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近日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目標。
▲ 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圖源:中新社)
泰國外長敦·帕馬威奈近日在曼谷接受採訪時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實現共同目標。
敦·帕馬威奈表示,東協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於去年11月15日正式籤署的RCEP,是朝著建設更加統一和經濟一體化的亞太地區邁出的重要一步,它將有助於加強區域內貿易和投資,並吸引外國公司投資東協。東協地區充滿巨大商機。
他說,RCEP將通過降低關稅、減少貿易壁壘以及改善商品和服務的市場準入來建立一個一體化的區域市場。它還將促進公平競爭,制定標準化的規則和法規,例如智慧財產權、電子商務、政府採購和爭端解決的規則等。這些都有利於增加貿易和投資。
他指出,RCEP的籤署無疑是多邊主義的勝利,表明了有關各方對開放、包容和有益於所有人的、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的堅定承諾。
敦說,儘管經濟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但仍有15個國家成功籤署了這一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這更堅定了我們的信念:即所有利益攸關方均可從本協定中受益。
東協各國都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夥伴。敦認為,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相互促進,共同推進區域合作,增強連通性和供應鏈。
在他看來,「一帶一路」倡議在推動本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而RCEP則通過協調跨境貿易和投資規則,加強軟體的「互聯互通」,兩者具有互補性。
「因此,我們應該努力發揮這種互補性的作用。我們的理念應該以互信、尊重、利益相結合為基礎,以實現可持續增長和包容性發展為共同目標。」他說。
作為RCEP中最大的經濟體,中國正在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此,敦認為,「雙循環」政策可以與RCEP攜手合作,以促進區域經濟增長。
他說,由於「雙循環」模式有助於擴大中國國內市場,因此也將有助於各國增加與中國的國際貿易和投資,進而改善區域供應鏈,而RCEP也將為出口商和投資者提供更多的貿易和投資機會。
敦表示,RCEP有助泰國經濟增長。該協議將為泰國企業、尤其是汽車零部件和食品加工等出口和製造業領域帶來大量機遇。他說,從長遠來看,相信泰國的經濟將隨著RCEP的擴張而繼續增長。隨著未來更多國家加入RCEP,將創造出更多商機。
中國和泰國是友好鄰邦,近年來,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入。敦認為,在RCEP框架之下,泰中兩國關係將更加緊密。
「毫無疑問,RCEP將進一步鞏固泰中兩國已經緊密和親密的關係——不僅在貿易和投資方面,而且也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聯繫上。」敦說。
他表示,未來,泰中應繼續同RCEP參與國一道,堅持多邊主義,為本地區增長和繁榮營造開放、透明、公平、可預期的環境。
海外丨埃及前總理沙拉夫稱讚「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積極成效
海外丨白俄羅斯:將在物流方面推動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
獨家丨北京外國語大學顧佳贇:「一帶一路」倡議在柬埔寨
來源丨中國新聞網
責編丨李曉紅 監製丨李申
投稿/糾錯: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們:hr@yidaiyilu.gov.cn
獨家丨中國雲體系聯盟沈寓實:中國新基建如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
獨家丨何烈輝:我在非洲建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