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大師張方林(右)教青奧運動員學剪紙。 記者 崔曉攝
登臺城集體玩自拍,製作仿古城磚按手印,跟非遺傳承人學剪紙、抖空竹、扎花燈……8月18日下午,100名青奧運動員乘車從青奧村出發來到臺城,踏上了「明城牆探秘之旅」。
兩個多小時的「城牆PRATY」,小夥伴們玩得很HIGH,有的運動員還在民間藝人的指導下玩起了「雜耍」,把高速旋轉的空竹頂到了頭上。臨行前,來自德國的阿萊娜·鮑姆加滕還沒有玩盡興,她拉著隨行志願者的手問道:「這裡和青奧村一樣好玩,我想多學點中國的手工藝,可惜時間有些短,下次還可以報名再來嗎?」
運動員「大手印城磚」將入藏青奧博物館
「以後我一定專門來看它」
下午4點左右,滿載青奧運動員的3輛大巴抵達臺城腳下。「哇,這裡的風景好美!」沿著步道登上城牆,湖光山色的美景讓運動員們看得如痴如醉。或許是為了響應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號召」,大家紛紛掏出手機、相機,三五成群地玩起了自拍,五大洲的青春笑容和南京的山水美景在一刻完美定格。
欣賞完城牆上的風景,運動員們分成三組,開始了各自的「探秘之旅」。15歲的邁拉·路易莎·蒂亞戈·西涅裡斯,是個來自巴西的「體操小美女」,從青奧村出發前,她特意去了趟文化小屋,在左手上印了一個砳砳的「彩繪文身」。在牆肚子裡的明城垣史博物館,邁拉和隊友學起了製作仿古城磚,體驗了一把「造磚匠」的生活。戴上手套、調好泥漿、攪拌均勻後倒入模具,再用手輕輕拍打去掉氣泡……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邁拉很快摸到了門道,等到泥漿風乾後,她在城磚上方寫下了巴西的英文簡稱,然後按下了自己的手印。聽說自己的「大手印城磚」將會被放到青奧博物館收藏,邁拉興奮地說:「回國之後,我可以向朋友炫耀說,在南京有一塊屬於我的城磚,他們一定會很羨慕。以後有機會,我一定專門來看它。」
城牆的另一邊,法國選手法爾塔斯學起了放風箏。他牽著線一邊跑,一邊提醒旁邊的隊友給自己「抓拍」。「在古城牆上體驗這些新奇的遊戲,是比賽前最好的放鬆。這裡的風景美極了,我要多拍點照片發到社交平臺上曬給朋友們看。」法爾塔斯對記者說。
非遺傳承人手把手授課
「小青蛙剪紙是
最特別的生日禮物」
南京剪紙、中國結、抖空竹、金陵刻經、秦淮燈彩——設在臺城上的非遺文化體驗區,成了青奧小夥伴學習中國手工藝的「空中課堂」。
「大家握好剪刀,沿著虛線把紙片上的白色部分剪下來,有弧度的地方記得要拿著紙轉著剪。」在南京剪紙體驗區,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方林親自「操刀」,向運動員們演示了中國的「paper—cutting」。
來自德國的曲棍球女將路易莎·霍恩霍費爾披著一頭金髮,個頭超過了一米八的她在人群中格外扎眼。雖然身材很高,但路易莎做起手工活來卻十分靈巧,在張方林的指導下,她小心翼翼地揮動剪刀,絲毫不差地剪掉了白底部分。抖掉襯紙,展開一看,一個萌萌噠小青蛙躍入眼前。作為「手工課」的獎勵,除了小青蛙之外,張方林還贈送給路易莎一個紀念品——一幅青奧會比賽項目主題剪紙。
路易莎對記者說,除了比賽訓練,她平時的生活很安靜,最大的興趣是讀書和滑雪。「來南京之前就聽說過中國的剪紙,但從來沒想過自己也能剪出這麼可愛的小動物。」巧合的是,明天就是路易莎的18歲生日,她興奮地說:「青奧會讓我記住了南京,這裡有現代化的城市,還有神秘的古城牆,一切都令人著迷。這是我第一次在國外過生日,我很喜歡這件青蛙剪紙,它是最特別的生日禮物。」(記者 朱凱 實習生 陸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