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飼料分析檢測技術

2020-11-25 騰訊網

近年來,生物飼料研究與應用已經成為飼料行業研究的熱點。《農業部「十三五」規劃》也明確提出生物飼料產業對促進農副資源飼料化與高效利用、推動飼料配方體系的變革、改善動物生產性能、降低養殖成本、實現從減抗到無抗養殖、減排環保等具有重要意義。

生物飼料是未來發展方向,目前我國從事生物飼料行業的企業數量已經有1000 多家,微生物飼料添加劑和酶製劑產量已經超過20 萬t,發酵飼料產品產量110 多萬t,增幅超過20%。國家對於發酵飼料的質量標準與控制,也在不斷的規範發展。生物飼料領域第1 個團體標準T /CSWSL 001—2018《生物飼料產品分類》於2018 年1 月1 日發布,《發酵飼料技術通則》、《飼料原料釀酒酵母培養物》、《飼料原料釀酒酵母發酵白酒糟》和《飼料添加劑植物乳桿菌》4 項團體標準於2018 年9 月7 日發布,對規範我國生物飼料產業自律性和行業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1 飼料原料

1.1 發酵飼料

《飼料原料目錄》中含有12 類:穀物及其加工產品,油料籽實及其加工產品,豆科作物籽實及其加工產品,塊莖、塊根及其加工產品,其它籽實、果實類產品及其加工產品,飼草、粗飼料及其加工產品,其它植物、藻類及其加工產品,乳製品及其副產品,陸生動物產品及其副產品,魚、其它水生生物及其副產品,礦物質,微生物發酵產品及副產品。

生物飼料,總體來講,要使用在我們允許的飼料目錄和添加劑裡的原料,通過生物工程技術,進行處理,包括發酵飼料、酶解飼料、菌酶協同發酵飼料和生物飼料添加劑。

使用《飼料原料目錄(2013)》和《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2013)》等國家相關法規允許使用的飼料原料和微生物,通過發酵工程技術生產、含有微生物或其代謝產物的單一飼料和混合飼料。鑑於生物飼料添加劑種類繁多,本文僅就發酵飼料的檢測技術進行綜述。

1.2 常規檢測指標

《GB/T 6435 飼料水分的測定》、《GB/T 12456 食品中總酸的測定》、《GB/T 6432 飼料中粗蛋白測定方法》、《GB/T 643 飼料中粗脂肪的測定》、《GB/T 6434飼料中粗纖維的含量測定過濾法》、《GB/T 6438 飼料中粗灰分的測定》、《GB/T 18246 飼料中胺基酸的測定》、《GB/T 22492 大豆肽粉》、《GB/T 6439 飼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測定》、《GB/T 13885 飼料中鈣、銅、鐵、鎂、錳、鉀、鈉和鋅含量的測定》、《GB/T 20806飼料中中性洗滌纖維(NDF)的測定》、《NY/T 1459 飼料中酸性洗滌纖維的測定》、《GB/T 17817 飼料中維生素A 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GB/T 20194 動物飼料中澱粉含量的測定 旋光法》。

1.3 衛生指標

《GB 13078 飼料衛生標準》、《GB/T 13079 飼料中總砷的測定》、《GB/T 13080 飼料中鉛的測定》、《GB/T13092 飼料中黴菌總數測定方法》、《GB/T17480 飼料中黃麴黴毒素B1 的測定方法》、《GB/T 30956 飼料中DON 測定》、《GB/T 28716 飼料中玉米赤黴烯酮的測定》、《GB/T 18869 飼料中大腸菌群的測定》。

1.4 微生物指標

《GB/T20191 飼料中嗜酸乳桿菌的微生物學檢驗》、《GB/T26428 飼用微生物製劑中枯草芽孢桿菌的檢測》、《 NY/T 2131 飼料添加劑 枯草芽孢桿菌》、《NY/T 1461 飼料微生物添加劑地衣芽孢桿菌》、《NY/T 1969 飼料添加劑 產朊假絲酵母》、《GB/T22547 飼料添加劑 飼用活性乾酵母》、《GB 4789.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

1.5 規則規範

《飼料原料目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範》、《JJF1070 定量包裝商品淨含量計量檢驗規則》、《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GB 10648 飼料標籤》、《GB/T 14699.1 飼料採樣》、《GB/T 16764 配合飼料企業衛生規範》、《GB/T 10647 飼料工業術語》、《GB/T 20195 動物飼料 試樣的製備》、《GB/T 18823 飼料檢測結果判定的允許誤差》。

1.6 延伸檢測指標

《GB/T 5009.157 食品中有機酸的測定》、《NY/T2796 水果中有機酸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GB/T23881 飼用纖維素酶活性的測定 濾紙法》、《NY/T912 飼料添加劑 纖維素酶活力的測定分光光度法》、《 GB/T 28715 飼料添加劑酸性、中性蛋白酶活力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NY/T 1372-2007 飼料中三聚氰胺的測定》。

2 關鍵檢測項目

2.1 酸度

2.1.1 分類

可以採用化學滴定法和液相色譜法測定。化學滴定法測定的是游離酸,結果以乳酸計(游離酸中乳酸佔主導);液相色譜法測定的是游離酸與有機酸鹽,結果是以游離酸含量計。

如果液相色譜法存在分離度低的情況時,可以用生物傳感分析儀等其他方法對乳酸和乙酸進行測定。

2.1.2 化學滴定法

(1)樣品處理:取有代表性樣品至少200g,放入粉碎機粉碎,使其能完全通過40 目篩孔,充分混合。稱取1~2g 試樣,精確至0.0001g,置於100mL 燒杯中,加入100mL 無二氧化碳水,加入轉子,在磁力攪拌器上攪拌10min,使試樣中的有機酸全部溶解於溶液中。

(2)測定過程

方法一:待測定溶液中加入0.2mL1%的酚酞指示劑,用0.1mol/L 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紅色30s不褪色。記錄消耗的標準溶液的體積。

方法二:用pH 值指示終點, 0.1mol/L 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溶液滴定控制pH 在8.0~10.0 之間。記錄消耗的標準溶液的體積。

(3)結果處理

根據酸鹼中和原理和化學反應的計量關係,計算氫離子含量,結果以乳酸計。計算結果表示到小數點後兩位。同一樣品兩次測定結果之差,不得超過兩次測定平均值的2%。

2.1.3 液相色譜法

有機酸的測定方法有離子色譜法、毛細管電泳法、氣相色譜法等;HPLC 法具有方法簡單,分析速度快,靈敏度高的特點。

因飼料原料與發酵產物成分的複雜性,導致組分分離度低,造成測定結果偏高的現象。此時可以用兩種色譜柱分別進行檢測,進行對比。一種方法是用C18 柱(GB/T 5009.157 食品中有機酸的測定),還可以採用有機酸氫柱進行分析,參數如下:

色譜柱:Aminex HPX-87H, 300 mm×7.8 mm;

保護柱: Micro-Guard Cation H cartridge,30×4.6mm;

流動相: 0.005 mol/LH2SO4;

溫 度: 65 ℃;

流 速:0.6 mL/min;

進樣量: 15μL;

檢測器: 示差折光檢測器;

分析時間: 30 min。

2.1.4 生物傳感分析儀法

SBA-40D 型生物傳感分析儀利用酶促反應來進行定量分析,測定的關鍵傳感器是固定化酶和H2O2電極複合傳感器。

樣品經稀釋到合適的濃度範圍,用進樣針從進樣口注入反應池內,由反應池攪拌系統混勻。混勻的樣品透過固定化酶傳感器的支撐膜,在酶的催化下發生上式所示的生化反應,產生H2O2。因為反應池恆體積,每次進樣量也固定,所以反應池內樣品濃度與進樣樣品濃度是固定的比例關係。酶反應放出的H2O2透過酶膜的內層在鉑金電極表面失去電子還原成H2O,鉑電極獲得電子產生電流信號,該電流信號與H2O2的濃度成比例,而H2O2濃度與底物濃度成線性比例關係。通過比較被測物和標準樣品產生的H2O2量,就可計算出被測樣品中底物的含量。分析過程基於以下生化反應(表1):

2.2 益生菌

枯草芽孢桿菌和乳酸菌、酵母菌有區別,它在發酵飼料中存在營養體與芽孢體。如果測定樣品中芽孢體可全部參照國家標準的樣品處理方法,如果測定樣品中的總數,則不能將樣品80 ℃水溶處理,因為營養體在此條件下能被滅活。

單一微生物的計數方法均可參照國家標準,但對於添加多種微生物的發酵飼料,由於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造成平板上菌落類型多、計數低的情況,進而對質量無法進行準確判斷。因此根據微生物特性,對樣品迚行預處理和選擇合適的培養基,能準確檢測益生菌數量。

發酵飼料中枯草芽孢桿菌用水稀釋後在NA 平板上塗布,嗜酸乳桿菌用50mg/L 納他黴素溶液稀釋後在MRS 平板上塗布,產朊假絲酵母菌用水稀釋後在孟加拉紅平板上塗布(圖1-3)。

2.3 蛋白質

2.3.1 分類

含氮物質,分為無機氮和有機氮。有機氮可分為水溶性有機氮和水不可溶性有機氮,也可分為酸溶性有機氮和酸不溶性有機氮。在飼料發酵過程中,關注的指標是無機氮、水溶性有機氮、酸溶性有機氮、游離胺基酸、總胺基酸。

2.3.2 無機氮

無機氮是非蛋白氮,其含量的高低影響飼料中粗蛋白的含量。樣品不需要消解,可直接測定或用水或酸溶解後測定清液。

2.3.3 有機氮

水溶性有機氮:精確稱取一定量的樣品(40 目通過率100%),用水溶解,混勻作靜置5 min,過濾,去除初濾液,濾液作為待測液。樣品消解後測定總氮,減去水溶性無機氮。

酸溶性有機氮:精確稱取一定量的樣品(40 目通過率100%),用15%的三氯乙酸溶液溶解,混勻幵靜置5 min,過濾,去除初濾液,濾液作為待測液。樣品消解後測定總氮,減去酸溶性無機氮。

2.3.4 胺基酸

游離胺基酸:精確稱取一定量的樣品(40 目通過率100%),用pH=2.2 的檸檬酸鈉緩衝溶液溶解混勻幵靜置5 min,過濾,去除初濾液,濾液作為待測液用胺基酸分析儀進行測定。

總胺基酸:不同的胺基酸採用不同的消解方法。酸水解測定賴氨酸、蘇氨酸、天冬氨酸、絲氨酸、穀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組氨酸、精氨酸。鹼水解測定色氨酸。氧化水解測定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

2.3.5 肽

肽=酸溶蛋白-游離胺基酸。

2.4 碳水化合物

同蛋白質,存在還原糖、可溶性總糖、澱粉之分。最主要是根據試驗或生產需要選擇測定合適的檢測項目。在發酵飼料生產過程中,微生物需要利用可溶性還原糖或可溶性多糖通過酶解作用轉化的可溶性還原糖;因此在制定發酵飼料配方時,需要考慮提供的糖能否滿足微生物的生長代謝需求,進而才能得到需要的代謝產物。而在最終的發酵飼料產品中,因涉及到發酵飼料如何在日糧中添加的問題,比較關注對飼料中最終存在的還原糖、澱粉等。

3 結 論

發酵飼料的檢測項目,首先是衛生指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其次是理化指標,需根據生產廠家的質量目標而定;這兩類項目需要在企業標準中明確標註。最後是宣傳指標,可對有益營養成分或產品的亮點指標如胺基酸、酶活力、有機酸等進行介紹,可附有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作為證明。

發酵飼料的檢測方法,主要依據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但並不是全部參照方法,需要結合樣品的實際特性和需求進行選擇。

註:本文由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BFC)小編整理髮布。參考文獻略。責編:穆圖;審稿:劉晶晶博士;來源:當代化工;作者:陳影,盧宗梅、張琳、徐曉然、王梅、佟毅;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老蝦農」堅持發文,只為您在文末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生物發酵技術引領飼料革命
    傳統的全價飼料是飼養動物的主力軍,全價飼料由能量飼料(也叫基礎飼料)和預混飼料構成,能量飼料一般由玉米粉、麥麩等基礎糧食組成,預混飼料則是由飼料蛋白粉(豆粕,魚粉等)、各種營養物質添加劑
  • 【上海】寵物飼料中微生物檢測技術培訓班(第1期)
    主題:寵物飼料中微生物檢測技術培訓班(第1期)時間:2020-12
  • 發酵飼料生產工藝關鍵技術研究應用
    面對養殖業面臨的困境與挑戰,飼料行業逐漸向生物發酵飼料轉型。發酵飼料的特性 :(1)原料來源廣泛(關注地源),可以是雜粕與農副產品的下腳料等,變廢為寶,可避免人畜爭糧,解決資源緊缺問題;(2)功能性飼料,具有良好的適口性,增強畜禽的免疫力;(3)動物性蛋白資源緊缺和價格居高不下,急需豆粕植物性蛋白替代。
  • 第五屆生物發酵飼料技術創新與營養高峰論壇
    會議主題:新形勢、新資源、新機遇   飼料無抗時代已經到來,利用生物發酵技術開發新型飼料資源、提升現有飼料原料利用效率、提高動物腸道健康與養殖效益將是飼料行業「後抗生素」時代的創新主旋律。飼料發酵工藝與裝備創製、發酵飼料產品生產與應用技術開發也將開啟飼料行業新的增長點,為行業進步與企業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 禁抗元年,特驅「八度一化」+「生物發酵飼料」雙管齊下提升飼料品質
    ,但是這家飼料企業,無論是原料的預處理、還是飼料的生產過程,處處都體現了精工細琢的「工匠精神」,不斷挖掘潛能,創新生產技術,提升產品品質,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特色之路,它就是四川特驅農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微生物發酵飼料的研究進展
    微生物發酵飼料是指在人為控制條件下,以微生物為飼料發酵的菌劑,將發酵飼料原料中抗營養因子進行分解或轉化,生成多種有機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在發酵過程中還可產生淡淡的香味,增加了動物的適口性,還可以提高動物的抵抗力。
  • 2019第四屆生物發酵飼料產品應用與技術創新研討會
    2019第四屆生物發酵飼料產品應用與技術創新研討會   2019年9月24日 |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上屆回顧   主辦單位   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 利用生物發酵技術來開發新型飼料資源、提升飼料質量和營養品質是飼料行業近年來的發展趨勢。   「2018生物發酵飼料產品應用與技術創新研討會」旨在搭建飼料產業上下遊行業交流平臺,發布生物飼料發酵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應用趨勢,共同探討生物發酵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誠摯邀請相關人員光臨本次大會,參與交流研討。
  • 【展會亮點】第五屆生物發酵飼料技術創新與營養高峰論壇
    會議主題:新形勢、新資源、新機遇 會議介紹:飼料無抗時代已經到來,利用生物發酵技術開發新型飼料資源、提升現有飼料原料利用效率、提高動物腸道健康與養殖效益將是飼料行業「後抗生素」時代的創新主旋律。
  • 發酵飼料與傳統飼料的對比
    近年來,世界上有不少國家正在限制和禁止對飼料使用抗生素類的物質,因為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對畜產品產生危害,從而導致對人產生危害。加上添加過抗生素的傳統飼料對原材料的加工沒有達到很好的解決,這就必然造成飼料資源短缺的現狀。因此,尋找高效、生態健康型飼料就成為畜牧業和養殖業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 發酵飼料的原理是什麼?微生物發酵飼料的菌種及種類
    歐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畜禽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我國在飼料中批准使用的抗生素種類也在逐漸減少。人們開始紛紛尋求其它的替代品和替代技術,以保證畜牧業生產的效率與效益不受影響。同時飼料和糧食生產一直是我國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由於受人口增長、耕地減少和肉食品消費增加的影響,我國糧食供需平衡十分脆弱。
  • 在售的溼態發酵飼料,有一個算一個,都是……
    最近幾年時間,越來越多做飼料的,做獸藥的,做添加劑的業務員和經銷商們都在瘋狂的推廣溼態發酵飼料。推廣賣點無非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催肥、促長、提高免疫力、降低料肉比、抗應激等等等……這麼好的產品為什麼前些年沒有推廣呢?是因為技術不成熟嗎?真實原因讓人非常無奈:這幾年飼料利潤大不如從前了,只能換種方式牟取暴利!!!
  • 飼料禁抗:酵素髮酵飼料、中藥飼料將成重要替代
    (3)下腳料類的發酵飼料:最常見的就是豆渣、酒糟發酵飼料,低成本原料,混合發酵菌種製作發酵飼料,其實是一種資源的再循環利用,是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的一類飼料。 6、質量控制與檢測 物理:pH、色、味、流散性等。 生化:脂肪酸、常規養分(幹基、鮮溼)、毒素等。
  • 九州大地馬忠樂:商業飼料流量見頂,生物發酵飼料或將成為未來中小...
    尤其,2017年他們的生物發酵飼料——「大地肽寶」推向市場,以其先進的發酵技術及工藝、持久穩定的發酵效果、對替代抗生素、改善肉質和環境的優勢受到市場的廣泛好評。在第十六屆中國畜牧飼料科技與經濟高層論壇上,九州大地馬忠樂副總裁做了題為《商業飼料意欲何往?》的主題報告,他分析了影響商業飼料發展的幾大因素以及預測了未來商業飼料的發展前景。
  • 飼料、豆渣、青草發酵飼料養魚技術方法
    現將配合飼料、豆渣、青草養草魚的技術介紹如下:一、池塘建設池塘條件池塘水源充足,水源無汙染,水質符合漁業用水標準,泉水持續注入,既補充了池塘水源,也補充了池中溶解氧含量。池塘依地形建造,多數呈長方形,每口4畝,池深1.5-2.0m,水的酸鹼度為7.5。
  • 如何操作才能讓養豬全部使用發酵飼料?輕度發酵飼料的製作與運用
    經常有養殖的朋友問,我養豬可以全部飼餵發酵飼料嗎?小編服務微生物特別是發酵飼料技術上近20年,今天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二、輕度發酵全價飼料技術可以全部採用且優勢明顯
  • 主創專家談豬乳酸菌發酵液體飼料技術,不收藏就虧啦!
    紛紛在後臺留言「點餐」實用技術。其中,「點餐」人數最多的是「豬乳酸菌發酵液體飼料製備及無抗養殖技術」在當前養豬這件大事上,生豬養殖企業和養殖戶越來越需要創新技術的支持,而這項技術正好適用於全省中小規模及以上豬場、綠色生態及品牌肉豬養殖場、中小飼料企業。
  • 也想自己做發酵飼料?先學習下他們的經驗
    發酵時,我們加的量比較小,如果加的量比較大,可以參考菌酶協同。現在藥廠做中藥注射劑就是用酶解後進行提純的。菌酶複合使用,可以實驗室檢測,看是單酶與菌使用還是多酶與菌使用效果好。  提問:張老師,您為什麼說發酵是把雙刃劍?
  • 生物發酵能否成為飼料企業轉型的出路?
    如何改變現狀,推動動物生產業和飼料企業轉型升級,有效緩解原料緊缺、健康養殖、環境汙染等公共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生物發酵,不是一個新名詞,作為一個可以提高飼料轉化率、保護動物腸道健康、降低糞氮排洩、改善養殖環境等的技術手段,近幾年,受到不少飼料企業和飼料添加劑企業的關注。酶製劑、益生菌、發酵墊料(發酵床)、發酵原料(發酵飼料)等均已成為動物生產領域中不可或缺的產品。
  • 牛羊發酵飼料的好處
    飼料經益生菌發酵後,含有大量有益菌群,在腸道裡面能夠改變牛羊的腸道的微生物環境,更易被消化吸收;飼料中含有有益菌群,增加了牛羊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減少養殖過程中抗生素等藥物的使用。
  • 發酵飼料的作用原理
    天天都在說發酵飼料的好處,那麼這種飼料具體是怎麼發揮作用的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來深入了解一下這種飼料。青島新康科技做發酵飼料研究及生產多年,技術支持來源於中國海洋大學,對益生菌的研發有一定的成果,那麼益生菌是如何起到作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