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2016年5月25日,中國著名作家、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錢鍾書遺孀楊絳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享年105歲。各大媒體在報導楊絳死訊時,不約而同地稱之為「先生」。
楊絳明明是女性,為什麼要稱她為「先生」呢?到底什麼樣的女性,才可以被稱為「先生」呢?
(楊絳先生)
「女先生」的用法誕生於近代,是對德高望重、有知識、有文化、有傑出貢獻的女性的尊稱。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據可考的稱先生的女性是宋慶齡,源自毛主席寫給她的兩封書信,一封寫於1936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五周年紀念日),另一封寫於1949年6月19日,這兩封信的抬頭都是「慶齡先生」,並且正文中也多次稱宋慶齡為「先生」。
宋慶齡先生大家想必都很了解,她不但是孫中山先生的遺孀,也是對中華民族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偉大女性,僅百科中給她的頭銜就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國家名譽主席、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
(宋慶齡先生)
由於宋慶齡這個標杆起得實在太高,所以後世敢稱「先生」的女性絕對是鳳毛麟角,其中比較著名並且得到普遍認可的,除了上文提及的楊絳先生,也只有冰心先生、林徽因先生等極少數幾位。
另外,2015年10月,屠呦呦女士因發現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在科技部和中科院發給她的賀信中,也稱之為「先生」。
從宋慶齡,到楊絳,再到冰心、林徽因、屠呦呦,不難看出,只有百年難得一遇的傑出女性,才能榮獲「女先生」的美譽。
因此,大多數人認為,「先生」是對女性的最高尊稱。但真的如此嗎?試問:所有男人都可以被稱作「先生」,但只有極少數最傑出的女性才可以被稱為「先生」,這難道不是對女性最大的蔑視,以及對男女平等最大的諷刺嗎?
(林徽因先生VS冰心先生)
「先生」的本意是比自己出生更早的人,引申為年長有學問的人。與性別無關。
在古代,「先生」的含義是比較寬泛的,凡是不同於勞苦大眾的社會精英都可以稱之為「先生」,比如說書先生、帳房先生,以及以賣唱、行醫、相面、算卦、看風水為業的人,另外,也可以稱自己的丈夫或別人的丈夫為「先生」,以示尊重,這種用法時前面通常要加人稱代詞或定語,比如「我先生」、「你先生」。
但是必須強調的是,「先生」的主流用法一直是對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人的尊稱,涉及職業則通常指老師,正所謂「達者為先,師者之意」。舉例如下。
(屠呦呦先生)
《孟子》有言:「先生何為出此言也。」趙岐注曰:「學士年長者,故謂之先生。」這裡的「先生」,指年長而有學問的人。
《國策》有言:「先生坐,何至於此。」姚宏注曰:「先生,長老,先己以生者也。」這裡的「先生」也是對有德行的長輩的尊稱。
第一個用「先生」代指師的,始見於《禮記·曲禮》:「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注曰:「先生,老人教學者。」如今稱教師為「先生」,由此而來。
也就是說,「先生」一詞是對長輩和老師的尊稱,意在表明他們有德行、有學問。與性別無關。
「先生」一詞被濫用,也是在近代,80年代之後,凡是男性都可以稱「先生」,於是誕生了無數的張先生、王先生、李先生……但是,能被稱「先生」的女性卻屈指可數,即便有幸獲此殊榮,也要加一個字,強調是「女先生」。呵呵。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