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水壩
美國境內的科羅拉多河。
深度
科羅拉多河發源於落基山脈,流經美國7個州,到達墨西哥,在那裡流向科爾特斯海。但如今,河流被美墨邊境處築起的水壩攔截下來,在墨西哥那邊,河道是空的——墨西哥人無法公平地獲得水源,這是「環境不公正」的一個典型例子。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溫俊華編譯
圖/視覺中國
科羅拉多河在美墨兩邊差異明顯
在墨西哥邊境城市聖路易斯-裡奧科羅拉多,氣溫上升到45攝氏度,小兄弟倆丹尼爾和迪蘭蹦蹦跳跳地走過科羅拉多河上的一座橋,科羅拉多河是世界上最壯觀的水道之一,但在這裡,橋下卻沒有水流過。兄弟倆順著河岸跑下去,興高採烈地衝過散布在河床上的死水坑。「我們希望河裡有水,這樣我們就能遊泳、駕船了。不過,我們至少有這些水坑,我們可以在這裡做泥球,這也很有趣。」12歲的丹尼爾說。
而在離美國亞利桑那州尤馬市邊境僅48公裡的地方,12歲的達米恩和8歲的達裡安娜正在自由流淌的河流裡釣魚和遊泳。「太熱了,我們經常來這裡,孩子們喜歡水,我們經常釣鯰魚和鱸魚。」他們的父親巴拉加說。「我不知道墨西哥那邊的科羅拉多河沒有水。那太遺憾了!」
超過2300公裡長的科羅拉多河是世界上最發達和管理最完善的河流系統之一,也是美國和墨西哥乾旱地區的重要水源。對科羅拉多河水源爭奪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科羅拉多河在美墨邊境兩邊的差異是明顯的。在美國,科羅拉多河為3500多萬人提供服務,其中包括幾個土著部落、7個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和11個國家公園,並支撐著規模達2600萬美元的旅遊業、娛樂業和農業。河流被分流到一個個複雜的灌溉溝渠系統,灌溉著廣闊沙漠山谷中的棉花、小麥、苜蓿、蘆筍、西瓜和椰棗田。這對美國農民有好處,但對墨西哥人來說就是災難。
支持兩國條約的墨西哥人認為,它解決了美墨長期的外交爭端,促進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即使河床裡幾乎已經沒有水流了。但該條約並沒有預見到持續的乾旱、全球變暖和不斷增長的需求。
沙漠仍將比綠洲多
到2020年,美墨兩國將首次對河水實行定量配給。墨西哥必須減少3%的使用量,而美國必須節約2.47億立方米。如果不是去年科羅拉多盆地部分地區創紀錄的降雪量,這項計劃將會更加嚴格。
即便如此,科學家們仍樂觀地認為三角洲可以部分恢復。2014年,非營利組織推動了一項環境實驗,在兩個月內向墨西哥排放了約1.3億立方米的水,模擬了去年的自然春洪。
脈衝流促進了該地區溼地和楊樹、柳樹的生長。在實驗進行的幾天裡,這條河重新和科爾特斯海連接,三角洲地區魚群數量增加,候鳥數量激增43%,這是多年來的第一次。
當墨西哥科羅拉多河短暫地恢復往日的輝煌時,成千上萬墨西哥人湧向河邊。「我是聽著媽媽講關於這條河的故事長大的,但是直到我親眼看到它,我才相信這是真的。我永遠不會忘記把手伸進水裡的感覺,很冷,很舒服。」13歲的薩爾達納說。
羅德裡格斯當時只有7歲,但仍然記得看著河水漲滿時的興奮。「我們每天放學後都來這裡,不停地從橋上跳下去,直到警察把我們趕走。」
如今,墨西哥拉古納格蘭德的修復點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綠洲,長著瘦長的楊樹和柳樹,四周環繞著沙漠和農田,去年有2000多人來這裡參觀。「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森林,對成年人來說,這讓他們回憶起以前的事情。」索諾拉學院教育協調員岡薩雷斯說。
雖然墨西哥科羅拉多河幾乎不可能再次自由流動,但再次製造脈衝流的計劃正在進行中,人們希望通過擴大原生森林來創造一條綠色走廊,將溼地和瀉湖引入大海。在河口下遊,一片片的本地鹹草和成群的褐色和白色的鵜鶘表明,大量的魚最近被潮汐衝了進來。按計劃,下一個脈衝流應該在2021年或2022年出現。但即便如此,這個地區的沙漠仍將比綠洲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