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舉辦「奇妙海洋探秘之旅」線上公眾科學日

2021-01-08 中國日報網

5月23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奇妙海洋探秘之旅」公眾科學日活動成功舉辦,豐富多彩的直播內容吸引了超過8萬名觀眾參與觀看。

本屆公眾科學日首次採用線上形式舉辦,並通過今日頭條、抖音進行同步直播。2個小時的直播中,公眾跟隨主持人的腳步在線雲遊國內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館及深海標本庫,與科研人員一起通過科學實驗「探秘海洋」,並進行了生動有趣的海洋科普知識問答,可謂是開啟了一場「奇妙海洋探秘之旅」。

在海洋生物標本館,大家不僅看到了童魚、盲鼬䲁、生發石、硨磲等珍貴標本,更見識到了很多採自西太平洋深海的紅珊瑚、黑珊瑚、小飛象、偕老同穴海綿等深海物種。通過科研人員的細緻講解,大家學習到了海洋生物的很多知識,並被大自然中各種神奇的海洋生物所吸引和驚嘆。

在「探秘海洋」科學實驗環節,通過「海水發電實驗」,公眾了解了海洋腐蝕的電化學原理及開展海洋腐蝕防護的重要性;「一杯滄海」模擬了海洋酸化的過程,生動展示了海洋酸化的危害,並呼籲大家保護海洋環境;通過「海藻標本製作」在線展示,公眾學習到了海藻標本製作的基本方法,可在家進行動手操作;通過展示海月水母的培養環境及各生活史階段,生動詮釋了「水母寶寶誕生記」。生動有趣的海洋科普知識問答也吸引了眾多網友與直播間進行互動。

除直播外,本屆海洋所公眾科學日還準備了精彩的科學公開課、科技影音廳、VR雲遊海洋所等項目,向公眾揭開海洋的神秘面紗。

公眾科學日是由中國科學院舉辦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動。作為全國、省、市科普教育基地,海洋所充分發揮海洋科普資源優勢,讓公眾走近海洋所,了解海洋科技進展,體驗海洋科學魅力,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海洋科學的熱愛和對科技創新的熱情,讓科學走進公眾,讓公眾愛上科學。(中國日報青島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海洋奇夢館組織「水母探秘之旅」
    你知道它們平時都吃些什麼,要不要「睡覺」麼……12月17日下午,深圳歡樂海岸海洋奇夢館組織了一場「水母探秘之旅」,幸運被邀請的小朋友們在海洋奇夢館館長洪濤的帶領下,參觀了位於華僑城溼地內的國內最大規模水母培育基地——海洋奇夢館水母培育基地,小朋友們與水母養殖近距離接觸,每位小朋友還提前收穫了「聖誕老人」給他們派發的特製的「水母燈」聖誕禮物。
  • 聽~「彈琴蛙」在峨眉彈奏穿越千年的聲音,快來公眾科學日漲知識啦
    現在,傳說中的「彈琴蛙」,不用你遠赴峨眉,打開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第十六屆公眾科學日的直播間,你就能看到。為實現「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計劃和「『科學與中國』科學教育」計劃,助推全民科學素質整體水平跨越式提升,5月23日,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第十六屆公眾科學日正式啟幕。這屆公眾科學日主要採取在線科普展覽、科普視頻、科普講座、小實驗直播等,讓你足不出戶,便可在科學世界暢遊。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首次在深海熱液區發現氣態水
    來源:央視央視網消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科學」號科考船,在深海熱液區首次觀測到氣態水存在的證據。該成果今天(28日)在地球科學權威刊物《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上正式發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深海熱液區,通過發現號高清攝像頭發現由大量「蘑菇型」熱液煙囪結構形成的倒置湖。湖內充滿大量閃閃發光的水體。這是由於巨大的溫度、密度差異形成的強烈光反射層。通過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和深海熱液溫度探針對倒置湖內水體不同層位進行拉曼光譜採集和溫度測量。結果表明,該區域倒置湖內水體,從頂部至底部依次為高溫蒸汽相、熱液流體與海水混合相以及底層的正常海水相。
  • 上海海洋水族館舉辦海龍海馬特展
    9月25日至10月31日舉辦海龍海馬特展,最新誕生的吉祥物「海馬迪迪」將陪伴遊客朋友們探索奇妙的海洋世界以及海龍、海馬家族的奧秘,學習海洋生物的科普知識。這群海洋小精靈將帶給遊人奇妙而有趣的參觀體驗,也向大家傳遞保護海洋、愛護環境的迫切需求。  中國是海馬種類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約有14種。海馬的起源地可追溯到距今3000多萬年以前的東南亞至澳洲北部水域。海馬家族種類繁多,目前全球公認的海馬約有42種。
  • 2021前沿海洋高品質牡蠣論壇在青島舉辦
    2021年1月10日,由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協辦的2021前沿海洋高品質牡蠣論壇在青島舉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國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王崇明,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胡建廷,海南大學教授王愛民,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莉,寧波大學研究員徐繼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濤,國內水產養殖領域企業界、科技界和金融界知名專家等300餘人參加論壇。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郭希瑞致辭並主持會議。
  • 西安滻灞又添一處網紅景點,華夏文旅海洋公園來了!白鯨、海豚...
    西安華夏文旅海洋公園,強勢登陸西安滻灞!以海上絲路為主線,世界首創將地域民俗完美融入全球各地海洋文化,集遊樂觀賞、科普教育、海洋文化於一體,擁有極地鯨豚、夢幻海洋、海獸秀場、飛越絲路探秘及歡樂海岸5大場館、15個特色文化主題區、超1000種、30000隻海洋生物、物種規模西北第一、中國最大白鯨、西北最大鯊魚、西北唯一極地企鵝、西北唯一海象表演、西北唯一5D飛行影院......西安華夏文旅海洋公園帶給您前所未有的海洋奇幻之旅!
  • 呼喚"乘風破浪的少年",一起探秘海洋!
    據我們所知,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沒有孩子不喜歡沙灘、大海、船,還有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  不少孩子天生就對海洋充滿好奇,從小也愛去海洋館,可是,孩子們卻對海洋知之甚少,即使知道,也僅僅停留在表面的一些現象,少有機會進一步探索海洋世界的神秘。
  • 探索海洋之旅——珠海長隆海洋公園
    探索海洋之旅——珠海長隆海洋公園海洋一直以來是我所好奇的地方,在海洋裡孕育而出多種多樣的神奇生物,它們或群居或獨自而生,在廣闊的海洋世界裡自由地暢遊。懷帶著對海洋生物的好奇,今天便來到了「百島之市」珠海的長隆海洋王國。
  • 厚植海洋文化播種蔚藍夢想 廈門海洋意識教育活動風生水起
    各大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就像一把把打開海洋迷宮的鑰匙,吸引著中小學生前往一探究竟;一條條海洋意識宣傳教育研學路線,勾起市民了解海洋、走進海洋的興趣;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科普活動更是潛移默化地傳播海洋文化、播下海洋的種子……在廈門,風生水起的海洋意識教育,讓更多人認識海洋、關注海洋,讓更多人增添探索海洋的興趣。
  • 南京海底世界 「海洋奇妙夜」亮相
    記者從南京海底世界獲悉,5月30日起,海底世界「海洋奇妙夜」露營活動再度開啟,每周六,家長和孩子們可以在海底隧道或鯊魚館「安營紮寨」。此外,最新的鯊魚主題表演「鯊魚飯局」亮相,潛水員將化身「海底服務員」花式送餐,鯊魚們在水中爭相搶食的場面不容錯過。記者了解到,5月30日至6月15日,每天10:40和15:10,海底世界「尋鯊探奇」鯊魚館將上演「鯊魚飯局」。
  • 浙江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洞頭基地欲讓小丑魚「離開」海洋
    洞頭海洋生態文明教育基地隸屬於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是宣傳「海洋生態文明」主題專門設立的科普、教育展示中心,也是省級魚、蝦、貝、藻名優新品種繁育基地、省級淺海引種馴化繁育基地、省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研究所洞頭基地面向海水增養殖研究技術為主的科研基地,主要以魚類和藻類研究培育為主。
  • 中國海洋研究委員會「校園行」首站活動在北京大學舉行
    2017年12月29日下午,中國海洋研究委員會(中國SCOR)專家進校園學術報告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月光廳舉行。中國海洋研究委員會是我國參加國際科學理事會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的全國性代表機構,旨在促進中國海洋科學家參與國際海洋科學研究領域的合作。這是中國海洋研究委員會首次在該委員會年會期間組織海洋科學研究專家在校園舉辦學術講座。
  • 2020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初評會在京召開
    6擬穴青蟹性腺發育及內分泌調控機制廈門大學7探索1000自主水下機器人研製與科學應用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8半潛式海洋平臺錨泊定位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大連海事大學9海底冷泉拖曳式快速成像系統研製及應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10中國近海大型底棲動物群落長期演變規律及影響機制研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11高質牡蠣創製技術體系的構建與應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12綠色環保的海洋腐蝕光致陰極保護新技術及性能提升機制研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第六屆中-斯季風氣候與海洋資源環境聯合研討會即將舉行
    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辦,中國-斯裡蘭卡聯合科教中心承辦的第六屆中-斯季風氣候與海洋資源環境聯合研討會將於1月20日至21日在中國廣州和斯裡蘭卡馬塔拉等地同時舉行。本次會議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斯裡蘭卡駐廣州總領事將在廣州會場參會。
  • 鬥魚直播與科學的甜蜜約會 520中科院物理所公眾科學日人氣爆棚
    由鬥魚全程直播的中科院物理所公眾科學日活動吸引了超過10萬的網友觀看,活動通過現場實驗、趣味講解等多種形式,把嚴肅高深的科學原理用最直觀簡潔的方法向大眾普及推廣。這既是中國科學院這所國家最高學術機構向社會履行科學教育的義務,也是鬥魚科技頻道引入的又一項全民知識類節目。
  • 華南植物園舉辦「夏夜童趣—探秘昆蟲世界」科普夏令營
    華南植物園舉辦「夏夜童趣—探秘昆蟲世界」科普夏令營 2015-07-14 華南植物園 【字體   「探秘昆蟲世界之旅」結束,孩子們意猶未盡,通過奇妙夜觀科普夏令營活動,孩子們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蟲的美,認識了常見的昆蟲,知道了昆蟲的本領,了解了昆蟲的生長環境、生活習性。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二、   考試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掌握海洋生態學的基礎知識和理論,掌握海洋生態學研究的主要技術和方法,熟悉海洋生態學在自己專業領域中的應用,了解海洋生態學的主要發展趨勢、最新前沿領域和國內外的重要研究項目,具有應用海洋生態學知識分析、認識和解決環境和資源問題的能力。
  • 青島市第七屆中小學海洋知識競賽舉行決賽
    向10區市青少年發出「邀請函」,16萬名中小學生線上比拼,「國字號」科研院所專家當評委……12月27日,青島市第七屆中小學海洋知識競賽決賽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舉行。經過半年多的激烈角逐,全市12支代表隊成功晉級決賽,現場展開「巔峰對決」,並依次決出各個獎項。
  • 最早的海洋霸主
    9月1日,新華社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最近在臨沂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原始節肢動物:線紋心蝦。(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供圖 霍秀泉 繪)據悉,這種線紋心蝦,是寒武紀明星動物奇蝦的一種,
  • 寒假來長隆,開啟奇妙之旅——高端長隆雙飛5日遊
    別再浪費美好的假期時光宅在家裡啦  寒假來長隆  開啟一段奇妙之旅吧!    寒假開啟「奇妙的海洋世界」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  企鵝在雪地上動作緩慢笨拙,可是當它們一躍入水中,動作就會快如閃電,更會在水中劃出一道道潛行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