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小然
寬容是你通向未來之路的一盞明燈,感謝別人對你的寬容,也要記住不要讓自己的寬容變質。
我們都是普通人,吃五穀雜糧長大,都會犯錯,都不是聖人。
不能因為一些小事就定義某些人是壞人,不能因為一些人做了錯事就遠離這些人;人與人之間要報以微笑,要體諒、要原諒;不要總是苛刻的要求別人;要學會感恩……
看到上面的話是不是很眼熟,是不是經常看到或者聽到。諸如此類的「心靈雞湯」,真的是要多少有多少,讓人看了之後覺得自己感悟了,學到了。
殊不知,很多事情都是分情況而定,也不是哪種傷害都能得到原諒。
近日,湖北36歲女子被家暴起訴離婚,被丈夫砍殺。1月11日因傷勢過重在醫院離世。
「如若我遭遇不測,將我葬於闞家衝水庫山頂,越高越深越好。」這句話是在小柔(化名)生前寫好的遺書裡發現的,她對於自己的死,像是早有預感。經了解,丈夫張三(化名)在整段婚姻中,其形象就是一個「卑鄙的施暴者」。
01.
在湖北的小山村裡,闞老漢和老伴含辛茹苦地把幾個兒女拉扯大,並不容易。最小的女兒叫小柔,84年出生。從小溫柔善良、孝順父母,對小山村外面充滿了好奇與嚮往。為了能走出村子,她在高考落榜後選擇復讀,終於在2000年的時候考到了一所理想的大學。孩子能考上大學對於這對老人來說很開心。
大學畢業之後,小柔面對自己的未來時,她選擇在外打拼。一晃就是11年,在這期間她做過銷售、也做過微商,為了嚮往的生活,使出了自己全身的力氣。然而最後,城市生活的複雜,讓小柔發現自己並沒有想像中的堅強,那種透不過氣的壓力迫使她回到了那個生養她的小山村。
這時,那個磨平稜角的小柔才尷尬地發現,她如今30歲、未婚。在整個村子都顯得格格不入,異常扎眼。在這裡30歲的「大姑娘」很少見。
02.
這時,張三的舅舅去見了闞老漢,說是有個外甥住在鄰村,大小柔3歲,也是大學生,工作穩定,條件很不錯。勸說小柔:「年齡也大了,咱們就別挑剔了,再拖著不結婚,能拖幾年」?他們坐在一起商量之後,確實因為年齡大的關係,家人和小柔都同意結婚。從相親到結婚,僅僅兩個多月。這件事,小柔的家人想想都很後悔,如果沒有給小柔太大壓力,或許小柔就不會草率的結婚。可是已經沒有如果了。
兩人婚後生活,並沒有多少幸福可言,爭吵經常發生。小柔在一次回娘家時告訴家人:婆家很重男輕女,總是對生女兒這件事埋怨她;在家幹活,張三就活像個少爺,只是看著不幫忙;他的工資都是自己存著,也沒用在家裡。
2016年的時候,小柔的姐姐接到一個電話,對方是張三的嫂子,電話中張三的嫂子說到:「你再勸勸小柔,讓她再生一個,為我們家想想。而這時候的小柔,已經是兩個女兒的媽媽了」!
面對記者時,張三的家人否定了「重男輕女」,也否定了「夫妻雙方經濟分開」這兩件事。
03.
據小柔家人回憶,小柔被家暴時間長達5年。在2015年年末,小柔又一次回娘家。這一次她還帶著兩個女兒一起回來。可家人們很容易地發現了小柔臉上的傷,連忙問是什麼回事。而小柔謊稱是自己摔的。但是怎麼摔都不會摔倒嘴角,這時候她才承認是張三打的。
幾天後張三來接小柔回去,並保證不會再打她,保證不吵架,珍惜和她一起的生活。
小柔的哥哥稱:「2016年,小柔再次被打,我去了張三家,作為哥哥替妹妹討一個說法。讓張三寫一封保證書,保證不再打人」。
2017年,小柔和張三在縣城買了一套小區房。據住在這裡的鄰居稱:小柔和張三搬來之後經常吵架打架;2020年2月的某天晚上兩人又打架,這次吵醒了他,因為牆的另一邊一直傳出「咚咚咚」的撞牆聲。
小柔的姐姐告訴記者,那天晚上的時候她和妹妹視頻,發現妹妹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眼睛也是腫腫的。而小柔哭著告訴她:「張三將我的衣服剝光,抓著頭往牆上撞,我被打得實在是受不了了」。
這次小柔在被家暴之後,選擇了報警,並且第二天去縣醫院看醫生。而公安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經初步調查,小柔經常遭遇家暴,張三每次家暴後認錯態度很好,會寫保證書,甚至下跪。據相關執法人員透露,在協調小柔家暴事件中,丈夫總是跪在小柔面前,保證不再打人。(這一點,怎麼看怎麼卑鄙)
張三家人說:「他們經常打架,都是我兒子被她打之後,才還手打的。」記者說:「小柔的身高體重和你兒子的身高體重,你覺得她能打得過嗎?」對此張三家人並未做出回答。
04.
2020年7月,因長期被丈夫家暴,小柔選擇離婚。離婚理由則是:張三的工資從未用於家庭,都是自己保存;長期遭到家庭暴力。訴請離婚,將房子房子判其所有。
經過調解,張三同意過戶房子,也將工資卡交給了小柔。又一次下跪,當庭下跪,請求原諒,不要離婚。經調解,雙方同意不離婚。小柔家人說房子總價39萬,首付的時候,小柔拿了七八萬,張三拿了一兩萬。每個月房貸是張三還的。而張三的家人稱,具體多少錢不知道,但是知道是兩個人共同出資買的。
但是庭審之後法院接到小柔和張三的電話,稱:改變之前的主意了,一定要離婚。該院決定,分割好財產之後,再次開庭。
2020年8月,法院鑑定人員去該房子時,發現門鎖已換,鑑定工作只能延後。
2021年1月,小柔回到該房子拿生活用品,發現柜子裡藏著一把斧頭,嚇得她趕緊拿走,現在這把斧頭還在闞老漢的屋裡。
2021年1月8日,法院鑑定人員再次來到該房子,門鎖再次被換。小柔打電話給開鎖公司,將門打開之後,鑑定人員順利測量。而,開鎖工人和小柔並未離開。
05.
2021年1月8日,最後一次家暴發生了。
開鎖工人稱:「我和小柔一起坐電梯離開時,開門後有個戴頭盔的男人過來,攔著小柔,抓著她不讓走,並且在背包裡拿出一把斧頭。」他嚇的趕緊坐電梯走了,而小柔則是大喊:「幫我報警!」
下來時候他已經撥打了110,然後他喊保安一起再次上樓。電梯門剛開就看見小柔已經躺在了血泊當中。在16:03的時候撥打了120。
而那個戴頭盔的男人就是小柔自己的丈夫——張三。
2021年1月11日小柔在醫院去世。
這個故事就像「流水帳」一樣被介紹完,而我情願這是一個故事。或許只有這樣心裡才不會感到太難過。一再的忍讓,一再的退後,一再過度容忍,最後卻是這個結局。對小柔感到很不值得。而網友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在知道女兒被家暴之後,娘家人還在勸和。
小柔的情況,作為家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不是娘家人的不作為,她怎麼會絕望到寫遺書?現在假惺惺的說要公道,有用嗎?
也有人說:故意殺人,性質惡劣,影響極壞,這要不死刑就沒天理了。就是可憐孩子。
36歲女子遭家暴,起訴離婚被丈夫砍殺:什麼才是家庭暴力的原罪
在我國《憲法》、《刑法》、《民法典》、《婦女權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對家庭暴力這一點都有明確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因學識淺薄,在這裡不一一說明。
我們要說的是「什麼才是家庭暴力的原罪」。針對小柔的故事我們不難看出。
腐朽的思想:
不單單是張三的父母存在一定的「重男輕女」思想,小柔的父母也一樣存在這種思想。如果他們是他們兒子被媳婦打成這樣,這一家人肯定第一時間站出來,絕不善罷甘休。什麼「保證書」,根本不會存在這種東西的。
而小柔的過度容忍,難道與她的家人無關嗎?從小接受的思想,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讓這個曾經走出大山的孩子,一忍再忍。反抗?只會被打的更慘吧。誰能想像她挨打時候的痛苦?她的家人如果這的在乎自己的孩子,哪裡會讓她受這樣的苦!
歷史的遺留:
我們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婦女解放運動」,
在1955年,毛澤東提出「婦女能頂半邊天」。
但是,一些封建傳統觀念,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在整個中國歷史中,佔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夫教子」就像是女性的天職一樣。
而「母以子貴」、「妻以夫榮」這些詞,恰恰把女性最後的獨立人格也剝削掉了。然後就出現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樣的詞。
素質的不等:
素質是什麼,素質在這裡就是思想和文化。
素質低的人:心胸狹窄、氣量小;心理脆弱、愛面子;很在意別人說的話,對待他們必須要恭敬、謙卑、欣賞、順從,哪怕是哄他,騙他都是可以;冷漠無情且重利。
還有種素質低下就體現在「法律意識」薄弱。一個是對自己的保護,不知道利用法律保護自己;另一個則是不知道利用法律來限制自己。
金錢的制衡
男女雙方掙錢的多少,也會使人產生兩種極端。
一種是掙錢多的人,會有一種家庭優越感,並不會去過多的考慮另一半的所想。每個月只要能把錢交出去,在家就可以無法無天。這是一種社會常態,並不是哪種家庭才有的。但是這些優越感被無限放大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家庭暴力」。一方面是自身的不平衡,另一方面則是發洩。
而掙錢少的人,就會產生一種錯覺,一種「奴隸」的錯覺,低人一等的樣子。在任何時候,哪怕是說話,都不敢大聲。這種人雖然是少數,但的確存在。所謂「錢是人的膽」,就像我們自己一樣,剛發工資的時候,和工資花完的時候,兩種狀態是不同的,人的精氣神也是不一樣的。
怎麼做能防止家庭暴力呢?
及時聯繫家人,親戚朋友,哪怕是公司單位的同事都行,尋求一切願意支持幫助你的人。這裡「願意」很重要,「願意」幫助你,和「能夠」幫助你是兩個意思。不要害怕,更不要覺得「家醜不可外揚」。及時聯繫婦聯部門和110等部門,遇到家庭暴力,一定要向當地社區、居委會、婦聯求助。遇到危險的時候一定要撥打110。不要有任何的遲疑。及時收集證據,做出有力的反擊。只要你怯懦一次,就幫著「暴力」助長一次。只要做到零容忍,讓對方看到自己對暴力的底線,就是零容忍。離婚,及時去離婚,不要有任何猶豫。在多方教育勸阻之後,對方任然使用暴力,那麼這段婚姻真的可以結束了。你不敢提出,就無法擺脫,受傷的永遠是自己。
文章最後其實還是希望所有的婚姻能夠寬容一些,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但不要過度容忍。
END.
原創不易,感謝大家的關注!不同觀點,請隨時留言。謝謝支持!
今日觀點:你對家暴的理解。