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幸福來

2021-01-08 上遊新聞

羅洪俸在扶貧車間務工

1月5日下午5點,在中益鄉鹽井村便民服務中心扶貧車間勞作了一天的貧困戶羅洪俸從扶貧車間裡走出來,回到居民點騎著三輪車駛往兩公裡之外的中益鄉小學,接回放學的兒子和女兒後,又拿起掃帚來到公用停車場打掃衛生。

「現在我們一家三口住上了新房,享受著低保待遇,同時我在扶貧車間上班,村裡還給我安排了公益性崗位,一年下來總收入約4萬元。」羅洪俸向記者談起現在的幸福生活時,清瘦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精準施策

確保「兩不愁三保障」

「我這條命都可以說是黨和政府救回來的,感謝黨的好政策,不然哪有我今天的好日子啊!」回想起曾經的家庭情況,現年48歲的羅洪俸充滿了感慨。

羅洪俸兒時患上了氣管炎,因家庭貧窮沒有進行很好的治療,成年後病情漸漸轉換成慢性肺氣腫。那時由於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羅洪俸便在家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在兩位老人去世後,已過而立之年的羅洪俸於2007年前往廣東湛江打工,並在那裡娶妻生子。

2015年,羅洪俸的病情日益嚴重,失去勞動能力的他帶著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回到了鹽井村紅巖組。然而家裡的房屋因年久失修,早已破爛不堪,已無法居住。無奈之下,羅洪俸只能帶著一家人,借住在哥哥家的老舊木屋中。

看到羅洪俸老家的貧窮狀況,妻子選擇了拋下他和兩個孩子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後,羅洪俸看到了擺脫貧困的曙光,苦巴巴的日子終於迎來了轉機。鄉村幹部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幹部根據當時羅洪俸家庭的實際情況,把他家識別為貧困戶,納入了低保,解決了他看病吃藥和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問題。

2018年,鹽井村在打造易地扶貧搬遷居民點時,通過舊房復墾、貧困戶補助和社會愛心人士資助,幫助羅洪俸建起了佔地60平方米的新房。

「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住進通自來水、通寬帶、通公路的新房……」2019年4月,羅洪俸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搬進了新房。

自強不息

堅信生活越來越好

「被評為貧困戶後,看病難的問題解決了。病情得到緩解後,我也不能坐等『救濟』,能做的事、能幹的活儘量幹……」成為建卡貧困戶後,羅洪俸覺得日子更有奔頭了,心懷感恩的他,下定決心要早日脫貧。

2018年,鹽井村立足本地資源優勢,把發展特色產業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走「造血式」扶貧路子。身體有所好轉後,羅洪俸的精氣神更足了,在發展特色產業時,他主動種植了兩畝前胡。

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他在夏秋季節管理前胡時,避開高溫時段,利用早晚涼爽的時候除草施肥。

因患肺氣腫,幹起活來很費勁,只能幹一會休息一會。羅洪俸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迎來了一個收穫的季節。

那年深秋收穫時,羅洪俸種植的前胡售賣了4000多元。他飽經滄桑的臉上終於見到了笑容。

感恩奮進

務工鞏固脫貧成效

2019年冬,鹽井村紅巖組村民將土地統一入股到合作社,發展起了黃精產業。身體欠佳的羅洪俸不能到合作社務工。為了幫助羅洪俸增加收入,鞏固脫貧成效,鹽井村駐村第一書記餘建與羅洪俸的幫扶責任人何亞峰一道,勸說他到村裡的旗美人旗袍非遺扶貧車間做手工活,加工旗袍的耳環等裝飾品。

由於扶貧車間招收的是當地的婦女,作為一個男人,羅洪俸很不願意去。經過餘建和何亞峰的多次勸說,羅洪俸才鼓起勇氣,走進了扶貧車間的大門。

鑲、嵌、滾、盤、釘……加工出一個成品耳環飾品需要多個工序,剛學做耳環飾品的羅洪俸,由於手腳慢,做好一個成品就要花半個小時。在車間同事的耐心幫助下,他現在只需三五分鐘就可做好一個成品。

「雖然一個成品耳環飾品的加工費很低,但羅洪俸有恆心,堅持天天上班,每個月的務工工資在1500元左右。」何亞峰說。

對於家庭、學校、扶貧車間、保潔場所「四點一線」的生活,羅洪俸感到很滿足。他說,近幾年來,家庭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會一直銘記著所有幫助他的人,更會一輩子感恩黨和政府。(記者 隆太良 文/圖)

相關焦點

  • 候選案例:「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
    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項目累計投入資金超過4億元,通過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農業扶貧、消費扶貧,精準幫扶全國10省20個地區的14000餘個建檔立卡家庭25000餘人次,其中教育幫扶超過10000人次,解決就業超4000人,在全國22縣開展農業產業項目27個,責任消費超過7700萬元。
  • 鐵路扶貧給貧困戶暖暖的幸福
    9月2日至6日,國鐵集團宣傳部、扶貧辦組織了「鐵路扶貧一線見聞」採訪活動走進了陝西勉縣。社會各界、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民眾從新聞報導中感受到鐵路部門打出建設扶貧、運輸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的「組合拳」,在「精準扶貧」中助力貧困地區走上小康路。收官之年,一鼓作氣不放棄,決戰決勝攻堡壘。
  • 湖南婁底「十八般武藝」精準扶貧 山鄉唱起「幸福歌」
    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推動產業「上山下鄉」,讓扶貧車間在農村遍地開花,越來越多貧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這是湖南婁底多措並舉全面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的一個生動寫照。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的統領下,產業扶貧、電商扶貧、消費扶貧等一系列脫貧創新實踐在當地蓬勃開展,為穩定長效脫貧提供了有力保障。
  • 湖南洞口巖山鎮精準扶貧點亮群眾幸福夢
    登高遠望,一條條通村公路平坦蜿蜒,一幢幢農家小院錯落有致,讓人沉浸在一種寧靜和諧的氛圍中,精準扶貧開展以來的喜人變化處處可見。「巖山鎮地處洞口縣中西部,雪峰山東麓,這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有著自己特有的區位優勢、人文優勢、旅遊優勢。我們正採取各種方式,努力拼搏,通過產業發展、易地搬遷、教育扶持、醫療救助、政策兜底等路徑,幫助這裡近3萬群眾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 論精準扶貧的三個正確姿勢!
    正確姿勢之一:弄清精準扶貧對象 明代林希元《荒政叢言》提出「極貧之民便賑米,次貧之民便賑錢,稍貧之民便轉貸」。精準扶貧的前提在於提前摸清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況、致貧原因等因素,進而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分類扶持,提高扶貧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古人的做法,今天仍值得參考與借鑑。
  • 寫出十八洞村之變,傳揚精準扶貧政策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他要求十八洞村不僅要自身實現脫貧,還要探索出「可複製、可推廣」的脫貧經驗。   在精準扶貧方針指引下,2019年十八洞村人均年純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14668元,大批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陸續回歸家鄉集體創富。
  • 畜禽特色養殖助推科技精準扶貧
    畜禽特色養殖與科技精準扶貧的關係 精準扶貧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戰略措施。2019 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三農」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和實施鄉村振興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 精準扶貧要念好「魚、漁、愚」三字訣
    「十二五」四川交出減貧1000萬人的脫貧成績單,眼下「十三五」已揚帆開局,為確保2020年全面脫貧,未來五年,精準,直接關係到脫貧攻堅的成敗。(1月17日 《四川日報》)精準扶貧是「滴灌」,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是脫貧攻堅的一大步,也是實事求是的重要體現。
  • 精準扶貧前提是和農民兄弟交朋友
    □本報記者李志達 在今年的綠博會扶貧展區,記者曾經採訪過省婦聯駐富裕縣紹文鄉民樂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王彬。那時他為民樂村的農產品積極奔走找銷路。
  • 利川發展「借雞下蛋」精準扶貧產業
    把該公司在「千企進千」村精準幫扶活動中的 「借雞下蛋」扶貧產業向社會延伸。  2萬餘只扶貧母雞落戶車落洞村  在「千企進千村」精準扶貧幫扶活動中,利川市涼霧鄉車羅洞村是湖北利川林創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對口幫扶的整體推進村,該村地處利川市城東北約1。5公裡處。村中心距離城中心不足5公裡,距離國家AAAA級風景區騰龍洞1公裡。
  • 蘭州市政協督辦新營鎮精準扶貧工作
    2016-09-30 16:47來源:蘭州日報 邵其珍 市政協督辦新營鎮精準扶貧工作  每日甘肅網9月30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9月29日,市政協副主席李虎林率部分政協委員,就榆中縣新營鎮的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督察
  • 精準扶貧傳遞檢察溫情
    事情要從2017年說起,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檢察院駐樓趙村扶貧工作隊在對全村貧困情況進行摸底時,發現貧困戶尚改亮家7口人只有1位勞動能力者,而且三歲多的孫子小雨航患有腦癱,高昂的治療費用使得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 保康縣農保局精準發力織牢社保扶貧「兜底網」
    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  一直以來,保康縣委、縣政府把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下定「不摘帽、不離崗」決心,全縣上下凝心聚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保康縣人社局作為扶貧攻堅戰一線「先頭部隊」,精準落實人社系統政策,科學制定幫扶措施,用情、用心、用力譜寫保康縣社保扶貧新篇章。
  • 「龍遊飛雞」精準扶貧模式向全市推廣
    11月6日,衢州市舉辦「龍遊飛雞」精準扶貧模式推廣會議
  • ...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
    走向勝利——懷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報導②「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新廠鎮營寨村搬遷戶吳光亮的小產業園。(靖州易地扶貧搬遷辦供圖)肖 軍 李青青夜幕降臨,辰谿縣錦濱家園,易地扶貧搬遷戶楊銀娥來到小區廣場跳舞。
  • 溫情如山「嶽」,希望若新「星」精準扶貧政策讓豫西大山深處的貧困...
    原標題:溫情如山「嶽」,希望若新「星」精準扶貧政策讓豫西大山深處的貧困戶迎來新生溫情如山「嶽」,希望若新「星」精準扶貧政策讓豫西大山深處的貧困戶迎來新生( 2021-01-08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關注·脫貧攻堅2020年4月16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河洛嘉園小區
  • 中南民族大學赴恩施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中國硒都網訊(全媒體記者 劉正熙)12月25日、26日,中南民族大學黨委書記邊境率工作組來到恩施市,調研該市精準扶貧現狀,並就下一步幫扶工作進行對接。活動中,邊境一行先後來到龍鳳鎮龍馬村龍馬民族學校、龍馬風情小鎮、新塘鄉保水溪村村委會、保水溪光伏發電站、華中藥用植物園等地,通過實地走訪、聽取介紹、座談交流等方式,對恩施近年來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面了解。
  • 大數據生態旅遊創精準扶貧新理念
    、臺灣城鄉再生發展協會、臺灣綠世界生態農場合作出巨資共建貴陽百花湖綠世界精準扶貧樣板項目。以此輻射整個貴陽、黔東南、黔西南、黔南、遵義、銅仁等區域的大數據生態旅遊,實現貴州全域化精準扶貧新目標。、溫泉養生等健康養生產業,助推科學治貧、精準扶貧、有效脫貧。
  • 「我的脫貧故事」精準扶貧·助我圓夢大學丨平塘縣牙舟鎮興陶村...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是人民幸福的基礎和保障。梁啓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一書中寫道「國家昌盛則民族亦昌盛」。好在上帝是公平的,親戚朋友們都很關心我,但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再怎麼幫也離不開自己的辛勤奮鬥和努力,畢竟撫養一個小孩的生活開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啊……  2014年,國家實行精準扶貧政策,我家被納入貧困戶管理,同時被評定為低保戶,一個在風雨中飄搖、支離破碎的家庭又重新看到了希望,幸運的曙光瞬間照亮了我的心田,我的大學夢想也不再遙遠。
  • 「醫院+政府」助力青海藏區包蟲病精準醫療扶貧
    「醫院+政府」助力青海藏區包蟲病精準醫療扶貧 2017-06-10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圖為青海省人民醫院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政府籤訂《包蟲病精準醫療扶貧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