥的技術很粗糙,無差別地毯式轟炸必然使得平民傷亡很高。在寮國的山區中仍然埋有很多未爆炸的彈藥,這些彈藥還在繼續奪走人的生命。
1970年伊始,王寶的部隊就受到越南部隊的猛烈進攻。越南的部隊還能夠承受戰鬥的傷亡,但王寶卻不行,他的兵源已經開始枯竭。也就是說,由於連年戰爭,在這個地區已經沒有兵源了。雖然很難估算,但是在1960-1970年間,這個地區大約20%以上的苗族都死於戰爭。美國中央情報局不斷依靠泰國來的僱傭軍充實王寶的作戰力量,到1973年時,寮國大概有1.8萬名僱傭軍,約佔寮國非正式武裝力量的75%。寮國的戰爭,已經完全「國際化」了。
1973年初,美國與北越的代表在巴黎舉行了談判,並最終於達成停火協議。由於不再需要皇家寮國政府,美國立刻停止了對皇家寮國政府的援助,皇家寮國政府隨即垮臺。
作為一個只有300萬人口的小國,捲入一場生不由己的戰爭。在這場不屬於自己國家的戰爭中,寮國幾十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成為難民,而由於戰爭造成的傷亡至今沒有確切的數字,有人估計有十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