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米缸裡的米蟲就開始作祟了。各種小蟲蟲按捺不住寂寞,開始大量生長繁殖。而比較令人心煩的就是,米裡一直長蟲。這種問題不僅困擾每個家庭,米企、糧商同樣犯頭疼,好好的大米生了蟲,扔了可惜,食用又有擔心,到底怎麼辦才好呢?
Q1:米裡為什麼會長蟲?
首先要明白,米裡長蟲是一種自然現象,並不奇怪。
第一個原因: 糧食還在地裡時,本身就帶上了米蟲的卵。大米中澱粉含量很高,其次是蛋白質,一般情況下不會生蟲,因為大米中的水分活度值很低(即含水量很少),而蟲卵的生長發育需要水的存在。
當大米所處的環境,溫度達到20℃-40℃、溼度達到65°-95°時,只需要一周的時間,蟲卵就孵化出來了。周圍的大米給它們提供了充足的營養,很利於生長發育以及繁殖一下代。失去稻殼與皮層保護的大米,容易受環境條件影響而吸溼、發熱、生黴、生蟲等,尤其是在夏季高溫高溼條件下,更易變質。
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儲藏及運輸等過程環境中有蟲源,產卵其中。
家庭儲存的大米,首先要保持裝米容器潔淨、乾燥,要放在陰涼、通風、乾燥處,避免高溫、光照。
有些家庭會在夏天把大米拿出來曝曬,以為這樣可以防蟲驅蟲,實際上這種做法不僅無效,還會影響米麵的品質,暴曬後的米麵因喪失水分而影響口味,而且曝曬過的米麵吸潮能力更強再放回更容易受潮、黴變和生蟲。
Q2:米裡的蟲是什麼?
大米裡的米蟲指通常為米象,又稱象鼻蟲,常在穀物中被發現,因為繁殖速度快,為穀物中主要的害蟲之一。
米象成蟲用口器將糙米齧成深孔,並產卵於孔內。米象的幼蟲如蛆,幼蟲孵化後以穀粒為食,將穀粒蛀穿,最後掏空米粒,蟲糞則排於穀粒外。
幼蟲在米粒中結蛹羽化為成蟲後具有飛翔能力,便會離開並開始交配,但它對人類不會造成叮咬危害。
Q3:長蟲的米還能吃嗎?
大米生蟲屬於正常自然現象,再先進的工業技術,蟲害也不能完全杜絕。只要不是生蟲不太嚴重,還是可以吃的。
米蟲本身沒有病毒,只要篩掉蟲和它的代謝廢物,再把米淘乾淨,是可以正常食用的,而誤食米蟲的話,也不會有食品安全的隱患。沒有必要一袋米裡面生幾隻蟲就全部扔掉,這樣會造成很大的浪費。
但是我們要區分生蟲與黴變,如果大米生蟲,一定要仔細查看有無發生黴變。如果發生黴變不建議食用,黴變產生的黃麴黴毒素容易對健康產生影響。
敲黑板:1、大米長蟲並不是不新鮮、發黴所致,而是由氣溫、溼度、大米水份含量等因素構成一個適宜的環境,與米質並沒有直接關係。2、使用藥物刻意燻蒸過的大米,是不會有米蟲的,只有真正綠色無添加的大米才會吸引到它們。3、看見米蟲不要慌,它們對人體無害,把米蟲清理乾淨並將米飯煮熟後,即可正常食用。
Q4:長蟲的米應該怎麼處理?
家庭版
最好提前做好預防。任何生物的存在,都需要氧氣。因此,家裡裝米的桶子,最好有良好的隔離性,防止氧氣進入桶內。取完米後,要把蓋子擰緊,同時存放在陰涼的地方,這樣就能保持乾燥不容易長蟲。
大米如果已經生蟲了,但不是很嚴重,那麼可以將大米放入冰箱中冷凍,最少冷凍24小時後取出來,這個時候,蟲子都硬邦邦的啦,直接把它們挑出來就可以了。大米冷凍後不會影響它的口感。
值得注意的是,冷凍並不能完全將裡面的米蟲全部凍死,一旦恢復了室溫,沒有凍死的蟲子就會甦醒過來,並且加速繁殖,所以冷凍完了以後一定要及時將它們挑揀出來。
為了防止長蟲,還可以使用驅蟲法。將幾顆大蒜、一把花椒、幾個八角一起用紙包好,埋在大米裡。這幾種食物因為都帶有比較特殊的香味,它們有驅蟲的作用。這樣就可以防止大米長蟲了。如果隔一段時間這種味道變淡了,可以再重新更換新的。
此外,將幹海帶埋在大米裡也可預防長蟲。我們準備2個乾淨的口罩,口罩的透氣性要好,然後將幹海帶剪成條狀。把幹海帶包在兩個口罩的中間,然後將其封住,放在大米中間。由於幹海帶具有很強的吸溼能力,可以降低大米的溼度,排除長蟲的條件,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大米發黴。而幹海帶的海腥味也可以驅蟲。
米企糧商版
以上方法主要是針對家庭儲米,對於面對大批量生蟲的米企糧商就顯得有些笨拙,或者說不那麼奏效了。
大米在儲藏過程中容易生蟲,蟲害不僅損害大量的糧食,影響糧食的營養價值,而且使糧食帶有不良氣味,降低品質,減少重量,造成糧食腐敗變質。害蟲每年4-5月份繁殖,7-8月份達高峰。
據統計,我國糧食產後及儲糧損失率達8%~10%,每年因儲糧有害生物造成的糧食損失約為0.2%,經濟損失高達10多億元。儲糧有害生物大部分時間生活在糧堆中,而且可以適應一般儲糧環境,直接或間接地消耗糧食營養,對糧食造成極大損失,導致其品質下降,影響儲糧安全與穩定性。
隨著國內糧食產量連年增長和收儲政策調整,一些地方糧企和民營企業也逐漸承擔起了糧食收儲任務。然而部分收儲企業的倉房屬於「非標準倉」,而且倉房類型也不盡相同,大多存在氣密性差、隔熱性差等弊端,不利於儲糧糧情控制,安全儲糧工作顯得十分嚴峻。
糧食倉儲過程中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從源頭阻斷。大米入庫前一定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儲糧環境條件,糧倉的修補、清掃、消毒,鋪防潮墊,潮溼的倉庫還要通風,並堵塞鼠洞等各項工作。
密閉糧倉造成的自然缺氧可以有效抑制害蟲活動。昆蟲生命活動過程中必須進行呼吸,糧倉中的氧氣對於儲糧害蟲的存活至關重要。此外,氣調儲糧通過人工改變密封糧堆中的氣體成分,結合糧堆中生物成分的呼吸作用,改變糧堆中氮氣、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比例,以破壞害蟲的生存環境;二氧化碳濃度達15%時,對儲糧害蟲有明顯的防治效果;富氮低氧氣調具有較好的實用性,對鏽赤扁谷盜和谷蠹均有明顯殺滅效果。密閉環境中的高二氧化碳和低氧氣迫使害蟲體內水分通過表皮層持續散失,導致缺水和神經麻痺而死亡;同時,吸入害蟲體內的二氧化 碳 會 抑 制 有 氧 代 謝,導致體內能源物質ATP消耗和有毒物質積累而死亡。氣 調 儲 糧 還 能有抑制糧食呼吸,延緩糧食品質劣變。
多數害蟲具有躲避芳香植物的習性,可利用芳香植物防除糧食害蟲,如花椒、茴香、八角、大蒜、陳皮、桂皮、姜、野 菊花、楝樹葉、臭椿樹葉、魚腥草、艾蒿草等,將芳香植物材料裝入布袋,按1:1000的比例置於糧食或儲糧容器中。植物精油是從植物中提取出的具有特徵性香氣的一類重要次生物質,對害蟲具有燻蒸、觸殺、驅避、抑制生長發育 等多重活性,而且害蟲不易產生抗藥性,可作為儲糧燻蒸劑應用。
昆蟲對於食物和信息素等具有趨向性,可利用這些物質引誘害蟲,然後集中滅殺。冷榨未精煉的植物油對儲糧害蟲具有良好的吸引作用,如燕麥油、南瓜子油、花生油、紅花油、芥子油、米糠油、麥芽油和玉米油等。民間通常把薯幹、南 瓜絲、胡蘿蔔絲、南瓜花、細糠、鼓皮等作為儲糧害蟲的食物引誘劑。各地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就地取材作為儲糧害蟲的食物引誘劑。此外,也可利用上述引誘劑製造誘捕工具或設施對儲糧害蟲進行集中殺滅處理。
中華糧網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