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豆渣充分利用、變廢為寶?
現將配合飼料、豆渣、青草養草魚的技術介紹如下:
一、池塘建設
池塘條件池塘水源充足,水源無汙染,水質符合漁業用水標準,泉水持續注入,既補充了池塘水源,也補充了池中溶解氧含量。池塘依地形建造,多數呈長方形,每口4畝,池深1.5-2.0m,水的酸鹼度為7.5。
2.進水、排水、洩洪設施
進排水管採用PVC管,排水管全部引到池塘一側排洪溝。
3.投餌臺投
餌臺搭在池塘中側,地勢平坦、略寬處,採用木頭當支撐,木板搭成,形狀長方形,放置投餌機1臺。
4.漁業裝備
一口池塘配增氧機1臺,投料機1臺。另備有後備增氧機1-2臺,增氧機和投料機由微電子控制器控制。
二、苗种放養
苗種選擇冬末春初下塘。要求合理放養密度,選擇種質優良、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的苗種,在主養草魚池塘中,合理搭配放養鰱、鱅,控制水體富營化,保護生態環境。
三、養殖管理
1.飼料選擇
(1)魚種下池後,看天氣和魚類活動情況採割青草餵魚。利用冬季在邊坡種上黑麥草等草種,2月中下旬隨氣溫上升,坡地上青草開始萌芽生長。到5月以後在坡地上種植大型魚草,如玉米草、牧草1號等。
2.飼料投餵方法
(1)青飼料主要在春季、夏季投餵,在精飼料投餵前投餵,要控制青飼料數量,最多讓魚吃到6-7成飽為宜。
(2)春天每天投餵1-2次,6月至9月是大投料期,每天投餵2-3次,冬天晴天中午投餵一次;日投餌率1%-4%。配合飼料採取早、中兩餐餵顆粒飼料,晚餐餵膨化飼料,膨化料更細化魚體吸收好,排出少,汙染少,夜間耗氧少。
(3)一般每天池塘投餵豆渣、青草、配合飼料,在豆渣、青草不足時增加配合飼料投餵量;豆渣+青草+玉米面共200公斤+1公斤益富源粗飼料發酵劑,發酵3-5天後即可以飼喂。
(4)根據水溫、天氣以及魚類攝食和活動情況,隨魚生長,參照飼料投餌率適時調整投餌量,定時、定質、定位投餵,勤勞是養魚致富的關鍵,堅持每天加料、巡塘,觀察水位、水質、魚類攝食和活動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採取措施,並做好養殖日誌。特別強化中、後期管理。
4.水質管理
加強科學調控水質、維持適宜的透明度和酸鹼度,山區水源充足,主要生長季節每隔半月或一個月補充一次益富源水養殖專用菌種液,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40cm,使池水達到「肥、活、嫩、爽」的狀態。增氧機使用必不可少,重點防夏、秋季缺氧。
5.魚病防治
貫徹執行「全面預防,積極治療」的方針,採取「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積極方法,從消滅病原、切斷傳播途徑,提高機體抗病力,改善環境方面入手。主要措施如下:
(1)每年冬末春初,池塘修整,購買清塘抽漿機清除多餘淤泥,用來加寬加固塘埂,池塘經過整修後,每畝用60~75kg生石灰消毒。
(2)草魚魚種下塘前做到百分百注射防「出血病」和「草魚敗血症」疫苗,若氣溫高時操作,注射液中應加入青黴素。
(3)魚苗下池後,用阿苯達唑驅除體內寄生蟲、4-5月內服恩諾沙星加三黃粉,防止細菌性疾病和腸炎,在芒種和小暑潑生石灰一次,15kg/畝。做好巡塘觀察,發現有死魚或魚類活動異常,無法解決的主動與上級漁業技術部門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