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裡,大家在買大米時可能都會一袋一袋的買,少則10斤多則100斤,這樣的好處就是不用天天去廚房看第二天是否還有大米做。不過大米放時間久了,難免會出現尷尬一幕,吃著吃著大米裡就吃出來蟲子,這可咋辦?
有的人說大米裡的蟲子是白色的,是一種肉肉的蟲子。也有人說,大米粒的蟲子是棕色的,是一種帶殼的昆蟲。其實這兩種說法都對,「兩種」米蟲同宗同源,他們是同一種昆蟲的兩個階段,統稱為米象,俗稱蛘子。
米象可以說是一個大吃貨,不僅大米裡,小麥大豆等五穀雜糧中都能看到它,可以說有糧食的地方就會有它的出現。米象從產卵到成蟲共分為4各階段,蟲卵階段以為體積太小我們很難看到。
幼蟲階段,就是上文提到的那種肉肉的白蟲,相信不少人都見過,而且對它恨之入骨。第三階段為成蛹階段,這個階段因為有死包裹,也是不太容易被發現的。最後便是成蟲階段,變成了通體棕色的甲殼蟲,爬在大米裡十分顯眼。他們成天吃了睡睡了吃,翻滾在你每天吃飯的米袋裡。
想到這,你會不會感到十分噁心?米蟲的出現也會讓大米產生一定損失。那麼,我們該採取哪些措施,如何防止米象的入侵呢?追本溯源,大米裡生蟲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潮溼,加上開袋後密封不嚴,才給了米象可乘之機。
先給大家介紹一個針對規模較大糧倉的存儲辦法。可以先將集中的大米密封,然後向裡面充入二氧化碳或者氮氣。米象的生長需要氧氣,在沒有氧氣的狀態下,是無法產卵和存活的,這樣就可以讓米象從大米裡「灰飛煙滅」了。
同時,對於個人家的小糧倉來說,要想大米裡不生蟲子,你只需要備好生薑和大蔥就足夠了。
生薑和大蔥的一大特點就是具有辛辣味,可以有效阻止米象的出現和繁殖,起到良好的護米作用。
最後,談一談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生了蟲的大米還能吃嗎?這裡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不用過於擔心,有蟲子的大米一樣是可以吃的。也許你會問,生蟲的大米多噁心啊?其實,新買的大米中也不免會有一些蟲卵,只是你看不見而已。只要大家在淘米的時候清洗乾淨,米蟲是逃不過這一關的,認真清洗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